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中得榮耀(二)」系列之五、在異教世界中實踐信仰(三)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繼續探討「試煉中得榮耀」系列的第二部分。今天的題目是「在異教世界中實踐信仰(三)」。

今天我們會研讀彼得前書2章9至21節。讓我先讀出這段經文,彼得前書2章9至21節。

  1.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2.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3. 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
  4.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或作:眷顧)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5. 你們爲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6. 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
  7. 因爲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胡塗無知人的口。
  8. 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着自由遮蓋惡毒,(或作:陰毒)總要作神的僕人。
  9. 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10. 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
  11. 倘若人爲叫良心對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
  12. 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
  13. 你們蒙召原是爲此;因基督也爲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

這是神的話語。

有一首詩歌是根據彼得前書第2章寫成的。歌詞寫道:

禰召我們出離黑暗 進入禰奇妙的光明

彼得前書2章9節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這段經文末出現「榜樣」這個詞。事實上,我們稍後會看到,從這段經文開始,直到第3章,都是談論耶穌的榜樣。

耶穌是我們應當跟隨的榜樣,但我們若要真正理解「榜樣」這個詞的含義,就要明白,如果我們真的把耶穌視爲榜樣,我們將會發現祂不只是一個榜樣而已。如果我們真的聽從耶穌的教導,我們會發現祂不只是一位老師而已。我們必須根據上下文去理解「榜樣」這個詞的含義。因爲經文說耶穌給我們留下榜樣,人們讀這段經文的時候,很容易會下一個結論,以爲基督徒基本上只是認識耶穌基督的教訓,知道祂的作爲,跟隨耶穌,並且遵循祂的榜樣而已。

第11至12節教導我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第13至17節教導我們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第18至20節教導我們作僕人的要順服主人。第20至25 節教導我們不要以惡報惡,而是要跟隨基督的榜樣,以善勝惡。這是這段經文的教訓。第3章1至7節教導我們要敬重和體恤我們的配偶。

我們從2章11節至3章7節看到這些倫理原則,你可能會得出這個結論:「跟隨基督的榜樣是指要做一個好人。這就是成爲基督徒的意思了。」很多人得出這個結論,但人這樣思想根本不瞭解經文的背景。耶穌的道德榜樣給我們顯示,首先,祂不只是一個道德榜樣而已,然後祂才成爲我們的道德榜樣。因此,當你讀這段經文的時候,你會發現耶穌先呼召我們,然後祂才成爲我們的榜樣。耶穌是救主。這就是經文的意思了。在加拉太書第6章,保羅並不是說:「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榜樣……」保羅說:「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哥林多前書第2章,保羅不是說:「因爲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的教訓和榜樣。」保羅不是這麼說的。他說:「因爲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重點是,在其他宗教,最重要的事情是宗教創始人的榜樣。佛祖是一個榜樣。穆罕默德是一個榜樣。孔子是一個榜樣。人們跟隨孔子的榜樣,他們便成爲儒家弟子。人們跟隨穆罕默德的榜樣,他們便成爲伊斯蘭教徒。人們跟隨佛祖的榜樣,他們便成爲佛教徒。人們跟隨榜樣。

但跟隨基督的榜樣並不能使人成爲基督徒。佛教這麼說:「你可以使自己成爲佛教徒。方法就在這裏。」伊斯蘭教說:「你可以使自己成爲伊斯蘭教徒。方法就在這裏。」儒家思想說:「你可以成爲儒家弟子。方法就在這裏。」但基督信仰開宗明義的說:「你無法使自己成爲基督徒。你必須明白基督不只是你的榜樣而已,然後你纔可以過基督徒的生活,你纔可以跟隨基督的榜樣;在基督成爲你的榜樣之前,你要明白祂不只是你的榜樣而已。你必須蒙耶穌基督呼召。」我們今天所讀的一段經文從第9至10節開始。

