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中得榮耀(二)」系列之六、在異教世界中實踐信仰(四)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繼續探討「試煉中得榮耀」系列的第二部分。今天的題目是「在異教世界中實踐信仰(四)」。

今天我們再讀彼得前書2章13至25節。這段經文具體地教導基督徒如何作僕人。

經文指出基督徒所面對的一種矛盾現象,或他們所擁有獨特的自由。基督徒是自由的僕人,這一點與非信徒不同,事實上非信徒是被奴役的自由人。基督徒不是被奴役的自由人,而是自由的僕人。我會讀出彼得前書2章13至25節,並且從這段經文指出兩個有關作僕人的重要原則。現在,讓我先讀出彼得前書2章13至25節。

  1. 你們爲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2. 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
  3. 因爲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胡塗無知人的口。
  4. 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着自由遮蓋惡毒,(或作:陰毒)總要作神的僕人。
  5. 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6. 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
  7. 倘若人爲叫良心對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
  8. 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
  9. 你們蒙召原是爲此;因基督也爲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
  10. 他並沒有犯罪,口裏也沒有詭詐。
  11. 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
  12.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
  13. 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 這是神的話語。

我想從這段經文指出兩個重點。基督徒奉命作自由的僕人。換句話說,基督徒蒙召作一個既生活平衡又熱心的僕人。我們可以從第16節找到關鍵的經文。你看到經文的句子結構嗎?經文說:「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着自由遮蓋惡毒,總要作神的僕人。」經文說我們要作神自由的僕人。

這個責任擺在我們面前。我認爲這是基督徒最難以履行的責任,但神憑着祂的智慧藉着十字架刑罰和勝過罪,祂既表明祂的憤怒,也表明祂的愛,並吩咐我們要作自由的僕人。

一方面,自由的僕人不只是一個僕人,他不是一個奴隸,不是一個卑躬屈膝的人,不是一個懦夫,也不是一個需要有人轄管自己的人。另一方面,自由的僕人不只是自由的,而是一個僕人。這是什麼意思?至少包含以下的意思。

首先,經文指出權威的需要和本質。經文說:「你們爲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我認爲這樣的教導對城市人來說並不受歡迎。經文說:「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這意味着什麼?

今天的西方社會充斥着巨大的反權威思潮。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一羣心理學家合着一本書,後來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這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名叫《威權人格》(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這本書指出有些人必須堅強,因爲他們害怕自己軟弱。

由於那些人感到自己很軟弱,所以他們要轄管其他人。他們不得不從人身上獲得權力。這本書指出,有威權的人建立另一些有威權的人,特別是他們的孩子和身邊的人,那些人要麼必須成爲一個有威權的人,要麼需要有威權的人來轄管他們。

這本書極具影響力。在二十世紀60年代,這本書背後的論點爲很多父母的效能訓練奠定基礎。從60年代起,不斷有大量育兒書籍出版。那些育兒書籍指出,父母教養子女的時候總不要運用權威。父母總不要對子女說:「因爲我是你的父母,所以你要這樣做。」總不要這麼說。父母要講理由。父母要嘗試說服子女。千萬不要運用權威。權威已經過時了。

但事實上,後來又有很多研究出現。正如美國小說家托馬斯‧伍爾夫(Tom Wolfe)所說:「我們正在重新發現人們從多個世紀以來直到1950年代已知道各種有趣的事情,這實在令人神往。現在人人都說:「研究報告指出孩子們需要權威。研究報告指出我們不應該過度借貸。研究報告指出我們不應該彼此說謊。研究報告指出我們要忠於婚盟,等等。」這現象真的叫人欣慰。

其中一項早期研究在1950年代發表。法國猶太裔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干(Émile Durkheim)寫了一本書,名叫《自殺論》(Suicide)。當時是1950年代。涂爾干說:「爲什麼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自殺呢?青少年自殺率比二十年前增加三至四倍。」涂爾干在1950年代發表這言論。他問:「爲什麼?」

涂爾干進行研究,並且指出青少年面對無規範的問題,他稱之爲「失範」。「失範」的意思是無法紀、「無權威」。孩子們不知道什麼纔是正確的,他們感到沒有人教導他們對與錯。涂爾干說孩子們缺乏權威,他們渴望有權威。

