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今天會研讀詩篇第14篇。請聽我讀出經文:
1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
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
沒有一個人行善。
2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
要看有明白的沒有,
有尋求神的沒有。
3他們都偏離正路,
一同變為污穢;
並沒有行善的,
連一個也沒有。
4作孽的都沒有知識嗎?
他們吞喫我的百姓,如同喫飯一樣,
並不求告耶和華。
5他們在那裏大大地害怕,
因為神在義人的族類中。
6你們叫困苦人的謀算變為羞辱;
然而耶和華是他的避難所。
7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
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
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
經文讀畢。這是神的話語。
論到一個人的智力,並不是說他有多麼聰明。聖經中的愚頑人,可以是個才華橫溢的人,也可以是個愚蠢的人。實際上,愚昧的產生,不是取決於你的智力或是你的心理狀況。愚昧的產生,取決於你如何運用你的智慧和你的心理狀況。聖經說每個人天生都是傾向愚昧的。
箴言22章15節說:「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父母的責任是把孩子的愚蒙驅趕出去。這是父母的責任。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愚蒙的。這就像一個礦牀。這就像一個礦脈。根據聖經所說,愚昧令我們感覺不到神的真實。你也許難以相信神,或是正在疑惑之中掙扎,經文不是說凡是說「沒有神」的人都是傻瓜;而是說人心裏充滿愚蒙,這是人感覺不到神的真實其中一個主要和常見的原因。
我們有責任檢視自己的內心,說:「如果我難以相信神,如果我陷於疑惑之中,這些問題或許跟理智層面無關,而是源於更深層的問題?」愚昧使我們感覺不到神的真實,讓我們看看聖經如何論到愚昧。
第一,聖經告訴我們,愚昧是一種從驕傲而來的任性,阻礙我們學習,也阻礙我們看到證據。例如,詩篇14篇4節說:「作孽的都沒有知識嗎?」他們不去學習。這是聖經所指的愚昧,一個非常重要的定義。
美國一位基督徒輔導員丹.艾倫達(Dan Allender)寫了一本書,描述他有一天遇到一個人,那人到來尋求他的輔導。阿丹在門口迎接他。那人穿過阿丹的辦公室,進入輔導室裏。一路上,那人環顧辦公室,向阿丹指出他所有的電腦都有毛病。他選用的電腦種類不當。他安裝的方式不當。只要他為阿丹檢查一下,就可以告訴阿丹,他如何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去建立他的整個電腦系統。
當他們返回輔導室的時候,阿丹想起箴言18章2節說:「愚昧人……只喜愛顯露心意。」他們回到輔導室,坐下來,開始進行輔導。那人馬上開始說:「在我們開始之前,我想讓你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討厭人們去分析我,並告訴我怎樣去改變我的生活。」這是展開輔導的一個好方法。我不知道那人付給阿丹多少費用。我不知道。那人說:「我想讓你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不喜歡人們去分析我,或是告訴我怎樣去改變我的生活。」阿丹立刻想起箴言15章5節,經文說:「愚妄人藐視……管教。」
然後,他們進入正題,就是那人的婚姻關係正在惡化(那段婚姻剛受到破壞),那人不斷地向阿丹堅稱,他的婚姻唯一出現的問題,是他任由他的妻子失控。他沒有定下規則。他沒有一早定下規則。他認為這就是真正的問題。他從沒有給他的妻子定下規則。阿丹聽着那人說話的時候記起箴言12章15節,經文說:「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
這些經文要說甚麼?愚蒙的本質是:「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我不需要任何人來告訴我該做什麼。我自己做得到。沒有人可告訴我該怎麼過我的生活。」這是愚蒙的本質。為什麼?因為愚昧人的假設是:「人們沒有甚麼東西讓我學習。我從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我從不需要人教導我。」當然,這是與現實脫節的想法。這種心態和這種從驕傲而來的任性說:「我不需要任何人來告訴我該做什麼。我自己做得到。」如果我們在智力上、情感上和屬靈上,都受到這種心態所影響,我們都是愚頑人。
