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 “血肉凡人盡都看見神的救恩”
王漢川博士

路 3:1~38│《環球聖經譯本》

3約翰就走遍了約旦河周圍的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4正如以賽亞先知的書上記載的話:“……

6血肉凡人盡都看見神的救恩。’”

7約翰對那些出來要受他洗禮的人羣說:“……

8那麼,就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來吧!……

16 約翰對大家說:“我用水給你們施洗,但那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夠資格。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21 當民眾都受洗的時候,耶穌也受了洗。他正在禱告,天就開了,

22 聖靈好像鴿子有形體地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傳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與其他福音書一樣,路加也為我們展示了施洗者約翰傳道(3:1~20)和耶穌受洗(3:21~22)的場景;但是路加的記載有幾處不同:

一、路加標明施洗者約翰蒙召傳道的日期——“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約主後28-29年,按不同日曆或為主後25-26年)。

二、其他福音書在引用以賽亞書的預言時,都只引用了四十章3節,但是路加還引用了四十章4至5節,旨在表明施洗者約翰不但是一個聲音——“要預備主的道路,修直他的大道”,而且具體展望救恩的道路,並宣告“血肉凡人盡都看見神的救恩”。值得注意的是,《環譯本》根據以賽亞書引文的語境,把這個原文表示“肉身”的詞譯作“血肉凡人”,以強調人的生命短暫和脆弱,跟耶和華及祂永存的道形成對比,從而突出了他們“要受洗禮,表示悔改,好讓罪得赦免”的迫切性和願景。

三、路加在記述施洗者約翰譴責人的罪惡、呼籲罪人悔改、宣告神的福音時,具體談及羣眾、稅吏和士兵等罪人應當遵循的行事為人原則。

四、路加只用兩節提到耶穌的受洗,而且只有他表明,聖靈的降臨是在耶穌受洗後正在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當然,他同樣強調神對祂愛子的讚許。

五、只有路加提到“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大約三十歲”,然後在祂的家譜中依次往上推,直到亞當。

此後,我們將看到失喪的“血肉凡人”如何聽到耶穌的福音,“看見神的救恩”。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身為蒙主救贖的“血肉凡人”,我們已經“看見神的救恩”。請反思如何從更高、更深和更遠的層面認識神的救恩。

二、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有時從不同角度描述耶穌,有時從不同重點記述耶穌教誨;因此,前三部福音書又稱為“符類福音”或“對觀福音”。你在讀經時應當如何解析這些異同,從而更全面地把握耶穌的福音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