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靠近」系列六、保羅和那根刺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在這個講道系列從不同的經文查考聖經中的人物在何處與神有親密的相遇。在過去幾個節目中,我們主要研讀舊約聖經,這個系列仍未完結。我們還有其他經文要查考,包括舊約和新約聖經。那些都是非常特別的經文。

這些經文總是令我起雞皮疙瘩,令我毛骨悚然,因為它們談到進入神的同在裏,直接與神相遇,使人充滿敬畏。保羅在此給我們的一個有關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是所有例子中最令人感到好奇的,也是非常著名的。你會看到保羅如何述說這事,是那麼費煞苦心。保羅是一個口才了得的人,但他真的不知道如何着手去述說這事。這記載於哥林多後書12章1至10節。請聽我讀出經文:

1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2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3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4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5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6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7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8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9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10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這是神的話語。

由於節目的時間所限,我或許未能盡述我的講章所列的三個重點,只能分享兩點,最後的一點便由神直接向你說明。

你可以自己研讀經文,然後花時間去查考、反思,並求神使你明白。神比我做得更好。神比我更認識你。我會先講述基礎部分,然後你去慢慢咀嚼。這段經文其實是關於灰心氣餒。保羅說:「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

這裏譯作「攻擊」的那個字解作奪去我的勇氣、挫去我的銳氣,或使我氣餒。

經文是說:「有些東西進入我的生命中,使我感到灰心和沮喪。」保羅讓我們進入他的生命的核心,看他怎樣應付這事。我讀到一位解經家對此的精闢見解,他說:沮喪是顯明人成熟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你常常感到沮喪,或從不感到沮喪,那麼,你有些事情出錯了。

那位解經家說,如果你從不感到氣餒,這表示你根本並不在乎。你不關心任何人。你不關心神要成就的大業。你不關心這個世界。如果你沒有感到氣餒,這表示你根本並不在乎。那位解經家說,如果你是一個成熟和關心別人的人,你會不斷地應付從撒但的差役而來的攻擊。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斷感到氣餒,常常沮喪,你不知道如何應付。你不認識那種智慧,你沒有智慧。因此,如果你常常感到沮喪,或從不感到沮喪,這是不成熟的標記。你若想了解什麼是灰心,請看看保羅。

我會直接講解這段經文,因為第1節告訴我們一些有關當時的背景,以及保羅為什麼談到這一點。第2至6節告訴我們關於天堂的體驗。第7至10節告訴我們關於那一根刺的經歷。保羅談到他所經歷的天堂和那一根刺。

在我們看這事件之前,先看看第1節,我只想告訴你們為何出現這事情。保羅在第1節裏說:「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我必須簡略地講解一下,讓你們瞭解當時的背景,以及保羅為何這樣說。

這是給哥林多教會的信。如果你閱讀整封信,並且讀到在這事件出現之前發生的事情,你知道有一些假教師來到哥林多,把福音扭曲了。保羅關心他所牧養的信徒,他嘗試說出:「不要跟隨那些假教師。」

可是,那些假教師自稱為使徒。如果你以新約聖經的原文希臘文來研讀這段經文,其中一個大笑話就是在第11章這裏,保羅稱那些人為「最大的使徒」。和合本修訂版聖經譯作「超級使徒」。因為他們自稱為使徒,他們聲稱擁有神聖的權柄,也聲稱自己比保羅好。

他們自認比保羅更具有使徒的權柄。他們說:「你應該聽從我們。」在希臘文裏,保羅其實不是說他們是「超級使徒」。保羅實在是說他們是「過於興奮」。他稱他們為「越界的人」。在神學院裏,我們常常談論保羅和那些「越界的人」,因為那正是保羅所說的。他說:「我不比這些越界的人低一等。」

這些超級使徒自稱擁有神聖的權柄,他們說:「我們有這樣,我們有那樣,所以你應該聽從我們。」這使保羅陷於可怕的狀況裏。保羅說:「你們正在強逼我出於對你們的愛而向你們表明你們為什麼要聽從我。所以,你們逼我自誇。我討厭這樣。這是愚蠢的事。」

我們要明白第1節:「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更好的翻譯是:「我將要自誇。在一般情況下,自誇是一件愚蠢的事。在一般情況下,自誇是一件壞事。這是一件無用、徒勞的事。自誇不會使人得到什麼,但你們正在強逼我這樣做,所以讓我告訴你們關於我從主那裏領受的異象和啟示。」

