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 得勝的生命

得勝的生命

他當然不知道那句話在哪裏。他已經八十五歲了,寫過幾十本書。我問他在哪裏才能找到我想引用的那句話。他說已經完全不記得了,但他讓我盡管引用,不用標記出處。從那以後,我一次又一次地引用他的話。因為在我看來,萊斯利.紐必基Lesslie Newbigin 主教的這句話十分精確地點明了新約的真諦,是對新約和耶穌的最佳總結。

“復活不是扭轉敗局,而是彰顯勝利。”

十字架不是失敗。正好相反,十字架和復活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對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社會以及世界的未來而言,耶穌的勝利都具有決定性意義。

不幸的是,“勝利”這個詞已經沾染了負面含義,帶有些許帝國主義色彩和驕傲意味。勝利主義當然要不得,但在聖經中,甚至在新約裏,“勝利”這個詞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含義。

正確理解這個詞的關鍵是認識到“勝利”是神“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禮物。(哥林多前書15:57)這表明,面對勝利的正確態度不是自滿,而是感恩。

內心中的勝利

箴言20:25-21:4

人所面對的最大爭戰存在心思意念當中。心靈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戰場。神不但在意你的行為和言語,更在意你的內心。神“鑒察人的心腹”(20:27);“耶和華衡量人心。”(21:2)

“比起宗教行為來,神更看重我們能夠在他面前過清潔的生活,且以公義對待鄰舍”(3節 – 信息版聖經)。“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20:27)我會經常借用下面這句話來禱告:“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23-24)

同時,我也喜愛用這句話為別人代禱。在禱告服侍中,箴言20:27非常有幫助。如果某人感到他不曉得哪裏出了問題,我就會為他禱告,乞求神的靈能鑒察他的心腹,揭示出他需要對付的罪到底是什麼。

神不會只讓我們朦朦朧朧地意識到罪。如果受譴責的感動真的來自聖靈,聖靈就一定會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在哪裏犯罪了。如果你意識到做了錯事,就應該馬上向耶穌悔改,他會赦免你。

接下來我會禱告“神的燈”能再次照亮其余那些隱而未現的罪。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戰勝了罪,哪裏有對主的信心和悔改,哪裏就有赦免與平安。

王(或者領袖)的勝利來自“仁慈和信實”:“仁愛和真理造就好領袖,慈愛和正直就是領導力”(28節 – 信息版聖經)。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21:1)。歸根到底,領袖的心也在神的掌管之中。回首過去,無論是找工作、和政府接洽、面見法官還是什麼別的事情,我都會堅信神的應許必然成就。感謝主,因為王的心就在耶和華手中,神自會讓人按照他的旨意而行。

人的心是如此重要:“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2 -3節)

正因為勝利是神所賜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因勝利而驕傲:“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4節)

主啊,我祈求你照亮我的內心,鑒察我裏面有沒有不討你喜悅的地方。感謝你通過主耶穌基督賜下赦免、自由和勝利。

勝過死亡

哥林多前書15:50-16:4

很多人都認為死亡是人生的終點,沒有任何事可以戰勝死亡。

“不是這樣的!”使徒保羅宣告,死亡終將“被得勝吞滅”(15:54)。保羅甚至向死亡發出挑戰:“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裏?”(55節)

通過十字架和復活,耶穌已經戰勝了罪、負罪感和死亡。因此,我們“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53 -54節)

面對這得勝的禮物,我們至少應該做三件事:

1.感謝

“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裏?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神,使我們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55-57節)

大衛.華生David Watson 是一位傳道人,他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他聽見花園裏傳來女兒驚恐的叫聲,原來有只蜜蜂正在追逐她。父親伸出雙手,將女兒攬在懷裏。女兒感到父親的身體突然抽搐了一下。父親放開女兒後對她說:“寶貝,不用害怕,蜜蜂已經蜇過我了”。

同樣,在十字架上,耶穌伸出雙手牢牢攬住我們,替我們接受了死亡的毒鉤。我們的肉身依然會死(如果耶穌不在我們離世之前來的話),但對於所有信靠耶穌的人來說,通過十字架和復活,“死的毒鉤”已經被拔掉。就像大衛.華生對女兒說的:“蜜蜂不會兩次蜇人。”“感謝神!”(57節)

2.奉獻自己

你會不會懷疑自己為神做的一切真的有意義?會不會感到所有努力都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

不要泄氣。“要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58節)。保羅寫道,面對耶穌基督的勝利,正確的反應應該是:“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58節)。

我們要竭力“多做主工”(58節),這代表要認真對待神呼召你所做的工作。不要因別人在服侍中取得的成績而感到焦慮或受到威脅。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呼召,最終的裁決者是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領域來順服神的呼召。

將你自己完全獻給神,無論他呼召你做什麼。正因為復活,你可以穩穩站立,且知道自己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

3.奉獻金錢

從某種角度來說,把自己奉獻給神也意味著奉獻金錢(16:2)。保羅為我們列出了基督徒奉獻的基本原則。第一,奉獻的對象首先應該是“聖徒”,即教會。(1節)第二,要定期奉獻:“每逢七日的第一日……”(2節)。第三,每個人都應當奉獻:“各人要照自己……”(2節)。第四,要按照收入的比例定量奉獻(參看申命記16:17),並且要慷慨(2節)

父啊,通過我主耶穌基督戰勝罪、律法和死亡,我們也得到了勝利,對此我真是感激不盡。我要再次把自己的生命、金錢和一切所有交托,盡全力多做主工。

戰勝邪惡

歷代誌下21:4-23:21

今日頭條:恐怖的謀殺,邪惡的政府,可怕的災難…… 。

《歷代誌下》的這幾章經文描述了以色列歷史中的一段黑暗時期。神認為約蘭是個“邪惡的王”(21:6)。他“誘惑猶大人”,使他們遠離神(11節)。約蘭“去世無人思慕”(20節)。

亞哈謝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的母親亞他利雅更是邪惡:“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22:3)亞哈謝死後,亞他利雅依然作惡多端,並企圖發動宮廷政變“剿滅猶大王室”。(10節)

但是,就像在他之前的摩西和之後的耶穌一樣,小王子約阿施被悄悄藏起來,從而逃過一劫。(11-12節)

這是因為“耶和華因自己與大衛所立的約,不肯滅大衛的家,照他所應許的,永遠賜燈光與大衛和他的子孫。”(21:7)邪惡被戰勝了,約阿施被膏立為王(23:11),“國民都歡樂,合城都安靜。眾人已將亞他利雅用刀殺了。”(21節)

這幅畫面表現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約阿施預表了那位即將到來的萬王之王。當耶穌還是個嬰孩時,世上的君王也企圖殺害他,但神保守耶穌,不讓他受害。耶穌才是最偉大的君王,他最終戰勝了邪惡、罪和死亡。

主啊,我們的感恩如何說得盡!“感謝神,使我們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7)

佩泊的補充

哥林多前書15:58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鼓勵是如此殷切有力。多做主工,繼續向前。這一切都不是徒然,神必將用你的汗水成就輝煌。

今日金句: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