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在多個節目中查考舊約聖經的一些人物,他們都曾與神有親密的相遇。我留意到有些講述天使的電影。
當然,引起我興趣的是,在這類電影裏,神是非常遙遠的。神是在場景以外。神沒有在電影中出現。神是藉着中間人或媒介與人建立關係。此外,有另一類電影,其中一部名叫《神啊!》(Oh, God!)當然,在這類電影裏,神是一個仁慈、愛說俏皮話,愛挖苦人的老人。我們從聖經中看到,在聖經以外,沒有人能夠展示一位既無限又與人親近的神。
你看到,要麼神是無限的,但不是一位與人親近的神。祂很遙遠,人只能遠遠地藉着中間人或媒介去認識祂;要麼神是一位與人親近的神,但不是一位無限的神。祂只是一個愛說俏皮話、憐憫、仁慈、有智慧的老人。在某種意義上說,就像聖誕老人一樣。
在聖經裏,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一位既無限又與人親近的神。很多時候,我們讀到在聖經中,不同的人物與神對抗,那是一種個人的對抗。在上次和今次的節目中,我們都查考亞伯拉罕的事蹟,他是舊約聖經裏偉大的先祖,他親眼看見神,與神相遇。這意味着亞伯拉罕與神有密切的關係,以致神實際上向他顯現。
我們在上次的節目中已研讀過亞伯拉罕的其中一件事蹟。我們將會在今次的節目中查考另一件事蹟。可是,這些事蹟的記述很長。我們通常無法講述所有細節。在今次的節目裏,我會較多討論上半部分。我會從創世記第18章讀起。我會從第1節讀到第15節,但第9節到第15節才是核心。請聽我讀出經文:
1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裏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2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着。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3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4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5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裏來,理當如此。」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吧。」6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你速速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7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裏,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8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牛犢來,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
9他們問亞伯拉罕說:「你妻子撒拉在哪裏?」他說:「在帳棚裏。」10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11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12撒拉心裏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13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撒拉為甚麼暗笑,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14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裏,撒拉必生一個兒子。」15撒拉就害怕,不承認,說:「我沒有笑。」那位說:「不然,你實在笑了。」
這是神的話語。
我不知道我為何對這段經文的感受那麼強烈,實在難以表達出來。讓我們試試看。你在這裏看到的,與在創世記第15章所發生的事情完全不同,我們在上次的節目中已查考過第15章了。神兩次向亞伯拉罕顯現。這一次與上次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稍後會作出比較。以下是我們所看到的。
