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真面目」系列九、罪的醫治(上)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罪的真面目」系列──「罪的醫治」這個題目的上半部分。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經文是詩篇51篇,本節目將探討這首詩的上半部分。我為你們讀出詩篇第51篇1至10節。

1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2 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

3 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4 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5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6 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7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8 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踊躍。

9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10 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這是神的話語。

近來我聽人說:「你要知道,人到最後不會有多大改變。」我聽了後感到冰冷,因為這樣的話無疑是在否定福音,是與基督信仰的核心信息南轅北轍,就好像是在說:「耶穌的自我描述誇張失實。」多年前,我信了基督,自以為是由徒具宗教外表變為真正信靠耶穌,但至少有三年時間,我的生命幾乎在原地踏步,並沒有聖經所說的改變。

當時我仍有許多掙扎,舊日的思想和惡習仍然困擾着我,生活還是烏雲密佈,與信仰名實不符。後來我進了神學院,接受神學訓練。記得在第一個學期,我修讀了一個課程,須要研讀最古老的文獻。其中有兩篇的作者喜歡用「羞愧」這個詞,這是古時表達悔改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我讀到這個詞語,明白到我的問題正正由於不懂得悔改。

許多人像我一樣不懂得悔改,道理如出一轍。我們都自以為甚麼都懂,我們認為已經掌握了的,自然不會再去深究。沒有人會去上呼吸班,同樣道理,也沒有人會學習悔改。許多人都這麼認為:「悔改,我犯了錯,當然會悔改。我很慚愧,於是向人道歉。」要是你未曾真正悔改得着力量,那麼福音對你說只會一直沉默,也不會推動你的生命前進。

你渴望的改變,尋求的改變,需要的改變,祕訣就在於悔改。悔改是很有意思的課題,而這段經文大概就是聖經中有關這課題最經典最偉大的經文。談到悔改,到底甚麼是悔改呢?我們以為已經明白如何悔改,結果不求甚解,一無所知。因此在這兩個節目裏,讓我們好好探討這課題,有兩個節目的時間,着實有點欣慰。我們馬上進入正題。

首先,我們須要知道這篇詩的背景,這有助我們理解經文。這是大衛的詩。事實上聖經許多地方都有標題,不獨這一首詩,許多詩篇也有標題。這首詩的標題交待了寫作的背景,詩歌就是要回應作者身處的光景。

中文聖經新譯本聖經的標題說:「大衛的詩……是大衛和拔示巴同房以後,及先知拿單來見他以後作的。」故事是這樣的。赫人烏利亞是大衛一個最忠實和要好的朋友。掃羅追殺大衛時,有三十七名勇士追隨大衛在曠野流亡,烏利亞就是其中一個。他們與大衛出生入死,爲了保護他視死如歸,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如果沒有他們,大衛早就性命不保了。這班人有恩於大衛,他欠了烏利亞一條命。

然而,烏利亞這位勇猛的將領奉命領軍與亞捫人打仗。當時大衛閒在耶路撒冷,看中了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對她起了慾念,甚至與她有染,結果令她懷了身孕。問題自然來了,因為拔示巴的丈夫正在外面打仗。大衛於是費盡心思,力圖掩飾真相。他從前線將烏利亞傳召回朝,表面上要聽他彙報戰事發展。大衛聽了所有戰情,故意要留住烏利亞,於是問東問西拖延時間,直到夜幕降臨。

大衛最後大概說:「烏利亞,很好,謝謝你的彙報。時候不早了,你今晚就留在這裏,明天才上前線吧。回家吧,好好享用晚餐,沐浴洗塵,然後與你妻子同寢共度良宵。」烏利亞卻說:「這些事對我說是太奢侈了。我的部隊正睡在冰冷嚴寒的地上,身陷險境,沒有這些享樂。我這時不能獨自享樂,任由他們在外受苦。因此我要睡在宮門外,不會進入家門。我要與下屬同甘共苦。」

