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 “最好的那分”
王漢川博士

路 10:38~42│《環球聖經譯本》

38 他們繼續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馬大的女人接待他。

39 她有一個妹妹,叫馬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說話。

40 馬大卻為許多侍候的事弄得心煩意亂,就上前來說:“主啊,我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侍候,你毫不在乎嗎?請叫她來幫我忙吧!”

41 主回答她:“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憂慮煩惱,

42 但只有一件是需要的,馬利亞已經選擇了最好的那分,是不能從她那裏奪去的。”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這段經文也屬路加福音獨有。耶穌前往耶路撒冷途中進了一個村莊(約11:1),馬大負責接待祂。人們初讀這段經文,會產生馬大注重世事而馬利亞注重屬靈生活的印象,因為耶穌確實責備過姐姐而褒獎過妹妹。但我們也能夠理解馬大直率坦白的性格,以及她“憂慮煩惱”的原因,因此不要忽視她的愛心和服侍的辛勞。 當然,這裏的主旨是耶穌對姐妹倆的告誡和勸勉(41~42節):不要像馬大那樣“為許多事憂慮煩惱”,而要像馬利亞那樣選擇“最好的那分”。 世事紛紜繁多,對基督徒來說未必都是必要的,因為“人活着不可單靠食物”(4:4),所以要像馬利亞那樣飢渴慕義,抓住時機經歷與主的同在,“聽他說話”,與他同行。 神的道是永恆的,但信心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耶穌後來又來到她們家中,使拉撒路復活。當時,馬大一聽見“就去迎接他”,在簡短的“抱怨”後聽到耶穌關於復活的道,隨即表示出對主的堅定信仰:“我已經相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是來到世上的那一位。”(約11:27)而馬利亞在同樣的“抱怨”後,卻只有“痛哭”。當然,她們都見證了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大能!逾越節前六天,耶穌又到伯大尼,馬大參與侍候,拉撒路也在客人當中;馬利亞還用半斤寶貴的純哪達香膏膏抹耶穌,成為一段佳話(約12:1~8)!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基督徒的天路歷程曲折複雜又豐富多彩,其生命不單靠食物,其靈命離不開神的話,其使命包括基於“屬靈恩賜”的各種服侍。你如何理解並處理這些關係? 二、耶穌告誡馬大不要“為許多事憂慮煩惱”,而要像馬利亞那樣選擇“最好的那分”。作為基督徒,你生命中最必不可少的事情是什麼?你選擇了“最好的那分”並加以珍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