婦女們供應耶穌的需要
1過了不久,耶穌旅行各城各村,宣告宣告:通譯「宣傳」。並傳揚上帝的國為福音。那十二個人和他同行;
2還有幾個曾得治好、脫離邪靈和疾病的婦女:其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出來的、
3和希律的理事苦撒的妻子約亞拿、跟蘇撒拿和許多別的婦女、就是常用自己的資財供應耶穌和門徒耶穌和門徒:希臘文作「他們」。的。
撒種的比喻
4有許多羣眾聚攏來,有從一城一城出來的人陸續走到耶穌那裏,耶穌就用比喻說:
5『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播他的種子;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被踐踏;空中的飛鳥把它喫盡了。
6另有別的落在磐石上,長起來;因為得不着滋潤,就枯乾了。
7另有別的落在荊棘中;荊棘一同長起來,把它悶住了。
8另有別的落到好土裏,就長起來,結了實、一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應當聽。』
撒種的比喻之解釋
9門徒問耶穌這比喻有甚麼意思。
10耶穌說:『上帝國的奧祕是給你們知道的;對於其他的人呢、就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不曉悟!
11這比喻就是:那種子、是上帝之道。
12那些在路旁的、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了,就從他們心裏把道奪去,使他們不至於信而得救。
13那些在磐石上的、是人聽了道、就歡歡喜喜地接受;這些沒有根,是暫時相信的;在受試煉時就背棄了。
14那落到荊棘裏的、是人聽了道,走了以後、就被人生的掛慮財富和快樂悶煞了,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15但那在好土裏的、是那以誠實而善良之心聽了道的;他們持守着,又在堅忍中結實。
燈須要照亮人
16『沒有人點了燈、而用器皿遮蓋着、或放在床底下的;他乃是放在燈臺上,讓走進來的人看見了光。
17因為隱藏的事沒有不成為顯明的;隱祕的事也沒有絕不被知道而不至於明顯的。
18所以你們要謹慎怎樣地聽;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所以為他所以為:或譯「他似乎」。有的,也要從他手裏被奪去。』
信徒都是親屬
平靜風浪
22這些日子有一天,耶穌和他的門徒上了船;對他們說:『我們渡到湖那邊去吧』;他們就開船。
23正行的時候、耶穌睡着了。有一陣暴風下到湖上來了;他們滿了水,危險着呢!
24就上前來,喚醒了耶穌,說:『老師,老師,我們喪命喇!』耶穌醒起來,斥責那風和水上的大浪。風浪止息,便平靜了。
25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的信心在哪裏?』他們就起了敬畏和希奇的心,彼此說:『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居然吩咐了風和水,風和水也聽從他!』
在格迦薩地
26他們到了格迦薩格迦薩:有古卷作「加大拉」或「格拉森」。人的地區,就是加利利的對面。
27耶穌一出來,上了岸,就有一個城裏的人、有鬼附着的、迎面而來。這個人好久不穿衣裳,不住房屋,只住在塋墓中間。
28他看見了耶穌,就高聲喊叫起來,拜倒在他面前,大聲說:『至高上帝的兒子耶穌,我與你何干?祈求你別使我受苦痛哦。』
29因為耶穌曾囑咐污靈從那人身上出來。原來那污靈曾經多次抓住了他;他是常被看守着,又用鎖鍊和腳鐐捆鎖好的;他竟把所捆鎖的掙斷,被鬼催迫到野地來了。
30耶穌問他說:『你名叫甚麼?』他說:『軍團』,因為有許多鬼進他裏面。
31鬼求耶穌不要吩咐他們往無底坑去。
鬼入豬裏面
32那裏有好大羣的豬正在山上餵着;鬼就求耶穌准他們進豬裏面去。他准了他們。
33鬼就從那人身上出來,進入豬裏面;那一羣闖下山崖、到湖裏去,淹死了。
34餵的人看見所發生的事,就逃跑,在城裏在鄉下傳報開了。
35眾人就出來,要看所發生的事;到了耶穌那裏,看見鬼所由出的那人穿着衣裳、神志清明、坐在耶穌腳旁,他們就害怕。
36看見的人將那被鬼附過的人怎樣地得救治、告訴他們。
37格迦薩格迦薩:有古卷作「加大拉」或「格拉森」。周圍地區所有的眾民、因被大懼怕所困迫、就求耶穌離開他們。耶穌便上船回去了。
38鬼所由出的那人祈求耶穌、要跟他在一起;耶穌卻打發他走,說:
39『回你家去,敘說上帝為你作了多麼大的事。』那人就去,在全城裏各處宣傳耶穌為他作了多麼大的事。
睚魯
40耶穌回來的時候,羣眾歡迎他;大家都等待着他。
41忽有一個人來了,他名叫睚魯;這個人是個會堂的管事。他俯伏在耶穌腳旁,求耶穌進他的家;
42因為他有一個獨生女兒、約十二歲、快要死了。耶穌去的時候,羣眾擠着他。
血漏的女人得醫治
43有一個女人患了血漏病已經十二年了;有古卷加「她在醫生手裏花盡了全部養生之資」。都沒有人能治好她。
44她來到耶穌背後,摸耶穌的衣裳繸子有古卷無「的繸子」一語。;她的血漏立時止住了。
45耶穌說:『摸我的是誰?』都沒有人承認,彼得就說:『老師,是羣眾圍着你,逼着你呢。』
46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為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
47那女人見藏不住,就戰戰兢兢地來,拜倒在耶穌跟前,把摸他的緣由、和怎樣立時得醫治的事、在眾民面前都訴說出來。
48耶穌就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了;安心去吧!』
使睚魯的女兒復活
Copyright ©️ 2017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