你可看到烏利亞的真誠和正直?他因此不入家門。大衛迫於無奈,最後寫了一封信給約押,要他按照指示置烏利亞於死地。撒母耳記下第11章15節,信內寫道:「要派烏利亞前進,到陣勢極險之處,你們便退後,使他被殺。」約押知道敵軍那裏的兵力最強,於是派烏利亞當前鋒,只給他很少人馬,命令他進攻敵軍,這等同於以卵擊石。然後約押下令援軍後撒,導致烏利亞孤立無援,最終戰死沙場。烏利亞死後,拔示巴為他哀哭。撒母耳記下第11章記載拔示巴「聽見丈夫烏利亞死了,就為他哀哭。哀哭的日子過了,大衛差人將她接到宮裏,她就做了大衛的妻,給大衛生了一個兒子。」

大衛沾沾自喜,以為所有問題圓滿解決。後來先知拿單到來,給大衛說了一篇精彩的講章,堪稱古今最偉大的講章之一。他說:「在一座城裏有兩個人,一個是富戶,一個是窮人。富戶有許多牛羣羊羣。窮人除了所買來養活的一隻小母羊羔之外,別無所有。羊羔在他家裏和他兒女一同長大,喫他所喫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懷中,在他看來如同女兒一樣。有一客人來到這富戶家裏,富戶捨不得從自己的牛羣羊羣中取一隻預備給客人喫,卻取了那窮人的羊羔,預備給客人喫。」然後問大衛:「應該如何處置這個富人才好?」

聖經記載,當時「大衛就甚惱怒那人,對拿單說:「我指着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行這事的人該死!他必償還羊羔四倍,因為他行這事,沒有憐恤的心。」意思是說:「這人難道沒有良知麼?他真是狼心狗肺!神必施行審判,這人必定滅亡。難道他以為我這個國家沒有公義麼?要他站在我面前。這個敗類是誰?」拿單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講章如此尖銳震憾地直指聽眾,在歷史中確實無出其右。「你就是那人!」我想借此提醒你們每一個人,亦要感謝神讓我能遇見許多像拿單這樣的人。

如果沒有這些拿單,我們都會失去生命。如果沒有人帶來神的話語,將神的信息打入我們心中,我們只會一直被罪迷惑。我很感恩我的太太就是其中一位拿單。讓我跟你說明,你的生命可有遇見拿單?你有聽他們的話麼?你有沒有成為別人的拿單?拿單若沒有背後的拿單提醒和造就,也不可能成為大衛的拿單。沒有他們,我們統統都會步向死亡,不知回頭。我們要感謝他們。大衛犯罪一至兩年後,拿單開始工作。我們的拿單或許也是一些時間之後纔來找我們。感謝神賜予我們多位拿單。

大衛在這個時候崩潰了,掉進了絕望的深淵。他的生命岌岌可危,已經引火自焚了。他現在有何資格管治國家?如何可以挽回信譽?他如何再次面對神的臉?他又如何重新面對自己?還有何面目苟且偷安?他可以怎樣活下去?他掉進了絕望的無底深淵。

這裏是一個說明。詩篇51篇交待了他如何走出這個困境。他的確走出了困局,不單走出來了,而且得勝有餘。他成了一個更偉大的領袖,成了神一個更偉大的僕人,成了一個更偉大的人。大衛走出困局,得勝過來。他怎麼可以做到?因為他悔改。你也許會說:「我不理解,每次我悔改,我反而感到更糟,感到自己更污穢,更軟弱。大衛怎麼可以走出困局?」

他唱着歌走出困局。我們這次不會看後半部分,留待下次探討。第15節便說:「主啊,求你使我嘴脣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而第14節則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他不止歌唱神的憐憫,還歌唱神的公義。大衛如何能夠認為神的聖潔和公義使他得着釋放?他何來的勇氣這麼說?原因在於悔改。

悔改是甚麼?我們將要探討它,但請給我一點時間指出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一些毫不含糊的信息。第一個信息,所有人都極度需要悔改。有人會說:「我不明白,你指『所有人』是甚麼意思?我從沒像大衛那樣喪心病狂,既犯奸淫,又設計殺人。」你們當然沒有殺過人,我相信大部分也沒犯奸淫,你說:「我從沒做過,從不像大衛那樣敗壞。」你並不明白要點。

