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 新約比舊約更美
梁家麟

經文:希伯來書八1~13

1我們所講的事,其中第一要緊的就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大祭司,他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2在聖所,就是在真帳幕裏作僕役;這帳幕是主所支搭的,不是人所支搭的。3凡大祭司都是為獻禮物和祭物設立的,所以這位大祭司也必須有所獻上。4他若在地上,就不用作祭司,因為已經有照律法獻禮物的祭司了。5他們所供奉的本是天上之事的樣式和影像,正如摩西將要造帳幕的時候,神警戒他,說:「要謹慎,一切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去做。」6如今耶穌已經得了更優越的事奉,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7第一個約若沒有瑕疵,就無須尋求第二個約了。8所以神指責他們說:

「主說,看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9不像我拉着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所以我也不理他們;這是主說的。10主又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的心思裏,寫在他們的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1他們各人不用教導自己的鄉親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要認識主;因為從最小的到最大的,他們都要認識我。12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絕不再記得他們的罪惡。」

13既然神提到「新的約」,那麼第一個約就成為舊的了;而那漸舊漸衰的必然很快消逝了。

耶穌基督是大祭司,祂在天上執行祭司的職務。

基督業已穿越諸天(參四14),在至高處,坐在天父上帝的右邊(一 3)。但祂在分享天父的治權和榮耀的同時,仍不忘承擔永遠的大祭司的職務(七824~25)。祭司事奉的地點是會幕裏的聖所,基督在天上同樣有個會幕,這會幕是由上帝親自搭建的,不經人手,基督在聖所中執行職務(「執事」,2)。祭司要向上帝獻呈禮物,基督在天上也有所獻呈(3五1已說過)。不過,本段尚未談及基督獻呈甚麼禮物(其實在七27已略提過基督將自己獻上),這是第十章的話題。

作者指出,由於人間已有亞倫譜系的祭司和大祭司,所以基督也不必要在人間擔任大祭司,律法也不容許祂這樣做(4)。

人間有亞倫譜系的祭司,在會幕 / 聖殿裏供職;天上有麥基洗德譜系的大祭司耶穌基督,在天上的會幕裏供職。這兩個平行的祭司職任是否有關連?作者說:有的,地上的會幕乃抄襲天上的會幕而建,地上的祭司職事也是模仿天上的祭司職事而行,天上的是原版,地上的不過是摹本、副本(「天上之事的樣式和影像」,5)。

從何得知這臨摹的關係呢?作者指出,當日摩西建造會幕的時候,上帝是將一個固定的格式告訴他,連物料、形狀、大小,都有嚴格的規定,上帝稱之為「山上的樣式」(出廿五40)。甚麼是「山上的樣式」?自然就是在天上的原版,天上的會幕了。

這裏牽涉的問題是:在摩西建造會幕的時候,天上是否已有會幕、聖子是否已擔任大祭司一職呢?其時聖子尚未道成肉身降世為人,也尚未受苦死亡復活得榮耀升回天上啊!按照希伯來書的一貫思路,耶穌基督是在祂所開啟的「末世」(一2;另見九26,即耶穌第一次降世到第二次再來中間的階段)纔開始祂的救贖和祭司服事的。當然,我們可以相信,天上是在永恆的狀態,不受人間時間序列所限制,所以時空交錯不構成問題;此外,上帝也可以讓摩西「預見」尚未發生的事。不過,這已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我們只需相信,摩西所建造的會幕是摹本,人間的祭司職也只是臨摹基督的祭司事奉。

作者這個天上是真本(本物),人間是摹本的想法,跟當時希羅世界流行的柏拉圖主義(Platonism)的主張一致。天上的理型世界(World of Ideas)是原版,人間(physical world)不過是模印。

原版肯定是最完整的,摹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所以基督在天上的祭司職是更美的職事。「如今耶穌已經得了更優越的事奉,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6)這裏作者一口氣說了:更優越的事奉、更美的約、更美的應許。基督完勝人間所有利未祭司。

基督是「更美之約的中保」,這是在七22已提到的概念。新約是更美的約,遠超舊約,耶穌基督是上帝與人立此新約的中間人或擔保人,是祂使新約變得有效。

有趣的是,爲了證明基督的更美,作者又從舊約和新約的時序先後來推論,這跟前面他以真本和摹本來論證剛好是相反的。在真本和摹本的論證裏,先有真本,後有摹本,所以在先的真本最完美。在舊約和新約的時序的論證裏,先有舊約,再有新約,所以在後的新約更完美。

作者說:設若舊約已經是完美的約,若果以色列民已經完美地遵守前約,上帝便毋須與他們另訂新約了。「第一個約若沒有瑕疵,就無須尋求第二個約了。」(7)「既然上帝提到『新的約』,那麼第一個約就成為舊的了;而那漸舊漸衰的必然很快消逝了。」(13)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既然訂立了新約,便證明舊約不夠好,便證明舊約無法完美遵行,便證明舊約需要被廢去。

作者徵引耶利米書卅一章31~34節,說明上帝要與百姓另訂新約的決心。這段舊約聖經也是作者喜歡引用的,他在十15~17又再引用一次。引文指出,正是因為以色列民無法遵守舊約,上帝決定與他們另立新約,新約跟舊約不同,不是刻在石板上,而是刻在心板上。上帝要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也要饒恕他們的罪。

反省:

我們今天接受最完美的基督的最完美的服事,祂的事奉帶給我們最完美的盼望。你有這個最完美的認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