首先,我們看見亞伯拉罕遇上三個人。聖經說亞伯拉罕正坐在幔利的橡樹下。他在烈日當空的時候,坐在他的帳棚門口。我把你帶到發生這事件的地點,就是為了使你進入那種心情裏。亞伯拉罕「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着。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
許多人以為亞伯拉罕立刻知道這些訪客是誰。但我不認為在這個故事裏有暗示亞伯拉罕知道他們是誰。那些以為亞伯拉罕立刻知道這三個人是誰的人,其實很多都不認識那個時代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大多數人今天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馬上說:「啊,亞伯拉罕一定知道這些人是誰。」有三個原因:第一,聖經說亞伯拉罕從帳棚門口跑去。他是衝着去的。
第二,聖經說亞伯拉罕去迎接他們,並且俯伏在地 。第三,聖經記載亞伯拉罕對他們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然後亞伯拉罕去預備豐富的一餐。亞伯拉罕還站在那裏侍候他們。
人們馬上說:「嗯,亞伯拉罕一定知道這些人是誰。」不,我不認為是這樣。實際上,希伯來書13章2節說亞伯拉罕並不知道他們是誰。當我們讀到創世記第18章,馬上想到:「啊,亞伯拉罕一定知道那三個人是誰。」因為我們心裏想:「亞伯拉罕為什麼跑出去,又俯伏在地,像鋪上紅地毯那樣迎接他們呢?」
亞伯拉罕這樣做,只因為他是一個好客的貝都因人。在那個時代,我從書本得知,即使在今天,在某些地方,人們仍是這樣生活,像四處流浪的遊牧民族,如貝都因人,對他們來說,好客幾乎是最首要的美德。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個好鄰舍,如果你是一個好人,當一些陌生人來到,你會領他們進入帳棚裏,歡迎他們。你會領他們進去。好客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亞伯拉罕的反應並非不尋常。他的反應並不表示他認為那些人是神聖的。其次,有一點是我們難以看到的,那就是直至第10節,我們才看到那些人是誰,因為一直以來,每當亞伯拉罕對他們說話的時候,聖經記載:「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吧。』」他們說……他們說……事實上,最後的「他們說」是在第9節出現。
「他們問亞伯拉罕說:『你妻子撒拉在哪裏?』亞伯拉罕說:『在帳棚裏。』」然後,他們其中一個便說話。講述這故事的人,也就是這卷書的作者,說:「耶和華……」作者在那時候提到「耶和華」,是為着亞伯拉罕的緣故,讓他明白。亞伯拉罕那時已九十多歲。撒拉也九十多歲了。在許多年前,亞伯拉罕得了一個夢,他有好幾次在異象中從神領受了一個應許,就是神將會賜給他們一個兒子。
神說:「我將要賜給你一個兒子。從那個兒子,將會產生一個大國。從那個大國,將會生出一位救主。」神對亞伯拉罕說:「我要藉着你的家族拯救世界。你要準備好。你將要撫養那個兒子,你要把你的信心傳給那個兒子。他也把他的信心傳承下去。最後,救恩便帶進這個世界裏。」
亞伯拉罕和撒拉現在都九十多歲了。就亞伯拉罕而言,他理應按着這事情彷彿將會發生而生活。亞伯拉罕要信靠那個應許。撒拉可能知道此事,但我懷疑沒有其他人知道此事。為什麼?因為亞伯拉罕像你和我一樣,都是一個普通人。你為何會把這樣愚蠢的事情告訴別人呢?人們會取笑你。誰會想知道你竟然相信這樣難以置信的事情?
「我的妻子和我現在都九十多歲了。我們期待着那個兒子。嗯,不。還未是時候,但我知道這件事情將會發生。」亞伯拉罕不會告訴任何人……一個也沒有。這個陌生人抬起頭,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亞伯拉罕說:「好。」那人又說:「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你可以想像當時亞伯拉罕的膝蓋正開始打顫。他突然察覺到,無論在哪裏,只有一個人能知道這件事情,就是把這事告訴他的那一位。
撒拉突然聽到了。我們現在知道神臨到,不是要告訴亞伯拉罕這個應許,並且建立他對這個應許的信心……神已把祂的應許告訴亞伯拉罕。在上次的節目裏,我們在創世記第15章看到神以一種截然不同的形式降臨。神以火柱和煙降臨。神以一種不可接近的東西降臨。絕對是不可接近的!神在極之可怕的黑暗中向亞伯拉罕說話。
來到第18章,在這烈日當空的時候,在這陽光最燦爛的時候,在這最令人感到怠倦的時候,也就是午睡的時刻,有三個顯然看來並非特別與眾不同的人,以最容易接近的方式來到……神有一次是以看得見的形式降臨,神對亞伯拉罕說話,是為了建立亞伯拉罕對這個應許的信心。這一次,神要做什麼呢?在神賜下祂的應許之前,神問:「你妻子撒拉在哪裏?」亞伯拉罕回答:「在帳棚裏。」
