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將會在連續兩次的節目中,從詩篇去查考「不公義」這個主題,正如你將會看到,這是一個極之適切和實際的題目。我們很多人都特別需要掌握這段經文的教導。請聽我讀出詩篇第73篇:
1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2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
我的腳險些滑跌。
3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
4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疼痛;
他們的力氣卻也壯實。
5他們不像別人受苦,
也不像別人遭災。
6所以,驕傲如鏈子戴在他們的項上;
強暴像衣裳遮住他們的身體。
7他們的眼睛因體胖而凸出;
他們所得的,過於心裏所想的。
8他們譏笑人,憑惡意說欺壓人的話;
他們說話自高。
9他們的口褻瀆上天;
他們的舌毀謗全地。
10所以神的民歸到這裏,
喝盡了滿杯的苦水。
11他們說:神怎能曉得?
至高者豈有知識呢?
12看哪,這就是惡人;
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
13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
徒然洗手錶明無辜。
14因為,我終日遭災難;
每早晨受懲治。
15我若說,我要這樣講,
這就是以奸詐待你的眾子。
16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
眼看實係爲難,
17等我進了神的聖所,
思想他們的結局。
18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
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
19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
他們被驚恐滅盡了。
20人睡醒了,怎樣看夢;
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
21因而,我心裏發酸,
肺腑被刺。
22我這樣愚昧無知,
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
23然而,我常與你同在;
你攙着我的右手。
24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
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裏。
25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
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26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
但神是我心裏的力量,
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27遠離你的,必要死亡;
凡離棄你行邪淫的,你都滅絕了。
28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
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
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經文讀畢。這是神的話語。
我很想與你一同研讀這篇詩篇和當中的教導,並且必須為此付上一些時間。
聽着,很多人都對神發怒,包括那些相信神的人,和那些不相信神的人。那些不知道自己相信什麼的人,會對神發怒。我聽過美國一位著名的講道家斯普勞爾(R.C. Sproul)講述這個故事。有一次,斯普勞爾去打高爾夫球,他的高爾夫球搭檔堅稱自己不相信宗教。斯普勞爾查究了一點兒,後來,他的搭檔轉身對他說:「我不能相信一位會讓我的小寶寶死去的神。」
你看到什麼?當你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證據確定神存在時,便出現一種「真正的懷疑」。其實不是這樣的。你不能向一個你肯定不存在的人發怒。我們心裏想著的許多事情,在理智上都存著疑問。「我只是看不到證據」,實際上,你是向你存疑的那一位在發怒。
不只是不信神的人才會這樣。不只是懷疑或是疑惑的人才會這樣。不只是不知道自己相信什麼的人才會這樣。我正在向你表明,在你一大堆所謂的懷疑論和理智的疑問背後,你可能只是對你的人生的際遇發怒,並且對神運作這個世界的方式發怒。我也正在向你表明,對很多自稱基督徒的人來說,他們很多的懷疑、很多的煩惱和很多的掙扎背後其實是忿怒。
輔導員會告訴你,我們最常否定的情緒是忿怒。在典型的教會裏,人們會說:「向神發怒?啊,虔誠的基督徒從不向神發怒。」然而,聖經中有許多極其誠實和真實地表達感受的經文,我們在這裏便看到其中一段:「因而,我心裏發酸,肺腑被刺。我這樣愚昧無知,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詩人正在說什麼?他正在對神說:「我向你發怒。」
