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致命的罪」系列五、妒忌:以色列人的故事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一起來探討「罪」這個主題,今天我們探討「七種致命的罪」系列──「妒忌:以色列人的故事」這個題目。

我們今天會看一段簡短的經文。我先給你少許背景資料。民數記11章4至6節所記載的事情,是在一件頗長的事件當中發生的,許多人對這事件也很熟悉。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他們被迫去幫忙埃及人建造古埃及時代很多偉大的建築物。但他們是奴隸。他們受盡殘酷的壓逼,被毆打,甚至被殺害。

當以色列人的人口漸漸增多,很多孩子都被屠殺,情況十分可怕。但神藉着摩西和神蹟奇事帶領他們離開埃及。他們過了紅海。但在他們往迦南,就是他們的應許之地途中,他們必須經過一個曠野,那裏沒有任何食物可喫……完全沒有任何食物。神供應他們食物,那就是所稱的「嗎哪」。

嗎哪降下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聖經說嗎哪在每天的早上,與露水一同降下,一星期六個早上……最後的一個早上沒有降下。嗎哪散佈地上,我們從經文知道它看來像芫荽子,也像樹脂。嗎哪很輕,可以用來製成糕餅。這是他們唯一可以喫的東西,是他們唯一能夠賴以維生的東西。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以色列人開始向神哭號,就是那位在曠野供應他們的神。民數記11章4至6節說:

4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喫呢?5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喫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6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這是神的話語。

以往從沒有人比現在更願意承認人類病了。我們生病了。我們殘忍地互相對待。我們殘忍地互相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致我們似乎無法痊癒。我們心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不快樂感覺,似乎是無法熄滅的。在過去的百年間,主流西方思想認為人類這麼殘忍、這麼不開心是源於周圍環境問題,是來自外在的因素和周遭的情況。

但在過去幾十年,越來越多知識分子、聰明人、哲學家、思想家願意承認問題源於更深層的東西。他們其實是說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可能說得對,他說:「親愛的布魯特斯,錯的不是掌管我們命運的星座,而是我們自己……」我們裏面有些問題。

當然,多個世紀以來,聖經一直說人類的問題不是外圍環境問題;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裏面有一種毒藥,就是罪。英國作家兼翻譯家多蘿西.塞耶斯(Dorothy Sayers)把罪定義為人的內心深處錯置了位置。這種毒藥深深毒害我們深。中毒有各種症狀。

當你服下毒藥,在你死亡之前,會出現一些症狀。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中毒,你必須瞭解那些症狀。除非你瞭解罪的症狀,否則你總不會了解自己的人生,總不會了解社會,總不會了解人類,也總不會了解生命。

在這幾個節目中,我們一直在看罪如何像毒藥那樣以各種方法扭曲我們的生命。這帶給我們盼望,因為只有當你瞭解罪的症狀、本質和來源,你才能夠了解有什麼解藥。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罪的毒藥另一個主要的症狀。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症狀、根源和解藥吧。

其中一個症狀是妒忌。我們從以色列人在曠野裏的事蹟看到這一點。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妒忌」這個詞沒有多大意義,不會使你感到害怕和不安,因為我們往往以一個非常狹窄的方式去定義妒忌。我們認為妒忌就是嫉妒,是有意識地嫉妒別人擁有錢財,但我想告訴大家,聖經教導我們,妒忌遠遠比嫉妒的滲透性更大,破壞力更大,也更深入和危險得多。

第4至5節說:「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喫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喫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看看第6節:「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從字面看,以色列人說:「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這是一個不太緊貼原文的翻譯。譯作「心血」這個詞的希伯來文(nephesh)是指生命力。你知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意思是說:「我們快要死去,因為我們沒有別的食物,只有嗎哪。我們快死了!我們感到暈眩。我們感到不適。這不足夠我們維生。我們的靈魂枯竭了!」

這些人說什麼?這件事情相當簡單。妒忌的心態深深毒害我們,使我們無法享受那擺在我們面前的東西,無法坐下來,活在當下,併爲着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歡喜,反而挑剔這一切,說:「這是不足夠的,這不夠好。」

妒忌這種心態有時較強,有時較弱。有些人較強,有些人較弱。在你的一生中,這種心態有時較強,有時較弱,但它是存在的,因為我們全都是罪人。我們都中了這毒。妒忌使我們無法坐下來,享受那擺在我們面前的東西。

