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斯托得《愛上聖經的5個理由》
伊薩

拿起來讀吧!

——讀《愛上聖經的5個理由》

作者: 伊薩

斯托得(John Stott,1921-2011)是著名的牧師、福音傳道者和聖經傳播者,他的著作《當代基督徒》(The Contemporary Christian)、《當代基督十架》(The Cross of Christ)、《認識真理》(Basic Christianity)等對無數信徒和神學學習者產生了深遠影響。他一生主要時間都在倫敦萬靈教會(All Souls Church in London)擔任牧職。《愛上聖經的5個理由》(God’s Word for Today’s World)收集了他在一九八〇年二到三月間在教會所講的五篇系列講章:神與聖經、基督與聖經、聖靈與聖經、教會與聖經、基督徒與聖經 。

這五篇講章的題目顯示,這是一本關於聖經的書。斯托得在“神與聖經”中,用以賽亞書55:8-11揭示了三項真理:第一,沒有啟示,我們就永遠無法認識神。第二,神透過人能聽懂的話語對我們說話,祂這樣做,就是在向世人解釋祂的作為。第三,神聖啟示是爲了世人的救恩;啟示向我們指出耶穌基督是救主。他在第2章表明聖經與基督相互作見證,但歸根結底,“聖經是神對耶穌的描繪,是神為耶穌所作的見證。” 他在第3章表明,聖靈是一位參透的靈、啟示的靈、默示的靈、光照的靈,祂在舊約藉眾先知說話,在新約藉使徒說話,聖經是出於聖靈的創意作品。

基於前三篇講章的分析和推斷,斯托得對聖經這本書下了一個三位一體的定義:“聖經是透過聖靈,彰顯出聖父對聖子的見證。 ”(3章)正如斯托得本人所言,他試圖在本書中發展出一個三位一體的聖經教義:聖經來自神(祂過去說話,如今也說話);聖經聚焦於基督耶穌(祂見證了聖經,聖經也為祂作見證);聖經是聖靈感動多位人類作者,透過他們的寫作彙集而成的一本書(因此神的話語和作者的話語是一致的)。(後記) 在論述了三位一體的神與聖經的關係後,斯托得在後兩章分別講述信徒羣體(教會)和個人與聖經的關係。這完全符合他在《當代講道藝術》(I Believe in Preaching)中的主張:講道如築橋,講道的本質是把聖經世界與現實世界連接在一起。他在第4章揭示了教會和聖經相互需要的真理。一方面,教會需要聖經、倚靠聖經,聖經對教會的生活、成長、餵養、指引、歸正、合一、更新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聖經也依靠教會,因為教會被呼召出來,就是為要捍衛聖經並且傳揚真理。作者在第5章以耶穌給門徒洗腳為例,試着回答聖經如何讓信徒成長、為什麼聖經能夠幫助信徒成長的問題,從而表明聖經對教會和信徒的重要性和意義。 在闡述三位一體神與聖經關係,以及教會和信徒與聖經的關係後,斯托得最終把焦點落實在今日信徒與神的關係上。“如果聖經可以正確地被稱為‘神的話語’(儘管是透過許多人的手筆而寫成),那麼我們忽略聖經,就等於我們忽略神;我們傾聽聖經,就等於我們傾聽神。”(後記)一個令人扎心的事實是:聖經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卻是最被忽略的一本書。(引言)斯托得牧師在這個系列講道中對聖經這本書作了透徹的介紹,期望會眾重視讀經,因為 “唯有當我們的心靈,浸透在神的話語中,我們的心思意念便能與祂的心思意念一致。“(後記)

這五篇講章,每篇都圍繞着一節經文展開。斯托得對經文的選擇顯示了他深厚的神學功底。他在最後一章“基督徒與聖經“中,選擇使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來證明他的觀點。因為這段經文涉及三方面的教導:關於神的自我啟示,關於救恩的應許,關於神的旨意。又因為他認為整個聖經的教導都屬於這三類。這是他選擇這段經文的關鍵。沒有神的啟示,敬拜便不可能;沒有神的應許,信心便不可能;沒有神的誡命,順服便不可能。而敬拜、信心和順服是門徒訓練的三要素。因此,若沒有這本聖經,門徒訓練就絕無可能。所以,他對這段經文的選擇起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若非對聖經瞭如指掌,誰能找到這樣一段能涵蓋和代表整本聖經真理的經文。

斯托得牧師對經文的詮釋顯示了他深邃的神學洞見。他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中洞悉到耶穌對門徒的自我啟示:
耶穌在用餐當中“離席站起來“,表明耶穌已離開天上的寶座。耶穌”脫了衣服“,表示耶穌放下榮耀,倒空自己。耶穌”拿一條手巾束腰“,這是奴僕的衣着裝,表明耶穌道成肉身,將自己裝扮成僕人的樣式。耶穌開始”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象徵耶穌走到十字架上,用自己流出的寶血,潔淨我們的眾罪。之後,耶穌重新”穿上衣服,又坐下“,象徵耶穌回到天上的榮耀中,又坐到父神的右邊。通過這些舉動,主耶穌將祂整個地上的服事,以戲劇化的方式表演出來。耶穌正在教導耶穌自己,祂是誰、祂從哪裏來,以及祂將來要去哪裏。

這樣的詮釋讓人茅塞頓開。更可貴的是,他能用如此簡潔的語言闡明蘊含在經文裏的深刻含義。

斯托得牧師善於用嚴謹的邏輯一層層挖掘、一點點揭示。例如,關於以賽亞書55:8-11,他先着重分析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的含義,並由此推斷出有限的人無法參透無限的神,“除非祂主動顯明自己,否則我們根本無從認識祂。” 在闡明瞭神啟示的合理性之後,斯托得抽絲剝繭,告訴我們神在聖經中主要用祂的作為和話語這兩種方式來啟示祂自己,道成肉身是神啟示的最高峯。最後,他用類比說明神啟示的目的:“神降下雨雪,使地上結出果實;祂也賜下話語,使人的生命更加豐盛。”(1章)

這位講道大師的老練之處是,他能在闡述觀點的時候,時不時教導和勸勉會眾。在闡述了聖經與教會的關係後,他馬上就提出了三個勸勉:1)牧師要更認真講道;2)信徒在教會裏有權利要求牧師忠心依照聖經講道,不僅要提醒和指正牧師,而且要鼓勵和代禱;3)家長要教導自己的孩子從小認識聖經,不要將這項為父為母的責任推給教會。(4章)他在整本書中一再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神話語的重要性,神的話語對於我們的靈命健康而言,就像食物對於身體健康一樣的重要。我們在基督裏的成長與成熟,取決於我們對聖經的熟悉度。

斯托得從神與聖經、基督與聖經、聖靈與聖經、教會與聖經、基督徒與聖經這5個關係來介紹聖經這本書以及它對歷世歷代神子民的重要性和意義。這個5個關係成了我們愛上聖經的5個理由。拿起來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