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 亞哈斯不信上帝的應許
郭鴻標

經文:以賽亞書7:18-25

18「那時,耶和華要呼叫,召來埃及江河源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19它們都必飛來,停在陡峭的谷中、岩石縫裏、一切荊棘叢中和片片草場上。

20「那時,主必用大河外僱來的剃頭刀,就是亞述王,剃去你的頭髮和腳毛,並要剃淨你的鬍鬚。

21「那時,每一個人要養活一頭母牛犢和兩隻母羊;22因為奶量充足,他就有乳酪可喫,國內剩餘的人也都能喫乳酪與蜂蜜。

23「那時,凡種一千棵葡萄樹、價值一千銀子的地方,必長出荊棘和蒺藜。24人到那裏去,必帶弓箭,因為遍地長滿了荊棘和蒺藜。25所有鋤頭刨過的山地,你因懼怕荊棘和蒺藜,不敢到那裏去;只能作放牛之處,羊羣踐踏之地。」

拒絕上帝的應許與兆頭

以賽亞書7:18-25節先知4個宣告,都是以「那時」開始,「那時」是以賽亞書7:14「記號」的延伸。以賽亞書7:1-910-17節記載,神兩次否定亞蘭與以法蓮的計劃;但是亞哈斯兩次否定神的要求。因為亞哈斯已經有決定,向亞述求助。「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在以賽亞書7:148:10出現。「以馬內利」是神賜下的應許,神以說話應許,亦用「記號」印證祂的應許。我們需要小心,不要試探神,不要隨便要求神給我們「記號」;不過,我們也需要小心,不要被人的思想框框侷限,否定神可以行神蹟。為甚麼亞哈斯不願意相信「以馬內利」是神賜下的「記號」、是神的應許呢?因為他對神沒有信心,他按人的思維、經驗,對國際政治進行分析,認為猶大面對亞蘭與以法蓮的聯合攻擊行動,根本沒有能力抵抗。縱使以賽亞書7:4記載以賽亞書:「對他說:你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因利汛和亞蘭,以及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火把的頭所發的烈怒而心裏膽怯」。他沒有把話聽進去。以賽亞書7:10-11記載:「耶和華又吩咐亞哈斯: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預兆:在陰間的深淵,或往上的高處」。亞哈斯亦不願意、亦覺得不需要向上帝祈求。嚴格來說,亞哈斯覺得在現實軍事危機面前,祈求上帝沒有用處。

缺乏屬靈深度的政治分析

列王紀下16:1-4是這樣形容亞哈斯:「利利瑪利的兒子比加第十七年,猶大王約坦的兒子亞哈斯登基。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不像他祖先大衛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卻行以色列諸王的道,又照着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並在丘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亞哈斯根本是拜偶像的人,他對耶和華神並不認真。亞哈斯從國際政治角度考慮,寧可用自己的方法,向亞述求助,將聖殿與王宮的金銀都給亞述。列王紀下16:7-9記載:「亞哈斯派使者到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那裏,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上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亞述王答應了他,上去攻打大馬士革,攻下了城,殺了利汛,把居民擄到吉珥」。亞哈斯不單以為用自己的方法可以解決政治問題,甚至可以解決屬靈的問題。

把耶和華信仰放置一旁

列王紀下16:10-11記載:「亞哈斯王到大馬士革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馬士革看見一座壇。亞哈斯王把壇的規模和樣式,以及作法的細節,送到烏利亞祭司那裏。烏利亞祭司照着亞哈斯王從大馬士革所送來的一切,在亞哈斯王還未從大馬士革回來之前,築了一座壇」。亞哈斯不單在軍事上依賴亞述,在宗教上也依賴亞述。亞哈斯已經把上帝看為無關重要了。列王紀下16:12-13記載:「王從大馬士革回來,看見壇,走近壇前,在壇上獻祭。他燒燔祭和素祭,獻澆酒祭,將平安祭牲的血灑在壇上」。亞哈斯急不及待地在偶像的壇上獻祭。

默想重點:

亞哈斯漠視上帝的應許、亦沒有動機去印證那些兆頭,你願意引以爲鑑嗎?

亞哈斯將聖殿與王宮的金銀都給亞述,尋求幫助,亞述成為他的靠山,你願意引以爲鑑嗎?

亞哈斯將偶像的壇放在聖殿,是污染耶和華信仰,你願意引以爲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