我們找到有什麼出錯了,現況不令人滿意。換句話說,妒忌是一種心態,說:「回到那裏,在那裏我就感到高興了,但我現在所擁有的還不夠好,看看那些瑕疵。看看它有什麼不妥。就在那裏。如果我的情況是那樣,如果我的處境是那樣,我會很高興。回到那裏。如果情況像以往那樣,我會很高興。就在那裏。如果事情能這樣發生,我會很高興。但現在的情況還不夠好。」

看看以色列人。我認為這個情況很有趣。當他們在埃及的時候,他們說:「啊,是的,我們有很多食物,而且是免費的。」他們是奴隸。他們不用為食物付出任何金錢。有食物供應給他們。是魚、韭菜、檸檬、香瓜等食物。這些食物都是免費的,但是當他們在埃及的時候,他們說:「在沒有自由的日子,這一切免費的食物有什麼好呢?」

但現在他們自由了,他們說什麼?「如果我們要餓死,自由有什麼好呢?」當他們回到那裏,他們會說:「在另一個地方,我會很高興,現在這裏不夠好。」當他們離開那裏,他們又會說:「回到那裏,我會很高興,現在還不夠好。」你聽見都覺得可笑。

有些人認為住在大城市的人比其他人更多出現這類問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曾刊登記者約翰.蒂爾尼(John Tierney)的一篇文章,題為「挑剔、挑剔、挑剔」。他說,紐約人患上一種他所謂的內在「瑕疵挑剔症」。「瑕疵挑剔症」是把焦點放在瑕疵、過失和錯誤之上。因此,人們常說:「我討厭這事。這不夠好。」

人們對餐館、藝術、朋友和職業等方面都抱着這種態度;當人們約會的時候,對約會對象或結婚對象也抱着這種態度。蒂爾尼說人們絕對是瘋了。他回憶說,他曾聽見一位男士跟別人談到他一次相親的經驗。

他說:「啊,約會開始時很好。她打開門,她看來很不錯,漂亮的臉蛋,美好的身段,甜甜的笑容,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直到她轉過身來。」他不祥地停頓了一會,搖一搖頭。接着,他悲傷地說:「她雙手的肘部有點骯髒。」就是這樣了。他繼續那次約會,但他知道這段關係告吹了。

我看着他,我的第一個本能反應是想向他建議,他們兩人可以嘗試用某些方式去解決問題,也許是接受輔導,或用少許肥皂和水清潔一下也有幫助,但後來我發覺這不是問題所在。他總會找到別的事情去挑剔。他的說聽起來很像我一直聽到身邊一些單身朋友解釋他們的新戀情為何出了問題:

他說:「她讀錯了一個字音。」

「如果她能減去七磅便好了。」

「他是公司合夥人,但那不是一間大公司。再者,他穿着黑色短襪。」

「在我單身的日子裏,我知道自己對女伴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我只是希望她是一個優秀的小說家或太空人,具備時裝模特兒的背景。」

你聽着也會笑起來。親愛的聽眾朋友,頭痛可能是因為你駕駛的時候沒有戴上太陽鏡所引致的症狀,也可能是腦瘤的症狀。這情況可能很輕微,很快就過去,也可能非常嚴重。事實上,我認為蒂爾尼所說的話強而有力,也千真萬確。他說:「我們為什麼這樣呢?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對待自己?為什麼我們這樣對待別人?為什麼會有這種嚴重的『瑕疵挑剔症』?」

蒂爾尼說:「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城市逼使當地居民變得瘋狂。也許財富和魅力的親密接觸,扭曲了人們的期望。」可是,現在的情況比他所說的更差了。聖經說這頭痛不是駕駛時沒有戴上太陽鏡所引致的症狀;而是癌症正在蠶食你身體的症狀。癌症正在蠶食你的身體。它的威力很大。蒂爾尼說我們的視覺判斷事情的方式扭曲了。這是正確的。

看看這段經文。以色列人說:「我們的心血枯竭了!我們在埃及更好!」你看到那扭曲的情況嗎?他們專注於瑕疵。他們專注於錯誤。他們專注於這一切,以致他們的記憶完全扭曲了。他們怎能忘記呢? 他們說:「我們在埃及更好。在那裏食物是免費的。」