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着你若是抱着這種態度,你永遠都不會有所學習。這只是證明了聖經所說的:「愚蒙迷住孩童的心......」我記得當我其中一個兒子六歲的時候,我們正在檢查我家的車子,我記得我的兒子說:「爸爸,我不需要你的幫助。我自己可以更換引擎的火花塞。」我說:「嗯,你可能會觸電啊,弄傷你的手指......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嗎?」我的兒子說:「爸爸,我自己做得到。」聽着。這是一個孩子心裏所想的。你看到了。聖經說:「愚蒙迷住孩童的心......」孩子說:「我自己做得到。」
好父母有一個目的,就是把子女的愚昧驅趕出去。換句話說,父母會察覺,當你開始教養子女的時候,你是從教養一個愚人開始。你家裏每一個孩子都是個愚人。如果父母對子女的教養不好,子女仍舊是一個愚人。很多人都是那樣。很多時候,你必須認識在某程度上我們所有人心中都充滿愚昧。我們說:「我不需要你的幫助。我知道如何做得到。我不必聽從任何人說。我自己做得到。沒有人可告訴我該做什麼。」
你很容易便看到一個孩子像個愚昧的人.....這是愚昧。當你看到一個成年人仍是堅持自己知道該怎樣做,沒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但是停下來想一想。聖經說,當你在尋求神的事上作愚昧人,這不是那麼容易看得到的。聖經說很多人懷疑神,因為他們不喜歡順服的概念。他們想自己去做任何事。他們說:「沒有人可告訴我該做什麼。」
羅馬書第1章把愚昧人的心理狀況描述得淋漓盡致。保羅在羅馬書第1章說,神的事情是所有人和一切受造之物都明明知道的,但是由於他們不想把神當得的榮耀歸給神,也不感謝神,雖然他們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昧的,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保羅正在談到的是我們所有的人,即是全人類。
保羅說,當人觀看神的創造時......有很多證據可證明有一位創造者。有大量的證據。然而,由於我們不想承認神,不想榮耀神,也不想有任何人來告訴我們該如何去過我們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神篩除了。我們斷定神是不存在的,我們對那些證據也視如不見。雖然我們自稱是聰明的,卻成了愚拙的。有很多證據可證明神存在。
保羅說我們要觀看大自然創造,保羅正在想什麼?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去看神的創造。事實上,如果你問我人們用什麼方式去看神的創造,我可以舉出四、五種不同的方式。人們採用不同的方式,並且說:「看看各種各樣的證據」,但其中的一種方式是人們所謂的目的論的證明。目的論是指看看宇宙,看看世界,以及它的設計、它的秩序、它的美麗。難道這一切都是偶然發生的嗎?
好吧,如果沒有神這位創造主,他們當然會說這一切都是偶然發生的。讓我們用一刻來想一想這事。如果一間印刷廠發生爆炸,那些油墨和紙張,以及隨着爆炸而在空中飛揚的東西,在跌下來之後,會有多大的機會印刷出《哈姆雷特》(Hamlet)這本書呢?這樣的事情有多大的機會發生?你可能會說:「這是不可能的!」統計學家對或然率有所瞭解。他們會說:「啊,不,你永遠都不能說這是不可能的。」
你必須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除了一些數學定理或某些邏輯重言式(即其前提已包含結論的邏輯分析)之外,你無法證明或反駁任何事物。有一些事物是你可以證明的,但不是很多。事實上,你很難證明或反駁任何事物。你無法證明哥倫布(Columbus)在1492年發現了美洲。我無法證明我的妻子愛我。我有很多證據證明這一點。其實歸根到底,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的一切,其實只是統計學上極有可能發生的事而已。
我們有很多證據,因為你可能會相信那些證據。你會明白。你會確定。但總有一個機會,因為什麼也證明不到。同樣地,你能否說在印刷廠發生爆炸之後,隨着爆炸而在空中飛揚的油墨和紙張不可能會印刷出《哈姆雷特》這本書?或是說在一間顏料廠發生爆炸之後,隨着爆炸而在空中飛揚的顏料有多大的機會可以繪畫出「惠斯勒之母」(Whistler's Mother)這幅名畫呢?有多大的機會呢?你說:「微乎其微。」當然,但仍有機會啊!然而,我不會在此押上賭注。如果我必須繪畫一幅畫,如果我必須印刷一本書,我不會在此押上賭注。我不會這樣做。換句話說,我不會在此押上我的生命作賭注。
同樣,看看這個世界。大自然的系統遠比《哈姆雷特》這本書複雜,大自然有更復雜的秩序,而且更加美麗,有更多的設計。因此,大自然是偶然發生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然而,人們會說:「嗯,你無法證明有一位神。」不,你無法做到。你說:「你無法證明爆炸不會令《哈姆雷特》這本書印刷出來。」啊,你真的無法做到。為什麼你會想到把事物寄託於這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之上?