那些超級使徒一直在說:「我們有異象和啟示。神降臨向我們說話。」保羅決意這麼說:「好吧,既然他們談論異象和啟示,如果我要向你們證明我是使徒,並且你們必須聽從我,我不得不也談談這一點。我認為這是愚蠢的。我討厭這樣做。你們逼使我這樣做,但我會這樣做。」

當保羅繼續解釋,以顯出他擁有從神而來的異象和啟示時,他不是直接與那些假教師競爭。保羅不是說:「我想告訴你們一個啟示,讓你們知道我有一個比那些人更大的異象和啟示。」保羅不是說:「他們每星期得到一個啟示嗎?嗯,我有兩個啊。」他不是說:「我的啟示更大。我的啟示更好。」

不,保羅是說:「讓我向你們顯明我的啟示是不同的,藉以證明我的使徒身份。我的啟示是不同的。那些人談論的經歷,與我從前經歷的,是不同的。他們的經歷與福音不相符。」保羅說:「你們逼使我說出我有沒有得到異象和啟示。讓我告訴你們吧。」

第一,天堂的經歷。保羅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

「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這是什麼意思?保羅顯然是談到他自己。保羅說:「我將會告訴你,有一個人怎樣被提到天上。我可以說,我曾被提到天上。這真的發生了,但我要說的,不是那件事情。我要談到的是主。」

保羅說:「我討厭談論這事。」他正在告訴我們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一直對此有一點點的反思,這是相當有趣的。首先,保羅教導我們,那些曾透過超然的經歷進入神的同在的人,那些曾透過勢不可擋的經歷與永活的神相遇的人,是絕對嫌惡談論這些經歷的。

這些經歷的其中一個特徵是你不會談論它們。我有很多良師,但他們全都去世了。我喜歡已故的良師。他們都是我最喜愛的。他們不能考覈你,不能給你作業,而我經常引用這些人的說話。

我致力於從某些作家、牧師和思想家,去學習各樣有關他們的東西,閱讀每一篇有關他們的文章,並且認識有關他們的各樣事情,因為我覺得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他們都已故了。魯益師(C.S. Lewis)是其中一位。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是其中一位。另一位名叫鍾馬田(David Martyn Lloyd-Jones),他於上世紀的八十年代離世。

鍾馬田是一位偉大的傳道者。他是威爾斯人,在倫敦市中心一間很大的教會講道。他的傳記已經出版了,我也讀過。當中記載了其中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鍾馬田在1949年的夏天是多麼的耗盡了,他實在太疲累,也感到十分沮喪,甚至沮喪得整個夏季都不講道。

鍾馬田後來回到他的家鄉威爾斯,他嘗試振作起來。他甚至遠離他的家人。他以往慣常讀很多書,現在卻不能讀很多。他離開他的家人,在別的地方居住。鍾馬田一起來便讀聖經,也嘗試祈禱,而且嘗試讀某些基督信仰的書籍,但他得不到任何安慰。

有一天早上,鍾馬田清早六時便醒來。他說他仍然感到心靈極之痛苦。他感到自己與神相隔很遠。他開始穿衣服。他還沒有祈禱,便開始穿衣服,牀上放着他正在讀的其中一本基督信仰的書籍。當他穿上衣服的時候,他看了那本書一眼。他的目光只是瞥了一眼,他看到書上有一個詞語:榮耀。

書中說:「......瞬間,像一道光芒,他感到神的榮耀包圍着他。[...] 確實擁有[神的臨近和天堂的實況],兩者都變成無法抗拒的[真理] ……他進入一種忘形和喜樂的狀態中......」鍾馬田倒在地上,哭起來,好幾天停留在這種基本的情況裏。

在那個夏季餘下的日子,鍾馬田又再陷入這種掙扎裏。然而,同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天。鍾馬田從來沒有把這個經歷寫下來,即使他曾寫了幾十本書。鍾馬田甚至從沒有談過這個經歷,直到為他寫傳記的人,在他死了之後,從那些親身認識鍾馬田,也認識鍾馬田的家人的人那裏發掘出來,這事才公諸於世。