詩篇44篇17節和22至24節說:「這都臨到我們身上,我們卻沒有忘記你,也沒有違揹你的約……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主啊,求你睡醒,為何盡睡呢?求你興起,不要永遠丟棄我們!你為何掩面,不顧我們所遭的苦難和所受的欺壓?」在整部聖經中,我們讀到一些很真實的人物。我希望你也變得真實。
你們當中有些人說:「我不是基督徒,我不相信神。」你實際上是說:「我向神發怒。」這是你真正的問題。有些基督徒說:「嗯,真正的問題是我無法成長。敬拜毫無幫助。我的靈修時刻沉悶得很。我不明白。對我來說,神似乎並非十分真實。」你也許正在對神生氣。
這是其中一篇經典的經文,,指出當你開始對人生之中不公平的事情發怒,並且對神似乎對世界不當的處理方式發怒時,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可能有一個朋友及時發現自己患上癌症,可以得到醫治。也有人發現患上癌症時已到了末期,救治不到。這一切似乎是隨機的。這一切似乎是不公平的。
這篇詩篇的作者名叫亞薩。他告訴我們,他有一個問題。我想告訴你,這是個多麼典型的問題。一方面,亞薩在第13節告訴我們,他一直過着堪作模範的生活。亞薩一直保持他的心靈潔淨。他洗手錶明他是清白的。他極之努力去過合宜、美好和虔誠的生活,並且事奉神。
另一方面,聖經也告訴我們,雖然亞薩過着這樣的生活,但他遭遇患難。我們不知道確實的原因是什麼。亞薩在第14節說:「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他也許患病、家庭出了問題、陷入經濟困境或面對令人失望的事。我想我們大多數人多年來讀詩篇第73篇,都有點慶幸亞薩沒有告訴我們他面臨什麼困境。亞薩說:「我已經盡力過着一個美好的、端正的、合宜的生活,但每天早上,我遭災難。每天早上都感到痛苦仍在。」
我們不知道亞薩是指情感上的痛苦、心理上的痛苦、肉體上的痛苦,還是其他患難,但我們慶幸亞薩沒有告訴我們他遭遇什麼患難。親愛的聽眾朋友,我希望你們每一個都慶幸亞薩沒有告訴我們,因為當你讀這篇詩篇的時候,你可以在空白處填上你自己所面對的患難,因而更容易產生認同。一方面,亞薩一直過着美好的生活、克己的生活、捨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他生命中樣樣事情都像是出了問題。
第三,最糟糕的是,亞薩看見許多人都沒有努力去過充滿憐憫的生活;反而過着暴虐的生活。他們沒有努力去過端正的生活反而過着不道德的生活。他們沒有努力去過捨己的生活,反而過着自私和揮霍的生活,但他們都擁有美滿的生活。
如果你由第4節讀到第12節,你看到經文提及的那些惡人沒有面對任何掙扎。他們的身體健康強壯。他們看來很好。他們亦覺得自己很好。我們也看到他們辱罵人。如果你讀這一段經文,你便看到他們是驕傲自負的,他們是妄自尊大的。在這世上,有許多人是成功的、是有權勢的、是有影響力的,這事實構成一幅震驚的圖畫。
你們若接近那些人,便察覺到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常辱罵人。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是膚淺的。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是殘忍的。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是衝動的。他們在情感上觸礁。然而,他們平步青雲,一次又一次地成功。這位詩人亞薩說:「我幾乎被這一切壓碎了。」亞薩告訴我們這三件事情:「我一直努力過良善的生活,我的人生卻十分坎坷,但那些沒有努力過良善生活的人卻擁有美滿的人生。」這三件事情快要把他壓碎了。
亞薩在第16節告訴我們他的境況。他說:「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爲難……」這意味着亞薩是極之迷惘和困惑。他的思想在繞着圈子轉來轉去,怎樣也想不通。他徒勞無功,毫無進展。不僅如此,我們在第20和21節讀到,他開始向神心存怨憤。他發怒了。他感到他的怒氣翻騰。事實上,你可以說,他真正面對最大的問題、考驗或困難,就是他在第2節所說的:「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
亞薩那樣說是什麼意思?亞薩正在說,由於他感到困惑,由於他發怒,他已到了一個地步,幾乎失去他生活下去的基礎。他快要失足滑倒。這個景象就如你正在登上一座山,但你的腳失閃,開始向下滑。你知道自己陷入危險中,你在懸崖的邊緣,下面是一個深谷,你險些墮入死亡裏。當亞薩談到他的腳失閃時,他是說自己沒有抓緊生命的根基,也就是他的生命所建基其上的基礎。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多年來在美國聯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任教,很多人認為他是二十世紀一位偉大的神學家。保羅.田立克常說,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生命建基於自己最終關注的一件或多件事情上。保羅.田立克稱之為最終關注的事情。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都有底線。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生命建基於一些東西之上。你爲着什麼而活呢?真正使你聚精會神的是什麼東西?那是什麼東西呢?保羅.田立克總是說,你最終關注的事情常是你優先處理的事情,這支配你的道德標準。
