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查考的經文是路加福音1章39至55節。請聽我讀出經文:
39那時候,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裏去,來到猶大的一座城;40進了撒迦利亞的家,問伊利莎白安。41伊利莎白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伊利莎白且被聖靈充滿,42高聲喊着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43我主的母到我這裏來,這是從哪裏得的呢?44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裏的胎就歡喜跳動。45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
46馬利亞說:
我心尊主為大;
47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48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
從今以後,
萬代要稱我有福。
49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
他的名為聖。
50他憐憫敬畏他的人,
直到世世代代。
51他用膀臂施展大能;
那狂傲的人正心裏妄想就被他趕散了。
52他叫有權柄的失位,
叫卑賤的升高;
53叫飢餓的得飽美食,
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54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
55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
施憐憫直到永遠,
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這是神的話語。
我與你們一起查考這段經文,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在這段日子裏,一直在研究聖經中那些曾與神親密接觸的人,他們曾與神面對面相遇,並且有一個對他們影響深遠的屬靈經歷。當然,馬利亞的經歷已在我們剛才讀過的經文中提到。傳統上,這段經文也用於課堂內容和聖誕歌中。
路加福音1章28節記載,天使進去,對馬利亞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接着就是我們剛才所讀的那段經文。這是馬利亞唱的第一首聖誕歌。這是第一首關於聖誕的歌曲。我認為這是最好的一首聖誕歌。
讓我與你扼要地看看什麼引致馬利亞唱起歌來,以及她所唱的內容,有小部分是與什麼有關,有大部分又是與什麼有關。這個故事令馬利亞唱起歌來。多年來,我察覺到一個現象,在聖誕節,大家總會讀到有關聖誕的經文,我曾以「天使報喜」,就是路加福音1章26至38節,作為講道的題目,我也曾以「聖母頌」,就是從第46節開始的馬利亞之歌,作為講道的題目。
事實上,我們可以學到那裏有一些非常特別的事情令馬利亞唱起歌來。我們從第39節到45節看到這個故事。你看見,天使來到馬利亞那裏,說:「神將要賜一個兒子給你,祂是神的兒子,是至高者的兒子……」諸如此類的話。在第38節,即是我們今次查考的經文開始之前的一節,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馬利亞十分順服。這是勇敢的表現。這實在很奇妙。
馬利亞知道,由於她將會成為一個未婚媽媽,由於她未婚便生下一個孩子,她的人生基本上將會被毀滅。在社會上,她的人生將會被毀滅。在親屬關係上,她的人生也將會被毀滅。馬利亞十分順服,但她並不感到喜樂,也不感到釋放。我會稱之為在半理解之下的順服。坦白說,有時候,這是你所能做到最好的。這樣做其實並沒有錯。有時候,這一切就是你能夠做的了。
有時候,你可以說:「我要做正確的事。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是那麼困難。我不明白神正在做什麼。」但你順服。這是在半理解之下的順服。在從神而來的這段信息臨近結束時,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說話,指示她說:「去探望伊利莎白。」加百列不是確切地說:「去探望伊利莎白。」加百列說的是:「你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