為鍾馬田寫傳記的那位作者說,在這事發生之後,鍾馬田養成一種研讀期刊、紀錄和書信的興趣,他發現有許多人,包括許多偉大的基督徒領袖,都曾有過非常相似的經歷,而且他們都說出了同樣的事情。例如,我以前讀過一位人物的生平,從哥林多後書第12章看來,他的事蹟尤其有趣,那就是德懷特.慕迪(Dwight Moody)。他是一位牧師,住在芝加哥,但經常到紐約去。

在十九世紀中葉,慕迪寫道:「我開始前所未有的渴求從神而來更大的祝福。我越來越感到飢渴;我真的覺得自己不想再活下去了。我一直不斷呼求神以祂的聖靈來充滿我。有一天,我來到紐約市。啊,那是何等美好的一天,我簡直無法形容;也很少提到這經歷。這幾乎是一個神聖得不能提及的經歷。保羅也有一個經歷是他十四年來都沒有談到的。我只能說是神自己向我顯現,我如此經歷神的愛,使我不得不求神住手。」

鍾馬田發掘了許多清教徒的事蹟。清教徒對於這方面有很多的分享,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清教徒,名叫威廉.格思裏(William Guthrie),他寫了一本書,名為《基督徒極感興趣的事》(The Christian's Great Interest)。他在書中說:「這是神對靈魂的一個榮耀和神聖的顯現......這是一件感覺勝於言傳的事情。這是聽不到的,但這是榮耀的一剎那,靈魂被神所充滿,因為神是生命、光、愛和自由。」這與那向但以理發出的聲音是一致的,說:「大蒙眷愛的人哪」,也與那向耶穌發出的聲音所說的是一致的:「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你有沒有注意到這些人有什麼共通之處?這是一個愛的體驗。這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而且這些人都不想談論它。那是不可言傳的。「關於這事情,我不想說什麼。你很難使我吐露出來。」這是一件感覺勝於言傳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學到的。

當你聽到人們公開地談論這些事的時候(例如:神向我啟示祂自己,神向我說話,神向我顯現,神向我說這話),他們所談到他們如何經歷神,他們的經歷必定遠比保羅、鍾馬田、德懷特.慕迪或威廉.格思裏所談到的低層次,因為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有一種神聖的羞怯臨到你身上。

當有人公開地談論這些事情,說:「神降臨並充滿我的靈魂,神還告訴我這事。」當他們那樣說的時候,他們充其量只是談論一些比這低層次得多的事情,因為任何經歷過這事的人,需要極其般費勁才使他們吐露出來。

另一方面,這經歷使人充滿神聖的勇氣。你對自己有一種神聖的羞怯,但這使你對於基督充滿神聖的勇氣。有趣的是,乍看之下,你可能會說:「啊,我也相信這樣的事。我認為宗教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不認為你應該談論宗教。」保羅不是一個對於宗教感到羞怯的人。保羅會在每一個街角站起來,他頗樂意盡量把每一個人強留下來,與他們交談,並且說:「我想告訴你關於耶穌的事蹟。我想說服你。」

你不可把保羅推進二十一世紀的心態裏,認為宗教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其實宗教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這是真的。事實上,這經歷使你對於基督有一種神聖的勇氣,但也使你對於談論自己,以及自己的經歷,有一種絕對神聖的羞怯。為什麼?

以下是一些原因。首先,保羅其實在第6節給我們一個提示。這真的有趣。保羅說:「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當一個人開始談論他如何經歷神的時候(例如:神如何向我啟示祂自己,神如何做各樣事情),他便不自覺地以他的經歷作為基礎,為自己爭取權柄。

如果你曾這樣做,或者曾經遇到這種境況,有人說:「神告訴我,你們兩人應該結婚」,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那個人的做法極具爭議性,你怎能如此談到關於那方面的事情? 「哎呀,我不知道神是不是正確的。」你不能這樣做。當你開始談到你的經歷時,你其實是說:「因着我的經歷,我是有權柄的。」保羅說:「不。權柄應該來自我的言行。」

換句話說,保羅要說的是:「我若經歷過神,這應從我的性格顯露出來。我應該是一個誠實的人,是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個充滿愛的人,是一個聖潔的人,是一個敬虔的人。你應該聽從我的話,因為你檢視我的生活,並且說:『那人一定已經遇見神』,因為我的說話中肯,因為我說的是實話,而且因為我的為人是怎樣。權柄應該是從那裏來的。不是因為我聲稱自己經歷過什麼。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受蒙騙。人們的真誠常常被這些事情所蒙騙。不要這樣啊!」