第10節說:「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神在做什麼?神想得到撒拉的注意。神來到,並非主要是為了跟亞伯拉罕說話。神是為了向撒拉說話而來的。神要藉這個應許建立撒拉。神要建立撒拉的信心。神為何來到?神如何做到?我們會簡略回答這兩個問題,然後從當中吸取教訓。
第一,神為何來到?神為何必須來到?有一節經文相當有趣,直至我開始研讀這經文,我才明白過來。讓我把這段經文讀出來。聖經說:「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撒拉心裏暗笑……」
撒拉心裏暗笑。她沒有大笑出來。聖經記載撒拉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你第一次讀到這裏時或許也會這麼想。或許你心裏想:「這喜事是什麼意思?」我以往會立刻想到撒拉正在說:「我很老了,已經過了生育的年齡。我還有獲得兒子這種令人高興的事嗎?」
撒拉所想的不是這樣。這不是她正在說的,因為這裏的「喜事」是指性生活的樂趣。撒拉馬上想到的事實是:「亞伯拉罕和我甚至再沒有性生活了。」我們為何沒有那麼仔細地讀這些事情,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不相信他們是真實的人。我們往往認為亞伯拉罕和撒拉只是那種英雄的象徵。
他們彷彿是走路時離地三尺,從不弄髒的人。他們彷彿是與我們截然不同的人。他們是高貴、傳奇的人物,像史詩一樣。我們以為他們是這樣的。不。撒拉馬上說:「我們甚至再沒有性生活了。」這裏是重點。我想讓你知道,我對此是很嚴肅的。我知道我這樣說,聽來很過分。你可以笑一笑,但要控制自己。盡可能壓抑一下。
神來到撒拉那裏,神是說:「我要你憑信心去與亞伯拉罕同房。」聽着。有一位解經家有勇氣如此讀出這段經文來。這個人名叫貝爾.萊恩(Bill Lane),我和我的妻子曾在神學院跟他學習。貝爾.萊恩寫了一本希伯來書的釋經書。希伯來書談到這一點。貝爾.萊恩把這段經文翻譯出來,他說這正是撒拉所說的話。撒拉說:「這個人是要我和亞伯拉罕同房嗎?算了吧!我們都老了。我們都筋疲力竭了。」
問題不在於你說:「嗯,看在老天爺的面上!他們都九十多歲了。當然他們都不再有性生活了。如果你讀整段敘述,如果你特別讀到創世記第16章,你會看到除了亞伯拉罕和撒拉已經年老之外,他們之間還有很多事情正在發生。他們可能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同房。他們可能彼此疏遠了。
其中一個原因是亞伯拉罕也許對撒拉感到非常失望,因為撒拉不能生孩子。在昔日那個時代,一個女人的生育能力便是一切。那是她的貢獻。那是她所帶來的東西。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價值。你的孩子就是你的聲譽。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光榮。你的孩子就是你的養老計劃。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安全感。
如果你沒有孩子,將來便沒有人照顧你。你的孩子就是你的一切。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蒙上羞辱。這樣的女人常被認為生活不當,以致神或別的神明不賜福給她。她被視為一個可憐的人,她的丈夫對她深感失望。這已經深深影響那些不能生育的婦人的生活,使她們被疏遠。
神大可以彈一下指頭,便能夠說:「好吧……我能夠讓你在沒有性生活的情況下懷疑生子。」神顯然有能力這樣做。神曾經這樣做。但祂沒有這樣做。正如解經家貝爾.萊恩所說,神正在推動他們,因為神不只是想以神蹟去給他們一個孩子。神想以神蹟去給他們一段新的婚姻關係。
你必須明白一點,就是當你對神說:「主啊,我想得到一些東西。你能使我成功嗎?你能給我這份工作嗎?你能把這東西給我嗎?」神從來不會在沒有改變你的情況下,便給你一些東西。神從來沒有在使你能夠接受一份禮物之前,便把那份禮物賜給你。神從來不會抽象地給你一些東西。神會隨之而改變你。我認為神回來建立撒拉對這個應許的信心,給她盼望,使她和亞伯拉罕可以開始再有性生活, 實在是一個令人驚訝、充滿恩典的行動。
顯然亞伯拉罕和撒拉曾同房,因為撒拉有一個孩子。除非撒拉對這個應許充滿信心,否則他們不能重新有這種結合,也不能修補這段婚姻。神回來是為了修補他們的婚姻,並且鋪排一個孩子的出生。經文說:「到明年這時候。」換句話說:「你們必須再次結合,然後你才會懷孕。」這就是神在那裏顯現的原因了。