你如何決定怎樣運用你的時間,你如何決定你真正是爲着什麼而活,將會決定你怎樣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有一套價值觀。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建基於自己最終關注的事情上。那些事情就是你真正信奉的神明。那就是你真正敬拜的東西。那就是你的生命真正的基礎。這位詩人亞薩當然是把自己的生命建基於事奉神(那是他的人生目的)和順服神(那是他判斷對與錯的基礎)。亞薩說:「我的腳將要失閃。」他實際上是說:「我將要把整個基礎都扔掉。我將要失去我昔日的基礎,並完全丟棄它。」
你在第12和13節可以看到亞薩說:「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然後,他說:「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錶明無辜。」他要說的是:「這是徒勞無功的。我在地上為神而活,但我什麼也得不到。我開始抓不緊生命的基礎,我說:『這有什麼好處呢?』」
亞薩說,他的腳將要失閃,這意味着他要開始為別的東西而活。也許為名聲而活。也許為權力而活。也許為舒適的生活而活。也許只是為自己而活。也許為滿足自己的衝動而活。活着是要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自己最深切的渴望是什麼。亞薩的人生將要建立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基礎。他幾乎全都失去了。然而,第1節告訴我們,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如何,神是美善的。
亞薩是怎麼脫離這境況?那就是我想在今天的節目中,以及下次的節目中討論的事情。我要向你們展示,亞薩所身處的境況,以及他怎麼脫離這境況;也要向你們展示,他是如何回到他的立足之處,並且最終怎樣回頭說:「神是美善的。我相信神是美善的。無論有什麼事情在我身上發生,我仍知道神是美善的。」你看,亞薩在這詩篇結束時,他回到他的立足之處。但他怎麼到達那裏呢?
在我們討論這一點之前,我想說這篇詩篇有一個重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一個越虔誠的基督徒來說,這類問題越是無可避免的。有很多人說:「向神發怒?嗯,一個真正虔誠的基督徒不會向神發怒。我從來沒有向神發怒。」這樣的態度顯出極大的無知。
難道你不明白詩人為什麼陷入如此的境況嗎?難道你不明白箇中原因嗎?如果他沒有一直常常潔淨自己的雙手,如果他沒有一直保持自己的心純正,如果他沒有一直做這美好的事,他不會陷入這種境況裏。你看到,你越是一個良好的基督徒,你越是自律、越有節制,越慷慨地施予給窮人、越是聽命、越是積極參與教會的敬拜、越是常常禱告讀經,你越是作這一切被視為虔誠的事或基督信仰的實踐;當你看到這個世界的實際情況時,你越感到可怕,這是無可避免的。
事實上,我甚至可以說,如果你從來沒有陷於這種境況裏,這表示你還未竭盡全力。如果你從來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你在基督徒生活上付出很少的努力。我要說的是,這種境況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無論你是基督徒、不是個基督徒,或者不知道自己是否基督徒,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我要說的是,人人都可能陷入這種境況,但我要指出,也希望你們明白,不只是那些心智脆弱、意志消沉或不虔誠的基督徒纔會面對這個問題。親愛的聽眾朋友,如果你想與真神相交,你會發現神作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
如果你所作的像亞薩一樣,有時候,你會落入深深的困惑中。讓我們到客西馬尼園看看。看看那個有史以來最良善的人。看看那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看看那個真正保持自己的心靈純正的人。你看,亞薩所說的,只是相對而言的狀態。亞薩的心靈並不純正。沒有人能保持自己的心靈純正。亞薩的雙手也不是完全潔淨的。他所說的,只是相對於其他人而言的狀態。
在客西馬尼園裏,有一個真正保持自己心靈純正,也保持自己的雙手潔淨的人。在祂的人生快到盡頭時,祂陷入完全的困惑中。祂說:「天父啊,沒有其他方法嗎?難道真的沒有其他方法,讓我們能這樣做嗎?」祂向天父祈求。祂說:「......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祂從天上得到回答:「不。」祂在掙扎,祂在搏鬥。
難道你看不見,你越是良善,,到了某一刻,你越有可能面對這樣的掙扎?事實上,我甚至可以說(正如我已說過,但我要再說一遍),如果你從沒有像這位詩人一樣出現那種感受,這表示你還未真正竭盡全力去尋求神。你不是很努力去過端正的生活。啊,你可能正在過着自私的生活。現在,難道你還未明白這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問題嗎?