保羅說:「我不會像那些超級使徒那樣談論這些經歷。福音不是以那種方式運作的。那是向人作威作福的方式。」保羅不會這樣做。這正是他保持緘默的原因之一。我會告訴你這一點,我希望在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當中,沒有人會因此感到被冒犯,實際上,我更希望神不會對此生氣。

沒有什麼事情比聽到一個男人向每一個人講述他怎樣與一個女人有親密關係更糟糕的了。沒有什麼事情比聽到一個男人在第二天便向人吹噓,描述那種親密程度更糟糕的了。如果你聽過任何類似的事情,如果你聽過任何人做出那樣的事,那麼,你真的知道其實沒有發生過什麼真正的親密關係。

不論是朋友或戀人,當兩個人除下屏障的時候,他們互相在對方面前不設任何防禦,達到更親密的程度,更深入的彼此瞭解,或更相愛,保護這段關係並且不去談論它,絕對是出於本能的做法。你不會這樣做。這是多麼有趣啊。

保羅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他要說的是:「十四年前,我獲得一個啟示。我之前從來沒有告訴任何人,我現在也討厭把這事情告訴你們,從某種意義來說,我盡我所能向你們顯出我是多麼討厭談論這事情。」有一點很有趣。當保羅開始認真地談論這事情的時候,這必定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你知不知道這是關於什麼?這不是保羅悔改歸信的經歷。

保羅有各種各樣的經歷。耶穌基督在大馬色的路上向他顯現,令他雙目失明。在整卷使徒行傳裏,保羅有各種各樣的夢、異象和啟示。無論怎樣,這經歷可能是最重要的。我的意思是,這一定是相當重要的。

無論保羅認為什麼纔是重要的,如果你讀使徒行傳,你便看到保羅的經歷,這一定是相當令人難以置信的。他自有他的方式。保羅不會把一件可憎的事情告訴我們。我已讀過。保羅幾乎沒有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他自有他的方式。他吞吐其詞……以三節經文作引言,接着以四節經文作反省,只用了半句說:「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

你知不知道第三層天是什麼?根據古老而傳統的說法,第一層天是大氣層,第二層天是星星、月亮和太陽,第三層天就是神同在的地方。就是那樣,保羅所說的就是那樣。他說:「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要說的是:「我在那裏。我甚至不知道這是不是異象,抑或我的身體被提到那裏。我完全不知道。這是那麼令人難以置信。」保羅沒有告訴我們關於這事的任何詳情。

但那裏有一種神聖的勇氣,也有一種神聖的羞怯。至於保羅被提的原因,以及他有這種經歷的原因,我們不知道。我不是說任何人也可以經歷這樣的事情,我認為使徒們因着他們的工作而得着進到神那裏的途徑,這是我們沒有的。編寫聖經是一項艱鉅的工作。

我希望他們得到一些相當令人難以置信的啟示。我希望他們凌駕於我。保羅沒有說:「我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我是使徒。」保羅沒有說:「我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我有一種經歷神祕事物的能力,我有通靈的能力。」或類似的話。保羅說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經歷?因為他是什麼人?聖經說什麼?保羅只是一個在基督裏的人。

在基督裏就是藉着信心披戴基督,並且神看我們就如基督一樣。當我們憑着信心與基督聯合時,神看我們的時候便看見基督的作為。神看見的是基督,因此我們可以進到神那裏。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像保羅一樣,同樣可以進到神那裏。那真是好得很。

第二,嘗到那根刺。保羅說他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也有一根刺加在他肉體上。保羅說:「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記着我們之前說過「攻擊」這個詞

當那件事情發生時,保羅正定下一個原則,在某種意義上說,那是相當令人害怕的,但也是極之重要的,你必須明白這個原則。因此,保羅說:「我不認識那些超級使徒。他們似乎沒有基督徒的經歷。」在基督徒的經歷裏,剛強和軟弱總是連在一起的。兩者總是分不開的。

