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8:22~28│《環球聖經譯本》
22以色列人對基甸說:「你既然拯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就請你和你的子孫統治我們吧!」
23基甸回答他們:「我自己不統治你們,我的子孫也不統治你們,統治你們的是耶和華。」
24基甸又對他們說:「我有一個要求:請把你們各人所得戰利品中的耳環給我。」(敵人有金耳環,因為他們是以實瑪利人)。
25他們回答:「我們樂意給你。」於是鋪開一件外衣,各人把自己戰利品中的耳環丟在上面。
26基甸所要的金耳環,共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還有米甸王身上的月牙圈、耳墜和紫紅色的衣袍,以及他們駱駝頸項上的鏈子。
27基甸用這些金子做了一個以弗得,安置在俄弗拉他的城中;後來以色列眾人都在那裏像娼妓那樣跟從這以弗得,這以弗得就使基甸和他全家陷入羅網。
28就這樣,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再也擡不起頭來;基甸在世的日子,這地太平四十年。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戰勝敵人後,以色列人視基甸救了他們,要求他及子孫統治他們(8:22)。由此可見,他們忘記拯救來自神(參7:2),也計劃設立世襲的人治制度。
基甸的回答似乎很敬虔(8:23),身體卻是誠實的。他要求各人給他金耳環,為的是要用金來做以弗得(8:27),共一千七百舍客勒(約20公斤)。他取了米甸王身上的月牙圈、耳墜和紫紅色的衣袍(8:26),如果不想作王,為何要取米甸王的飾物及衣袍?基甸的表現,在在告訴讀者他表裏不一,口稱不作王統治以色列人,行動卻有作王的實際表現,包括:
一、作者刻意描述他回去,住在家裏(8:29):「住」可譯作「坐」,「家」可譯作「王朝」,所以這句可指他回去坐在自己的王朝,即所謂「坐江山」。
二、他有七十個親生兒子,因為有很多妻妾(8:30):這是王的生活方式,但是遭神禁止(申17:17:不可大量增添妃嬪)。
三、他給在示劍的妾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亞比米勒(8:31):「亞比米勒」意思是「我父親是君王」,這裏的父親可指耶和華,或基甸。如果按上下文來看,較合理是指基甸。基甸之前假裝不想作王,就稱聲自己及子孫都不統治以色列人,這是表裏不一;現在竟然替兒子起名亞比米勒(我父親是君王),這是表裏一致!作者在此諷刺基甸,當他表裏一致時,就是以自己取代耶和華!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有人形容基甸「晚節不保」,你同意這看法嗎?怎樣可以避免重蹈他的覆轍?
二、基甸有光明的一面(例:順服神拆毀父親祭壇),也有幽暗的一面(例:表裏不一),從他身上窺見人性複雜,這對你有什麼提醒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