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今天查考亞伯拉罕的一段事蹟,它記載於創世記15章1至21節。請聽我讀出經文:
1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2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3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4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5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7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8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9他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10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着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11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
12日頭正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地睡了;忽然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13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的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14並且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我要懲罰,後來他們必帶着許多財物從那裏出來。15但你要享大壽數,平平安安地歸到你列祖那裏,被人埋葬。16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
17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着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18當那日,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大河之地,19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20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21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這是神的話語。
在這個講道系列中,我們查考在聖經裏一些與神非比尋常地相遇的人物,他們在神面前直接與神相遇。幾乎每一個例子都記述了極之奇特和令人深感敬畏的事件。那些事件都是相當著名的。摩西曾在兩處地方與神面對面相遇,進到這位聖者面前。
其中一處是那燃燒的荊棘。這件事蹟非常著名。另一處是摩西上了山,神把他放在岩石的裂隙中,神的榮耀在他面前經過。另外一個人物是雅各,我們已研讀過雅各在黑暗中與神摔跤的事蹟。另外一個人物是我們還未查考的,但我們將會查考,那就是以賽亞,他進入聖殿裏,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那裏有煙冒起,也有地震,萬物都在顫抖。
我不知道怎麼說,這些都是......驚天動地的事件,也許正因為這緣故,這些事件全是非常著名的,但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有一位偉大的人物亞伯拉罕,也曾與神面對面相遇,但他的情況是其中最奇異的一個。這是聖經所有的故事中,其中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我們很少查考這事蹟。它也不是膾炙人口的故事。它並不很著名。所以,我們正在試圖用細微的方法作出補救。
我就以此作為開場白。令我驚訝的是,我從來沒有用過這件事蹟作為講道或教導的題目。然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經文。在整部舊約聖經裏,這對我來說是一段最意味深長的經文。