經文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如何成爲神的子民呢?彼得說:「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他要說的是:「從前你們一文不值,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如何成爲神的子民呢?透過仿效基督嗎?透過跟隨基督的榜樣嗎?不是的。因爲你蒙神呼召。凡是認真去察看基督的榜樣的人都會感到灰心喪志。

有人會說:「嗯,重生的概念很有意思。有些人似乎需要重生。我不是說這是錯的。有些人述說歸信基督的奇妙經歷,但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做個好人。古往今來,很多人遵循這些偉大的道德原則、跟隨基督的榜樣、效法偉大典範的美德,這纔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是否重生、是否接受基督爲救主,其實並不重要。對某些人來說,這是好的,但最重要是跟隨榜樣。

如果你這麼說,就表示你從沒有察看基督的榜樣。

凡是認真察看基督的榜樣、教訓和作爲,並且真心誠意想要跟隨基督榜樣的人都會感到灰心喪志,看不起自己。沒有什麼事情比嘗試跟隨基督的榜樣更令人感到沮喪,因爲祂的榜樣是那麼崇高。你真的明白嗎?你知道這一點嗎?經文說:「基督也爲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如果你就此便說:「我要效法基督的作爲」的話,你只會感到沮喪。

如果你就此便說:「我要活出基督的榜樣」你只會感到十分氣餒。看看耶穌的教訓吧。耶穌說:「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斷;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耶穌要說的是,我們不可心懷惡念,甚至不可說惡言。我們要有憐憫和僕人的心腸。耶穌說:「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偷盜,只是我告訴你們,你們不可貪得無厭,也不可嫉妒。你們應當常存感恩和平靜的心。」

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他犯奸淫了。」看看耶穌的教訓和行爲,你總看不見祂犯錯。如果有人給耶穌基督做那些性格測試,你認爲會得出什麼結果?如果有人給耶穌基督做那個十六型性格測試,會得出什麼結果?你認爲耶穌屬於哪類型?祂是屬於內向型,還是外向型呢?祂是屬於理性型,還是感性型呢?祂是屬於直覺型,還是感覺型呢?我有權利嗎?如果有人給耶穌基督做那些性格測試,你認爲耶穌屬於哪類型?祂是樂觀、憂鬱,還是冷漠的人呢?耶穌屬於哪類型呢?

你知道耶穌屬於哪類型嗎?如果你認真去看耶穌的榜樣,你只會感到沮喪。那些性格測試總是說:「性格沒有對與錯之分。無論內向、外向、理性,還是感性,都沒有對與錯之分。這只是一個人本身的性格。」我認爲在理論上這說法是真確的。人之所以有性格,因爲人沒有足夠的智慧在各種情況下總是作出所需的反應。

耶穌是理性型,還是感性型呢?這完全取決於當時的需要。耶穌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呢?耶穌着重過程,還是結果呢?耶穌是樂觀型,還是內省型呢?耶穌屬於哪類型?耶穌總是在適當的時候作出應有的反應。每個人都有個性,人往往較爲理性多於感性,較爲外向多於內向,但也有相反的情況。我們有這些表現,因爲我們習慣了這樣。不管那是否適當,我們往往有這些表現。

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我們並不明智。耶穌是滿有智慧的,總不會說錯一個字,總不會說出不合宜的話,也總不會犯錯,我們不是說犯罪,而是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這是智慧。耶穌是一個控訴的榜樣。祂的榜樣只會使人感到沮喪。你只會像喬布那樣俯伏在地,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你曾否認真去看耶穌的榜樣呢?