看看那些到賭場賭錢的人。他把他整個人生,以及他所有的積蓄、他所有的家人......他的一切都押在一個號碼上,並看着那個輪盤在轉動。你會怎樣稱呼那個人?你會稱他為愚昧人。然而,有人說:「你無法證明有一位神。除非有人可以向我證明有一位神,否則我會抱着沒有神的心態去生活。」這些究竟是什麼人呢?來吧!如果你正在把你的人生押在這種想法上,你會產生偏見。對於「有人可以告訴我該做什麼」這個意念,你有一個早已假設,而且十分深刻的偏見。我的意思是,你還可以怎樣去解釋呢?
首先,聖經告訴我們,世上有愚昧的人,因從驕傲而來的任性而變得愚昧的人說:「我自己做得到。我不想任何人來告訴我該做什麼。」這矇蔽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看不見那證明有神的證據。這是第一點。所以,要留意你自己。檢視你自己。
有許多所謂的理智問題是關於神,以及有沒有神,所以你要確定在你所提出的所謂理智問題背後,沒有從驕傲而來的任性,以致即使有人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理由,你也不想聽從。你要當心。你可能會說:「我不願意服從,是因為我不能相信。」但你之所以無法相信,可能是因為你不願意服從。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一件是誠實理智面對問題。另一件卻不是。
第二,愚昧是膚淺的,使人看不到自己以內心所追求的來代替相信神。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愚昧實際上是在心裏的。第1節說:「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經文為何這樣說?人們以為他們由於理智或情感上的原因而無法相信神。
有些人對我說:「嗯,我不相信神的真正原因,是我在理智上有很多反對的理由。很多科學發現指出奇蹟不會發生。」諸如此類。有些人對我說:「嗯,我的問題是在情感方面。當我看見在這世界和我的人生中所有的苦難與不幸,我覺得很難去相信神。」
人們喜歡這麼說:「我不相信神的原因,是在理智或情感上的。」不是的。聖經說這是膚淺的想法。如果你與神出現問題,如果你無法相信神,那是因為你的心已相信了別的東西,這東西便成了對抗者。這樣說吧。你不能立刻懷疑一切事情。這是不可能的。你已相信別的東西,你只能從這觀點或信念去作出質疑。例如,你不能在沒有相信你自己的理由之下去懷疑神。
你不能懷疑聖經的道德規範,除非你已相信其他種類的道德規範,並以此來判斷神在你生命中的作為,否則你不能說:「我認為神不公平,也不公正。」你若是沒有篤信別的東西,那麼,你不能懷疑神,也不能不相信神。你有沒有檢視那別的信念呢?愚昧人甚至不會承認自己已相信某些事物。
就以上世紀的英國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為例。他是個非常坦率的人。他說:「當我最初走進哲學的殿堂裏......」他成了一個哲學家。他說:「當我開始研究哲學的時候,我不希望有一位神,我不希望有一位曾頒佈十誡的神。我只想去相信生命是毫無意義的。我只想去相信存在是毫無意義的。」為什麼?