第二,神如何做到?我認為我們必須緊記這一點。我最近正在讀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的生平,他是十八世紀美國一位偉大的牧師和神學家。愛德華茲與他的父親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在字裏行間不是那麼容易讀到,因為愛德華茲沒有太直接地寫到這方面。
愛德華茲的父親相信到神那裏只有一條路。他的父親相信清教徒所相信的傳統歸信方式。美國和英國的清教徒都相信,到神那裏去必須經過不同階段。你必須經歷一個極大的黑暗階段。你經過深刻地認罪的階段。
本仁約翰(John Bunyan)是十七世紀英國一位經典的基督徒作家。我們從本仁約翰的自傳《給罪魁的豐盛恩典》(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這本非常有趣的書裏,讀到他經歷過這種深刻的認罪,歷時十八個月之久,他感到自己一直走過的,有時是裂開的地面,地獄像要把他吞下去。
有時本仁約翰策馬奔馳,他會說:「啊,但願我是一匹馬,因為馬至少會按着神的心意去盡上馬的本分。這匹馬正在用我不能用的方式去榮耀神。這匹馬正在盡上神要牠盡的本分:成為一匹馬。我卻沒有盡上神要我盡的本分:成為一個人。我沒有成為我應該成為的。」本仁約翰總是騎着馬四處去,像這樣地認罪。
由於本仁約翰經歷深深的認罪和黑暗的階段來到神那裏,神最終藉着十字架,藉着耶穌,保證他獲得救恩。神保證他獲得救恩,本仁約翰得到悔改歸主的重大經歷。許多人說:「這途徑是必須的。」愛德華茲的父親說:「這途徑是必須的。」但愛德華茲更像撒拉那樣去到神那裏。
你從英國知名基督徒作家和護教家魯益師(C.S. Lewis)所著的《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裏,學到一件事情:你永遠不會以同樣的方式進入納尼亞。有人通過衣櫥進去。但很抱歉,下一個人若從衣櫥走進去,只會弄得滿口是木碎。你不能用那種方式到那裏去。同樣地,這裏記載的是亞伯拉罕。神降臨是要向亞伯拉罕保證祂的應許,那就是亞伯拉罕將會得到一個兒子。神在濃厚的黑暗中降臨。神藉着一個冒煙的爐降臨。
神在令人敬畏的情景中降臨,像本仁約翰所經歷的,也像愛德華茲的父親所想的。但愛德華茲的經歷完全不同。愛德華茲說,他一直以來基本上是一個虛有其名的基督徒。有一天,他正在外面走着的時候,他正在默想提摩太前書1章17節的經文:「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愛德華茲說,突然之間,神的權能對他來說變得很奇妙可畏。他察覺到神的恩典是何等偉大和不可思議。他明白到這一點。這個念頭臨到他,把他淹沒了。有些人會說:「我希望自己是撒拉。」順便一提,這不是以性別來歸類。我希望沒有人以為我正在說:「神臨到男人的方式,與祂臨到女人的方式是不同的。」不是這樣。神臨到每個人的方式都是不同的。神臨到撒拉那裏,神以最溫和的方式降臨。
一方面,不要羨慕別人的人生歷程。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你自己的人生歷程投射在別人身上。你要非常小心。我必須告訴你,基督徒很喜歡這樣做。他們說:「這事曾在我身上發生。」然後,他們出於美好而真誠的渴望,試圖引導別人走那信心之路。你知不知道你將會開始做什麼?你將會開始聽到與你所說的語言。你聽到同樣的經歷、同樣的感受,諸如此類的事情。
有一個核心信息!你必須相信你是一個罪人。你必須相信你單單藉着恩典得救。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不一樣。其他每樣事情都可以磋商。神臨到撒拉那裏。看看神做什麼。神給撒拉一個應許,撒拉便笑了。然後,神溫和地說:「撒拉為什麼暗笑?」接着神說:「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
我最近讀了一位用心良苦的解經家所寫的話。他說:「你知道,在『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這一句裏,翻譯為『難成』的詞語,原本的意思是『奇妙』,但這必定解作『難成』。」不是的,這不一定要解作「難成」。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聖經譯本沒有按着這裏的意思去翻譯這個詞。中文聖經呂振中譯本就把這一節譯作:「在永恆主、還有奇難事麼?」耶和華是說:「撒拉,你正在暗笑,因為這事實在是太奇妙了。對我來說,有什麼事情是太奇妙呢?你不明白我是何等奇妙。」
撒拉暗笑有何不妥?我想讓你知道,笑是有兩種。有兩種的笑聲,它們來自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有一種是充滿希望的笑聲,有一種是絕望的笑聲。有一種是憤世嫉俗的笑聲,有一種是苦澀的笑聲。很多時候,這些笑聲非常有趣。你有沒有聽過一些尖酸刻薄的笑話?