現在,讓我們看看亞薩怎樣從困惑中走出來。任何一個深思熟慮、坦誠率直的人,有時都會像亞薩的感覺那樣。有兩個方向去尋求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今天,我會講解其中一個方向。在下次的節目中,我們會更廣泛地探討這個問題。實際上有四個步驟。亞薩做了四件事情,使他從深淵走出來。他快要掉下去。他險些從懸崖滑跌。
亞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住一個消極的想法。這樣要求並不高深困難,但如果你快要從一個懸崖掉下去,抓着任何舊的東西都有效。亞薩抓住一個消極的想法。他說:「我若說,我要這樣講,這就是以奸詐待你的眾子。」然後,亞薩進入聖所。他說:「除非我進入聖所,否則我不會明白這事。」第三,亞薩說:「我看見他們的結局。」他說:「我向後退,看見整個大局。」第四,亞薩發出這個終極的問題。你知不知道這個終極的問題是什麼?這個終極的問題在這篇詩篇終結時出現,最終,亞薩在第25節說:「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亞薩採取四個步驟。今天,我們不會逐一討論這四個步驟。我們將會在下次的節目中詳細討論,但現在讓我們探討其中一個步驟,因為我認為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亞薩在第16至17節說:「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爲難,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當亞薩進入聖所時,他說:「我感到受壓逼。我感到困惑。我感到煩亂,直至我進入聖所,纔看見他們的結局。我看見大局。我看到整件事情。我看到過去、現在、將來與永恆,但在此之前,我只是注視現在。」亞薩看見整個大局。
讓我先指出這個步驟的原則,然後告訴你們如何應用這個原則,因為這絕對是關係重大的。請留心聽着。每當你感覺到亞薩的感受時,每當你生氣時,每當你感到受壓逼,每當你感到困惑,你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人生中不公平的事情開始把你壓下去的時候,你的問題在於你沒有看着整個大局。如果你太接近某樣東西,你根本沒有一個適當的角度去看到你正在注視的那樣東西真正的形狀和大小。
很多年前,有人這樣說。真理不是一個正方形,而是一個立方體。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可以從一個角度去看見整個正方形,但你不能從一個角度去看見一個立方體。你必須繞着那個立方體走一圈才能看到。舉例說,如果你正在看一座房子,並想看到房子真實的尺寸,你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看那座房子。你必須繞着那座房子走一圈。你必須從幾個角度去看那座房子。
這並不表示真理是相對的。我們不是這麼說。我們不是說真理是相對的。我們不是說真理是見仁見智的。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三、四個人繞着那座房子走一圈,這樣便不會有一個人會看見那是一座平房,有一個人會看見那是一座多層式房子,另有一個人會看見那是一座兩層的樓房。
我們現在說的是,除非你看到那座房子的每一面,否則你不會看見那座房子的真正模樣。你必須繞着那座房子走一圈。它不只在實質上是真的,在心理上也是真的。然後,我將會告訴你在屬靈方面是怎樣。它在心理上是真的。偏見是一種簡化論。種族模式化概念是什麼?種族模式化概念就是把一個族羣裏很多人確實擁有的特徵簡化為那個種族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只看到一個正方形,卻看不到那是一個立方體。這就是偏見了。這就是拒絕去看那全貌。
在愛因斯坦(Einstein)出現之前,物理學家認為,光只在波浪的模式上運作。後來,愛因斯坦出現,指出光也會在粒子的模式上運作。如果在愛因斯坦出現之前,你說光不僅是以波浪的模式運作,有時也以粒子的模式運作,物理學家便會說:「你瘋了。這是荒謬無稽的。」
