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賽亞書2:6-11
6你離棄了你的百姓雅各家,因為他們充滿了東方的習俗,又像非利士人一樣觀星象,並與外邦人擊掌。7他們的國滿了金銀,財寶也無窮;他們的地滿了馬匹,戰車也無數。8他們的地滿了偶像;他們跪拜自己手所造的,就是自己手指所做的。9有人屈膝,有人下跪;所以,不要饒恕他們。10當進入盤石,藏在土中,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11到那日,眼目高傲的必降卑,狂妄的人必屈膝;惟獨耶和華被尊崇。
以賽亞書1:1-31有三段指責猶大人的經文:1:2-9、10-20、21-31。然後進入另一個單元2:6-4:6,主題是:「上帝子民的光景與前景」。以賽亞書2:1-5的主題是:「終末錫安的前景」,先描述上帝對錫安未來的應許,再看現實的光景。
以賽亞書2:6-22有三篇審判神諭:
(1)2:6-11:耶和華厭惡偶像
(2)2:12-17:高傲的被降卑,耶和華被高舉。
(3)2:18-22:偶像被消滅,耶和華榮光顯現。
有聖經學者認為以賽亞書2:6-4:1的主題是:「雅各家被棄」,因為由2:6開始,對象是北國以色列,即雅各家。以賽亞書1章責備南國猶大人,以賽亞書2章責備北國以色列人。以賽亞書責備南國猶大人及北國以色列人的時候,卻穿插上帝對錫安未來的應許。筆者讀這段經文的時候,發覺有以下屬靈的教訓:
以色列「充滿」(mlʾ)的是迷信、金銀、馬匹、偶像,「充滿」出現4次,2:6、7、7、8。作為上帝的子民,應該「充滿」的是對上帝敬畏,可惜他們卻「充滿」對偶像的迷信。為甚麼以色列人迷信偶像呢?因為拜偶像的國「滿了金銀,財寶也無窮;他們的地滿了馬匹,車輛也無數。」。以色列人面對一個處境,就是敬拜耶和華上帝不一定帶來豐富的物質;相反地,敬拜偶像的國家卻是富裕的。以色列人面前的考驗是──敬拜上帝?還是敬拜偶像?敬拜偶像的國家物質豐富,因此雖然充滿迷信,以色列人依然將敬拜偶像的風俗帶進以色列。有聖經學者形容這段經文的主題為:「充滿卻空虛」(Full but Empty)。財富的「充滿」無法解決人與上帝關係破裂帶來的破壞。
偶像的宗教是「充滿卻空虛」的,偶像宗教關注的是物質豐富與繁榮;真實的宗教關注人與上帝的關係。究竟如何解決人與上帝關係的問題呢?經文的答案是上帝自己的行動,「到那日」是上帝行動的時刻。「到那日」在以賽亞書2:11、12、17、20出現,這個觀念與「耶和華的日子」有密切的關係。「到那日」,驕傲的要「降卑」,「降卑」這個詞在以賽亞書2:8、11、17出現。相對驕傲的「降卑」,就是以賽亞書2:10「耶和華榮光」顯現。當耶和華的榮光顯現,就只有耶和華上帝被尊崇。「到那日」是一個審判的日子,亦是上帝得榮耀的日子。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帶着上帝的應許,懷着光明的願景,批判當前的罪惡。一般人的錯誤是將現實問題視而不見、隻字不提,失去先知指責罪惡的勇氣。有人將物質的豐富作為宗教的目的,結果不是將人帶到上帝那裏,而是導人迷信。有人只會埋怨現實,卻沒有出路。這段經文提醒我們,上帝是歷史的主,祂有祂的時間表,我們不知「到那日」要等多久,但是先知是按着從上帝而來的訊息宣講,相信上帝所應許的必定實現。
默想重點:
上帝厭惡偶像,究竟是甚麼「充滿」你的內心呢?
「到那日」上帝行動的時刻,驕傲的要「降卑」,你願意持守上帝的應許而生活嗎?
當耶和華的榮光顯現,就只有耶和華上帝被尊崇,在上帝好像不在場的日子,你願意相信上帝榮光顯現的應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