其實我也不時提到這事件。只是我從來沒有機會坐下來,細讀和查考整件事情。這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我不再多說了。就讓我們進入事件當中,你很快便會看到這事件是何等適切。第1節說:「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
這一節經文令人馬上提出一個問題:「亞伯蘭為什麼會害怕呢?這是怎麼回事?」此刻我們必須退後一步,並且問自己:「亞伯蘭是誰?他與神的關係怎樣?他為什麼害怕?他為什麼正在苦苦掙扎?」如果你退後一點去看亞伯蘭,你看見亞伯蘭與神的歷史早於創世記第12章便展開了。
當你讀創世記這舊約書卷時,你會看到當中有四個重大的轉折點或門檻,神在這四個重大的事件中都以某種方式臨到亞伯蘭。第一件事件記載於創世記第12章的開首部分。神在15章7節提及那件事。神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當亞伯蘭住在迦勒底的吾珥時,神第一次臨到他。」
神來到亞伯蘭那裏,說:「亞伯蘭,離開這裏!離開你的國家。」神這樣吩咐他們匆匆離開,令人感到驚訝。「離開你的國家,離開你的民族,並且離開你的家人。」神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神說:「我要你離開你所熟悉的一切,我要你去一個地方,往我將會告訴你的地方去。」
希伯來書11章8節說:「……亞伯拉罕……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這是第一個轉折點。後來,就在這裏,當神向亞伯蘭作出這個應許的時候,我們進入另一個轉折點,神說:「亞伯蘭,我要你離開,因為我要使你成為大國。有一個人將從你的後裔出來,從這個大國出來,普天下的人都必藉着祂得福。」
這意味着,亞伯蘭獲得這個應許,他將會成為一個大國。他的子孫也將會成為一個大國。這意味着兩件事情,這也是亞伯蘭所明白的。首先,神會賜給他一個孩子。如果亞伯蘭將要成為一個大國,如果他的子孫將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並且有一個人從這民族出來,使世上萬國都得福,那麼,神必須賜給亞伯蘭一個兒子。
第二,亞伯蘭需要一片土地。他必須擁有一個地方。在創世記第15章,亞伯蘭說:「我將會有一個孩子嗎?我將會得到這片土地嗎?」神說:「是的。」但如果你仔細地看,神說的是:「我將會把那片土地賜給你的子孫。」如果你仔細去讀神所說的一切話,神說的是:「我將會把那片土地賜給你的子孫。」
事實上,亞伯蘭從沒有得到任何土地。除了亞伯蘭和他的妻子死後埋葬的那一小塊土地外,亞伯蘭一生都從未擁有過任何土地。神說:「離開這裏。我將會賜一片土地給你。」然後神又說:「嗯,確切地說,不是你得到那土地,而是大約四百年後,你的後裔將會獲得那土地。」
接着,在創世記第17章,亞伯蘭來到神那裏,說:「耶和華,我的神啊,你說你將要賜給我一個孩子。我們已經等了二十五年,我現在已九十九歲。我的妻子已九十歲了。」耶和華說:「那又怎樣呢?只管等候吧。」終於,他們的孩子出生了,名叫以撒。當我們讀到創世記第22章的時候,我們看到神對亞伯拉罕說:「亞伯拉罕!把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當作祭物獻給我。殺了他吧。 」
我所聽過把這段經文講解得最好的,就是這種有系統的解說方法,我不記得是誰說的,但是我記得有一次我聽到一位牧師說:「讓我有系統地講解亞伯拉罕的生平。那是這樣的:神說:『我要你離開這裏。』亞伯拉罕說:『到哪裏去?』神說:『我日後會告訴你。你現在馬上要走了。』
然後神說:『我將要賜給你一片土地。』亞伯拉罕說:『在哪裏?』神說:『我日後會告訴你。你漂泊一段日子吧。』後來,神說:『我將要賜給你一個孩子。』亞伯拉罕說:『怎樣賜給我呢?』神說:『我日後會告訴你。你等候吧。』後來,神終於賜給亞伯拉罕一個孩子,神又說:『亞伯拉罕,殺了你的孩子吧。』亞伯拉罕說:『為什麼呢?』神說:『我日後會告訴你。你上山吧。要帶着刀。也要帶着火石。』」
在每個處境裏,亞伯拉罕都通過了那個門檻,並且獲得勝利。如果你讀亞伯拉罕的整個傳記,以及有關他的所有生平事蹟,你便看到,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多弱點。在那些關鍵的地方,亞伯拉罕面對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環境,但他仍然得勝。
亞伯拉罕是一個成功的人。這是我可以形容他的最佳方式。亞伯拉罕過着得勝的生活。環境並沒有操控他;是他控制環境。人生並沒有把他推來推去;他掌握他的人生。我很喜歡莎士比亞在他的劇作《麥克白》(Macbeth)裏一句令人感到害怕的台詞,他寫道:「每一個新的黎明,便有新的寡婦在痛哭,新的孤兒在啼哭,新的悲傷之事打在天堂的面上......」這就是人生。