事實上,正如這段經文所說,人的一切制度是神設立的。經文說:「你們爲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神設立人的一切制度。神設立地上的權威。你在教會看到權威。你在政府看到權威。你在家裏看到權威。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權力體系。爲什麼?我們在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權威。

試想像一下。樂團裏的樂手是不是很了不起呢?如果他們不跟着同樣的音調去演奏,情況會怎樣呢?如果他們決意不跟從作曲家、編曲者或指揮的指示,情況會怎樣呢?每當你參與一個遊戲,每當你在紅燈前停下來。每當你參與樂團演奏,你都要順服權威,否則混亂情況便會出現。

有人說:「我喜歡沒有領袖的羣體。這個羣體中沒有任何人有權威。」那麼,這個羣體便成爲權威了。除非你讓這個羣體和羣體的利益成爲權威,凌駕於個人的需要之上,否則混亂情況必然出現。聖經告訴我們,神設立人的一切制度。若沒有人的權威,我們便無法發揮功能。

一方面,基督徒明白人的權力並不是阻擋人得自由的障礙;若使用得當,人的權力可帶來自由。因此,基督徒知道在父母的權威背後、在政府的權威背後、在一切的權位背後,無論它們是好是壞,這一切權威背後是神的權威。

很多人說:「不是這樣的。」舉例說,法國著名思想家魯索(Rousseau)說:「人的權力、政府的權力只是人民所賦予的。」聖經說不是這樣的。這段經文便告訴我們人的權力是神設立的。讓我給大家證明這一點吧。

在我所看過論到權威的書籍和文章中,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作品,當作者給權威下定義的時候,他們總是說:「權威融合了合法性和權力。如果你不具備合法性和權力,你便不是權威了。舉例說,胡安‧卡洛斯(Juan Carlos)多年來都是西班牙國王,他擁有合法地位。他被佛朗哥(Franco)趕走,佛朗哥不讓他回去。他擁有合法地位,卻沒有權力。因此,他並沒有權威。合法地位是不錯的,但沒有權力便沒有權威。

另一方面,當納粹黨的勢力在歐洲蔓延的時候,他們擁有權力,卻沒有合法地位。人人都知道納粹黨控制了法國、荷蘭、比利時,以及多個他們佔領的國家,但誰會說他們有權力呢?沒有人這麼說。沒有合法地位的權力並不是權威,沒有權力的合法地位也不是權威。人人都知道這一點。

但請你看看,如果魯索的理論是正確的話,如果現代自由主義的理論是正確的話,如果魯索的著作《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所指人的權威是由人民決定這理論是正確的話,那麼人的權威背後便沒有神的權威,這樣我剛纔所說每個人都明白的定義也土崩瓦解。

讓我來解釋一下。舉例說,當納粹黨佔領了荷蘭,他們自稱有權威,但當地人會說:「啊,但你們擁有的並不是合法的權威。你們沒有權進入我們的國家到處殺人放火、姦淫擄掠、恣意破壞。你有權力,卻沒有權威。」

納粹分子可以如何響應?他們並沒有這麼說。他們不夠聰明說這話,但他們可以如何響應?那些相信魯索的主張的人、那些不相信聖經的人、那些不肯定神是否存在,但認爲權威是由人民決定的人會這樣響應:「你說的是誰的價值觀呢?誰可以判斷對與錯呢?」

曾經有某個國家在國際大會中提出警告說:「我們會停止對那些進行種族清洗的國家施予援助。這樣做是錯的,如果那些國家繼續這些暴行,我們會停止施予援助。那些國家如何響應?他們說:「不要將你的價值觀強加在我們身上。誰可以判斷對與錯呢?那只是你們西方國家的價值觀。這是本國的處事方式。我們進行種族清洗。誰可以判斷對與錯呢?」

讓我來解釋一下。除非在人的權威以上有更高的權威可以判斷一切,除非在人的權威以上有更高和絕對的道德標準,除非在人的權威背後有更高的權威,否則權威和威權主義並沒有分別。兩者根本沒有分別。你不可以說法國的合法政府被那個從德國來的不合法征服者推翻了。

誰可以判斷什麼是對呢?誰可以判斷什麼是錯呢?一旦你開始談論合法性,一旦你說:「這是錯的。他們進行種族清洗,這是一個糟糕的政府。」其實你正在假定有一個更高的神聖權威。你正在根據一個更高的判斷標準去指責那些人。

如果魯索的主張是正確的,如果聖經的教訓是錯的,那麼每個人在本能上的認知便土崩瓦解了。人人在本能上都知道合法的權威和目無法紀的威權主義之間的分別,也知道暴政和合法的權威之間的分別。但如果你不相信聖經的教訓,這種直覺根本沒有任何依據。你知道這一點,但你的價值觀並沒有依據。你明白嗎?

