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 主禱文 (三)
梁家麟

經文:馬太福音六9~13

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我們且總結一下耶穌對祈禱的教導。

常說「明人不做暗事」,但在祈禱一事上,「明人必做暗事」。登山寶訓裏耶穌就祈禱、禁食和施捨這三樣最基本的宗教行為的教導,都同時鄭重地強調「明人必做暗事」的原則:祈禱要暗中做,禁食要暗中做,施捨要暗中做。耶穌都指出上帝是「在暗中的父」(和修本作「隱祕中的父」),祂在暗中聽我們暗中的祈禱。

這裏耶穌談的主要是個人的私禱;但即或在公禱的範疇,耶穌的教導仍是重要的指引。公禱當然不會在內屋私下進行,需要讓其他人聽到禱詞,以便一起說阿們。但是,公禱若是真正的禱告,便仍只應有兩造:禱告者的「我們」,和垂聽禱告的上帝;兩造以外,不存在作為第三者的聽眾或觀眾。開口祈禱的只有一或數人,他(們)代表所有人向上帝祈禱,卻不是在向上帝說話的同時,又向會眾說話。公禱是禱告者代表人們向上帝說話,而非假借上帝的名義來對人說話。為此,得儘量泯除禱告的表演成份,不要藉禱告來表現個人的智慧、靈命、眼光或胸懷;更不要顯露甚麼修辭技巧和文學素養。華麗鋪張的對偶俳句,用大堆經文串連的空洞讚美,最常出現在經精心撰寫的禮儀性禱文裏;它們與其說是跟上帝說話,不如說是禮儀師的文學創作,這是對人說而非對上帝說的。華麗鋪張只是對人有意思,對上帝全無意義。上帝要求的是簡單、樸素、純真、誠懇。其他所有東西都是多餘、甚至有妨礙的。不要濫用「將最好的獻給主」一語,這話在教會裏常常給利用來粉飾和包裝各種錯誤的做法,因為幾乎沒有例外,人們都是將人間標準、世俗標準的「最好」偷運進去。所有專業的、高級的、難度高的、上流社會的品味便是教會裏的「最好」。如此,受過專業訓練、位屬尊貴階層、穿着華麗的文士和法利賽人,肯定便是「最好」了,為何耶穌偏偏總是指責他們呢?為何耶穌對待他們的態度,比對待稅吏和罪人還要不客氣呢?耶穌從沒推崇文士和法利賽人,卻鼓勵我們變回小孩子的樣式,作稅吏的祈禱。

總結耶穌對祈禱的教導,祈禱是人向上帝說話,人說話,上帝垂聽,僅此而已。在向上帝說話的時候不要夾纏其他目的和功能,譬如藉公禱來做宗教教育、異象分享、信徒動員…等。人需要、無能、有罪,所以人得向上帝祈禱;上帝有榮耀、有治權(國度)、有能力,所以人放心向上帝祈禱。

必須注意,耶穌的主禱文並非旨在教導門徒禱告的方法,而僅是做了一個正確的禱告的示範。

讀經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但祈禱是不用學習的。或者說,必須的祈禱是不用學習的,主張要學習的幾乎都是不必須的祈禱。法利賽人的祈禱是要學習的,鋪張複雜的神學詞彙,引用大量經文,由創世記說到啟示錄的祈禱是要學習的;稅吏的祈禱是不用學習的,只要相信上帝,相信祂在聽我的祈禱,按照本性,真誠和真實地說出心中所想的,便是最正確的祈禱。

為甚麼我說這纔是「正確」的祈禱?祈禱就形式和內容,沒有正確不正確之分,只是上帝喜歡不喜歡,是否垂聽,便決定祈禱的正確性了。禱告是向上帝說話,上帝不肯垂聽,再漂亮的禱詞便都是多餘的、錯誤的。耶穌明白告訴我們,上帝垂聽稅吏的祈禱,拒絕聽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祈禱。那你們告訴我,甚麼是正確的祈禱?我們的祈禱還要學習甚麼?

反省應用:檢視一下自己的禱告生活,我是否常懷赤子之心,以最真誠和真實的面貌向天父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