每一個黎明都有新的寡婦,也有新的孤兒、新的哀悼者、新的痛苦。每一天、每個早上都是如此。那些情況臨到你身上。它臨到你身上。你將會做什麼?你處身於那些環境裏。將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要麼它們會把你打倒或操控你,要麼你控制它們。
你怎能控制那些環境?你怎能像亞伯拉罕一樣?這就是亞伯拉罕所做的。這些事情進入亞伯拉罕的生命中,他身處各種各類的環境,例如:失望、理想破滅、矛盾等等……亞伯拉罕面對現實生活。每次他都能夠活出得勝的生活。
換句話說,亞伯拉罕憑信心去生活。他做了什麼?這就是秘訣了。第6節說:「亞伯蘭信耶和華......」這是秘訣。相信有神存在是一回事,那是好的,但亞伯蘭相信神。你明白嗎?當然,一個人必須相信有神存在,才能夠相信神;但人可以相信有神存在,卻不相信神。
亞伯蘭信靠神的應許。他信靠神所說的話。無論環境怎樣,亞伯蘭都緊緊抓住神的應許,信靠神的應許,把人生建基於神的應許之上。因此,他活出偉大的人生,你也可以做得到。在希伯來書6章17至19節,有這一段非常有趣的經文,談到創世記第15章,我們稍後將會看到。
經文提到神臨到亞伯蘭,向他作出一個應許。我們從希伯來書6章17至19節讀到:「照樣,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 」
這是一段美妙的經文。經文說:「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這是亞伯蘭所擁有的。亞伯蘭帶着神的應許。他不只是相信有神存在;他相信神,而且他以這盼望作為一個錨。這是我所認識關於錨的唯一事情。這幾乎是我唯一的一次駕駛船隻……我對於錨的認識不多,只知道一件事情。我只有一次駕駛船隻的經驗……
多年前,當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其實當時他們的年紀也不是很小,我們慣常在每年夏季騰出一個星期,與我妻子的原生家庭一起到美國伊利湖度假。我的大兒子是個漁夫。由於我的大兒子是個漁夫,我另一個兒子也不得不一同去釣魚。我過去常常把這事拖延,嘗試盡量少去釣魚,但他們每年都有一次希望我能租一條船,帶他們去到湖裏釣魚。
我發覺那是一個可怕的經歷,因為要麼你要在太陽正在升起的時候出去釣魚,這似乎是相當可怕的事情,至少對於正在休假的我來說是這樣;要麼你要等到太陽正在落下的時候才出去釣魚。我當然會說:「好的,我們便這樣做吧。」接着發生的事情,就是你坐在船上。那是一條相當細小的汽艇。我們必須做的就是盡可能駛到伊利湖最遠之處。
伊利湖很大,就像海一樣。當你盡可能駛到伊利湖最遠之處的時候,你幾乎看不見陸地。對於像我這個旱鴨子來說,這是相當可怕的:我會環顧四周,說:「我認為我們是從那處來的。」我們駛到幾英里以外,當然我不得不垂釣,直至天色開始轉暗。
接着,我們還得在天色變黑之前,盡快趕回去,因為你會完全迷失方向,甚至不知道你要回到哪個地方去。
我們盡可能駛到最遠的地方。我環顧四周,令我感到害怕的是湖上的水流,因為水流會把我們沖到各處,我害怕在我們垂釣的時候,水流會把我們沖到遠離陸地的地方,或是把我們沖到更遠的地方去。畢竟伊利湖是一個相當大的湖泊。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的錨。為什麼?錨有什麼作用?錨不是拋入水中,因為水是四處流動的。你必須把錨落入水底那些不會移動的岩石裏。如果你把錨垂進岩石中,那麼,水流的變動就不再重要了。
希伯來書第6章使用錨作為比喻,原因何在?經文說:「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指望是什麼?靈魂的錨是什麼?使你感到有信心活下去的是什麼?如果那是你的工作、你的外貌、你的才幹或你的一個朋友,情況會怎樣?你有沒有一個朋友可以成為你的錨,令你覺得「他將會永遠在你身邊」?沒有。沒有朋友將會永遠在你身邊。
沒有家人將會永遠在你身邊。沒有才幹將會永遠留存。你的外貌肯定不會永遠保持下去。不管你把你的錨垂進什麼東西裏,如果那是環境,那就好像把錨放入水中。這一切東西都是水。除了神的應許之外,每一樣東西都是水。水流會有退潮和流動。如果它現在看來像是漲潮,它稍後便會出現退潮。水就是這樣。
除非你可以把你的錨垂進水底的一些東西裏,而不是水中,否則你不會有指望。如果你把你人生的錨拋進環境裏,你什麼也沒有,你會因四周的境況而翻騰。經文說,如果你的錨是落在環境以外一些不變的東西裏,落在一些比天地更有份量的東西裏,落在一些比天地還要長久的東西裏,那就是你有指望的唯一途徑。
這不僅比你的友誼還長久,不僅比你的外貌、你的才能、你的工作還長久,甚至比伊利湖的湖底裏的岩石還長久。這是神的應許。亞伯蘭能夠把他心靈的錨垂到那麼遠的地方。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在第8節,「亞伯蘭說:主耶和華阿,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這將會讓你看見,亞伯蘭是一個跟我們所有人都一樣的人。