如果你只是以耶穌的榜樣作爲開始,說:「這就是成爲基督徒的意思了。重生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跟隨這些偉大的道德榜樣」,這表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事實上,你並不誠實。你沒有嘗試認真去看耶穌的榜樣。耶穌必須先成爲你的救主,纔可以成爲你的榜樣。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真去看耶穌的榜樣,你會意識到祂不只是一個榜樣,因爲作爲榜樣祂是失敗的。

多年前,我看過美國長老會神學家梅欽(J. Gresham Machen)的講章。他說︰「如果耶穌只是一個榜樣,如果祂只是一個讓人仿效的道德典範,情況便十分糟糕了。」他說:「你曾經感到憂鬱和沮喪嗎?你的生命是一團亂。」這聽起來好像電影《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中的對白。這是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劇情緊張刺激,但最後大團圓結局。

有一刻,你忘記了所有的煩惱,你想到這是多麼暢快。然後,燈光漸暗,銀幕落下,你在一片黑暗中,被現實生活所困。在《開羅紫玫瑰》這部電影中,女主角米亞‧花露(Mia Farrow)正是這樣。女總管說:「如果你把耶穌視爲一個宗教創始人,把祂當作一個榜樣,正如所有其他宗教把他們的宗教創始人當作榜樣和典範……,你所有的就只有一個榜樣而已。」你可以看看這些榜樣。你說:「看看他的舉止多麼風雅!看看他的外表多麼俊美!看看他是多麼偉大!

你可以說:「像他那樣不是很好嗎?」但這個榜樣只會讓你留在黑暗中。你無法觸摸他。他已經死了。如果耶穌只是一個榜樣,人也看祂爲已經死了,祂只不過是一種控訴。祂只是一把劍。祂只是一支箭。祂只是在你生命中指責你的控訴者。啊,不是這樣的。這並不是福音。耶穌要先成爲你的救主,纔可以成爲你的榜樣。在我們看第21節之前,我們要看第9節。第9節說:「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在我們繼續討論下一點之前,讓我提出一個問題︰「你怎知道自己蒙召呢?我向各位聽眾朋友提出這個問題。有些聽眾朋友收聽這個節目已有一段時間,有些聽眾朋友也許第一次收聽。我向各位提出同一個問題︰「你怎知道自己已經被召離開黑暗並進入奇妙的光明呢?這就是基督徒的真義。基督徒不只是一個跟隨基督的榜樣的好人。基督徒是一個被召離開黑暗的人。

你說:「嗯,我怎知道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讓我給你們幾個原則。當一個人成爲基督徒,他不是加入一個會所,而是好像一個在實驗室中製成的一個新的化合物。當一個人成爲基督徒,他不只是從一個羣體轉到另一個羣體中,而是整個世界都重建了。從前在黑暗裏,如今在光明中。從前一片混亂,如今井然有序。這是一種超自然的經歷。那麼你怎知道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讓我根據這段經文以及其上下文來指出幾個原則。

第一,呼召是一種打擾,總會令人感到不安。你如何呼喚別人呢?你會打電話給他們嗎?你會傳信息給他們嗎?當人們收到電話或信息時會有響聲或顫動。無論是什麼方法,你都是打擾對方。如果你沒有打擾別人,這就不是一種呼喚。對方正在做別的事情,你必須打擾對方。

你打電話給別人,你至少希望對方這麼說:「喂?」你擾亂了對方的注意力。如果你是基督徒,如果你已蒙召,你已被打擾了。在某意義上說,有東西從外面進來,開始在你心裏動工。沒有人可以透過說「我要認識基督信仰」這句話便成爲基督徒。你感到有能力從外面進來掌管你的生命,然後你成爲基督徒。你不可以說:「嗯,這是基督信仰的基本原則。我要學習這些原則,我便成爲基督徒。」

不是這樣的。一個蒙召的人感到一股前所無有的大能從外面進來掌管他的生命,在他裏面動工、打擾他、改變他。召喚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舉例說,在腓立比看守保羅的獄卒是在地震的時候蒙召的。使徒行傳第16章記述當時地大震動,那個獄卒就在這情況下蒙召。有時候,那可以是微小的聲音,但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打擾,會令人感到不安的。