赫胥黎說: 「我想與一個女孩子發生關係。我修讀哲學基礎課程,我知道如果有一位神,就是聖經所說的那位神,我便不能跟那個女孩子發生關係了。當我正在修讀哲學的時候,我不是一個超然的人。我已委身於一些東西。我心裏已相信一些東西。」因此,每當你嘗試弄明白「我是否相信神?」的時候,如果你無法相信神,如果你發覺自己難以相信神,其實是因為你所相信的東西正在受到威脅。
因此,赫胥黎一開始就在文中說:「我不希望這世界有任何意義,我是有我的動機;結果便假設這世界毫無意義,並且能夠輕易地為這個假設找到令人滿意的原因。在這世界裏找不到任何意義的哲學家,不是單單關注純粹形而上學的問題。[……] 至於我自己,毫無意義這個哲學理念,其實是一種使人在性和政治上得釋放的工具。」他說:「我已經相信了某些事物。神對那些事物構成威脅,所以神對我來說是不真實的。」
讓我舉另一個例子。謝爾頓.範勞根(Sheldon Vanauken)是一位美國作家,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他年輕的時候在牛津大學攻讀,當時他很想知道基督信仰是不是真實的,於是他研究基督信仰。他不斷對人說:「好吧,如果你能向我證明耶穌是神,我便成為一個基督徒。」後來有一天,他經歷了一件可怕的事。他開始明白聖經說什麼。
範勞根說:「如果我要把我的一生交託給復活的基督,我希望得到確實的證據。然後,我察覺到問題在於我應該接受基督還是拒絕我的神。現在,我看到在我背後和前面都有一道鴻溝。接受基督是需要信心的,但憑信心躍到拒絕基督的那一邊又怎麼樣?我不能肯定基督是神,但我當然也不能肯定基督不是神。這不可能發生。」範勞根要說什麼?很簡單。他是說:「除非我憑信心一開始便相信別的東西,否則我不能拒絕基督。」
範勞根在他的討論文章中指出,他在牛津大學的朋友都認為,若是沒有宗教,沒有像教會這種宗教羣體,沒有聖經,沒有啟示,沒有十誡, 他們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官經驗、感官數據,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看法和自己的推斷,去判斷政治上、社會上、道德上和心理上的對與錯。
範勞根說:「我開始察覺到這需要極大的信心。」你若沒有把極大的信心投放在你自己身上,便不可以懷疑神的啟示。你若沒有把極大的信心投放在你所相信的事物之上,便不可以懷疑神所說的話。你總不可以說......只有愚昧的人才說:「你有信心,我卻沒有。我是一個頑固的懷疑論者。」這是愚蠢的說法。如果你懷疑基督信仰,這是因為你對別的東西有很大的信心。
大約五十多年前,美國科學史家、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寫了一本名為《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的書。他在書中提到沒有所謂的價值中立。五十多年前,在托馬斯.庫恩開始沉醉於現代思維之前,你常常讀到價值中立論......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那些輔導科的教科書總是說,如果你要輔導人,你必須保持中立,不作任何價值判斷。你總不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任何人身上。如果有人坐在你面前,向你提出一個問題,你必須在你的價值觀上保持中立。你不可告訴那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要讓他們自己分辨出來。
只是從經驗來看,最新的輔導科教科書堅持和承認這是不可能的。現在有一個人在我面前,尋求我的輔導,那人說:「我想與某人發生婚外情。」若是在昔日,那所謂保持價值中立的輔導員會說:「好吧,讓我們列舉每一種可能的方案裏的利與弊。我不會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現代的教科書開始察覺到這是無稽之談、虛假之舉。如果我在輔導的過程中沒有告訴那人該做什麼,我正在把道德的相對主義強加於那人身上。我正在假設天上沒有一位神會因他的所作所為而抓住他。只要我在輔導的過程中假定道德的相對主義,我其實已施加了一種價值觀。托馬斯.庫恩早於五十年前已說,在價值觀上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
你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以及你所質疑的一切事物,都是基於某種固化的信念。當然,你不必回到五十年前的托馬斯.庫恩那裏去,這段經文已告訴我們這一點。你沒有心便不能思考得到。你是透過你的心去思考的。當你看到證明神存在的證據時,如果你懷疑神,那是因為你已在其他地方有固化的信念,而神正在威脅那些東西。
我要說的是,赫胥黎承認這一點,他並不是一個愚昧的人。看看赫胥黎說什麼?他說:「我有了我已相信的東西。我相信解放的性生活。我相信這是正確的。所以,當我看到證明神存在的證據時,我無法相信神。」赫胥黎承認個中的原因。 他說:「我已有固化的信念。我已有一位神。我已有一個信念。我已有我所相信的東西,神對那些東西構成威脅。」
看看那個論點,赫胥黎不是一個愚昧的人;但如果你說:「我難以相信神,因為我對任何東西都沒有信心。我是一個頑固的懷疑論者。我只會相信那些可以證明得到的東西。」那麼,你是一個愚昧的人。你看不到自己有已經形成的信念。因此,我常常這麼說,如果你的懷疑令你感到十分苦惱,如果你對神存着許多的疑惑,你必須質疑自己的疑惑。為什麼你懷疑每樣東西,卻不懷疑自己的疑惑呢?
