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生系列(13)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And we know that all things work together for good to them that love God, to them who are the called according to his purpose. (Romans 8:28, KJV)

alt 圖片 15.png 瑪莉亞的墓碑

歷史故事

1856年10月,戴德生在上海重新置辦了醫藥物品,準備返回汕頭,繼續和他的屬靈師長賓惠廉(William C. Burns)配搭服事。出發之際,他獲悉賓牧師被地方官逮捕、並押往廣州的消息。戴德生不得不調整計劃,改道前往寧波,探望其他同工。就在寧波,他收到中英兩國在廣州開戰的消息,他無法再南下與賓牧師會合。到了12月,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將滯留寧波的種種原因視之為“被納入在‘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萬事’之內”。不久,他便在橋頭街認識了宣教士的孤女瑪莉亞,經過將近一年的禱告等待,兩個年輕人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

1870年夏,33歲的瑪莉亞生下一個男嬰後,母子二人相繼染病。戴德生在妻兒病危之際,寫信給母親說:“我知道天父掌管一切,這想法給我很大的安慰,祂所作的都是最美善的”。妻兒相繼去世之後,他仍在8月4日的信中對母親說:“……我沒有改變看法,只是更為煉淨、更為深入了。在我內心深處,歡喜知道神會容許某些事情發生,又會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同期在給朋友的信中,他也說:“當我想起我所失去的愛妻時,就心如刀割……祂讓我因經歷試煉,而能‘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以這旨意為樂,這是可喜悅的,是純全的,並帶着愛的行動。”

原文精意

羅馬書8:28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文。不長的句子中,我們的眼球往往被“效力”和“得益處”吸引住,而比較少停留在“萬事”、“愛神的人”、“按祂的旨意被召”等語詞上。真的是“萬事”嗎?是的,包括好事、壞事、陰差陽錯的事、禍不單行的事;真的只有“愛神的人”才能“得益處”嗎?是的,只有“愛神的人”才能在愛中領受屬靈的益處;真的只能是“按祂的旨意”纔算“被召”嗎?是的,只有按祂的旨意被召的人,才能在“萬事”中察驗到何為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今昔應用

保羅寫羅馬書8:28的時候,已經經歷過各種困苦愁煩(參羅8:35-36)。戴德生兩次引用羅馬書8:28時,都是他人生遭遇不測之際:一次是旅途受阻,卻即將認識神為他預備的那一位(瑪莉亞);一次則是神收回了祂所賞賜的那一位(仍是瑪莉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伯1:21)神多次改寫戴德生的人生軌跡,有時只是讓他困惑氣餒,有時則讓他痛不欲生。正是在四面被困、事工受挫時,羅馬書8:28才帶出這世間不具備的能力。今日,你遭遇了什麼事,是不在你計劃中、卻是神所命定的“萬事”之一?你在經歷這事時,可曾掂量你愛神的心是否仍然充滿起初的愛?有否回放按神旨意蒙召的舊盟?或許,更新我們聖愛的火焰之後,重新獻上自己為祭之際,才能數算出更多“互相效力”的“益處”。

禱告

為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而感恩。讓我們為四面受困的宣教士們禱告,求神揹負他們突破困頓、砥礪前行;讓我們為事工受挫的宣教士們禱告,求神使他們重新得力、越挫越勇。願所有按祂旨意被召的人都能在萬事中經歷到父神的美善,不枉費挫折,而是從諸般苦難與困境中得到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