神賜給亞伯蘭這些應許,神說:「我將會賜給你這片土地。我將會使你成為大國。我將會藉着你使全地得福。我將會賜給你一個孩子。我希望你活得好像那些事情將要發生一樣。不管事情看來怎樣,不管環境如何,你都要把你的錨拋進那裏。」
亞伯蘭說什麼?他說:「好吧。」他在第8節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我必得這地為業呢?」親愛的聽眾朋友,這裏有一個人像我們一樣,與我們無任何分別。亞伯蘭說:「我怎能知道?」神說:「讓我來幫你拋下那個錨。」這就是神所做的。第9節說:「耶和華對他說:『你為我取一頭三歲的母牛犢,一隻三歲的母山羊,一隻三歲的公綿羊,一隻斑鳩和一隻雛鴿。』」
究竟神在幹什麼?有一點很有趣,經文說:「亞伯蘭就把這些都取來,每樣從中間劈成兩半,一半對着另一半排列,只有鳥沒有劈開。當鷙鳥下來,落在這些屍體上時,亞伯蘭就把牠們趕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聽來令人難以明白,因為我們並非生活在那個時代。甚至亞伯蘭也不是真的得到指示。神說:「你為我取這些禽畜來。」亞伯蘭立刻知道他該怎樣處理那些禽畜。他到來,除了禽鳥之外,都把牲畜從中間劈成兩半,排列開來。這是怎麼回事?
在亞伯蘭的時代裏,他正在做的事情,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我和你卻不知道,所以我們必須好好了解一下。當時的人是怎樣簽合約的?我們又是怎樣簽合約的?昨天,我為一對新人證婚,在婚禮臨結束前,主禮人會取出一份文件,就是那份證書。新娘和新郎在證書上簽署。還有兩位證婚人簽署。然後由牧師簽署。
從某種意義來說,一對新人在婚禮上站起來作出承諾。他們說:「無論是富有或貧窮,快樂或痛苦,疾病或健康,我們兩人此生此世都在一起。」如果其中一方說:「我怎知道你會履行這承諾呢?新郎啊,我怎知道你會履行這承諾呢?新娘啊,我怎知道你會履行這承諾呢?」
你知不知道新娘和新郎會做什麼?他們說:「我會簽署作實。我不只是這樣說,我會簽署作實。」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當你簽署後,如果你違反諾言,你便要承擔後果。坦白說,如果你還沒有簽署,也許除了眼睛被人打得多了一個黑眼圈外,你沒有什麼後果要承擔。除非你簽署了,否則沒有什麼真正的後果要承擔。如果你說:「我怎知道你會履行這承諾呢?」你說:「我會簽署作實。」可是,在亞伯蘭那個時代不是這樣的,因為亞伯蘭不是活在一個書寫的文化裏,而是活在一個口傳故事的文化裏。
事實上,他們訂定盟約的方式是這樣的。你也許偶爾聽到我開玩笑說,他們的方式比我們的方式有效得多,因為每當他們訂定盟約時,便有人說:「好吧,你對我承諾這一點。我怎知道你會做得到呢?」他們把自己置於一個位置,要承擔違反諾言的後果,他們要在每一個人面前承擔他們的不忠所帶來的結果。舉例說,讓我給你們讀出一些相當有趣的經文。耶利米書34章17至20節說:
「所以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聽從我……那些違背我約的人,就是不遵守在我面前立約之話的,我要使他們成了那劈成兩半的牛犢,使人從切塊中經過:猶大的領袖、耶路撒冷的領袖、官員、祭司,和從牛犢切塊中經過的這地的眾百姓,我必將他們交在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手中;他們的屍首必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走獸作食物。」
你知不知道神要說什麼?在那個時代,宣誓的方式不是簽署。這是毫無用處!這是什麼意思?人們會取一頭牲畜,把牠宰了,然後切開,排列在地上,然後在那些切塊之間走過,這樣做的意思是說:「如果我沒有按着我現在所承諾要做的事情去做,願我被切成塊。願我被消滅。願我的肉身躺在地上,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走獸作食物。」
當時的人是這樣做的。這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方法,你認為是這樣嗎?這不是比簽署合約的方式好得多嗎?何等栩栩如生……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便受到約束。你把那個詛咒表達出來。神吩咐亞伯蘭:「你為我取這些肉塊。」亞伯蘭馬上知道接着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是一個承認彼此所立之約的儀式。這是訂立盟約。亞伯蘭立刻知道了,並且他料到什麼?