換句話說,你要檢查一下在你存疑的心裏那些隱藏着的信念。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爲了懷疑神,你所相信的東西遠遠不如基督信仰那麼根基穩固。赫胥黎說:「我委身於解放的性生活。」他怎知道這是一個好主意呢?我會告訴你。在1960年代,每一個人,包括我所有的朋友,都是這樣看性生活,現在他們的想法已改變了。我說的不是基督徒。我是說我那一代的人都開始安穩下來。我們在這方面很愚昧。他們有信心,但這信心的根基並不穩固。
當你看基督信仰對於性生活的倫理規範,你看到什麼?這是耶穌基督所教導的。耶穌基督曾活在世上,昔日有五百人目睹耶穌復活。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按着耶穌的教導去過他們的生活,併發覺他們的生命已改變了。基督信仰給你關於性生活的倫理規範,並指出其基礎。你是以什麼作為你的基礎呢?你說:「嗯,我正在閱讀有關這方面的一些專欄文章。它們似乎不錯。」你以此作為基礎去探究世間究竟有沒有神。
如果你不明白,你的疑惑是基於你在神以外相信別的東西,並且信靠神以外的其他東西,那麼,你是一個愚昧人。我不是說你是個笨蛋。你可以是才華橫溢,但你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你沒有顯出你是明白的。你沒有顯出你對自己的認識。所以,你是愚蠢的。
第三,愚頑人無法明白恩典。愚頑人不明白救恩從錫安而出。這篇詩篇的最後一節談到這一點。經文談到愚頑人。經文談到愚頑人怎樣從不學習,並且愚頑人如何「吞喫我的百姓,如同喫飯一樣」。最後,經文說:「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耶和華救回他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
錫安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讀聖經,尤其是讀詩篇,卻不明白錫安是什麼意思,那麼你難以領會那些經文......除了少數詩篇外,幾乎在每一篇詩篇的結尾都存着盼望。儘管各樣事情看來是多麼壞,最終都充滿盼望。這些詩篇在結束時都顯出神的恩典,就是這樣。「錫安」其實是耶路撒冷城內的其中一座山的名稱。耶路撒冷是一個羣山環繞的城。錫安是其中一座山。聖殿便是建立在這座山上。
經文說,神的救恩從錫安而出,必從聖殿而出。錫安的道理是什麼?聖殿是什麼?聖殿是那位偉大的神居住的地方。那是神的榮耀的居所。神的榮耀在聖殿裏,如果你走近神,神的榮耀不會使你受到威脅。如果你在聖殿裏走近神,並帶着基督所獻上的血,你把血塗在壇上,神便說:「我會在那獻上的血與你相遇。」這與愚昧有什麼關係呢?這與愚昧息息相關。
愚昧使我們內心覺得神是一個威脅。我們不喜歡人們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我們不喜歡某些比我們優秀的人指示我們必須做什麼。我們不喜歡這樣。這是我們內在本性。這是罪。這是愚昧。我的兒子說:「爸爸,我自己可以更換引擎的火花塞。」我們不需要任何人。所以,當你真正開始走近那位偉大的真神的時候,你立刻開始感到大受威脅。有人會說:「我越來越走近那位對我提出各種各樣要求的神......」這樣說的人實在是愚昧的。當我們走近神的時候,我們感到受威脅。
聖經說情況正是這樣,因為當你靠近神的時候,神使你感到受威脅。你心裏說:「我不能靠近這樣的一位神」。順便一提,有些教會只是這麼說:「你應該這樣生活。你的生活應該是這樣。你的生活應該是這樣。」你感到大受威脅。你說:「啊,我的天哪,我不能這樣生活。」不。那些教會正在告訴你聖經的教訓。就是十誡,以及各種各樣的誡命。
如果你試圖藉着一間這樣的教會去親近神,你將會發現它只會以罪咎來壓碎你。這樣的教會只會壓碎你。你只會感到沮喪,因為你越親近神,你所聽到的盡是:「神在掌管。神將會這樣做。神將會那樣做。」當然,你的心會對此感到討厭,但無論如何,你只是催促自己更走近神,並且逼着自己更走近神。然而,這是不行的。
這就像試圖把兩塊同極的磁鐵擠在一起,你永遠都不能把它們連在一起。兩塊磁鐵不斷地互相排斥。那裏有一個障礙。神說:「你必須順服。我是聖潔的。我是偉大的。你必須服從我。」你的心卻說:「我不想順服。我不想順服。我不想順服。」如果你只是嘗試以舊的方法去親近神,便會出現這種情況。
人們說:「我可以到黃山去。我可以到深海去。我可以到各個山上。我可以用那種方法去親近神。」聖經說:「你不要再試了。你必須到聖殿去。」因為在聖殿裏,神說:「既然有一位代替者以他的血來為你承擔刑罰,我可以接納你,甚至你一切的愚昧。」耶穌在約翰福音第2章說:「我就是那聖殿。」耶穌這番話是向法利賽人說的:「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耶穌指的是祂自己。耶穌正在想到祂的復活。祂說:「我就是那聖殿。我就是那獻上的祭。我就是那個捨身流血的人。我就是那條道路,讓你來到我這裏。我就是那條道路,你一切的愚昧都可以藉着它得到饒恕。我就是那條道路,讓你可以真正與神相遇。」耶穌基督就是那聖殿......諷刺的是,保羅說,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十字架的道理對世人來說是愚拙的,因為愚昧的人心裏說:「我不想要耶穌基督捨身流血的恩典。我自己做得到。我是一個相當好的人。我可以過着相當不錯的生活。我不需要耶穌基督捨身流血的恩典。」那是個愚昧的人。
