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
——評約翰·派博的《神的護理》
作者:伊薩
人生不易,充滿無常。每個人不僅要面對自身和家庭的問題,還要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洪流。因此,有人感嘆:“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也有人禱告:“主啊,求你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14)。每當目睹和經歷疾病、失業、戰爭、疫情等苦難時,人不禁要問:神在哪裏?難道祂棄我們於不顧了嗎?約翰·派博(John Piper)在《神的護理》(Providence)中,向我們展示了神的護理是無所不在、包羅萬有的。人雖渺小,但神看我們為寶貴。若非祂的許可,沒有什麼能臨到祂兒女身上,正如《馬太福音》10章30節所言:“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
約翰·派博是美國著名的牧師、神學家和作家,以其對基督教信仰的深入研究和熱情傳達而聞名。他在明尼阿波利斯的伯利恆浸信會教堂(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長達33年(1980-2013),他的著作涵蓋神學、聖經解讀、倫理學等多個主題。在神的護理這一主題上,恐怕沒有人能比派博談得更精彩、更透徹。
內容與結構
《神的護理》結構清晰、內容緊密關聯。除了導論和結語之外,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共四十五章。第一部分(1-2章)為“護理”下定義,同時也闡明瞭一個難點,即神旨在展示自己的榮耀時所涉及的自我高舉這個問題。第二部分(第3-14章)探討了神護理的終極目的;第三部分(第15-45章)着重闡述護理的本質和範圍。第一部分是為第二和第三部分作鋪墊的,而第二和第三部分可被視為是“對護理這一概念的聖經支持、解釋、應用和頌讚。” (第1章)第三部分不僅建立在第二部分的基礎之上,而且與第二部分相呼應。第二部分的最後兩章(第13、14章)描繪了神的一切護理之工終極目標的高潮,第三部分的最後一章(第45章)與之呼應,重點講論耶穌再臨所帶來的護理的高潮。
論述與風格
本書的論述詳細而嚴謹。由於聖經中沒有直接使用“護理”一詞,作者通過分析動詞護理(provide)的詞素、英語習語“I’ll see to it”的意義及其聖經來源(摩利亞山上神的護理),將“護理”定義為“神有目的地行使主權;”名詞護理(providence)在指向神的工作時,意思是 “有目的地供應、扶持和管理這個世界的作為。” 派博對聖經中的相關教義進行了細緻的解讀,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神的護理和主權。他還分析了海德堡要理問答、比利時信條、威斯敏斯特信條對神護理的解釋,表明自己對護理的定義與教會歷史上對護理的傳統理解是一致的。(第1章)
本書的一個寫作特點是單刀直入。在第二章中,派博直面“神的自我高舉”問題。他表示,人們對聖經普遍見證的神的自我高舉有一種抗拒心理,然而,這是因為墮落的人性不喜歡神在我們生命中掌權。神工作的偉大終極目的是“為他的榮耀”,但這不是指要去獲取神原本沒有的榮耀,而是爲了神子民永恆的喜樂,彰顯、維護和傳揚神自己的榮耀。這是一種分享的榮耀。“(第2章)作者在隨後的章節時不時回到這個問題上,堅稱神的自我高舉與人的自我高舉有本質差別。 “神纔是神,我們不是神;他全然自足,而我們要完全仰賴於他。我們的存在自他而出,我們的認識自他而來(出自祂的啟示)“(第15章)這個思想貫穿本書第三部分。
派博不迴避罪和苦難的問題。他認為,世上所有的罪和苦難都始於亞當犯罪後神對死亡的判決。受造物的“虛空”、“敗壞的轄制”和“嘆息”,以及疾病、自然災害和人類暴行的可怕,這一切都是由於罪對道德及心靈的摧殘,在生理及心理層面產生的後果。他勇敢地指出,罪在神的計劃容許之中,祂容許墮落髮生。但亞當和夏娃意在作惡,神的意思卻是好的。派博讓我們看到,“神將苦難,確切地說是基督的苦難,編織進了他對人類歷史的計劃,成為歷史事實的一部分。神這麼做,是要藉着他兒子為不配的罪人受苦,彰顯出他恩典的榮耀。” (第13章)