鍾馬田從經歷軟弱,進而經歷剛強。保羅在這裏說:「我從經歷剛強,進而經歷軟弱。我如此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除非神把一些東西放進我的生命中,來顯出我是多麼軟弱,並使我感到自己的軟弱,否則我會變得自高。」

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剛強和軟弱總是分不開的。那就像你的左腳和右腳一樣。當你走路的時候,你的右腳在你的左腳前面,但你的右腳不能走得太前。我的意思是,你的右腳就是不能這樣,否則你會倒下來。接着你拖着你的左腳向前,到達你的右腳,並且踏前一點。步行是這樣。基督徒的成長也總是這樣。

從經歷剛強,進而經歷軟弱,也從經歷軟弱,進而經歷剛強。你不會立刻從軟弱變成剛強。你明白嗎?保羅要說的是,你從軟弱變為剛強,又從軟弱變為剛強,再從軟弱變為剛強,進入能力越來越高的境界裏。

在第9節,主對保羅說:「 ……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剛強變為軟弱,軟弱也變為剛強,我就是這樣成長,得着能力。能力不是與軟弱對立的。不是這樣。保羅說:「如果神沒有把這軟弱放進我的生命中,我就沒有我所擁有的勇氣,沒有我所擁有的能力,也無法從恐懼中得釋放。如果我過於自高,我便充滿恐懼。」

驕傲和自高產生,是因為我們的心把成功和任何好東西作為自我肯定的一種方式。這包括任何東西,甚至包括經歷神的經驗。保羅說:「我的心會拿那經歷自誇,說:『我一定是炙手可熱了。我到過天堂去。』」其實,保羅不自覺地知道這是將會發生的事,所以神把一根刺加在他肉體上。

有人說:「那根刺是什麼?」有趣的是,我們真的不知道,而保羅不告訴我們那根刺是什麼,是何等有智慧!我們可以與保羅認同。如果保羅告訴我們那根刺是什麼,我們會說:「嗯,那不是我。」但由於保羅沒有告訴我們那根刺是什麼,每個人自己都可以在這裏讀到。

我們看到「肉體」這個詞……如果保羅是指在身體裏的一根刺,如果保羅指的是他的肉體,那麼,他可能是指他的身體出現一個問題,人們臆測他患了眼疾,他將會失明,或是患上癲癇病,諸如此類,但是當保羅說「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的時候,如果他指的是他屬靈的肉體,那意味着他的罪。

換句話說,對於自己的罪,保羅有一根刺棒。他可能是指他不時受到一種罪的纏擾。他成了試探的獵物。保羅受試探陷入苦毒、憤怒或慾望中。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這不是很好嗎?因為我們現在可以把我們自己的刺代入其中。保羅說的是:「神給我一些東西......」

你會說:「等一等,經文不是說撒但的差役的攻擊嗎?」我很快會解釋這一點,但關鍵是有些東西進入保羅的生命,使他軟弱。保羅說:「如果不是那種軟弱的感覺進入我的生命中,我便不會有任何能力。」是這軟弱使你呼求神。是軟弱向你顯明神愛你,不是因為你的義,而只是因為基督的義,唯一這真理使你得到釋放。

我還記得我今天早上檢視自己的生命時,儘管我以為在過去的兩三個月裏,我曾經一次又一次地令神失望,但神仍然與我同在,神仍然幫助我,神仍然支持我。我不期然這樣想:「啊,我的天哪!神必定為着基督的緣故而愛我。」

這是一類小小的啟示,每一個經歷過一段軟弱時刻的人,在某些時候都會說:「啊,我的天哪!神愛我,一定不是因為我是完美的,而是因為耶穌是完美的;不是因為我是美善的,而是因為耶穌是美善的。」這使你得到釋放。在經歷軟弱之後,便得着能力。事實上,保羅說:「神永遠不會離棄你。」

詩篇第3篇提到神是盾牌。這意味着,每當神讓任何東西進入你的生命中,使你受傷害,使你受痛苦,顯出你的軟弱,使你感到像是要放棄的時候,神用盾牌來保護你,使事情不會變得更糟糕。既然神是盾牌,這意味着即使是最壞的東西進入你的生命中,但神用盾牌來保護你,使事情不會變得更糟糕。神是盾牌。祂常常保護你。軟弱和剛強總是在一起的。