當然,食物在那裏是免費的。但他們是奴隸!他們怎能忽視呢?還記得他們的孩子被屠殺嗎?他們說:「啊,但我們在埃及更好。」他們怎會如此被扭曲?蒂爾尼說得對。我們裏面出了問題。我們患了「瑕疵挑剔症」。 「我們討厭各樣東西。我們討厭我們的境況。我們的境況還不夠好,我們從前的情況比較好。」

讓我告訴你們,這種心態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大。終極的例子是伊甸園。亞當和夏娃給你展示你是怎樣的。亞當和夏娃在樂園裏!那是一個完美的地方。沒有死亡,沒有疾病,也沒有過錯。一切都是完美的,但他們從蛇那裏得了一個念頭:「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嗎?」

他們說:「不,不是什麼都可以做。除了不能喫那棵樹上的果子外,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那棵樹上的果子外,我們可以喫其他任何東西。」這令他們想到:「我敢打賭,那棵樹上的果子是最好的。我敢打賭,其他所有樹都不及那棵樹好。」他們並不滿足。他們心裏想:「我能想到一個比伊甸園更好的境況!」

你認為這意味着什麼?聽着。我不在乎你現在對自己的情況多麼不滿。聖經告訴你:如果你帶着你現今充滿罪惡的心去到伊甸園裏,你也會發現有些事情出錯了。那就是罪所帶來的問題。它使你尋找過錯。它使你尋找瑕疵。它使你拒絕一切。沒有一樣東西達到你的標準,所以你很悲哀,你是這樣去理解事情的。

因此,,有些人總不結婚,或者當你結婚後,你總是對配偶感到不滿。因為我們討厭自己所身處的社會階層,被逼去追求事業成就。因此,有些人無法忍受望着鏡子前的自己。

因此,很多人對別人存着批判的態度。因此,有些人總是無法加入教會。挑剔、挑剔、挑剔。當然,你會發現這種情況。有些人只是二十歲出頭,卻經常出現中年危機。他們說:「啊,因為我只需要改變一下。我不喜歡自己的模樣。」

就在那裏!回到那裏!罪不斷毒害你的生命。你總是無法坐下來,享受擺在你面前的東西。你總是無法休息一下,好好領受你所擁有的東西。我們在某程度上都因此而受苦。這是罪的症狀。 你說:「好吧,罪的根源是什麼?」

第二,罪的根源。「我稍稍明白為什麼這使我的生命變得灰暗,總是不開心,總是惱怒、發癢、煩躁,並且批評四周的人和事。」罪的根源是什麼?啊,罪的根源是不信靠神。但你無法逃避神。

我們對一切事情總是不滿,總是無法享受任何事物,並且感到悲哀。起初一切都很好,但漸漸退色,但還沒有完全停頓,但你說:「我想要新的東西。我想要更好的東西。」

聖經說,這是因為你不信靠神,這是終極的毒藥。你不信靠神。你不認為神是值得信賴的。如果有人說:「我不是這樣的。」這人實在不知道自己的心了。我可以肯定的事情不是很多。我只會選擇我絕對肯定的事情。

有一件事情是我絕對肯定的。我們的心不信靠神。神在竭力使你得着最大的好處,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點,如果你看不見這一點,這便是你所面對眾多問題的根源。你實在不瞭解自己的心。看看以色列人說什麼。他們說:「我們的心血枯竭了。」為什麼?他們說:「因為除了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沒有別的東西。」

你明白他們在說什麼嗎?他們要說的是:「因為除了神給我們的東西外,在我們眼前沒有別的東西,我們都枯竭了。如果我們只領取神給我們的東西,我們將會枯竭。如果我們只是倚靠神所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完全依賴祂,如果我們完全以祂為中心,我們就要死了。這是不夠的。」

這絕對是一個謊言。申命記第8章記載,當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飄流結束時,神臨到他們,對他們說:「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如果你不明白民數記第11章這段經文,又不認識生物學、解剖學和生理學,你不會明白這到底是什麼回事。當你得不到適當的營養,你的雙腳會腫起來。例如,壞血病使你的雙腳腫脹,因你沒有足夠的維生素C。