他實在沒有料到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地上沒有人預料得到究竟會有什麼事情發生。這裏發生的事情是這樣。第12節說:「日落的時候,亞伯蘭沉睡了。看哪,有大而可怕的黑暗落在他身上。」這實在有點令人費解。這是否意味着亞伯蘭睡着了,他在夢中看見這情景呢?
另一方面,第17節說:「日落天黑的時候,看哪,有冒煙的爐和燒着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顯然,似乎一片黑暗落在他身上:心靈的黑暗和頭腦的黑暗。這是勢不可擋的。這把亞伯蘭壓倒在地上。
你曾身處濃濃的煙霧中,令你不能呼吸呢?你快要死去,並且不得不躺在地上。你必須把你的鼻子貼在地上,希望可以呼吸到半吋的清新空氣。在屬靈上也是如此。那裏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黑暗、恐怖和驚恐。
這是可怕的黑暗,這黑暗落在亞伯蘭身上,使他幾乎陷入一種神志昏迷的狀況中。從那片黑雲中,神說出關於那些黑暗的事情。神說:「你要確實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在別人的地……」神向亞伯蘭解釋他的後裔將來的歷史,他們將會成為奴隸。他們將會流亡異地。他們將會遠遠離開這片土地,有四百年之久不會再回來。
然後,終於來到第17節:「日落天黑的時候,看哪,有冒煙的爐和燒着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對於「有冒煙的爐和燒着的火把」這一句,沒有人確切知道究竟該如何翻譯。這是很難確切知道的,但我們所知道的都在這裏。有些東西出現了,這些詞語都是相同的,就是「煙」和「火」這兩個字。
許多年之後,當神降臨西乃山的時候,聖經用了相同的字形容西乃山上的事,而且也用了相同的字來形容那象徵神同在的柱,就是那像烈火的雲。那象徵神同在的柱,是神原有的榮耀,有時看來像煙霧一樣,稱為雲柱。它有時看來又像火一樣,但這裏就是了。這是猛烈的。這是神的同在,甚至凝望它也是痛楚的。
我所聽過把這情景描述得最好的,是一位牧師所說的。他說,那一刻,突然在一片黑暗之中,有電光猛烈地閃現着,並且保持着它的形狀。在黑暗中噴出火燄、煙霧和火花。這是神的同在,但令到亞伯蘭大感吃驚的,不只是神的同在,還有神的行動作為。看!第17節說它「......從那些肉塊中經過。」
那冒煙的爐和燒着的火沿着那些肉塊所排列出來的通道經過。這情景十分奇怪和令人難以置信。這就是福音。這是整個福音。在新約聖經裏,沒有別的經文像這裏所講述的那麼透徹了。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人在信靠神和憑信心生活這方面總會面對兩個問題。在活出充滿信心和行勝的生活方面,有兩個問題常常出現。
為什麼你和我不是過着像亞伯蘭所過的生活?有兩個問題常常出現。第一個問題是:「主啊,我怎能認識你呢?」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知道這一切偉大的事情將要發生?我怎能相信祢的應許?我怎能認識祢呢?我怎知道你將會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這絕對是令人驚訝的。神所做的就是顯現,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你知不知道神正在說什麼?你知不知道神正在對亞伯蘭說什麼?你知不知道神正在對你說什麼?
神正在說:「亞伯蘭,我已應許賜福給你。我已應許作你的神,並把救恩帶進這個世界裏。我已應許賜福給你,如果我沒有按着我所說的去行,願我的永恆不變經歷變更。願我的永遠不朽遭受死亡之苦。願我的無限受到規限和限定。願我的大能變為無力。願那不可能的成為可能的事。願我被剪除。願我被消滅。願我的身體被撕成碎片。」
神正在這樣說。你認為那是令人驚訝的,是的,確是如此,但不僅如此,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亞伯蘭在那一刻注目看着神,並說出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說的話:「哇!好啊!但那不是我要過得勝生活所遇到的唯一問題。主啊,我怎能認識祢呢?好的,祢賜下這個應許。這是多麼令人驚訝啊!
