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希伯來書二10-18
10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為要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而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11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為這緣故,他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12說:
「我要將你的名傳給我的弟兄,在會眾中我要頌揚你。」
13他又說:
「我要依賴他。」
他又說:
「看哪!我與神所給我的兒女都在這裏。」
14既然兒女同有血肉之軀,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軀,為能借着死敗壞那掌管死權的,就是魔鬼,15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奴隸的人。16誠然,他並沒有幫助天使,而是幫助了亞伯拉罕的後裔。17所以,他凡事應當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贖罪祭。18既然他自己被試探而受苦,他能幫助被試探的人。
這一段經文接續上文有關於耶穌的降卑與升高的討論,進一步指出耶穌受苦(降卑的一面)與他得以完全(升高的一面)有密切的關係。經文一開始肯定了耶穌就是「拯救他們的元帥/領導者/創始者」(the author of their salvation)。這裏,作者並沒有提出解釋和理由,看來「耶穌是拯救的元師/領導者/創始者」這個命題是收信者大致認同的。作為拯救的元帥,耶穌這個人需要承受死的痛苦(來二9)。由於死亡發生在瞬間之中,死去的人對死亡本身也就沒有甚麼體驗和感受,正如在手術牀上接受麻醉的病人一樣,由清醒到進入麻醉狀態發生在非常短暫的片刻裏,因此病人對麻醉一事根本毫無意識,講不上有甚麼體驗和感受。此處「死的痛苦」應該是指到朝向死亡所經驗到的痛苦,亦即耶穌在踏上十字架之路後所要面對和經歷的各樣痛苦。爲了作拯救的領導者或創始者,為要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裏去(來二10),耶穌這個人需要承受痛苦,好讓上帝藉此來使他得以完全。
讀到這裏,我們或許會問:作為上帝的兒子,耶穌有需要變得完全嗎?耶穌是誰?希伯來書的作者在書卷一開始肯定了上帝的兒子就是上帝榮耀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來一3)。既是如此,作為上帝的兒子耶穌又有甚麼不完全的地方,需要父上帝通過苦難去使他得以完全呢?「因受苦難而得以完全」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就這個問題,作者在下文(二14-18)給予了讀者一個提示: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要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以及為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奴隸的人,上帝的兒子親自成了血肉之軀(耶穌),凡事與他的弟兄相同。這裏,作者首次稱那些承受救恩的人為「耶穌的弟兄」。耶穌是拯救他們的領導者或創始者,同時也是他們的弟兄。
「弟兄」是甚麼意思?通過成了血肉之軀和忍受各樣的苦難,耶穌完美地示範了作弟兄的實質意思是甚麼,那就是同甘共苦、徹底認同和團結一致。在耶穌降生之前,上帝的子民甚少使用弟兄的關係去形容上帝與他們的關係,對「弟兄」這個概念的理解也是相當模糊,雖然舊約也有經文指向這方面,譬如詩二十二22(即來二12)。現在通過耶穌的一生,上帝的子民不單對「弟兄」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也知道由此刻開始上帝的兒子將以弟兄的身份與他們在一起。由受造物成為上帝的兒女,再轉變到弟兄姊妹的身份,我們看到承受救恩的一個結果,就是人與上帝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深入和親密。爲了弟兄的益處,上帝的兒子甘願成為一個卑微的人,凡事與他的弟兄相同,到一個程度甚至忍受死亡的痛苦。
除此之外,「得以完全」也指向履行大祭司職務的方面。來二18指出「既然他自己被試探而受苦,他能幫助被試探的人。」受苦的一個作用,就是使耶穌更加能夠幫助被試探而受苦的人,於是可以更有效去履行大祭司的職務。祭司主要有兩個工作,為百姓獻上祭物及教導百姓有關上帝的律法。此處特別強調為百姓的罪獻上贖罪祭(來二17)。耶穌的死是一個贖罪祭,可以解除百姓的罪,可以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也可以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奴隸的人。關於耶穌的死是一個贖罪祭,往後的經文將會有更多的探討。這裏,作者特別指出耶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他願意忍受各樣的試探和苦難。
痛苦的經驗使耶穌基督能夠更有效、更完全地去履行祭司的職務。過去的痛苦已經發生了,是一個改變不到的事實,然而,我們可以把過去的痛苦轉化成一個對今日有正面作用的經歷。痛苦的經驗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更立體、更有同理心。正如盧雲(Henri Nouwen)所說,痛苦可以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負傷的治療者」(a wounded healer),過去發生了的事改變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它在今日的作用。當我們運用過去的痛苦去幫助人,現在所成就的事就改變過去的經驗,使之變得有正面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並沒有決定我們的現在和將來,乃是顛倒過來,用我們現在對事物的態度去改變過去、影響將來。
思想:
上帝的兒子耶穌視信主的人為弟兄(姊妹),這個理解對我有何提醒、安慰?耶穌如何完美地示範弟兄姊妹之間應當怎樣相處?耶穌的死如何使他更有效地履行大祭司的職務?跟我有甚麼關係?我怎樣可以善用過去的痛苦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