愚昧的人不明白恩典。愚昧的人不明白箇中的原因。因此,十字架的道理是愚拙的。然而,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實在是歷世歷代以來最偉大、最崇高、最有智慧之舉。在十字架上,神一次藉着一個事件,一方面成全律法,表明為罪付上贖價是何等重要,同時又藉着耶穌承擔我們的刑罰來拯救我們。公義和慈愛一下子在同一時間達成了。公義和慈愛都絕對得到滿足和實現。這就是智慧。這是完美的智慧。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智慧。然而,對世人來說,這是愚拙的。他們說:「我不需要耶穌基督捨身流血的恩典。」
讓我告訴你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基督徒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愚昧的人。愚昧人卻不認為自己是愚昧的。世上的人基本上可分為這兩類。你明白嗎?我們都是愚昧的,唯一使你不致成為愚昧人的方法,就是認清自己是愚昧的,並藉着耶穌基督、藉着聖殿、藉着錫安去親近天父。只要你這樣做......一切都會改變。那些從前看來是愚拙的東西,現在變得有智慧。那些從前看來是有智慧的東西,現在變得愚拙。事情都轉化了。這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
當你真的領會錫安的道理,當你真的領會神的恩典,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在這個節目結束之前,讓我簡單說一說什麼事情可能會發生。我們在今天的節目中一直在談論有什麼證據去證明基督信仰的真理。賴德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是上世紀美國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他致力去探究為什麼基督信仰得以傳遍希臘羅馬帝國?
賴德烈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和解釋為什麼基督信仰似乎不可能傳遍希臘羅馬帝國。基督信仰是貧窮人的宗教。基督信仰沒有地位高尚的支持者。在希臘羅馬的世界裏,基督信仰是受到最多逼迫的宗教。然而,基督信仰得勝,席捲整個文明,那個試圖滅絕基督信仰的文明都消失了,基督信仰卻傳承下來。
最後,賴德烈作出總結,顯然,基督信仰一開始的時候,必定已散發出極大的力量,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沒有這股力量,歷史的進程是令人費解的。那些跟隨耶穌的人必定發生了一些事情,但這究竟是什麼?
為何這種情況會出現,這究竟是什麼,這可能超出了歷史學家的思想領域。你是否明白賴德烈說什麼?他說那些認識耶穌基督,又目睹耶穌基督的作為的人,在基督信仰開始的時候,散發出極大的力量。問題是那些跟隨耶穌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來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救恩從錫安而出。
人們終於弄明白了:「耶穌基督是那聖殿。」他們終於弄明白要親近耶穌,不讓自己的心越來越愚昧,方法是到耶穌那裏承認自己的罪,說:「我是一個愚昧人。我很驕傲,也很任性。我的心裏充滿假神和偶像。我的心討厭恩典這個想法,但我明白耶穌為我受死。我明白十字架的道理並不愚拙,而是充滿智慧;而我的智慧,並非真正的智慧,而是愚拙的。」保羅說:「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救恩從錫安而出」。
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說:「我相信這些道理。但我發覺日復一日自己仍是感覺不到神確實存在。」這是你心裏的愚昧。你要承認你心裏的愚昧,而且用我們所討論的方法除去心中的愚昧。經文說:「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 」基督徒必須每天不斷在心裏說:「神是存在的。」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明白如何除去我們心中的愚昧。求禰讓我們藉着禰的聖靈和禰的幫助除去我們心中的愚昧。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