在申命記第8章,神臨到以色列人,對他們說:「儘管你們以為只吃嗎哪是不夠的,但這是足夠的。我用嗎哪餵養你們,嗎哪含有你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嗎哪含有你們所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嗎哪含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以色列人在說什麼?他們說:「但我們感到暈眩。我們覺得我們快枯竭了。」這並不難看到。如果有兩、三個人在一起,說:「喂,讓我們告訴某某,她看來快病倒了。」如果你這樣說了一遍又一遍……過了一會,她就會開始覺得不適。

這很有趣,但是這一點也不可笑。這正是罪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看一看自己的生命,看看罪給我們所帶來的影響。以色列人認為嗎哪是不足夠的,因此他們覺得不適。他們說:「這是不夠的。我們感到暈眩。我們感到噁心。這嗎哪是不夠的。」當然,情況真如他們所說的一樣。他們真的病了!他們確實有這種感覺。

這正是罪所帶來的影響。你看着自己的人生,說:「我的人生不夠美好。我的人生不夠成功。我的人生沒有足夠的愛。」如果你這樣對自己說,你會開始感到暈眩,你會感到噁心,而且你會開始失去知覺。情況真的如你所說的一樣。你知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在內心深處說:「如果我只信靠神,我必枯竭。」

有人說:「我不相信這事。」讓我告訴你,這是我們所有問題的基本原因。讓我給你們舉兩個例子說明。一個是宗教主義者,另一個是不信宗教的人。舉例說,一個不信宗教的人會說:「什麼?遵從十誡?到教堂去?跪下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祈禱?捐錢?不可以有婚外情?宗教?我想享受生活。」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全心全意順服神,不馬虎了事,不走捷徑,我必枯竭。」他們相信這一點!他們笑着說:「這是對神的美善的攻擊。」

很多人也是這樣說: 「我知道聖經說什麼,但我不得不走捷徑。我知道聖經說我不應該這樣做,但我不得不這樣做。我知道聖經說我不應該做這些事,但我不得不這樣做。我知道聖經指明我不應該這樣做,我知道宗教要求什麼,我知道基督教要求什麼,但我真的做不到。我必須為自己補充一下。如果我什麼都不做,只做神所吩咐的事情,我必枯竭。(「什麼也沒有,只有嗎哪。」)這是不夠的。」

另一方面,讓我給你看看一個宗教主義者是怎樣的。典型的虔誠人常感到有點內疚,總是感到有種焦慮。你說:「你蒙神接納,並不是因自己的善行,而是因着耶穌為你受死,祂愛你,如果你信靠祂,而不是信靠自己的善行得救,祂必接納你。」你知不知道宗教主義者會說什麼? 「這太容易了。」他們總是這麼說。

事實上,有些人這樣說:「這太容易了。我不相信,你必須做得好。我要自己加點什麼。什麼也沒有,只有嗎哪是不夠的。我將枯竭了。」難道你不知道,凡不相信神赦免人,或心裏想「服從只會把我約束,如果我完全順服,就不能享受生活」的人,生命就此被毒害嗎?

你不相信神,因為你不相信神,你明白這會怎樣影響你嗎?你不相信神,你轉向別的事物,但它們無法給你那唯有神才能給你的滿足。大衛穿上掃羅的盔甲,但那盔甲不是為他而造的。你還記得嗎?小小的大衛在出去迎戰歌利亞之前,掃羅對他說:「穿上我的盔甲,這會保護你。」大衛穿上盔甲,那盔甲卻不適合他。盔甲把他擦傷,並把他拖慢下來。盔甲對大衛造成妨礙。

當你不依靠神,卻轉向其他事物,你就是不相信神(你說:「什麼也沒有,只有嗎哪。」),你不相信神會滿足你,你說:「我不得不這樣做。我也想這樣。我也想這樣。」但那些東西不會滿足你,它們不會使你滿意,你會挑剔那些東西。你必會這樣做。那些東西總是無法取悅你,因為你不相信神,你會挑剔那一切。你會不斷挑剔、挑剔、挑剔。你的「瑕疵挑剔症」會不斷髮作。那麼,有什麼解藥?