我總不忘記我在神學院聽過一位老師說的一個笑話。他患了癌症,生命垂危。他真的絕望得很。他走進課室,那一天之後過了三個半月他便離世。他是一個富有幽默感的人。那天,有人問他:「你怎麼樣?」他說:「嗯,我不能輸掉。他們將會切去我的嘴唇。不用擔心,如果那不奏效,他們將會切去我的下巴。不用擔心,如果仍不奏效,他們將會切去我的頭。這將是我所有問題的終結。」
然後他大笑起來。除了他之外,沒有其他人在笑。全班同學只是坐在那裏。有一種笑聲,是一種絕望的笑聲。這就是撒拉正在說的。撒拉說:「我的人生已過去了。我毫無價值。我微不足道,我是一個不育的婦人。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撒拉暗笑。神說:「我要把這種笑變為一種截然不同的笑。撒拉,難道你看不見恩典嗎?」
你在這裏必須看到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這是一個邀請,讓你去經歷奇妙的事。讓我花少許時間談談一個基督徒和一個信奉宗教的人之間的分別,也就是一個真正認識神和一個只是虛有其表的宗教道德之士之間的分別,兩者的分別在於奇蹟。有什麼事情是太奇妙呢?那就是奇蹟。
你從以下途徑知道兩者的分別。如果你問一個基本上只是虔誠、有道德、友善的、善良的的人:「你是基督徒嗎?」首先,他會說:「當然啦!」他可能對你有點惱怒。你問他:「你為什麼是個基督徒呢?」他會說:「嗯,因為我決定成為基督徒。我已這樣做了。我從小已是一個基督徒。」
當然!一點也不足為怪。沒有什麼令人感到驚訝。你問一個基督徒:「你是基督徒嗎?」他會說:「是的。你知道嗎?真是一個笑話!我!我竟成為一個基督徒!怎能如此?你不認識我!如果你認識我,你便會大笑起來了。」
藉着基督而認識神的人知道:「我不只是因為我自己的決定而得救,而是因為有一位為我作了決定。我不是因為自己過着某種生活而得救,而是因為有一位為我活出生命。我不是因為尋求主而得救,而是因為主尋找我。」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都知道自己應該是最不可能成為基督徒的人。你知道嗎?
如果你不知道,便沒有什麼奇妙可畏。如果你了解的話,便將會有一個奇蹟。你將會有一個驚嘆的事情!將會有令人感到奇妙的事!將會有令人感到驚訝的事!你也許唱過這首詩歌:
主為我受痛苦鞭傷,也為我死在十架上。奇異的愛,怎能如此,
我主我神,竟為我死!
你看,奇蹟就在這裏。對我來說,有什麼事情是太奇妙呢?這裏就是實在發生的事情。撒拉真的生了一個兒子。其中一件相當有趣的事,就是撒拉生下一個兒子後,說出這一番話。它記載在創世記第21章。聖經說:
「耶和華按着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他所說的給撒拉成就。當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撒拉懷了孕;到神所說的日期,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給撒拉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以撒生下來第八日,亞伯拉罕照着神所吩咐的,給以撒行了割禮。他兒子以撒生的時候,亞伯拉罕年一百歲。撒拉說:『神使我喜笑,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又說:『誰能預先對亞伯拉罕說:撒拉要乳養嬰孩呢?因為在他年老的時候,我給他生了一個兒子。』」
亞伯拉罕和撒拉為兒子取名以撒。你知不知道「以撒」在希伯來文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是笑聲,因為神把絕望的笑聲,變成了充滿盼望的笑聲。你知道嗎?如果你的笑聲是絕望的、是苦澀的,我想讓你知道,你比一個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的人,更接近那奇蹟的笑聲,因為他心裏想:「嗯,我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坦白說,只有像本仁約翰那樣羨慕一匹馬的人;只有像撒拉那樣說自己毫無價值的人,最接近恩典的笑聲。
看看那位奇妙的策士。看看祂的溫柔。我不知道祂為什麼對一些人是那麼嚴厲。我不知道祂為什麼臨到亞伯拉罕,在地上排列的肉塊之間經過,並且像電影中的場面那樣,以隆隆的聲音說話。你知道嗎?那位奇妙的策士在大白天裏臨到撒拉,向她作出一個應許,但撒拉暗笑了。