這一點很有意思。因為馬利亞顯然感到不安;她順服,但她有點困惑,所以從神而來的使者說:「去探望伊利莎白。」於是,馬利亞去探望伊利莎白。馬利亞一進去,伊利莎白聽到馬利亞向她問安,便被聖靈充滿。突然間,伊利莎白大有感知和洞察的能力,她說:「我主的母到我這裏來,這是從哪裏得的呢?」她說:「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
這句話一語中的,馬利亞恍然大悟。首先,當我們查考馬利亞之歌時,我們由此知道馬利亞因伊利莎白所說關於她的話而恍然大悟。伊利莎白說:「我主的母到我這裏來,這是從哪裏得的呢?」馬利亞本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她在第48節說:「祂顧念祂使女的卑微。」馬利亞在社會上是一個藉藉無聞的人。如果你讀路加福音第2章,你便看到當耶穌出生後,馬利亞和約瑟往聖殿獻祭的時候,只獻上兩隻雛鴿。這是最貧窮的窮人所規定當獻上的祭物。
當人們到聖殿獻祭,富有的必須獻上某種祭物,中產階級必須獻上某種祭物。但約瑟和馬利亞是最貧窮的窮人。他們是藉藉無聞的。現在馬利亞更是一個未婚媽媽,懷有私生子,她真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她一走進去,伊利莎白便向她顯出她也許從未經歷過的尊榮和敬意。伊利莎白說:「我主的母到我這裏來,這是從哪裏得的呢?」
馬利亞甚至因伊利莎白所說關於耶穌的話而大受感動。你可能會說:「嗯,伊利莎白所說有關耶穌的話並不多。」哎呀,伊利莎白其實說了很多。她盡可能使用了最強而有力的三位一體論語言,因為她一方面說:「主已給你這個應許。這是主的應許。主臨到,給你這個應許。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
另一方面,馬利亞腹中的嬰孩就是主。這是同一件事。伊利莎白說:「我主的母到我這裏來,這是從哪裏得的呢?」這是什麼?主在哪裏?差那嬰孩來到的那一位就是主嗎?抑或那嬰孩就是那位主?應許賜下那嬰孩的那一位就是主嗎?抑或那嬰孩就是那位主?答案是「是的」。這是高深莫測的。這是令人驚訝的。當然,伊利莎白的神學是高深莫測的。她的神學是崇高的,是微妙的。這是三位一體論。
「聖父是神。聖子是神。不是其中一位是真神,另一位有點兒是特使。祂們都是我的主。祂們是一樣的。祂們也是不一樣的。」這是高深莫測的神學,這是因被聖靈充滿而說出的話。伊利莎白對於馬利亞和耶穌有這麼非凡的陳述,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馬利亞終於懂了。這就像伊利莎白知道這是向馬利亞證實,這是從神而來。
伊利莎白所說的,實際上似乎是把馬利亞一直在仔細思量的事情結合在一起。馬利亞一路上必定是在沉思聖經的話,也思考天使對她所說的話,並把它們結合起來。突然,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突然,馬利亞終於懂了。一切都清楚明白了。這不再是一種半理解之下的順服,馬利亞不再困惑,相反,她領悟了。她明白了。她感到清晰、喜樂和釋放。她開始唱出第一首聖誕歌。
在我們繼續討論下去之前,先看一看馬利亞在這首聖誕歌中提到的一些事情……我們從這個小故事學到,是什麼令馬利亞唱起歌來?我們都需要團契。這裏有些非常實際的教導。首先,馬利亞不只是獨自坐在一旁。直至馬利亞與另一位姊妹進入團契之中,她才真的明白,她才真的看見,她才真的感到喜樂。
馬利亞進去,伊利莎白說了一些話,一切都明白過來了。這一切都結合在一起。這是極之重要的。我們主要是在群體中找到主。甚至加百列也作出類似的暗示,說:「馬利亞,看。我知道這是很困難的。你去探望伊利莎白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弟兄姊妹那裏獲得神的話語。很多時候,事情便因此變得一目了然了。
這是一幅何等美麗的圖畫,顯出基督徒之間的個人關係。這也是小組團契生活的美麗寫照。我們在團契裏分享神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就如許多塊拼圖結合在一起。當然,這令我想起英國著名作家兼護教家魯益師(C.S. Lewis)在《四種愛》(The Four Loves)中那精彩的一段(雖然有點令人感到悲傷,但仍是精彩的)。魯益師有一班好朋友。其中一位是查爾斯.威廉斯(Charles Williams),他在1940年代中期逝世。