大衛是歷史中一個偉大人物,也是聖經中耶穌基督的主要預表。彌賽亞被稱為大衛的子孫,為甚麼?因為大衛集藝術家和詩人於一身,又是音樂家,作品傳誦千古。他是個偉大的領袖,英勇無比,是個所向披靡的戰士和軍人,還有許多其他長處。他多才多藝,文武雙全。他是以色列一個出色的歌唱家,歌聲甜美,又是神喜悅的人。沒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可與大衛相提並論。

我想在這裏向你發出一個問題。如果連大衛內心也有罪惡,需要悔改,你難道不認為自己也是一樣?連大衛也這樣作惡,難道你就不會?假如大衛沒有悔改,沒有靜下來省察自己,任由內心的問題囤積,沒有正視和處理罪,他的人生最終會崩潰,危在旦夕。難道你認為自己可獲豁免?如果大衛有罪,需要悔改,連他也犯下這種彌天大罪,心存醜惡,你難道認為自己就可倖免?我們亦需要悔改。

看看悔改的力量,看看大衛怎樣走出困局。他如何做到?看到悔改的力量麼?一些人的生命給毀了。多年來,我作為一名牧者,常跟人談及這些問題,他們的故事有的令人很詫異。他們說:「生命給毀了。」事實上,我不肯定有沒有一個故事比大衛的更糟。他的故事可說糟糕頂透了,生命給毀了,然而他卻得了勝利。他是怎樣帶來勝利的?因為他悔改。

現在,我只環繞一節經文。可以說,所有悔改的行動都包含在這節經文裏。假如過去你也試過悔改,卻沒有因此帶來喜樂,反而使感受更可怕,心情更糟糕。悔改並沒為你帶來任何實質的改變,你卻一次次回到舊日的沉淪中。我要跟你說甚麼好呢?你不是悔改了。你還沒有悔改,你的悔改不是真確的,不是真心的,也不是正確的。

開始時你要先這樣假設。你是否明白自己有甚麼盼望?你要是想正確地悔改,必須從這節經文看到四個行動。最起碼有四個行動,有不同的方法再舉一反三,肯定你可以將其中的兩個行動各自再引伸出兩個,一共得出六個行動。意思是有方法可以觸類旁通的,而在經文裏則可找到四個行動,全在這節經文,第4節這樣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四個行動全在這裏,讓我們看一看。下一個節目將有更深的探討,這次只是簡單說明一下。坊間有許多說法,他們探討這些稱謂都沒有多大意義。清教徒習慣稱這四個行動為:罪的看見,罪的承認,罪的哀號,罪的厭惡。你要明白,是看見、承認、哀號和厭惡。

這些稱謂本身對我們沒有太大意義。首兩個行動十分需要智慧,屬於認知上的事情。它們都是一些守則,很多時不牽涉感受。你得想一想。如果你做了前兩件事情,後面兩個行動會使你的人生地動山搖,相當震盪的情感將會令你的人生出現分水嶺,帶來截然不同的人生新面貌。看看這四個行動。

第一個行動,我稱為看見,因為大衛說「在你眼前」。你看到麼?「在你眼前」。這是認知上的。悔改的第一步,你要用真理、律法和神的話語來裝備自己的良知,這使你能確定自己的過犯真真正正得罪了神,明白罪的嚴重性。第一件要做的事,你要裝備自己的良知,看到自己犯罪的真面目。唯一方法是以神的角度看罪。

這一點極其重要。不要用你父母的眼光來看罪,不要用你朋友的眼光來看罪。有時你的罪行,父母可能看不見,而朋友卻看得見。你不要說:「我在父母眼前行了這惡,在朋友眼前行了這惡,在鄉親鄰里眼前行了這惡,情感上也知道行了這惡。」現代人只會說:「我知道自己行了這惡,達不到自己的標準。」誰會在乎你此刻的標準?

