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给约书亚戴冠冕
麦耀光

撒迦利亚书六9-15

六9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10「你要拿从巴比伦归来的被掳之人黑玳、多比雅、耶大雅所献的,当日就要进到西番雅的儿子约西亚的家里,11拿这金银做冠冕,戴在约撒答的儿子约书亚大祭司的头上;12对他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看哪,那名称为大卫苗裔的,要在本处生长,并要建造耶和华的殿。13就是他,要建造耶和华的殿,他要承受尊荣,坐在位上掌王权;又有一位祭司坐在自己的位上,两职之间筹划和平。14这冠冕要归希连、多比雅、耶大雅,和西番雅的儿子贤,放在耶和华的殿里作为纪念。』」15远方的人要来建造耶和华的殿,你们因此就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到你们这里来。你们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话,这事必然成就。」

这一段落记述大祭司约书亚获加冕一事,并不是一个异象,乃是神谕。当中与六章1-8节的第八个异象不同,1-8节在异象中先知举目看到异象;而在六章9-15节,没有使者发出问题,使者也没有向先知解释。六章9-15节的结构就好像在异象三的描述,先知手拿准绳 (二1-5),之后有神谕 (二6-13) 一样。然而,异象八的这一段经文给了读者不少困惑,也给了学者在翻译和解释上一定的挑战。

在这个神谕中,上帝清楚给撒迦利亚一个包含三步骤的任务。第一、「你要从…手中收取被掳的人奉献的金银」(10节上,新译本)。有三位从巴比伦回来的犹太人,带着一批金银回耶路撒冷,作为奉献。先知撒迦利亚去接收那些金银。第二、「你要即日去,进入西番雅的儿子约西亚的家里」(10节下,新译本)。先知接受了奉献后,马上前往那称为约西亚的家。约西亚的身份无从稽考,相信是一名工匠。第三、「你要拿这金银来做冠冕」(11节上,新译本)。原来撒迦利亚要将被掳的犹太人奉献的金银用来制造冠冕,并且「戴在约撒答的儿子约书亚大祭司的头上」(11节)。换言之,将要举行一个加冕大会,并将冠冕戴在大祭司头上 (参出廿九4-6利八6-9)。

在接续下去的经文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首先,究竟撒迦利亚制造了一个还是两个冠冕呢?原文「冠冕」是复数。是否第一个戴在约书亚头上 (11节),而第二个则「要归希连、多比雅、耶大雅,和西番雅的儿子贤,放在耶和华的殿里作为纪念」(14节)呢?有学者指出,旧约圣经希伯来常用复数来表达宏伟,故此,采用「冠冕」的复数形式,是要表达冠冕的卓越与庄严。或许翻译圣经的学者为了避免读者在阅读时出现困扰和误会,英文圣经在第1114节,都采用了单数的冠冕 (“a crown,” NIV),而中文译本就将第14节翻译为:「这冠冕要在耶和华的殿中给…作记念」(新译本)。

第二个问题是第13节的「他」,到底这个「他」是指谁人呢?因整个段落只有一个人受加冕,他就是大祭司约书亚。第13节指出「他要建造耶和华的殿,他要承受尊荣,坐在位上掌王权;又有一位祭司坐在自己的位上」。换言之,约书亚身兼省长 (王权)和大祭司 (宗教)两种职事。可是,当时的省长是所罗巴伯,学者相信「大卫苗裔的,要在本处生长,并要建造耶和华的殿」(12节) ,这「大卫苗裔」是指向所罗巴伯而说的。从历史中,没有找到大祭司约书亚曾担任过省长一职的记载。因此,学者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而当中有两个提议值得参考。第一、将所罗巴伯代入第13节的「他」,如:「是所罗巴伯要建成永恒主的殿堂;是约书亚要担当祭司的尊荣,是所罗巴伯要坐在宝座上执政;是约书亚也要在宝座上;他们二人之间必有和谐合作计画」(吕振中译本)。学者认为,若直接提出所罗巴伯是大卫的后裔,并且「坐在位上掌王权」(13节),将会刺激到波斯王的神经,因此,撒迦利亚察觉这敏感信息,除了用「他」的代名词之外,更以希伯来人熟识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有学者认为第11-13节呈现了一个交叉结构 (请见下),从中可确认约书亚是担当祭司的角色;所罗巴伯是耶和华圣殿的建造者,而他们一起参与治理国事:

A约书亚祭司获加冕,成为犹太群体的祭司 (11节)

B所罗巴伯 (苗裔) 要建造耶和华的殿 (12-13a节)

B’所罗巴伯要在宝座上 (掌王权) 作犹太百姓的统治者 (13b节)

A’约书亚要在位上作祭司,治理犹太群体 (13c节)

C结论:和谐、和平存在于两位治理者之间 (13d节)

在神谕中,掌王权和祭司两职的,「必有和谐合作(或译:福利兴隆)的计画」(13节,吕振中译本)。若当时的两位领袖之间,能彼此协作与互补,将在归回的社会中带给百姓和谐和安居的福祉。在先知的远景中,弥赛亚将会身兼君王和祭司之职。新约圣经清楚认定耶稣就是弥赛亚,祂是按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为永远、至高神的大祭司(来六20七1)。

思想:

不论回归或留在异域的犹太人,都为重建圣殿出一分力。上帝有感动你为教会尽上你能做到的一分力吗?

在职场和教会事奉中,你如何在与人配搭合作上,做到和睦相处、和谐共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