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看見每一面。光可能不是一種波或是一種粒子,因為光有時以某一種模式運作。有時又以另一種模式運作。這是百科全書告訴我們的。還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你必須繞着它走一圈。你必須獲得所有的事實。你必須全面地察看。
這是基督信仰所說真理本質的精髓。當基督信仰說:「這個哲學體系和那個哲學體系都是錯誤的。它們都弄錯了。」基督徒不只是說那些哲學體系弄錯了。他們說那些哲學體系過於簡化,因為屬靈思維的本質是全面地察看,看見真理的每一方面。異端、虛假的教導和混淆的思想,通常是從簡化的思維而來的。屬靈的思維是看得全面。
舉例說,大約九十年前,有人堅持我們可以藉着人類和文明進化到越來越高的層次,去解釋所有人類的歷史。這稱為社會性的達爾文主義。但在今天,這個理論到了哪裏去?這些理論跟啓蒙運動帶來的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遭遇同樣的命運。
親愛的聽眾朋友,在你們當中,有人對基督信仰很多的教導抱着懷疑態度。你對聖經很多的信息都感到疑惑。你知不知道原因呢?因為你被那些似乎是令人信服的思想學說所影響。你所有的朋友都相信那些思想學說。你所有的朋友都認識那些思想。你明白基督信仰的教導就是聖經是這樣教導的,今天我們知道那些思想學說並不是真確的。你已被一些思想學說吸引住了,使你很難去相信福音的信息。
你知不知道在一百年後,那些思想學說會變成怎樣?你知不知道它們會變成怎樣?那些思想學說將會堆在垃圾場裏。如果你把你今天所相信的東西寫下來,而你所寫的並非基督信仰的教義,在一百年後,人們將會根據新的思想學說去取笑你,那些新的思想學說將來也被丟進垃圾場裏。為什麼?因為每一個思想學說都過於簡化了。
我可以告訴你一件事情。在二百年後,世上仍有基督教會,因為福音和基督信仰的真理是是活潑的,直到永遠。基督信仰永遠都不會過時。如果歷史仍在,基督信仰也常存,並且繼續改變生命,改變社羣,因為基督信仰着眼於整個大局。人文學科、經濟學和社會都有一種看法,認為人類是有價值的,是有尊嚴的。然而,這種思想學說假定人會理性和高尚地生活,完全忽略了有關罪的教義。
可是,有另一個哲學體系討厭那樣的你,它說:「是的,我們是反烏托邦的。」然而,當你讀到那個哲學體系時,即使它似乎意識到人類的自私、貪婪和邪惡,但它對待人類像是已經調教設定好反應的物體,像是綿羊般。那個哲學體系忘記了聖經所教導我們的這個事實:就是人擁有神的形象。我們的價值是無限的。我們擁有神的形象。這是聖經所教導的。
每個與基督信仰信息對抗的反基督信仰和非基督信仰的思想體系,到了一百年後,都會在垃圾堆中。這些思想體系將會消失,因為它們全都是過於簡化的。它們看不到大局。這就是屬靈真理和基督信仰的真理,與其他思想方式之間存着的差異。我要提醒大家,不要被這些思想支配,否則你也會變成守舊落伍的人。
如果你正在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你正受到壓逼,如果你不明白這一點,如果神看來像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麼,我告訴你,你站得太近了。你像這人那樣,注視的只是現在的境況,而不是終局。或者你只是注目於「神不是慈愛的嗎?」是的,神是慈愛的,但神也是聖潔的。或者,你只是注目於「神不是聖潔的嗎?」是的,神是聖潔的,但神也是滿有智慧的。直至你退後一步,你纔開始看見事物的每一面。「人不是有罪的嗎?」是的,人是有罪的,但他們也是按着神的形象造的。「人不是有價值和尊嚴的嗎?」是的,人是有價值和尊嚴的,但他們也是卑鄙和邪惡的罪人。
難道你不明白嗎?只有基督信仰着眼於大局。如果你正面對一個難題,如果你正遇上麻煩,那麼,你必須做亞薩所做的事情。你必須做這位詩人所做的事情。你必須進入聖所。經文說:「......思想他們的結局......」亞薩做了什麼?他退到後面。他看見整個大局。現在,讓我簡略地告訴你亞薩看見什麼,因為我將會在下次的節目中更詳細地討論。