大衛的意思是說:「我不讓別人來審判自己,也不自我進行審判。」一切都「在神眼前」。這裏有幾樣道理要說明。我曾引用過哈佛大學一位心理學家的話,覺得很有意思。他說:「心理學無法給你寬恕人的力量,也無法令你接受別人的寬恕。心理學無法處理罪的問題。」假如你對此感到愕然,我只能說他的話毫不新奇,根本無須驚訝。

他只是說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科學只能說明實際發生的事,解釋人們如何學習,如何行事等等,但從沒說明應該如何解決。假如你面對着任何形式的罪,世俗的方法救不了你,科學也束手無策,統統都有心無力。你可知道為甚麼?因為只有你開始問自己:「是真是假?我應該感到罪疚嗎?」你纔會開始感到罪疚。

輔導員總是這麼說:「你不應為此而內疚。」他們不是直接說出口,卻常常暗示這個信息。宗教能解決罪的問題,科學卻無能為力。當你說:「我沒有做對的事,卻犯了這樣的錯。」你對此深深內疚,那麼你已進入了道德的領地。道德標準涉及道德的論證和信念,並非一門科學。你要處理罪,必須先問問自己:「這是真的犯罪麼?我應該感到罪疚嗎?問題會不會沒那麼嚴重?真的是我錯了,或只是我以為自己犯錯?」

你必須要正視這點。你必須問問自己甚麼是絕對的是非對錯。你不能只看自己,聽憑感覺擺佈。良知像一個室內的煙霧探測器,你有沒有見過已經調校精準的煙霧探測器?我就沒有見過。在賓館裏的那些煙霧探測器,當你擦亮一根火柴,煙升到它們那裏時,它們會發出警告,突然向你尖叫。其實沒有危險,但它們的警告如雷響起。另外有些煙霧探測器不會發出聲響,直至感應到燒焦的惡臭,可惜到那時已經太遲了。

我從沒見過一個精確的煙霧探測器。煙霧探測器需要調校,良知也一樣。有些人的良知近乎神經質,雞毛蒜皮的事,甚或不相關的事,都會看為十惡不赦。任何違背文化的行為,違背父母心意的,得罪同儕朋友的,不乎合自己標準的,這些人都可能因此而罪疚得無地自容。你如何得知真的犯了錯?你不能依從自己的心作判斷。

多年前有一部令人又愛又恨的電影《飛越比佛利》(Beverly Hills, 90210)。它所以令人恨,因為其中有一幕由一名著名美國女影星飾演的角色去找牧師,問他說:「我很愛這個人,我可以跟他發生性行為麼?」牧師說:「你知道的,要看情況,只有你的心能告訴你應該怎樣做。也許可以,可是唯有你的心才能告訴你。」我看過這套電影。那個牧師說:「只有你的心能告訴你應該怎樣做,沒有人能告訴你是非對錯,唯獨你的心知道。記着,不管你做甚麼,神都愛你。」

那個女人的角色擁抱他,感謝他。我想如果劇情這樣發展會令人舒服得多,要是那女人想一想,然後說:「讓我單刀直入。你是在告訴我,不管我做甚麼,只要我心裏舒服,不管我跟這個男人如何荒唐,我如何的不忠,如何的殘忍,如何的自私,只要我心裏覺得沒問題,那就沒問題,不管我做甚麼,神都會歡喜我。」若是這樣,牧師就要說:「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但她說:「你是甚麼意思,你是說有比我的心更高的是非對錯標準嗎?」那個牧師說:「你要讓良知來引導你。」但他是錯的。那些連環殺手的情況怎樣?他們的良知沒有不舒服。如果那女人說:「你是說在良知以外,有更高的是非對錯標準,因為許多無惡不作的人,他們內心的感覺良好。牧師啊,我就是在問這些標準,我如何得知呢?」這樣的話,牧師就可順理成章與她分享福音,這纔是他的職責。

