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禮崩樂壞的耶路撒冷
郭鴻標

經文:以賽亞書3:1-6

1看哪,主-萬軍之耶和華要從耶路撒冷和猶大除掉眾人所倚靠的,所仰賴的,就是所倚靠的糧,所仰賴的水;2除掉勇士和戰士,審判官和先知,占卜的和長老,3除掉五十夫長和顯要、謀士和巧匠,以及擅長法術的人。4我必使孩童作他們的領袖,幼兒管轄他們。5百姓要彼此欺壓,各人欺壓鄰舍;青年要侮慢老人,卑賤的要侮慢尊貴的。6人在父家拉住自己的兄弟:「你有外衣,來作我們的官長,讓這些敗壞的事歸於你的手下吧!」

有聖經學者認為以賽亞書3:1-15有三段經文:

(1)3:1-7:上帝必除去猶大領袖

(2)3:8-12:領袖們被除去後的混亂

(3)3:13-15:領袖們在上帝面前受審

有聖經學者認為以賽亞書3:1-15有一個「扇形結構」:

A1:上帝的作為:宣告除去(3:1-5

B1:沒有領袖的國度(3:6-7

C:耶路撒冷的過犯與審判(3:8-11

B2:有錯誤領袖的困境(3:12

A2:上帝的作為:審問領袖(3:13-15

以賽亞書2:6-22責備北國以色列後,3:1-15的責備指向南國猶大。以賽亞書3:1:「看哪,主-萬軍之耶和華要從耶路撒冷和猶大除掉眾人所倚靠的,所仰賴的,就是所倚靠的糧,所仰賴的水」,意思是上帝將耶路撒冷和猶大的「生存資源」拿走。不單如此,上帝拿走軍事領袖、政治領袖、宗教領袖和技工。以賽亞書3:2-3:「除掉勇士和戰士,審判官和先知,占卜的和長老,除掉五十夫長和顯要、謀士和巧匠,以及擅長法術的人。」。經文提及的宗教領袖包括先知、占卜的,都被上帝撤換。舊約聖經是有占卜的,不過較有代表性的是祭司與先知,先知的訊息被記錄下來,形成經卷。我們亦將聖經作為上帝向我們啟示的權威,我們不會鼓吹占卜。同時,占卜有民間宗教成份,可以導人迷信。

上帝將耶路撒冷和猶大的「生存資源」拿走,並撤換軍事領袖、政治領袖、宗教領袖和技工。耶路撒冷和猶大變成沒有領袖,整個社會失去焦點、失去方向。以賽亞書3:4:「我必使孩童作他們的領袖,幼兒管轄他們。」。原本的領袖已經是最精英的一羣,被撤換後能夠找到的能力都不濟,經文用「兒童」來形容,新班子的管治就像嬰孩般幼稚,整個社會由力有不遞的人管理,試想想這會是甚麼光景?以賽亞書3:5:「百姓要彼此欺壓,各人欺壓鄰舍;青年要侮慢老人,卑賤的要侮慢尊貴的。」。社會就變得互相欺壓,人亦失去對他人的尊重,年青人輕視老年人,基層人士輕視富有的人;社會失去對人的基本尊重,老年人可以輕視年青人,富有的人可以輕視基層人士。

這是徹底禮崩樂壞的社會,以賽亞書3:6;「人在父家拉住自己的兄弟:你有外衣,來作我們的官長,讓這些敗壞的事歸於你的手下吧!」經文描寫一幅充滿諷刺性的圖畫,當社會缺乏資源,大部份人沒有衣服穿,就找着一個有衣服穿的,要他當領袖。試想一想,當領袖的資歷、能力、經驗不再重要,只要他有衣服穿,已經是最突出的一個,不管他是否具備當領袖的資歷、能力、經驗,他已經比沒有衣服穿的尊貴。「讓這些敗壞的事歸於你的手下吧!」意思是耶路撒冷敗落已成定局,你當領袖就要改變局面。這是何等無奈的期望,這個有衣服穿的人,憑甚麼改變局面呢?他答應或不答應當領袖,耶路撒冷敗落都已經成為事實,他不答應當領袖,環境會繼續差下去,他答應當領袖,也不一定可以扭轉局面。以賽亞書3:1-15的重點是耶路撒冷和猶大的領袖與人民都犯錯,以致社會徹底禮崩樂壞。

默想重點:

上帝將耶路撒冷和猶大的「生存資源」拿走,你如何反思這件事呢?

上帝撤換軍事領袖、政治領袖、宗教領袖和技工,你如何反思這件事呢?

社會就變得互相欺壓,人亦失去對他人的尊重,你如何反思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