聖經說合法的權威和威權主義之間是有分別的。使徒行傳第4章記載,宗教領導禁止使徒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怎樣回答?他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換句話說,彼得要說的是:「在你們以上有更高的權威。」

這是一個十分平衡的觀點。作自由的僕人是多麼奇妙。基督徒並不像西方的激進個人主義者,基督徒相信人的權威背後還有權威。基督徒尊重官員,也尊重父母,即使是那乖僻的也尊重,因爲我們知道他們背後還有權威。我們尊重有權位的人。基督徒懷着忠誠和尊重的態度。

基督徒不會草率行事。基督徒不會懷疑權威,我們知道若沒有權威我們便無法運作,因爲神正是這樣設立人的一切制度。人的權威背後還有神聖的權威。另一方面,我們對權威作出有批判性的認可,因爲我們可以判斷權威。如果你相信神曾藉着聖經向人說話,如果你相信有啟示從真正的權威而來,好叫我們可以判斷人的權威,你便成爲一個能獨立行事的人。你明白嗎?這使我們成爲有獨立思想的人。

對基督徒來說,種族文化、家族傳統、流行的觀點、專家的意見,大都沒有意義,因爲我們會察看這一切,並說:「這些觀點是否合乎聖經的教導?我們並不在乎大多數的人是否抱持這觀點,不在乎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是否這樣看,也不在乎所有的專家是否這麼說。我們問:「這是聖經的教訓嗎?」沒有人像基督徒那樣如綿羊般溫順,他們明白人的權威之上有更高的權威。

彼得說:「要作自由的僕人」,就是這個意思了。這是一個平衡的觀點。基督徒明白所有權威背後都有更高的權威,因此基督徒比其他人更尊重人的權威;但另一方面,基督徒認識那更高的權威和權威的話,所以基督徒有批判的思維。我們會斥責人的權威。我們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屈從讓步。

在保守主義的社會,基督徒看來總是像自由主義者。爲什麼?因爲基督徒知道人的權威背後有更高的權威,基督徒不會把地上的政府奉若神明,因此基督徒看來像自由主義者。在西方崇尚世俗和個人主義的社會,基督徒看來十分保守,因爲基督徒知道有絕對的道德標準。基督徒知道個人的需要並不是最重要的,神的旨意纔是最重要的。

讓我以俄羅斯著名作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爲例。我並不是說他是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但我可以告訴你,他的思想和寫作有點像基督徒。他在俄羅斯的時候寫了一本書,指出極權主義的問題在於把國家的地位視爲絕對的權威,並且不承認有高於國家的道德權威。

當索爾仁尼琴到了西方,人人都推崇他是一個英雄,是一個反對極權主義的自由派思想家。當他到了美國,他說:「你知道美國的問題是什麼嗎?美國的問題是人們把個人的需要推崇備至,把它置於絕對的權威和最崇高之處,沒有任何道德權威凌駕個人的需要。

索爾仁尼琴說:「當然這意味着西方和東方面對截然不同的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都做同樣的事情。他們都做同樣的事情。他們都不承認人的權威之上有神聖的權威,在東方,被奉若神明的權威是國家;在西方,被奉若神明的權威是人的感覺。這兩種情況都產生混亂。這兩種情況都造成破壞。

索爾仁尼琴的思想方式有點像基督徒。因此,在某地方,他看來像自由主義者,在另一個地方,他看來似乎十分保守。人們總是這樣看基督徒。人們無法把基督徒分門別類。人們無法把基督徒放在自由和保守之間的範疇。基督徒令人感到驚訝。基督徒總是令人感到驚訝,因爲基督徒是自由的僕人。不只是自由,也不只是僕人,而是自由的僕人。

這些都是頭腦的知識。接着,彼得提出實際的生活應用。彼得說:「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他又話:「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這是十分重要的。