第三,解藥。啊,解藥就在這裏。解藥是什麼呢?如果以色列人沒有輕視嗎哪,如果他們說:「看看神所賜給我們這美好的東西」,而不是說:「我們希望有魚。我們希望有黃瓜、西瓜、韭菜、蔥和蒜。」如果他們說:「這是何等奇妙的神蹟!」「是的,嗎哪隻是一樣東西。」

這樣說是沒有錯的:「主啊,有兩種嗎哪好嗎?有白肉、紅肉和其他食物好嗎?有淺色的和深色的嗎哪好嗎?有其他食物好嗎?」是的,嗎哪隻是一樣東西。但為什麼只着眼於一點,為什麼他們不着眼於神賜下嗎哪這個事實?為什麼他們不着眼於這是神的憐憫這個事實?為什麼他們不着眼於這是一個神蹟這個事實?為什麼他們不着眼於神的恩慈和美善?如果他們存着感恩的心,不再輕視嗎哪,他們就不會這麼說,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這段經文給我們什麼教訓呢?這裏的教訓就是,如果你凡事都挑剔,如果你看見每樣事情都是壞事或錯事,聖經說這是因為你在某方面輕視天上真正的嗎哪。我們對每樣事情都不滿,唯一的原因是我們輕視真正的嗎哪。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嗎哪?耶穌曾在約翰福音第6章談論過。在約翰福音第6章,眾人聚集在一起,對耶穌說:「我們怎知道你是從神而來的?我們的祖宗知道神與他們同在,因為神降下嗎哪。我們怎知道神與你同在?」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耶穌要說的是:「摩西給你們的嗎哪是好東西,但那只是一個象徵,表徵我能從天上賜給你們的真糧。你們知道為什麼你們的靈如此空虛嗎?你們知道為什麼你們無法對任何事情都感到高興嗎?你們知道為什麼沒有東西能滿足你們嗎?那是因為你們沒有這從天上來的真糧。那是因為你們沒有永生,沒有能滿足你們的喜樂、力量和愛。你們若喫這從天上來的糧,就是我賜給你們的糧,你們將永遠不再餓。」

你知不知道他們說什麼?他們說:「主阿,常將這糧賜給我們!」他們要說的是:「如果這就是我們總是無法找到快樂,總是覺得一切都不夠好的原因,請將這糧賜給我們。」耶穌如何回答? 祂說:「我就是生命的糧。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你知不知道眾人立刻做什麼?他們輕視耶穌。他們看不起耶穌。你知不知道他們說什麼?他們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嗎?他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嗎?他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約翰福音6章41至42節記載了這話。眾人看不起耶穌,就像以色列人輕視嗎哪一樣,那正是人們對耶穌基督和福音的態度。

在大城市,如果你對一般人這麼說:「我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祂從天上降臨,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祂的血已救贖我們的罪,現在我們若接受耶穌基督,便可以重生。」他們會說什麼?他們不會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理論。讓我們來談談吧。」不。他們會輕視你所說的福音。他們心存輕蔑 。他們瞧不起福音。

當保羅在雅典山的亞略巴古傳道,人們對保羅說什麼?他們說:「啊,這很有趣」嗎?不。他們說:「這口齒不清的人在說什麼呢?」耶穌基督在世的日子,人們不斷地藐視祂。人們對待祂像對待嗎哪一樣。他們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 拿撒勒沒有什麼好東西。」

當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祂受盡嘲笑。人們說:「你說你是王,我們會待你像王一樣。這裏是給你的荊棘冠冕。」當耶穌基督站在那裏流着血,人們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你說你是先知嗎?我們將會看到你是不是先知。」他們蒙上耶穌的雙眼,並且打祂,說:「如果你是先知,說預言吧!剛纔打你的是誰?」人們藐視耶穌基督。人們看不起耶穌基督。

以賽亞書第53章說,祂受藐視和拒絕,我們也不尊重祂。但這是耶穌基督拯救我們的方法,我們藐視祂,祂卻沒有藐視我們。事實上,這與我們心裏的「瑕疵挑剔症」截然相反。耶穌基督不但沒有輕視我們,祂甚至反其道而行。你知道我們做什麼?我們的目光忽略事物的優點,往往只有對事物的恨惡;但耶穌基督的目光忽略我們的罪惡,去愛我們。

美國電影《第一夫人的保鏢》(Guarding Tess)講述一位總統遺孀一位特工人員的故事。總統遺孀堅持聘用那位特工保護她。你知道原因嗎?因為她知道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就是她的丈夫對她不忠。