祢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祢作出這樣的應許,這是多麼奇妙啊!主啊,我相信說到底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祢會違背祢的諾言。我真的沒有想過。主啊,真正的問題是,我怎麼認識我自己呢?祢在這裏賜給我這個美好的應許,祢說祢將要做這一切事情,但我不認為我能做得到。
祢曾說:『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相信祢必作我的神,不過,我怎樣才成為屬祢的人呢?我會令自己失望。我也會令祢失望。祢最終會對我感到厭煩。祢最終會說:『他將有多少次違背諾言?就是這樣。這是第五十次。就是這樣。』最後,祢會放棄我。我怎能認識祢呢?嗯,現在我知道了,因為祢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但我怎知道自己能做到呢?」
亞伯蘭知道這一點,我們一旦領悟神獨自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我們不消一刻也都知道這一點。神沒有說:「亞伯蘭,你現在去履行你的承諾吧。」讓我告訴你,這絕對是獨一無二和令人驚歎的事。
我們從歷史和考古學知道,每當一位君王將與一個藩屬、一位國勢較弱的王、一位被征服的王,或一個僕人訂立盟約的時候,要麼那位君王和僕人都要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並且說:「如果我沒有履行我的承諾,願我被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走獸作食物。」要麼只是那個僕人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但是當只是那位君王親自經過那些肉塊時,神要說的是:「亞伯蘭,我將會為着我們兩人經過那些肉塊。」
這就是福音。救恩與基督信仰不是一種努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天助自助者」,也不是一種夥伴關係。神在那些肉塊中間經過,並且說:「我將會為着我們兩人,自己承擔背約的詛咒。亞伯蘭啊,如果我沒有履行我在這個協議中的承諾,願我被剪除;可是,亞伯蘭啊,如果你沒有履行承諾,也願我被剪除。亞伯蘭,我會賜福給你,即使這意味着我必須受死。」這事確實發生了。
難道你察覺不到,在多個世紀以後,再有黑暗降臨嗎?你在馬可福音15章33至34節讀到:「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着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以賽亞書53章8節提到亞伯蘭不知道的一些事情。亞伯蘭不知道的,就是神為了成就祂的應許,將要付上什麼代價。
以賽亞談到彌賽亞,說:「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神的永遠不朽變為遭受死亡之苦。神的永恆不變遭遇到變更。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神死了。神被剪除了。神被踐踏於塵土之中。黑暗降臨在祂身上。
神正在做什麼?看看我們如何應用這真理。首先,你是否看到你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你不信靠神的應許而產生的?你的錨沒有到達最底層岩石上。你知不知道你為什麼擔憂呢?因為你不信靠神的智慧。你真的不信靠神。你知不知道你為什麼生氣或甚至感到苦澀呢?因為你不信靠神的公正。
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討厭自己呢?因為他們不信靠神的慈愛和恩典。事實上,你知不知道你為什麼時刻都不順服,你為什麼總是做錯事?因為你不信靠神和祂的同在,比你藉着悖逆而可能得到的東西更好。
換句話說,你相信:「我最好做一些會令我感到快樂的事情,因為我若一直信靠神到底,我會錯過這些令我快樂的事。」你缺乏自制嗎?你缺乏自尊嗎?你感到焦慮嗎?你感到苦澀嗎?不管怎樣,你的錨是在水裏。你必須把你的錨穏定在底層的岩石上。這就是問題所在。你的靈魂需要一個錨。你怎能得到這個錨呢?