彼得說了很多教訓,讓我給大家概述一下。此外,彼得指出在生活中實際活出僕人的樣式時,有兩件事情十分重要。一方面,彼得說:「要尊重每一個人。」另一方面,他說:「當你受苦和遭受虐待時要忍耐。」

如果你想要知道如何活出僕人的樣式,我認爲這兩方面都是極其重要的。基督徒要作僕人。基督徒與其他人的心態並不一樣。耶穌說︰「因爲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我們明白自己是藉着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而得救,因此他們的人生方向改變了。

現在我們要建立一種不是受人服事,乃是服事人的關係。耶穌說,人們通常都是透過受人服事而進入一段關係或投入一項活動。你也是這樣的。當你遇見某人,你馬上會打量這個人,然後說:「我想跟這個人交往嗎?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好地方嗎?」

當你走進一個房間,你會打量一翻,心裏想:「我值得花時間在這裏嗎?這是一個好地方嗎?我想跟這類人交往嗎?我可以在這裏得到什麼呢?」耶穌說︰當你成爲基督徒,你會抱持不同的態度。你進入一段關係時不會說:「我想受人服事。」。你會開始說:「我想要服事人。我想可以有所作爲。」如何可以做到呢?

首先,務要尊敬眾人。這是什麼意思?彼得在這裏所使用的希臘文(timao)有敬畏神的意思。這個字含有恐懼、戰兢、敬畏和尊重的意思。

這節經文實在很奇妙。經文要說的是:「如果你明白何謂作自由的僕人,你必會尊敬眾人。你必會以尊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這是什麼意思呢?讓我來講解一下。你有僕人的心志嗎?這是很難的事情。讓我來問你另一個問題︰「你曾遇過有僕人心志的人嗎?如果你曾遇過有僕人心志的人,他們會讓你有以下的感覺。」

第一,僕人給予肯定。僕人尊敬你。他們讓你感到受尊敬。他們把焦點放在你的身上。你不會感到他們試圖騎刧你的對話,然後轉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上。你感到他們努力找出你感興趣的事物和你的狀況,然後把焦點放在那裏。

你可以認出一個僕人,因爲僕人慷慨地給予讚美。有些人從自己的家庭或文化中學會說一些膚淺、含糊的話,例如:「你很了不起啊!」或「你很棒啊!」真正的僕人總不是多愁善感的。真正的僕人總是不含糊其辭的。真正的僕人確切地給予讚美。真正的僕人幾乎能夠感受到你可以成爲一個怎樣的好人。真正的僕人把你最好的一面發掘出來,他指出你最好的一面,也談論你最好的一面。

你感到被肯定。你感到被建立。你感到別人對你抱着希望。你感到僕人能夠察覺你的潛質,並按着你潛在的樣式對待你。僕人善於聆聽。僕人先聆聽後發言。

第二,僕人遮蓋別人的不足。僕人不會注視別人的怠慢和缺點。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辨別一個真正的僕人和一個利用服事來使自己感覺良好的人。有些人十分懦弱。他們看來像個僕人。他們總是表現得很友善。他們總是給你幫助。

他們總是做很多好事。他們很快會原諒你。他們總是掩護你,願意忘記你所作的事。但他們總不會當面指責你。他們總不會告訴你的錯處。當他們看到你陷入過犯之中,他們不會說出來。爲什麼?因爲他們不是真正的僕人。

如果他們是僕人,他們總會給你所需的東西,但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給你一些東西,因爲他們需要這樣做。他們需要感到自己是一個好人,他們心裏說:「我是一個好人。我是一個有用的人。人人都依賴我。人人都愛我。」真正的僕人尊敬眾人,意思是給予別人所需的東西。

第三,僕人不是殉道者。真正的僕人不只是樂於助人、有愛心、在一切人際關係和境況中都總是服事人,不受人服事。雖然有些人看來像僕人一樣,樂於助人和有貢獻,但人們總是無法爲他們做任何事情。這些人不會接受人們的幫助,也不會接受人們爲他們做任何事情。你知道原因嗎?因爲他們不是真正的僕人;我稱他們爲殉道者。兩者是不同的。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爲別人所做的,比別人爲你所做的多,並因此自我感覺良好,你就是殉道者了。你透過服事人來得着自我價值。這成爲你的動力。你心裏想:「只有我服事人。沒有人服事我。我就是這種人。」如果你不讓別人服事你,你並不是真正的僕人。你是這樣的嗎?