後來,魯益師寫了這一段,他說:「在查爾斯死後,我不只是失去查爾斯,我還失去了只有查爾斯才將羅納德顯明出來的那個部分。」換句話說:「沒有查爾斯在那裏幫助我認識羅納德,我便不像我以往那樣認識羅納德。」魯益師是說人性是極其豐富的,我們的個性是多采多姿的,所以不能單憑一個人把我們完全顯露出來。你在群體裏,比你單對單地與某個人一起,更能認識那個人。
既然人性是這樣,那麼,耶穌基督更是何等的豐富無比?這意味着,你的弟兄姊妹從他們的角度看到基督其他方面的榮耀,是你看不到的。只有當你們相聚在一起,你才會越來越真實地看見基督。如果馬利亞心裏說:「我想獨自一人」,情況會怎麼樣?馬利亞沒有這樣說。她急忙去見伊利莎白。她趕着去找伊利莎白。
親愛的聽眾朋友,我們知道女性在這方面是優勝一點的。你看見,馬利亞得到一個啟示,她說:「我要去與伊利莎白談一談。」於是她急忙去了。我們也會趕着去嗎?我們由此學到另一件事情,我們不僅在社群中更能認識神,此外,除非你得到其他基督徒的印證,否則你總不可假設神正在呼召你去做某些事情。
你沒有看見馬利亞說:「嗨,我將要成為彌賽亞的母親。這是一位天使告訴我的。向我俯伏下拜吧!」馬利亞進去,直至其他基督徒向她印證這一點,她才明白過來。我可以告訴你一些很精彩的故事,會使你捧腹大笑。你看到許多人並不像馬利亞那樣,他們通常會在教會裏跑來跑去。
他們說:「神向我說話。我將要成為一個輔導員。我將要成為一個歌手。我將要成為一個以音樂來事奉的人。我將要成為一個傳道人。我將要成為一個老師。」如果你感到神呼召你做一些事情,你應該像馬利亞一樣,對此閉口不言,並嘗試着手去服侍他人,而且你需要等候別人來對你說:「你擅長這方面。你需要做這事。」
我會告訴你一些有趣的故事。這是真實的故事。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是十九世紀中葉一位偉大的傳道人,他在倫敦一間規模很大的浸信教會裏服事。有一天,在崇拜聚會之後,一個與司布真素未謀面的人走上前來,對他說:「神告訴我,在下個主日,我應在這個講壇上講道。」司布真望着他,說:「不,神沒有這樣說,因為神若是已這樣告訴你,祂也會這樣告訴我。」
這裏發生的事情正是如此。神不會只是告訴馬利亞,而不告訴別人。你不能自己去膏立自己。你不能自己去委任自己。你必須等候,並看到其他人也在你身上看見同樣的事情。妄想太容易了。馬利亞進去,謙卑地想弄明白那件事情不是她自己想像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來說,我認為每個人第一次聽到主說:「我要你做這個或那個」的時候,應該是恭恭敬敬的。我們最好在群體裏認識神,在群體裏認識自己。
這段經文的教訓實在豐富得很!我們非常簡略地看一看。馬利亞所唱的歌是關於什麼?首先,歌詞的內容有一點兒是關於她自己,然後馬利亞所唱的,主要是關於神。如果你留意,在馬利亞所唱的頭幾句裏,她一開始便說「我……」你起初會聽到很多的「我」。「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
我希望我能有時間深入查考這方面,但我恐怕沒有時間了。馬利亞說了幾樣關於她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新教徒,你需要糾正過來,因為新教徒很多時候都沒有給馬利亞當得的榮譽。馬利亞在這裏所說的話相當有趣,她說:「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馬利亞知道她將會成為一個典範,鼓舞歷世歷代的人。那是一句十分有力的陳述。我們這些新教徒必須明白這一點。
如果你是天主教徒,你或許也需要謹記這一點。馬利亞在第47節說:「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馬利亞並不完美。完美的人不需要救主。你懂嗎?實際上,即使馬利亞是如此獨特,你在這裏看見一幅完美的圖畫,也是基督徒要唱頌的。一方面,所唱的是:我是一個罪人。像馬利亞一樣,我是一個罪人。我需要一位救主。我是完全靠恩典得救。
另一方面,聖經說,每個基督徒都坐在神的右邊,彷彿他們在神的眼中是聖潔和無可指摘的,就像馬利亞一樣,雖然她是卑微的,雖然她需要一位救主,雖然她是藉恩典得救,但是她仍為着獲得神所賜重要的地位和極大的榮譽而大感驚訝,。每個基督徒都唱這樣的歌。