最後,保羅並沒有說這是自動發生的。保羅沒有使你產生一個印象,以為軟弱會自動變為剛強。相反,他告訴你,他如何處理那根刺。第8 節說:「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

事情是這樣的。讓我告訴你一個把戲吧!這是一個把戲嗎?不是一個把戲。只是一種技巧。首先,保羅說,那根刺是從撒但的差役。這意味着,當壞事在你身上發生時,撒但在當中附上一個訊息。這有點兒像電子郵件。你可以在你的電子郵件內附上一個文件檔。你只是附上它。那附件便送出去了。

撒但在那根刺裏附上一個訊息,那令你感到氣餒的,不是那根刺,而是那個訊息。撒但想你從那根刺獲得一個訊息,但保羅說:「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他要說的是:「當我向神祈禱的時候,我看到神有祂自己的訊息。」你必須檢視那個進入你生命中的問題,你必須說:「裏面有從撒但而來的訊息,也有從神而來的訊息。我究竟是沮喪或是剛強,取決於我聽取哪一個訊息。」

親愛的聽眾朋友,讓我給你一個相當明顯的例子。這種情況在你們一些人身上也發生過。這可能是一些人仍是單身的原因之一。你有沒有試過想跟某人結婚,但那人拒絕了你?你曾經想跟某人結婚,但那人說:「不。」事情便中斷了嗎?那是一根刺。你感到軟弱。這事使你受到打擊,但這正是保羅在此所說的。

撒但在那根刺中附上一個訊息。撒但的訊息是什麼?有很多不同的訊息。你不是因為那根刺而感到沮喪;而是因為聽取了從撒但而來的訊息。舉例說,從撒但而來的一個訊息是:「你太糟糕了。你是個失敗者。」不是那根刺使你感到沮喪,而是那個訊息使你感到沮喪。

這裏是另一個例子。隨着這根刺而來的另一個訊息,也許是你正在聽到的訊息,視乎那拒絕你的人是女人還是男人:「女人真是可怕」,或「你不能信任男人」。你完全消沉下來。你說:「我不能相信他們。我討厭他們。」使你意志消沉的,不是那根刺,而是那個訊息。

保羅說,雖然這樣,但每一根刺也附有從神而來的訊息。那是什麼訊息?在第九節,主對保羅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那是一般的訊息。我必須指出,保羅要說的是,無論已經進入你生命中的是一根怎樣的刺,都有從神而來的訊息,但你究竟是灰心或是剛強,全都取決於你將會聽取撒但的訊息,還是聽取神的訊息。

舉例說,神可以對你說:「是我的恩典拯救你,不是你心儀的對象對你的想法拯救你。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除非你明白這一點,否則你不會得着能力。如果你以你心儀的對象對你的想法去看待自己,你將會成為一個軟弱的人,所以我給你這個軟弱,是要使你成為剛強。你明白嗎?」

保羅在禱告中發現這真理。「我的恩典夠你用的......」親愛的聽眾朋友,如果你們當中有人這樣想:「保羅知不知道剛剛有人拒絕了我?」請原諒我挑起你這件不愉快的事情。不。我知道這事已經發生了。這只是一個例子。這是值得注意的。如果你那樣做,並且聽取那個訊息,你便看到在那裏的那根刺,撒但對此有一個目的,神也有祂的旨意,到底誰的目的在你的生命中實踐出來,視乎你聽取誰的訊息。

愛德華茲是我另一位已故的良師,我這個星期剛剛讀到他的一句至理名言。他談到安穩。他說:「基督徒是安穩的,是完全安穩的。」箴言29章25節說:「......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愛德華茲指出人們常犯的錯誤。

他說,聖經沒有教導基督徒不受邪惡的事物所傷害。聖經說,基督徒是不受所有事物引發的邪惡所傷害。如果你明白福音,並把福音應用出來,你知道邪惡的事物完全不會在你身上產生邪惡的影響。如果你知道你是蒙恩得救,並在那一刻運用它,你是完全安穩的,不是免於邪惡的事物所傷害,而是不受任何事物所引發的邪惡所傷害。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賜給我們這個在基督裏的人的故事。求禰幫助我們當中那些正在注視自己的刺和傷口的人,能夠應用禰的恩典,使我們能發覺我們的軟弱其實是我們的剛強,並且禰的能力在這些軟弱上顯得完全。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