經文說務要尊敬眾人。尊重、敬重。你以敬重的態度對待別人嗎?每個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的。每個人都是神創造的。你是這樣對待眾人嗎?這就是作僕人的意思。你認識這樣對待你的人嗎?他們都是僕人。只要他們能當面指責你,並且讓你服事他們,你便知道他們是僕人。

第四,僕人不追求地位。經文說:「務要尊敬眾人」,這意味着僕人讓別人處領先地位,並不會與人爭奪領導地位。這是知道自己是僕人的另一種途徑。這也是「尊敬」一詞的意思。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說得很有智慧。他說當一個人遇見另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會有衝動去尋找一個勝過對方的戰略位置。如果你是一個僕人,你知道你心裏有這種衝動。如果你是一個僕人,你要留意這種情況。不要試圖爭奪地位。

在馬可福音第十章,雅各布和約翰對耶穌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耶穌要說的是:「你們不明白嗎?你們要明白我爲你們所作的事。我自甘卑微。我本有崇高的地位,卻沒有抓住不放。我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我存心順服,以至於死。如果你們明白我爲你們所作的一切,便不會追求地位。」

如果你爭奪地位,正如潘霍華所說的,不約束心中的衝動,遇到別人的時候總是尋找勝過對方的戰略位置,總要讓對方知道你是多麼見聞廣博、聰明伶俐、老練世故,你對人生都會感到非常沮喪。

多年前,美京劇作家辛海默(Cynthia Heimel)在女性雜誌《鄉村之聲》(Village Voice)的專欄撰寫文章。她在文章中提及多位名人,我不肯定她對每位名人的描述是否正確,但她對於追求地位的看法正確,並且與聖經的看法相乎。她在《鄉村之聲》寫道:

「我可憐﹝那些名人﹞。我可憐他們。﹝我所認識的人﹞在成爲名人的那一刻便變成怪物。電影明星史泰龍、布斯‧韋利士和芭芭拉‧史翠珊曾經是和藹可親的人,你可以跟他們休閒地共晉午餐。但現在他們變得高高在上,也變得脾氣暴躁。從前他們不是這樣的。

當神想要跟你開玩笑時,祂讓你得到最渴望的東西,你開懷大笑,卻突然意識到自己想要了結自己的生命。史泰龍、布斯‧韋利士和芭芭拉‧史翠珊渴望成名,比任何人更甚。他們辛勤工作,力爭上游,不顧一切甚至踩着別人向上爬。

芭芭拉‧史翠珊心裏想:『如果我能夠成名,人們就會敬仰我。』史泰龍心裏想:『如果我能夠成名,我便春風得意,事事順利。』布斯‧韋利士心裏想:『如果我能夠成名,我便可以跟黛米‧摩爾(Demi Moore)建立家庭,生兒育女,並且所有夢想都會成真。』在他們各人成名的那一晚,他們都得着釋放,想要大聲叫喊。最終!他們都受人敬仰!他們立於不敗之地!實在不可思議!那一晚他們成名了,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們卻要服用大劑量鎮靜劑。」

爲什麼?「他們的夢想都實現了,但現實仍然是一樣。如果他們從前的境況悲慘,現在他們加倍悲慘,因爲他們追求的偉大夢想,以爲名利會使一切變得順利,使生命中的困難變得容易忍受,使他們得着個人成就和幸福,這個夢想實現了,並沒有什麼改變。他們仍然是那個模樣。夢想幻滅使他們哭泣嚎叫和無法忍受。

基督徒知道這一點。爲什麼要追求地位呢?基督徒要成爲僕人。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願爲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有人問:「怎麼可以做到呢?到底怎樣可以做到?」答案是,你必須作出行動。你必須謹記主耶穌爲你所作的一切。保羅作僕人。耶穌作僕人。聖經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聖經教導我們要無私地奉獻;要順服掌權者;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要饒恕那些惡意利用你的人;要服事人,即使是那些頑梗的人、不可愛的人、難以去愛的人也要服事。要服事那些人,不可自私,要過無私的生活。每當聖經這麼說,總會提到耶穌爲我們所成就的事。

不然,這一切只是道德主義、律法主義,在你的任務列表之上另一個沉重的擔子而已。相反,聖經說要謹記耶穌爲你所作的一切。經文說:「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爲此;因基督也爲你們受過苦……」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着你在作僕人的過程中受苦,你要作主耶穌所作的。主耶穌做了什麼?經文說:「他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你受到虐待嗎?你受到惡待嗎?僕人會做什麼呢?

