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 小士師珊迦
黎永明博士

士3:31│《環球聖經譯本》

31伊戶之後,亞拿特的兒子珊迦興起,他用趕牛棒擊殺了六百非利士人。他也像伊戶一樣拯救了以色列。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珊迦是全書首位小士師,篇幅只有一節,(2:4~5),他和最後一位大士師參孫有共同的敵人,就是非利士人(13:1),如果將他們比較,饒有意義。現略述如下:

一、作者記載首三位士師(俄陀聶、伊戶、珊迦)沒記他們品格上的缺點(這不等於他們沒有缺點),記載參孫卻有不少缺點(例如:嫖妓,16:1),這正配合全書越來越差的主線。

二、亞拿特是迦南女神的名字,掌管生育繁殖、爭戰狩獵,可見珊迦不是生於敬虔的家庭。參孫的父母認識耶和華,會向祂呼求(13:8),替兒子起的名字(參孫意即太陽、陽光普照)卻與日神有關。他們的居所附近有一座日神廟,可能影響他們的信仰,混雜異教的觀念。簡言之,即使上一代的信仰混雜,甚至不敬虔,上主仍然可以作工,使用下一代完成祂的計劃。黑暗世代中的盼望不是來自人,而是神。

三、珊迦用趕牛棒擊殺了六百非利士人,參孫用驢腮骨殺了一千人非利士人(15:15)。他們雖沒有常規兵器,但是同樣能夠殺敵,拯救同胞(15:18)。這加強上述的信息,盼望不是來自人,而是神。物資充足是理想,但是欠缺物資也可以為神作工,施行拯救。基甸時代也是欠缺物資,以色列人只有角、瓦瓶及火把(7:20),因為神同在,也可以大敗敵人。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無論珊迦或基甸,他們都欠缺物資,但同樣被神使用,拯救同胞。這給你什麼提醒和盼望?

二、耶和華是全地的主,可以使用不同背景、能力的人來施行拯救或刑罰。試放膽求神使用你去祝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