不僅是這樣。請留意馬利亞馬利亞說什麼。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她說:「我的心,我的靈。」我喜歡這節經文,因為你知道,心和靈是以兩種方式談到一個人非物質部分的核心,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談論同樣的事情。馬利亞不是在談到她的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神為樂;另一部分是尊主為大。你可以看到。這是語義學的平行。她把同樣的事情說了兩次。
馬利亞不是在說:「我找到了一套道德規範,我已學會這套道德規範,現在我對自己的生活確實更加清晰。」她不是在說:「我已開始重新生活。」馬利亞說的是:「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她說:「我沒有什麼大作為;我卻被提升。我被帶到深處。這關乎我整個生命,我整個人的中心。」你不用試驗神。你不用把什麼加在神之上。你不用把什麼加在耶穌基督之上。你已深深被震撼了。
你看見馬利亞有一個全新的經歷。她正在歌唱,因為她既看到自己的罪惡又看到神所賜的尊榮。她正在唱關於「自己」的歌,但其實她正在唱的主要是關於「神」的歌。你在頭幾節經文注意到,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自此之後,每隔一句經文都是以「他」來開始的。
第51節說:「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裏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我真的希望我們有時間探討這方面,這是她所說的最緊要的事情。這是你將會發現最沒有激發人的感情的詩歌,也是最沒有訴諸情感的聖誕歌。
一些較古老的聖誕歌都不是這樣。例如「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等歌曲......我所知道最深情的一首歌是:「給我一個有水牛在徜徉,也有鹿和羚羊在嬉戲的家。」鹿和羚羊在玩耍。牠們在屋外互相撕殺嗎?不,牠們在玩耍。「那裏很少聽到一句令人沮喪的話,整日都晴空萬里。」那是一種激發人的感情的方式……
很多聖誕歌都激發人的感情。但這首聖誕歌沒有激發人的感情。這正是我喜歡馬利亞之處。馬利亞不是訴諸情感的,耶穌也不是訴諸情感的。在路加福音第11章接近結尾的部分,有兩節經文非常奇怪。耶穌正在教導眾人,經文說:「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
耶穌轉身對那個女人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這是責備。耶穌說:「不要對我說花言巧語。不要告訴我,你獲得了勤到獎。不要告訴我,你和我有什麼關係。不要告訴我,你已經熟讀整部聖經。不要告訴我任何這些事情。我只想知道,你有沒有照我所吩咐的去行?」這不是訴諸情感的。
聖誕不是訴諸情感的。馬利亞要說的是:「是的,神已讓祂的恩典降臨地上。神的恩典已臨到地上。」從某種意義來說,神的恩典正在如風一般吹動,但如果你不知道怎樣駕駛船隻,那只像一股強風;如果你是一個熟練的水手,知道如何駕馭那風,同樣的風可以迅速地把你吹到你的目的地去;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適應那風,同樣的風可以使你的船撞毀,把你淹死,或是把你推進礁石中。
馬利亞所說的正是這樣的情況。神已帶着祂的恩典臨到。你若存着謙卑的心與神相遇,你便得着憐憫。神憐憫那些敬畏祂的人。神用膀臂施展大能。神趕散那些思想狂傲的人。首先,馬利亞正在說這是福音。福音說你是蒙恩得救,而不是靠着成為一個好人而得救。
福音不是說神向好人施恩惠,卻把壞人趕散。不是這樣。福音不是說好人可以進去,壞人卻不可以進去,而是那些知道自己是壞人的人可以進去,但那些自以為是好人的人卻不可以進去。馬利亞在唱歌。她在唱歌:「你們若明白福音,這意味着如果你們被趕散,你們將會被招聚起來。如果你們是聚集一起的,你們將會被趕散。」如果你說:「支離破碎」,那麼,神會使你重拾起來,但如果你說:「我是完好的」,那麼,神會使你破碎。
如果你謙卑下來,神會給你一份信心,就像祂對馬利亞所做的一樣。你要謙卑下來。然後被升為高。但如果你抬高自己,神會把你擊潰。這是聖誕給我們的教訓,這不是訴諸情感的。神的恩典招聚那些被趕散的人,卻趕散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然後經文再進一步。這是非常重要的。第51節說:「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經文要說的是:「人們的心將要被更新。你們那些謙卑的,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的罪的人,神必使你們升高。你們那些驕傲的,自以為是的人,神將會趕散你們。」
