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2:25~52│《環球聖經譯本》
25 那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緬,這人公義虔誠,一直期待着以色列得蒙安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
28 西緬就把孩子接到雙臂裏,稱頌神說:
29 “主人啊,現在照你的話,釋放你的奴僕安然離去吧!
30 因我已經親眼看見你的救恩,
31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32 他是啟示外族人的光,又是你子民以色列的榮耀。”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當人類在罪惡控制下看不到出路時,神再三與他們立約,應許通過一位彌賽亞(救主)來拯救他們。但在基督復活和福音時代開始前,救主究竟是誰、何時到來卻都是奧祕。
他們曾經從創世記三章14至19節中看到一線亮光——眾生之母的後裔將要傷蛇的頭;在此後近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雖然不斷聽到先知的預言,但一直沒有看到這個應許的跡象。後來,神呼召亞伯拉罕,應許他的後裔必將使世上的萬國得福。但是他的後裔,無論是先知還是賢明君王,都相繼死去!身為神的代言人,摩西曾經宣佈:“耶和華你的神卻要從你當中,從你弟兄之中,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一樣;你們要聽從他。”(申18:15;徒3:22)但是以色列人直到亡國被擄,也沒有看到彌賽亞的到來!西緬因“有聖靈在他身上”,所以與其他大部分以色列人不同,他並不期待彌賽亞來做以色列的王,而是盼着祂來做安慰者!他在“安然離去”前,終於看到神與以色列所立的約(賽43:1~53:12)得以應驗,看到了神在萬民面前預備的救恩的化身,看到了“啟示外族人的光”和“以色列的榮耀”!
遺憾的是,無知的以色列人“對於先知所說的一切話”,“心裏信得太遲鈍了!”直到在耶穌受難、復活後,他們纔像當年的西緬那樣明白過來:“我們一直盼望他就是將要救贖以色列的那一位。”(路24:21~25)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耶穌基督是神“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救恩”,“是啟示外族人的光”。你若面臨困難,應當如何從救主“得蒙安慰”?又如何求主賜你更明亮的“啟示之光”,不斷促進生命成長?
二、我們雖然沒有像西緬那樣親眼看見耶穌降生,但是我們通過聖經得到祂的救贖,成為蒙福的人。你如何幫助尚未信主的人儘早得到救恩,不至於“信得太遲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