世俗對罪的看法站不住腳,你可看到?你要判斷是非對錯,不可依靠內心的感受。聖經指出,你要根據神的話語來判斷是非對錯。你要虛心受教,好好學習。你得裝備自己的心,問問自己:「神會怎樣看我的做法?」神的道德律例是唯一方法,別無他選。很抱歉,你不可能靠經驗或感受做得到。這是悔改的第一個行動,「在你眼前」。你要以神的角度檢視自己的罪。你要以神的律法來裝備良知。

悔改第二個行動,你必須承認,必須認罪悔改,承擔責任。大衛說了甚麼?「我向你犯罪……行了這惡。」這是另一個大課題,可惜我們只有很小的時間探討。要點在這裏。大衛須要承擔責任,他為此正視問題,設法解決。

在好幾個節目裏,我們不斷在問:「人類為何能喪盡天良,罪惡滔天?」每次我的答案都是:「人心裏有罪。」讓我們更深入探討,尋根究底。人們窮兇極惡,除了少數例外,大多數時候作奸犯科的人不會說:「我們正要去為非作歹。」

我們胡作非爲,因為能找到方法避開責任。我這麼說必須小心謹慎,但我是經過慎密考慮,也參考過許多資料才這樣說。我要岔開舉個例子。東歐波斯尼亞的塞族人對媒體的報導很反感,傳媒批評他們:「怎可以屠殺波斯尼亞的穆斯林?」你可知他們如何迴應?他們說:「你不會明白他們對我們做了甚麼事,一百年前,兩百年前,你不知道他們犯了甚麼罪行。你不知道。」

換句話說,他們的意思是說:「也許我們的做法有錯,但是他們有錯在先。」看到麼?創世記第3章記載,夏娃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亞當則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沒有人為非作歹時,會說:「我們正要去為非作歹。」人都去找藉口說:「這與我無關。」轉看大衛。事發時,大衛說了甚麼?事實上,他派人傳話給約押,說:「不要因這事愁悶,刀劍或吞滅這人或吞滅那人,沒有一定的,你只管竭力攻城,將城傾覆。」他將烏利亞的死推卸給亞捫人,又指戰場上刀劍無眼。

大衛在說甚麼?他是說:「烏利亞是死於意外,沒有人須負責任。他的死是亞捫人造成,與我們無關。我沒有動過他一根汗毛,在戰場上他昨天保得住性命,難保今天不會戰死沙場,終有一天不回來了。我沒做過甚麼,他的死與我無關。」他還有許多借口,內心不斷在自圓其說。當你讀撒母耳記下第11章至12章就會看出他的內心世界。

他心裏大概這麼想:「這件事法理不容,我知是違反了律法,但我是一國之君。我心裏難受,必須採取行動。我已作出了無數獻祭,雖然明知是違反律法,但我想神亦不希望我活得不快樂。我在律法之上,所以有需要這樣做,讓我可以舒暢。我要這樣做,必定要這樣做。」大衛在自憐,但顯然不止這麼簡單。我肯定他像許多男人那樣神魂顛倒,心裏認定:「拔示巴令我像個真男人,我不能沒有她。這個烏利亞是個魯鈍的士兵,根本就糟蹋了她。」

你聽到麼?你可曾有類似的想法?你可明白當你說:「也許這是錯,但是……」然後諸多借口,你用的方法,與歷史上那些大屠殺自圓其說的技倆差不多。你可有聽過納粹黨說:「讓我們去無法無天?」沒有人會這麼說的。因此除非你勇於承擔責任,否則你不會看見罪。你從經文看到甚麼?拿單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接着說:「你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

來到這裏,你有沒有看見大衛諸多借口,把責任推卸給情緒、環境和壓力?沒有的。他說了甚麼?「我得罪耶和華了!」這次,他沒有找藉口了。讓我更深入剖析。多年前有人這麼比喻。假如你看見地上一根大木,於是提起一端。你抓着一端,另一端留在地上,然後準備把木頭扔走。木頭動不了的,唯一方法只有你提起整根木頭,才能把它扔走。除非你把整根木頭提起,否則不能把它整根扔走。