第一,到神那裏,說:「我怎知道呢?」這不是很美好嗎?亞伯蘭到神那裏,說:「耶和華啊,我需要更加信靠祢。我不知道該怎樣做。」神說什麼?神有沒有說:「你竟敢質疑我」?沒有!這不是很美好嗎?神說:「我必告訴你。」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說:「請你醫治我的兒子好嗎?」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那個人說什麼?他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耶穌便治好他的兒子。這就是福音。那些自以為看得見的人,其實是瞎子;那些說「我瞎了」的人,終於開始看見。那些自以為大有信心的人,其實一點信心也沒有。那些說:「我希望我能相信,我不相信,我想相信」的人開始有信心。那實在是信心的開始,因為你將會到神那裏去。
我應該用這種方式去說明。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信心,是由說出這樣的話開始:「我沒有信心。」在你終於說出這句話的那一刻,神來到。祂將要做一些事情。你必須到神那裏,說:「我怎知道呢?」你必須到祂那裏去。你只要告訴神,你沒有信心。神不會揍你一頓。
施洗約翰差派他的門徒到耶穌那裏,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耶穌沒有說:「你竟敢質疑我?」耶穌打發那個門徒把一個消息帶回去。如果你到神那裏,說:「我知道我的問題是什麼。我不信靠祢。我也不信賴自己。我並不精通此道。求祢幫助我。」那麼,神必回應你。
第二,以主要的事為重,而非次要的事。那些爭論點是什麼?請忘記神是否在每天有二十四個小時的七天裏創造了世界,還是神以進化來創造這個世界。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當然,這可能是一件大事。讓我們不要討論墮胎。讓我們不要討論同性戀。讓我們不要討論方言。讓我們不要討論教派。甚至讓我們不要討論聖經裏的所有神蹟是否都發生了。
難道你不明白嗎?既然耶穌是祂所說的那一位,既然那黑暗是降在耶穌身上,既然耶穌是從那活人之地被剪除,既然耶穌是那一位,那麼,其他一切事情都豁然明白了。你不會透過研究考古學,或透過檢視周邊的事情,去為你的靈魂找到一個錨,或是去得到你的信心。
你必須做神為亞伯拉罕所做的事情。神向亞伯拉罕展示了福音。你必須到耶穌那裏。你必須看見耶穌正在做祂曾做過的事情。你知不知道耶穌做過什麼?耶穌是多麼的愛你......你在那裏有一個錨,因為那個錨不只是在水中,不會把耶穌基督從我們那裏趕出來。神把地獄傾倒在耶穌身上。耶穌已被撕得粉碎,祂卻堅持留在十字架上。
你在那裏有一個錨。看看那個錨。如果你這樣做,你便會相信。在某意義上說,這是理智上的,因為你若首先到耶穌基督那裏,基督徒生命裏的其他一切事情都豁然明白了。「你怎知道有一位神?」看看耶穌便找到證據。「你怎麼會相信神蹟?」既然耶穌是祂所說的那一位,神蹟是多麼容易發生。
「為什麼你相信有一位神,為什麼你相信相信神蹟?」既然耶穌是祂所說的那一位,並且祂這樣說了,那麼在理智上,一切事情都豁然明白了,但在個人方面,你需要看見耶穌。你需要目睹祂。你需要把目光投在祂身上。你在今天的節目中有沒有這樣做呢?你有沒有受感動?你有沒有在臉上或心裏流下一點淚?
就是這樣。那個錨往下垂,最終什麼東西都不會使你動搖。沒有什麼東西使你動搖,你會說:「我的主,我的神,祢是我的盾牌,不是四周的環境,祢是我極大的獎賞。」你明白嗎?神沒有說:「親愛的朋友,我來把你的獎賞帶給你。」神說:「我來成為你的獎賞。我來把耶穌賜給你。」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把我們的錨往下垂。這樣做的唯一方法,就是像亞伯蘭一樣,承認自己的問題,承認自己的困難,也承認自己的疑惑,並且跟祢談話,彷彿祢就在那裏。其次,求祢幫助我們看見一切的中心。耶穌是不是祂所說的那一位?耶穌是不是那位成為軟弱、容易受傷、被殺的神?
耶穌是不是被剪除的那一位?耶穌是不是經過那些肉塊,並且說:「如果我不遵守諾言,我會承擔刑罰;如果你違背諾言,我甚至會為你承擔你的刑罰」的那一位?天父啊,感謝祢賜給我這樣的救恩。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