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生系列(19)

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徒7:55

But he, being full of the Holy Ghost, looked up steadfastly into heaven, and saw the glory of God, and Jesus standing on the right hand of God. (Acts 7:55, KJV)

alt 圖片 22.png 戴德生與德國夥伴差會同工(1897)

歷史故事

1897年春,戴德生訪問德國,國家教會(State church)信義宗的教牧和眾差會領袖,聚集在德根男爵夫人(Baroness von Dungern)柏林家中的會客室裏,質詢這位差會創始人的各種理念。

“你是循道會傳道人的兒子,也跟浸信會有聯繫。你最近接納了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聖公會會友。試問他們怎麼可以跟循道會、浸信會或其它宗派的人同工呢?”“這樣混合不同教派的情況,在我們來說是不可能的事。”“你是否感動別人對宣教工作作奉獻,而當有人起來收奉獻時,你又拒絕呢?”“因為這種做法,你收到了大筆奉獻。但我們的傳統,是要訓練會眾養成定期奉獻的習慣。”

如此的質疑和盤問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戴德生以溫柔敬虔的態度一一回應。最後,男爵夫人開口解圍:“戴先生今晚還要參加另一個聚會,我們應該讓他休息一會兒。他要求站着講話,而我們卻舒適地坐在周圍。”有人開始低語:“在這個人面前,我們應該感到慚愧。”又有人站起來走過去擁抱戴德生,這對不苟言笑的德國人來說都頗不尋常。

這位男爵夫人後來追憶那天的情景時說:“這位有屬天智慧的人,存着謙卑的心,征服所有反對他及其工作的人,這真是多麼奇妙的事啊!”另一個細節讓她終身難忘:“有一線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使他看起來充滿喜樂和平安,這似乎是從上面而來的光采。我頓時想起司提反,他看見天開了,耶穌在神右邊的情景。”

原文精意

無論是主耶穌本人,還是使徒教會,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來自外邦人或異教徒,而是神的子民,尤其是宗教領袖階層。兩千年的教會史也常常出現類似的情景。無論是彼得、保羅、還是司提反,對這樣的質疑,都是持審慎的態度迴應。司提反向懷有敵意的猶太父兄,“以智慧和聖靈說話”,回顧共同的歷史,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兼具理性與感性。當他申訴結束時,聖經告訴我們,他的屬靈狀態是“被聖靈充滿”,神因悅納他的見證,讓他在定睛望天時,不僅看見神的榮耀,也看見神右邊的耶穌。因為他向猶太同胞見證的,不僅僅是舊約所啟示的那位獨一真神,也是舊約多次預言的獨一真神的獨一愛子。對尚不能接受這一真理的猶太人領袖(如保羅),他的見證就成了“絆腳石”。

今昔應用

戴德生一生需要面對很多的質疑和批評,甚至攻擊和誹謗。很多時候是因為他的理念過於超前,而不被同時代的教會領袖所接受。數十年面對各種阻力和敵視,戴德生沒有變得憤世嫉俗,而是因忍耐生老練,結出了和平、溫柔、節制的果子。以同工的觀察,戴德生面對批評的寵辱不驚,就像鴨子任憑水花從羽毛上滑落一樣自然。因他所行的蒙神喜悅,神常常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在各教會、各國家、各宗派都贏得了很多朋友。在內地會的夥伴差會中,就有德華盟會(The German China Alliance)、德國婦女聖經聯會(German Women’s Bible Union)、德國女公會(Germany Women’s Missionary Union)、立本責信義會(Liebenzeller Mission)、萬柏格宣道會等德國背景的機構。今天,跨文化宣教仍然是華人教會相對陌生的課題,我們當如何“以智慧和聖靈說話”,動員、興起、贏得、建立、造就同時代的屬靈夥伴?

禱告

為神的榮耀而感恩。宣教團隊不僅要面對禾場的挑戰,還要應答教會的質詢。求神賜宣教機構的領袖“以智慧和聖靈說話”,溫柔敬虔地迴應各種難題,且在這個過程中促進教會的合一,並看見神的榮耀。也求神的靈感動眾教會,敏銳地認識到神在這個世代所作的新事,積極參與大使命中的跨宣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