然後是一個社會上的革新。馬利亞說:「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這裏的「卑賤」一詞,在希臘原文是指最底層。神的意思是,祂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卻把貧窮人升高。第53節說:「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馬利亞在這裏再說一遍。這不是訴諸情感的。馬利亞說恩典的福音總是把貧窮人升高。為什麼?因為福音告訴貧窮人,他們的出身並不重要。貧窮人從世界裏聽到這樣的話。世界對貧窮人說:「你沒有受過教育。你不識字。你的父親和母親不是出自優良血統。你沒有人脈關係。你不能供養自己的子女。」
宗教說:「是的,只有好人和品德高尚的人才可以到神那裏,壞人不能到神那裏。」基督信仰說:「不是這樣的,救恩是恩典,是超自然的行動。」福音說,最友善、最有體面、最有人脈關係的人,都如妓女和皮條客那樣失喪,如果你是妓女或皮條客,只要你來到神那裏,你在神面前便成為一位先知、祭司和君王。這就是福音。福音叫貧窮人升高,叫富有的人降卑。
我可以說,福音不僅向貧窮人顯明他們並不比任何人差,福音也向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人顯明他們並不比別人好。如果你是中上階層的人,如果你是專業人士,你成為基督徒,當你一開始聽到福音,你便察覺到自己並不比窮人好。
因此,在某種意義來說,你會降卑。你會被吸引。你不會作出爭辯。你會說:「在神的眼中,我與貧窮人沒有什麼不同,神非常慷慨地運用祂的資源,把資源賜給我,即使我在任何方面都不配獲得這些資源;所以,我也必須慷慨地運用神賜給我的資源。
福音使貧窮人升高。福音絕對是這樣。福音總是這樣。貧窮人比中產階級人士更早聽到福音。這是歷史事實。這也是聖經所說的。福音根本上是抬舉貧窮人,也使專業人士降卑。福音向貧窮人顯明,他們並不比任何人差。貧窮人不用為任何人而感到羞愧,福音也向富有的人和中產階級人士顯明,他們不比別人好。
這不是訴諸情感的。這是因着神的恩典。心理上的革新。社會上的革新。神的恩典正在如風一般吹動,它到底迅速地把你吹到美好的地方,把你吹到神的懷抱裏,還是把你淹沒,使你陷入礁石中,這都取決於你。
馬利亞說這取決於你,但這樣的事情將會發生。最後,馬利亞說:「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當時,這個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已有二千年歷史,但它應驗了。現在,耶穌基督已應許祂必再來,把一切導回正軌,這個應許也已有二千年歷史了。不要懷疑這應許。馬利亞說:「風正在吹。」
聽着。你現在可以決定……舉起你的手指。看看風正在往哪裏吹?福音不是說:「要做個好人,這樣神必賜福給你。」福音是:「像馬利亞一樣,承認自己卑微,神必使你升高。」如果你今天可以說出伊利莎白所說的,就是那個嬰孩是你的主,這樣,那陣風必迅速地把你吹到神的懷抱裏。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祢向我們顯出這個信息的榮耀。感謝祢,我們稱馬利亞是有福的。我們確是稱她有福。我們今天從馬利亞身上獲益良多,我們也將會不斷地向她學習。感謝祢,馬利亞曾經掙扎。感謝祢,馬利亞在許多方面都是一個美好的榜樣,給人難以置信的激勵,因為她跟我們一樣。
我們稱馬利亞是有福的,因為她向我們指出那條道路。主啊,我們祈求像馬利亞一樣,當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我們會趕去找我們的弟兄姊妹。主啊,我們祈求像馬利亞一樣,看見恩典的福音既是一個警告,也是一個祝福,我們也祈求像馬利亞一樣,可以說:「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使我們可以嘗到馬利亞所嘗到的喜樂。我們的心和靈都想永遠尊祢為大。求祢答允這一切所求。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