首先,亞薩看見他自己如畜類一般。每當你認為神彷彿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你只會對神生氣,甚至到了一個地步,看不見自己的驕傲自大。讓我這樣說吧。許多年前,美國一位作家伊麗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講過這個故事,令我難以忘懷。她說:她看到一個牧人把他的羊捆綁起來,扔進一大桶殺蟲劑裏,當牠們試圖站起來的時候,牧人便把牠們的頭推進下面的殺蟲劑裏。如果不是每年都這樣做一次,羊便會死。我的意思是,羊實在會被蟲子喫掉。當牧人那樣做的時候,你認為羊會覺得怎樣?嗯,羊必定是這樣想:「你不知道你正在做什麼。如果我能逃出這裏,我必把你殺掉。」
當然,正如伊麗莎白.艾略特所說,唯一合情合理的理解就是:如果牧人是比羊高一等的生物,牧人做的許多事情,在羊看來是不合情理的。唯一合乎邏輯的理解就是:高一等的生物所做的,對於低一等的生物來說,似乎是不合邏輯的。你和我與一隻綿羊之間的分別是:動物不應是那麼有自知之明。牠們沒有反省。牠們並不自覺。你和我至少能夠知道自己是低一等的生物。當我們忘記了這一點,我們的行為便如畜類一般。我們會向神咆吼。我們會咬神。
幾年前,我把一隻險些被激流衝去的小貓拉上來。那隻小貓在整個過程都一直咬我和抓我。為什麼?因為那隻小貓以為那隻救牠的手,就是束縛牠的手。牠基本上在說:「放我走。我知道我在做什麼。」如果我讓那隻小貓走,牠會得到自由......但牠會撞在岩石上而死。現在,請聽着。動物無法知道自己是動物。牠們無法知道有比牠們高一等的生物,但我們跟動物不同。
你是否相信有一位神?如果你根本不相信有一位神,你沒有權對於不公平的問題生氣。我的意思是,沒有公平這回事。沒有人要為此負責。如果你相信有一位神,那麼,你必須明白,你若想與真神相交,你不會常常都明白祂。你若以為自己常常都明白神,那麼,你便是驕傲自大了。只要你明白你的行為如畜類一般,而且在神看來正是這樣,你便開始得到自由。
換句話說,如果你與神相交,你總不要被你的困惑所混淆了。你可以感到困惑,但不要被你的困惑弄糊塗了。你可以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但不要被你的不知所措搞得困惑了。難道你不明白嗎?你必須看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是一個罪人。你是低一等的生物。唯一合情合理的是,對你來說,一位真正的神似乎不常是明智的。你看到了沒有?如果你還未開始繞着走一圈,看看事物的不同部分,你會受到侷限,你會被困住。首先,你必須明白:「神比我高一等。神是聖潔的。神是偉大的。神在我之上。我的行為如畜類一般。」
然後,亞薩看到第二面。他開始看見神的公義是滿有智慧的。亞薩在這一節經文所說的是很有意思,他說:「我進了神的聖所......」他開始看見一切事情。「......思想他們的結局。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天哪!你看,亞薩終於開始明白了。他說:「你知道嗎?我們很難相信神。相信神就如行在滑地上。」正如我們剛纔所說,有很多關於神的事情是不合情理的,但又有其道理。聖經中的神是存在的,但對你來說,那位神不總是合情合理的,這個觀點並沒有矛盾之處。它是完全貫徹一致的。
如果你決意拒絕神,如果你決意依靠別的東西,而不依靠神,那麼,你到底為什麼而活呢?你是爲着自己的容貌而活嗎?美容必會過去。你是爲着自己的事業而活嗎?事業必會過去。你是爲着爬到頂峯而活嗎?這一切必會過去,你也可以在頃刻之間逝去。除了神之外,你的腳所踏足的任何地方其實都是滑地,因為其他任何東西都是脆弱的,都是易破的,都是短暫的。
你想不想知道真正的滑地是什麼?有人這樣說:「我無法相信一位容許這些苦難和不公平的事情發生的神。」你若是這樣相信,不要向下看,因為你的思想正處於最滑的地,不要輕看,你是處於最滑溜的理智思維領域中。你說:「我不能相信一位容許這邪惡和痛苦的事情發生的神。所以,我相信可能有神,可能沒有神。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
曾經有人對我說:「既然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而且所有道德規範都是相對的,那麼,我們必須互相包容。」我對那人說:「等一等。如果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那麼,為什麼我不可以打你一把掌呢?因為當你一開口說:『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但你必須包容』的時候,便已經出現了不合邏輯的推論。」