那位奇妙的策士說:「我想讓你知道,你難以相信我,不是因為我一直以來對你所作的一切,而是因為我給你的應許實在好得不像是真的。」這就是福音。如果你認為基督信仰的問題是:「我不想要這個信仰,因為這實在太難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對於不信的人來說,基督信仰的問題是它真的太奇妙了。它實在太奇妙了。魯益師說,你像一個在泥坑裏的小孩。你正在搓泥團。你正在把你的泥漿放在你的手推車上,並推着它四處去。
有人對你說:「你想到海灘去嗎?你想到海上度假嗎?」你說:「那是什麼?這聽來不像是我很喜歡的事情。」對於一個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的孩子來說,這是太奇妙了。你明白到,你若是難以接受福音,這不是因為它太難了。看看這段經文。如果你細讀這段經文,你便會看到,福音的真正問題是它好得不像是真的。你害怕福音的奇蹟,但你需要它。你需要福音。
正如一位牧師所說,你講一個故事給小孩子聽,任何故事都可以,例如《美女與野獸》、《睡公主》等等,他們的眼睛便會睜大。小孩子感到生活是多麼有趣,原因之一是他們的心裏充滿了奇蹟。他們相信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Hamlet)所說的話:「在天地間的東西……比你在你的哲學裏所夢想的還要多。」因此,小孩子懷着感恩的心往四處去,他們四處去闖,每樣事物都是一個奇遇。他們快樂地走來走去,因為他們的心裏充滿了奇蹟。
你現在長大了。你進入大學,人們會告訴你:「你知道嗎?所有的愛都是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如果我們知道怎樣做,我們可以完全把你對你父母的愛都吸出來,然後把這種愛放在其他神經鍵裏,你便會喜愛別的東西了。」換句話說,現代的世俗思想不僅徹底毀滅了奇蹟,甚至你若是撒拉的話,你也會變老了。
在你小時候,你的心裏充滿了奇蹟。當你越來越年長,你越難讓你的心裏充滿奇蹟,直到最後,你到了某個年紀,只有神才能做到。如果神是真實的,福音也是真實的,那麼,野獸可以變成俊美的王子,《灰姑娘》的故事也是真實的,謙卑的人將升高,驕傲的人將降卑。《灰姑娘》的故事是真實的。《美女與野獸》的故事是真實的。《睡公主》的故事也是真實的。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
奇蹟。奇蹟會藉着福音而回來。神是那麼溫柔,神說:「撒拉為什麼暗笑?」撒拉卻說:「我沒有笑。」神說什麼?神是不是說:「我是神!你心裏想什麼?」不是。神怎樣對待約拿?還記得先知約拿嗎?約拿生氣得要死。神說什麼?神是不是說:「約拿,我是神。」不是。神說什麼?神說:「你有權這樣生氣嗎?」
看看神的溫柔。看看神正坐在那裏,祂是奇妙的策士。祂是一位輔導員。這令人感到驚訝。看看神的溫柔。那是堅定而持久的。神對撒拉說:「你實在笑了。」神要說的是:我要你知道你實在笑了。我要你知道你實在不信。我要你看見自己的不信。我要你看見自己缺少奇蹟。」神與撒拉對質。我們知道什麼?我們只知道撒拉一定已經相信了,因為她和亞伯拉罕有一個兒子,因為他們的婚姻修復了。
這是我必須告訴你的最後一件事情,即使我只是略提一下,我們稍後會查考夏甲的事蹟。這事蹟記載在這處經文的前兩、三章。我們並不完全肯定撒拉是否知道神的應許。撒拉來到亞伯拉罕那裏,說:「我不能生育,我知道自己不育。我知道你不能忍受凝望着我。這是我的婢女。她能生育。她也是美麗的。我已經老了。我已筋疲力盡了。」
事實上,你知不知道撒拉用了什麼詞語?這是一個表示討厭自己的詞語。撒拉說:「我既已衰敗。」你知不知道這個詞語是用來指衣服穿破了?撒拉討厭自己,憎惡自己。她說:「我知道我很醜陋。我知道我令人感到可怕。這是夏甲。她是能生育,又美麗又可愛的婢女。你進去和她同房吧。跟她生一個孩子。」亞伯拉罕便照着做。
許多年後,保羅在加拉太書第4章說:「......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以實瑪利和以撒),一個是使女生的,一個是自主之婦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氣生的;那自主之婦人(即是撒拉)所生的是憑着應許生的……因為經上記着……」然後,保羅引用以賽亞書第54章:「不懷孕、不生養的,你要歡樂;未曾經過產難的,你要高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