除非你願意說:「我的處境只給我犯罪的機會,環境令我很苦,使罪惡有機可乘。它不過是罪的導火線,是罪的溫牀,但真正引發罪的,是因為我想犯罪。處境不會產生罪,它們只是製造了機會,原因是我想犯罪,於是犯下惡行。我因罪而痛苦,不是環境造成,而是我這樣迴應環境。我想犯罪,我得罪了神。」

悔改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行動十分需要智慧。你要好好裝備良知,必須要這樣,沒有一蹴而就的。其次,你必須為所做的事負上全責。你必須承認:「是我做的,是我。」事實上,你要明白現在身處的光景,很大原因由於你沒有負全責。

許多人自以為已經認罪悔改,來到神面前卻諸多投訴。他們以為悔改了,但他們沒有完全的悔改,所以落在目前的光景下。除非你完全悔改,否則你的罪不能完全塗抹。

悔改的第三個行動,大衛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你可看到意思重複?他不只是說:「惟獨得罪了你。」他還重複多一次:「我向你犯罪。」在撒母耳記下第18章33節,大衛傷慟呼喚押沙龍時,便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在猶太人閃語中,要表達強烈的情感往往用上重複語句,因此大衛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現在,「惟獨」這兩個字帶來了一個大難題。許多人說:「在神學上解不通,說到底他是得罪了烏利亞,怎可能對神說『惟獨』得罪了祂呢?」

事實上,這真是個神學上的好問題。某程度上說,卻忽略了一點,讓我告訴你神學的答案。大衛說唯獨得罪了神,聖經指出所有人都有神的形象,所有人都屬於神,神將尊貴榮耀加給人。讓我儘可能直截了當地加以說明。

要是你不相信這位創造主,不相信是神創造人,只認為我們都是大自然偶然巧恰的結果。那麼我要向你發出挑戰,請你說出憑甚麼合理依據證明人生有價值;我要向你挑戰,請你說說憑甚麼合理依據證明人和石頭不同。我知道你的答案會很主觀,你會說:「所有人都知道人比石頭珍貴得多。」好的,我明白。你是基督徒,我知道你明白真理。我問的是合理的依據。

如果沒有神,那麼傷害別人有甚麼問題?砍倒一個人,跟砍倒一棵樹有何差別?請告訴我,兩者不是一樣麼?所以最先說是得罪了神,其實是很公道的,若不是神賦予生命價值,便談不上得罪了人。然而,這不完全是大衛的意思。他若只是說一句神學上正確的話,你可知他會怎樣說?他會說:「我向你犯罪,最先得罪了你。」或者說:「我向你犯罪,最根本是得罪了你。」可是他不這麼說,而是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

原因在此。這樣的回答比一切都要聖潔,真是一語中的,原因就在此。大衛的內心有了傷痛。正如做手術切除癌細胞,悔改也是要在自己身上開刀,但要切除甚麼?你可知大衛的手術切除了甚麼?

回到這首詩的第1節,大衛寫道:「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他大概意思是說:「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罪是違背了這位仁慈厚愛的神。」他看到了神的慈愛和恩典,因此心裏傷痛。他不是因為看到了律法,心裏才刻下最深最致命的痛傷,而是因為望見神。當你站在西乃山上,想起了律法,可能會這麼說:「如果我違反了律法,我知道會有甚麼後果;如果我沒有遵從律法,我將要接受懲罰。」

你可有發現,這樣做其實是在利用神?當你這麼說,真正的意思其實是:「我最好乖乖順從,否則得不到想要得的東西。」大衛的意思卻是這樣:「我的過犯不單是違反了律法,我還傷了神的心;我不單是踐踏了律法,還踐踏了神;我須要悔改,不單是祈求減免罪刑,更是不想再令充滿慈愛的神難過。」

