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 力上加力
周曉暉

經文:詩篇八十四5-8

84:5靠你有力量、心中嚮往錫安大道的,

這人有福了!

6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

且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7 他們行走,力上加力,

各人到錫安朝見 神。

8 萬軍之耶和華 神啊,求你聽我的禱告!

雅各的 神啊,求你側耳而聽!(細拉)

84篇第5節原文是「這人有福」作為句首。我們最熟悉的詩篇第1篇,是以「這人便為有福」作為開始。「有福」的語句表達這人正經歷的或他所選擇的,讓他落在美好境況裏,或他就因而得到神為人預備的禮物。詩人選擇甚麼?又得着甚麼?他選擇倚靠神,得着「力量」。「力量」也可翻譯為「堅壘」,與「避難所」同義。他們的朝聖,彷彿走去「避難所」一樣,越近越安心。

詩人認定能住進聖殿的,便為有福;同時,福氣不是「聖殿限定」,那些走在路途上、一心朝向神殿的人,同樣是有福的人。

值得留意的是,84篇的有福語句,是向神唱出的,而不是呼籲他人怎樣選擇蒙福途徑。朝聖者本身已經選定了、選好了,他們一心「嚮往錫安大道」,踏上這旅程,所以都是有福的人。「錫安大道」不是指一條固定的道路或山徑。朝聖者來自四方八面,各人從自家出發,路線必然不同,但當他們把目的地定準在神的山,就知道走哪些路纔可到達神的殿。

第6節形容行程的辛勞。和修本沒有用音譯「巴卡谷」(參環譯本),而採取與原文讀音相近的動詞「流淚」作為譯名——「流淚谷」。雖然,有學者曾推論這谷的實際地點,但無法確定。一如前述「錫安大道」不一定指某固定道路;「流淚谷」也不一定指某地標。反而作為象徵,更能形容扶老攜幼的朝聖路十分艱辛,有時路上也有危險,流淚是自然不過的事。

所以,他在路途上向神發出禱告:

「萬軍之耶和華 神啊,求你聽我的禱告!

雅各的 神啊,求你側耳而聽!(細拉)」(8節

神不但是那位坐陣在錫安的萬軍之耶和華,他也看顧走在路途上的聖民,正如祂當年看顧在路途上的雅各那樣。

另一方面,通常長途步行是始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但這些朝聖者怎樣才能「力上加力」(7節)?「力」這字詞的原文,也可作「軍力」或「財富」;另一方面,「力」的原文也可解作「壁壘/防禦土牆」,故此句可譯為「從壁壘到壁壘」。從這角度看,當朝聖者經過耶路撒冷一個又一個的駐防城,途中可能不斷有朝聖者加入,越接近耶路撒冷,就越多人匯聚到這朝聖隊伍。同心的人越多,就越發能振作起來。

默想

走在成聖的路上,各人來自四方八面,從自家出發,一路走來,有悲有喜,這是一個蒙福的選擇。一路走一路走,當慢慢匯聚更多同路人,心也被振作起來。這是一幅力上加力、美麗的圖畫。

今日,你是孤身獨行,還是在教會羣體中得着同路人,走這天路呢?請為這方面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