首先,你意識到自己不是審判官。你不知道那個惡待你的人到底會有什麼應得的報應。唯有神知道那個人應受到什麼報應。唯有神知道那個人所經歷的一切。唯有神知道。唯有神有權審判人。基督徒明白,既然耶穌基督也沒有向惡待祂的人報復,而是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神,那麼你必定要這樣做。你當然可以做到,因爲你心裏想:「看看我如何對待耶穌基督,祂仍然寬恕我。我當然能夠饒恕那些人。」

這一切意味着我們有一股動力。有些事情在我們生命中發生,使你成爲僕人,你因耶穌所作的一切而改變過來。耶穌爲你作了什麼?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你的罪。經文說:「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因此你得着自由,這使你能夠成爲僕人。這事已發生在你身上嗎?

作一個好僕人的困難之處,在於心裏要時刻謹記耶穌爲你所作的一切,以及祂怎麼服事你。你要時刻謹記這一點。如果這只是流於頭腦的知識,離你很遠,你只是知道這一點,卻沒有因此改變過來,你便難以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你因耶穌所作的一切而得自由。

1740 年,有一位老婆婆快要離世,她的侄兒坐在她的牀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侄兒只有十四歲,是一個虔誠的人,卻不知道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老婆婆曾經幾次向侄兒傳福音,但現在她已年紀老邁,快要離世。事實上,各人都以爲她幾乎已死了。她似乎處於昏迷狀態,沒有人能把她喚醒。侄兒坐在她身旁,感到很難過。

人們走來,他們做了一些人們總不會在一個昏迷的人面前做的事。他們在談論老婆婆。他們說:「這個可憐的女子。她生活得很苦。她的丈夫早年去世。她從來都沒有錢。她一直都很貧窮。她的一生苦不堪言。她的一生這麼苦,但她總是善待別人,怎麼可能呢?」他們想着這事。他們說:「這個可憐的女子。這個貧窮的女子。」

老婆婆突然睜開眼睛,並且坐起來。她說:「誰說我可憐?誰說我貧窮?我很富有,而且我將要如獅子般勇敢地站在神面前。然後她倒下來死了。她那位十四歲的侄兒總不忘記這番話。因此今天我們可以聽到這番話。後來他成爲一位偉大的傳道者。

他突然意識到:「這個女人擁有一些我沒有的東西。這個女人知道自己將要如獅子般勇敢地站在神面前。」老婆婆說:「誰說我可憐?誰說我貧窮?我很富有。」因此,人們會走到她的跟前,她會服事他們,總不會感到不耐煩,說:「啊,我不會從這些關係得到什麼好處。我只會施予,這個人不會報答我。」

當一個基督徒的心態正確時,他知道自己爲什麼能成爲僕人,他們看着這個世界,說:「世界啊,我很富有,世上的億萬富翁望塵莫及。我有數十億元在銀行裏,怎會在乎被人取了口袋裏的五塊錢呢?既然我可以如獅子般勇敢地站在神面前,既然我因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一切而變得富有,我怎會在乎別人的怠慢。我並不在乎人們會否報答我、會否感謝我。」

僕人的心志從何而來?人們都感到希奇,那位老婆婆說:「因爲我很富有,我將要如獅子般勇敢地站在神面前。」你能夠這麼說嗎?很多聽眾朋友都知道這一點,但我們要實際行出來。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如何服事我們,求禰幫助我們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出來,叫我們去服事別人。求禰賜給我們僕人的心,叫我們成爲自由的僕人,因爲我們是自由的,我們已經從罪裏得釋放,我們已經擺脫了自我,我們不在律法之下,我們不再受困於罪疚,我們已脫離這一切,我們也擺脫自己的文化和人的權威,我們因神的道而可以自由地思想,因爲我們順服神的道,成了神的道的奴僕。

親愛的天父,求禰使我們成爲自由的僕人,因爲我們是你的奴僕。因爲禰所作的一切,我們全然屬禰。我們很富有。我們可以如獅子般勇敢地站在禰面前。求禰幫助我們領會這真理,以真理改變我們。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