她的丈夫是一個卑鄙的人。她丈夫在任總統期間逝世,人們為他哭泣,卻不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人們不知道總統的為人,但總統遺孀知道那位特工知道她的丈夫是個怎樣的人,知道他一切缺點,知道他在很多方面都是個懦夫,知道他是個卑鄙的人,但總統遺孀看到那位特工在葬禮中哭泣。總統遺孀說:「這個人知道我丈夫的為人,卻依然愛他。」因此,她堅持要那位特工一直留在自己身邊,因為她也知道丈夫的為人,但仍然愛他。

這種表現與妒忌相反,這也是耶穌基督所作的。耶穌基督認識你。約翰福音第2章說:「祂知道人心裏所存的」,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耶穌基督知道我們罪惡的心,以致祂不將自己交託我們,但祂所作的與我們相反。我們忽視美好的事,反倒恨惡一切,只注目於瑕疵之上,耶穌基督卻忽略我們的惡行,無論如何都愛我們。祂沒有藐視我們這些愛藐視的人。

親愛的聽眾朋友,你明白嗎?讓我指出兩點來結束這信息。首先,有些人也許並不真正明白福音。這裏所說的就是福音。就在這裏。耶穌基督是天上的糧。除非耶穌基督被擘開,否則它不能使你完全。如果你多年來一直以耶穌基督作為你仿效的典範或榜樣,那麼,祂是一個失敗的典範。你知道這一點嗎?你知不知道為什麼耶穌基督作為一個典範是失敗的呢?

如果你以為只是仿效耶穌基督,只是努力效法祂,就可成為基督徒,那麼,耶穌基督作為一個典範是失敗的,因為祂將要做的一切,令我們感到可怕。你永遠無法達到標準。但如果你明白耶穌基督就是天上的糧,明白耶穌基督被擘開,你就得以完全。如果那餅完好無損,你就會餓死。如果那餅擘開,你就得以完全。如果那餅完好無損,你就會破碎。耶穌在約翰福音6章51節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

除非你明白耶穌為你受藐視,為你這個愛藐視的人的罪付上代價;除非你明白耶穌所作的一切,否則你永遠不會獲得這新生命,你永遠不會得到祂的愛,你永遠不會獲得祂所賜的喜樂,這一切永遠不會進入你裏面,使你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就是一個知道怎樣把目光越過邪惡,並作出肯定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可能會說:「我知道這事。為什麼我的『瑕疵挑剔症』仍然不受控制?」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你忘記了這些事情。親愛的聽眾朋友,看看耶穌。不要注目於周圍的人的罪,相反,你的目光要越過他們的罪。你應該是世上最容易接納別人失敗的人。

耶穌說:「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你是這樣的人嗎?你還記得那個行淫時被捉拿的女人嗎?耶穌說什麼?耶穌對那個女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抑或當你發現別人有什麼錯處時,便會說:「啊哈!我找到你的錯處了。就在那裏」你是這樣的人嗎?你是一個容易接納別人失敗的人嗎?你是一個肯定別人的人嗎?你是一個知道如何遮蓋別人的赤身露體的人嗎?我不是說不要處理失敗;我的意思是儘管別人失敗了,你仍愛他們。

如果你無法做到,如果你沒有耐心,如果你無法以感恩的心去享受神賜給你的東西,如果你不能坐下來享受這一切,過着感恩的生活,那麼,除非你能約束自己,存着感恩的心去看人生的一切事情,否則你已忘記耶穌為你所作的一切。你不喜歡你現在不得不與他在一起的人嗎?你說:「啊,他們令我混身起雞皮疙瘩 。」你也令耶穌混身起雞皮疙瘩 ,但祂的目光超越那些雞皮疙瘩,祂愛你。耶穌沒有藐視你。你怎可以藐視別人呢?

你對自己現時的境況感到不滿嗎?莎士比亞說:「親愛的布魯特斯,錯的不是我們的星星,而是我們自己……」現在,你應該看看自己的問題,說:「我應該作出一些改變,我要改變,但我今天不會感到悲哀了,你知道原因嗎?因為今天我若是在伊甸園裏,按着自己的心思意念去看事物,一切都是不夠的,但耶穌所作的一切已足夠,祂為我受死,使我在天父看來也是夠好的。」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克服妒忌之心,求禰幫助我們克服挑剔的毛病和我們自招的痛苦。求禰幫助我們不要藐視禰的愛子耶穌基督和福音,也幫助我們看見祂沒有藐視那些藐視祂的人,以致我們可以肯定別人,以肯定和感恩的心去過我們的生活。求禰使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