道理是這樣的。當你內心悲痛哭號,懲罰的陰影籠罩,使你飽受痛苦,這只是在壓抑罪,卻不會更新你的心。聽着,你的生命可以依靠律法,簡單認罪說:「主啊,我很敗壞,犯了十誡的第七條不可姦淫,你要懲罰我了,懇求恩主憐憫我。」大衛卻不是這樣。

大衛的意思是說:「我知道傷了神的心,我不是看有甚麼懲罰。神「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我不是看審判的結果。我想愛神,尊神為大,與神的關係重上軌道。」有一種悔改着眼點在於懲罰,將神視為減免刑罰的工具,這樣的悔改使你恨惡自己,而不是恨惡罪;但有另一種悔改定睛在神身上,全心全意追求祂,這樣的悔改使你恨惡罪,而不是恨惡自己。

你可知道原因?大衛深知他被定罪,是因為神愛他,他定睛在這個確據上。「神這麼愛我,我怎可以這樣得罪祂?」你看到麼?神愛你,視你如珍如寶,這個確據肯定了你的尊貴,賦予你的價值,同時也從根本上定了你的罪,這意味你會痛恨罪惡,因為罪不是踐踏你,而是踐踏了神的慈愛。神愛你,視你如珍寶,同時這份愛也定你的罪。

悔改的第四個行動是,如果你做到了頭三個行動,不管罪帶來甚麼後果,你都會得着改變。罪的懲罰不會困擾你,你不是看這個。你會說:「我不是看神容許甚麼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最重要是我在改變。」著名英國演員亞利克(Alec Guinness)主演的電影《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片末很不尋常。亞利克為敵軍建造大橋,一天突然看到己方一隊士兵企圖炸橋。

他於是衝下去制止他們,過程中竟誤殺了一隊戰友。他望向天說:「我在做甚麼?」這就像大衛。你猜亞利克事後做了甚麼?當你真心悔改,也會像亞利克所飾演的角色那樣。他說:「我一定要炸燬大橋,就算死也在所不惜。」他於是向槍林彈雨衝去,不在乎有甚麼後果,他只在乎是對是錯。

要是你做了頭三個悔改的行動,你的心會得到潔淨,痛恨罪惡而不是自己,這樣你會有長久的改變。有些事不會再令你在意。你會說:「主啊,我令生命泥足深陷,要是你幫我抹去愁煩,我會萬分歡喜,然而這不是最重要。真正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你愛我,我也愛你,我們重建彼此的交通。」第四個行動帶來真正的改變。你不在乎結果,你明白麼?你深信神「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耶穌基督給我們作了典範。你可能會說:「但耶穌從不用認罪悔改。」是的,但也不完全正確,祂給我們看到一個真理,就是尊貴與卑微的相反關係。請看,著名漫畫角色肯特的另一個身分是超人,世人都說是肯特變身成超人拯救地球。然而若以福音的邏輯看,則是超人化身成肯特來拯救地球。表面看來是失敗、悔改、赤裸裸地跪下、承認過錯、承認自己是個罪人,世人認為使你一敗塗地的事情,其實是通向復活的方式。

我們追隨耶穌,祂教曉我們認罪悔改的心是歡呼得勝的。馬太福音第16章25節說:「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我們是在幽谷裏,而不是在高峯得見神的恩典和榮耀。讓我們在黑暗中尋見神的光明,在憂傷中得嘗神的喜樂,在罪過中領受神的恩典,在貧乏中獲得神的富足,在幽谷中看見神的榮美。這就是我們的方法。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讓我們在幽谷中得見禰的恩典和榮耀,因為正有許多朋友在聽着這個講道。求禰幫助我們明白應該做些甚麼,教曉我們首先尋求禰的話語,然後仰望十字架。首先求禰教導我們認識真理,然後轉向禰,仰望禰無窮的愛,因耶穌為我們死,禰的憐憫因耶穌臨到我們。讓我們都深受感動。

大衛沒有聖經和其他資料,但我們擁有禰的話語。求禰幫助我們因着禰的愛而感到傷痛,因此而得着完完全全的醫治。求禰開我們的嘴脣,讓我們張口讚美禰。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