聽着。這是總結,但這是非常重要的。你想不想看見從福音的恩典產生奇蹟?這裏就是了。正如我所說,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子女的女人、一個沒有丈夫的女人,都是一文不值的人。有時候,那些沒有子女和沒有丈夫的女人,會走到外面去,坐在森林裏,等待野獸來吃掉她們,或是等待日頭令她們曝晒而死,或是等待冰雪或是什麼來把她們殺掉,以致她們不會拖累任何人,因為沒有人會照顧她們。
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子女的女人,根本是一文不值,但在神徹底的恩典裏,撒拉不是你所想的那樣。你會說:「啊,換句話說,如果我像撒拉那樣,如果我只是信靠,我想要什麼,神都會賜給我。」不是,保羅不是這麼說。保羅說,如果你想知道恩典的福音和靠行為的宗教之間的分別,那麼,看看夏甲,也看看撒拉吧。那就是,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她的義就是她的子女。如果你明白福音,如果你明白耶穌基督是你的義,那麼,你便會結果纍纍。
在哪方面結果纍纍?馬可福音第3章記載,人們來找耶穌,對祂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耶穌環顧四周,說出在那個時代令人難以置信的激進言論。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激進言論!耶穌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耶穌望着祂周圍的人,祂正在他們的生命中結果子,耶穌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
這是激進的言論……在那個時代,你的家人就是你的一切,如果你沒有子女,你便一文不值。他們正在說什麼?既然福音是真的,那麼,沒有能力的人、沒有道德力量的人、沒有良好紀錄的人,都可以比那些擁有這一切的人結出更多果子。你看,夏甲代表那些生養眾多的婦女,這是指有能力的婦女。亞伯拉罕和撒拉信賴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神的恩典。
當亞伯拉罕和撒拉終於信靠神的恩典時,不育的女人比任何人都結出更多的果子。保羅說:「不懷孕、不生養的,你要歡樂......」,保羅是引述以賽亞的話。以賽亞這番話在古代是激進的言論。他說:「未曾經過產難的,你要高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
我們必須停在這裏。至少,這段經文要說的是,那些從來沒有子女的婦女,即使在今時今日,人們可能以奇異的目光看你,你也可能以奇異的目光看自己,但你可以藉着神的恩典,比那些生養眾多的婦女有更多的孩子。
耶穌說:「誰是你的孩子?」他們就是你為着主的緣故而影響的那些人。誰是你的孩子?這教訓不只是給婦女的,而是給我們所有的人。不管你從哪裏來,不管你是誰,不管你的背景怎樣,不管世人怎麼想,你的資本就是神的恩典,而不是你的子女,也不是你的銀行帳戶。
這是福音的奇妙之處。這是一個邀請,讓你去經歷奇蹟。這是邀請你去結出豐盛的果子,真正的結果纍纍。神在這個故事裏不是說:「如果你在工作上遇到問題,只要信靠我,我就賜給你很多金錢。如果你在生兒育女上遇到煩惱,只要信靠我,我就賜給你很多子女。」
經文不是這麼說。這段經文要說的是:「不育的婦女人會比生養眾多的婦女有更多的孩子。帶着你的不育來到我這裏。帶着你的問題來到我這裏。到我這裏來,我會使你結出豐盛的果子。這是我的應許。」這就是神要說的話。這是給撒拉的福音。這是撒拉的暗笑。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向我們展示在祢凡事都能。感謝祢教導我們,只要我們到祢那裏去,信靠祢,把自己獻給祢,祢必使我們結出豐盛的果子。主啊,撒拉以她可能需要的方式去得到那果子,但感謝祢讓我們可以知道耶穌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在世上的兄弟拒絕我,我知道我必有更多的弟兄。如果我在世上一個子女也沒有,我知道我必有更多的孩子。只要我來到祢那裏,相信祢的應許,相信祢的恩典,主啊,祢可以透過我做的事情,實在難以預料。天父,讓我們都像撒拉一樣,既不悲觀,也不絕望,而是相信祢。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