派博善用經文證明自己的觀點,駁斥與之相對立的假設。例如,有人假設聖經教導,如果神願意萬人得救,就應使所有人悔改。派博堅決反駁這個假設,指出這是一種誤解,聖經中並無此教導,且不合邏輯。相反,保羅清楚說的是,“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提後2:25)。此外,派博也坦然處理神的護理與人的責任這個難題。他的態度是,儘管神有主權決定人的意願,但人也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至於神的全然護理如何同時保留了人的責任, 神如何做到既掌管罪惡又不成為罪人,或者如何可以既控制人的罪惡選擇,又不把人類變成機器人,派博坦言,我們不需要知道這一點。(27章)
方法與論證
派博在書中採用系統神學的研究方法。他在第二部分進行了一趟聖經之旅,按照創世前(第3章)、創世時(第4章)、以色列歷史時期(第5-10章)、新約設立時期(第11-14章),有系統地討論神在這些時期的護理目的。在討論神對以色列的護理時(6-10章),作者先將鏡頭拉遠,觀看以色列歷史的全景——從亞伯拉罕的時候直到主來;然後再拉近鏡頭,觀察以色列歷史上一些特殊時期(諸如出埃及、頒賜律法、征服迦南、士師時期、王國時期、被擄時期)神的作為。11章是個過渡,關注舊約聖經中對新約的具體應許,論證新約是通往神護理終極目標的道路。第12-14章探討神如何通過耶穌基督成就祂的護理最終目標:“用祂兒子的寶血妝扮一位不配的新婦,使她愛神的榮美超過一切,並反映出這榮美,使神的恩典得着稱讚。” (第11章)
派博在第三部分中的論證可謂深入、徹底和全面。他探討了神對大地、水、風、植物、動物、撒但、魔鬼、君王、國家、出生、生命、死亡和罪的掌控,證明任何生命領域(無論多麼平凡或微不足道)都在神持續的、無限的護理之下,最終都掌握在神的手中,完全接受神的統治。如果說第10-22章討論的是神對國家和君王的護理,那麼第23-45章則集中於神對其子民的護理。在討論神對其子民的護理時,作者從人歸信基督開始,討論神拯救他子民之護理的範圍和本質,然後轉向永恆的過去,即神在永恆之前的護理計劃。接着又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以歸信的時刻為起點,討論歸信與得着永恆榮耀之間神救贖性護理的根基。前者說明,神的揀選乃是祂護理的永恆根基;後者說明祂的護理會保守祂的子民到底。這樣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前瞻又後顧的探討,使讀者“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弗3:18)。
特點與目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派博在本書中提出了“整個宇宙是一座展現神榮耀的大劇院”的概念, “這個由自然、美麗、罪惡和悲傷構成的世界是神自己道成肉身、以耶穌基督的身份親自進入歷史的劇院。”(第15章)作者邀請我們以一種在劇院中看劇本上演的眼光來看待神對這個世界的護理。神創造了自然界,作為他榮耀的劇院和他所看顧的子民快樂的居所。新天新地和我們現今生活的世界,都是為神的榮耀預備的劇院。(詳見第16章) 派博強調,確知神的護理統管這個世界、瞭解神的護理如何統管整個世界,是一件十分要緊的事。
《神的護理》是一本宏偉且深入的神學著作,旨在探討神如何通過祂的護理來實現祂的旨意,無論是在自然界、歷史進程中,還是在個體生命中。它本身就是派博寫的一個劇本,其高潮出現在最後一章(45章):神一切的護理之工自始至終都旨在通過施恩讓不配的百姓成為美好,使他們從今時直到將來永遠地進入新天新地,都以喜樂、讚美和反映基督的形象為榮美的裝飾,使他恩典的榮耀得着喜樂的稱頌。
派博寫本書的目的是 , “幫助人們換一種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第15章)他在書中多次呼籲讀者在面對生命中的困境時,依靠神的護理來保持信心。信靠神的人,即使睡在塵埃中,也必復醒得永生,得榮耀。我們在此真誠地邀請你閱讀本書,以派博牧師的視角,在榮耀劇場裏觀看神對這個世界的護理,與作者和眾聖徒一同高唱“哈利路亞,讚美主!“ 與詩人一起歡唱, “神啊,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詩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