親愛的聽眾朋友,如果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那麼,你根本沒有理據去抱怨人生中不公義的事。如果沒有神,你根本無法界定何謂不公義。你只是抱持一種隨意的信念。你有你的一套公義標準。難道你不明白嗎?你把神除去,因為你認為邪惡和苦難是可怕的,你卻棄掉了判斷公義的基礎。你的思想正處於最滑的地上。你除去了讓你申訴和抱怨的理據。
因此,英國知名基督徒作家及護教家魯益師(C.S. Lewis)說,當人們說:「所有真理都是相對的」,然後又說:「但我們必須包容和同情」的時候,這就像把心臓掏出來,並要求血液繼續循環;或是把器官移除,並要求繼續發揮那個器官的功能;或是輕視嘲笑國家尊榮,卻在我們中間尋找叛徒;或是告訴每一個人真理是相對的,然後對於人人都過著自私的生活大感驚訝;或是把人閹割了,然後祝願他們子孫昌盛。你不能那樣做。
你若否定神,你便處於最滑溜的地上。亞薩開始察覺到這一點。他說:「你知道嗎?相信神,猶如站在滑溜地上;但不相信神,就如站在更滑溜的地上。為神而活,猶如站在滑溜的地上;但為別的東西而活,就如站在更滑溜得多的地上,因為我的生命若建基於神之上,我可能會滑跌,但如果我的生命不是建基於神之上,我必滑跌。」這是無可避免的。在理智上、情感上、心理上,並且每一方面都是這樣的。亞薩開始感覺好一點,因為他正在察看每一面。
亞薩不僅看見神是聖潔的,這使他謙卑下來,他還看見神是滿有智慧的,這使他得到安慰,然後他看見神是滿有恩惠的,這使他改變過來。亞薩說:「我是愚昧無知的,但你攙着我的右手。」試想像你快要從一座山上掉下去,突然有人抓住你的手,把你拉上來。你的腳在懸崖邊擺盪。你正面對死亡。但有人把你抓回來,說:「我救了你。」你對那個人會有什麼感覺?試想一想,你也必須對神有同樣的感覺。
亞薩開始察覺到,當他還是愚昧無知,像畜類一般的時候,神攙着他的手。我們需要認識到,即使我們向神發怒,我們仍然有生命氣息,這個事實就是神愛我們的證據了。你為什麼不能離開神?你為什麼感到困惑?你為什麼爲着你向神發怒這個事實而感到難過?難道你看不見那是恩典嗎?即使你向神發怒這個事實令你感到難過,這也顯出神永遠不會離棄你。祂緊握着你的手。
我認為這位詩人記起神是一位慈愛的神,真正的原因是他進入了聖所。在他所進入的聖所裏並沒有一個有麥克風的舞臺。亞薩看到了什麼?他看見一個祭壇。他看見一個祭牲。如果我們想停下來,如果我們想離開我們正身處的地方,如果我們不想滑跌,我們所有人都一定要看,我們必須留意,並看見耶穌在那祭壇上。
你知不知道耶穌正在說什麼?祂說:「不要告訴我什麼是不公義。我是唯一真正經歷過不公義的人。我是唯一真正無辜的人。我是唯一真正保持自己雙手純潔的人。你從來沒有經歷這一切。我心甘情願受苦,擔當你的刑罰,以致在末日那天,當我終於抹去世上的邪惡和破碎時,我不用把你剪除。」
以賽亞說,耶穌「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你相信耶穌,你看到儘管自己在耶穌面前如畜類一般,祂仍攙着你的右手,耶穌已把自己獻在祭壇上,所以你若相信耶穌,你的刑罰便得以赦免。耶穌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這意味着在末日那天,耶穌將會說:「我曾受痛苦。我曾經歷不公平的對待。我曾經歷破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現在我們可以在一起。」
注目於神的愛。注目於神的智慧。注目於神的聖潔。要繼續不斷繞着走,看見整個大局。那麼,你必定能夠說:「主實在美善。」你做得到嗎?然後,不要停下來,要繼續繞着走,繞着看。不要停止往聖所去,並且要四處看,直至你能夠做到。神正在等候你,祂要幫助你。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禰是慈愛、聖潔、公義、滿有智慧的,我們要讚美禰。求禰幫助我們,讓我們退後一步,去看事物的每一面,讓我們看到終局,不要只是注視現在的境況。求禰賜給我們力量去實踐禰的教訓。禱告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