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2:6~10│《環球聖經譯本》
a6從前,約書亞遣散人民,以色列人就各歸自己承受的產業,去佔領那地。
b7約書亞在世的日子,以及約書亞過世以後,那些見過耶和華為以色列人行了大事的長老還在世的日子,人民都侍奉耶和華。
a'8耶和華的僕人,努恩的兒子約書亞死了,享壽一百一十歲。
9以色列人把他埋葬在他的領地境內,就是以法蓮山地,在迦實山北面的亭納希烈。
b'10a那一代人都歸到他們的列祖那裏以後,另一代人興起;
10b他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士師記第二個引言(2:6~3:6)的結構如下:
a序言:子民與地土及上主的關係(2:6~10)
b新生代拜偶像惹神怒而被交外族(2:11~15)
c神興起士師拯救但子民繼續行惡(2:16~19)
b'神發怒留外族為試子民並受軍訓(2:20~3:4)
a'跋語:子民與外族及偶像的關係(3:5~6)
序言(2:6~10)交替描述子民與地土及上主的關係:
a約書亞遣散人民去佔地(2:6)
b當時,以色列人侍奉神(2:7)
a'約書亞去世葬在領地裏(2:8~9)
b'之後,新生代不認識神(2:10)
第一段(2:6)略述約書亞遣散人民去佔地,第三段(2:8~9)略述約書亞去世葬在領地裏,這表示約書亞攻取了那地。這兩段都涉及攻地,承接第一大段(1:1~2:5)的內容。
第二段略述約書亞以及與他同時代的長老還在世的日子,以色列人「都」侍奉神(2:7)。第四段略述約書亞那一代的人都去世,新一代卻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2:10)。這兩段經文對比兩代人的信仰景況,先是「都侍奉神」,後是「不認識耶和華」,先好後壞/越來越差的主線一再出現。此外,這兩段都涉及人神關係,開啟下文(2:11~3:6)的內容。
作者沒直接說明原因,但是他描述長老為「見過耶和華為以色列人行了大事的」(2:7),又描述新生代為「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2:10)。兩者重複「耶和華為以色列人行的事」,作者或許暗示,新生代的信仰一落千丈,與他們「見過/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行的事」有關。因此,下文明確表示,神留下外族的一個目的就是要以色列人學習爭戰(3:2),從中他們可以「見過/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行的事」。換言之,他們的信仰不再是二手/間接的,而是直接的親身經歷。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在信仰傳承一事上,你可以有什麼具體行動?
二、與人分享神在你身上的作為,讓你重溫自己的親身經歷外,也幫助別人知道神為人所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