你可能不喜歡這種情況。我並不說是那必定是令人愉快的經歷。你可能一直都是這麼想。我只想你明白這到底是什麼回事!你也許一直都認爲自己明白基督信仰,現在你開始感到有點疑惑。你一直認爲自己活得很好,但現在你發現有點不對勁。你感到不安。你開始問自己:「我能夠面對死亡嗎?」你開始問自己:「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這也許不是地震,但你感到被打擾而不安。你曾感到有這種外力的介入嗎?有大能從外面進入你裏面動工嗎?你無法自己決定成爲一個基督徒。你無法做到。神的救恩臨到你,這不是你自己決定的,是神呼召你。你只能決定如何迴應神的呼召。你感到神的呼召嗎?

第二,神的呼召是叫你離開黑暗進入光明。你見過有人從黑暗的地方走進很光的地方嗎?他們出來的時候總是不停眨眼,感到有點害怕,說:「各樣東西在哪裏?我看不清周圍的東西。」在這情況下,你不會趾高氣揚、大搖大擺。這樣你便自己被召離開黑暗進入光明。從前你一直以爲自己對基督信仰無所不知。你以爲自己明白基督信仰,明白爲什麼人們作出某些行爲。你以爲自己明白。現在你仍然認爲自己明白基督信仰嗎?你仍未被召離開黑暗進入光明。

當你被召離開黑暗進入光明,你開始意識到自己所知不多。你開始意識到有很多事情你是無法解釋的。你開始意識到你無法解釋耶穌的作爲。在約翰福音第9章,耶穌對法利賽人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又說:「我爲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意思是你以爲自己能看見,你其實是瞎眼的。你以爲自己看不見,這表示你開始醒覺。你感到自己不明白,這樣你便知道自己開始明白了。你以爲自己明白一切,這樣你就要面對自己根本不明白。

離開黑暗進入光明意味着你不再趾高氣揚、大搖大擺。你不再認爲自己無所不知。換句話說,你開始有受教的心。你開始說:「我需要去認識。我意識到自己不知道。」有些人說:「啊,是的,我明白基督信仰。」他們以爲自己對基督信仰無所不知。其實他們仍未被召出黑暗入光明。彼得前書2章6節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這意味着當光明臨到你,當你被召離開黑暗進入光明,你不會說:「啊!因此我要這樣行事爲人!」人人都知道他們應當怎樣行事爲人。基本上,你不用成爲基督徒也知道應當怎樣行事爲人。我一直都是這麼說,沒有人駁斥這一點。這是真確的。一般來說,哲學和宗教有很多共通點。人人都知道應當怎樣行事爲人。人人都知道基本上要怎樣行事爲人。

當你被召離開黑暗進入光明,你不會說:「我的天啊!現在我知道我應當怎樣行事爲人了。」你本知道要怎樣行事爲人。當你被召離開黑暗進入光明,你所領悟的並不是你應當作什麼事,而是有什麼事已爲你成就。你說:「耶穌基督已經奠下寶貴的房角石。耶穌基督已爲我成就一切,我可以在上面建立我的生命。」你也許聽過耶穌被釘十字架。你也許聽過耶穌爲你成就救恩,但你並沒有領會這真理。

你必須明白耶穌基督來到世上,首要目的不是成爲一個讓你效法的榜樣,而是替你受死。相信耶穌基督並不是對神說:「神啊,求禰成爲我的老闆,這樣我便能夠過良善的生活。成爲基督徒是對神說:「神啊,求禰成爲我的天父,因爲我無法過良善的生活,我知道耶穌已把祂的義歸給我。當你領會這真理,你便眨着眼進入光明中,你感到驚歎。有人說:「啊,我一直都知道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其實這人仍未被召。

被召的人從前可能聽過這些真理,但他們必須領會耶穌爲他們所成就的救恩。這使你驚歎不已、欣喜莫名。你說:「我可以把生命建立在耶穌所成就的救恩上。」讓我來總結這一點。耶穌基督說:「因爲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這話記載在馬可福音10章45節。這是馬可福音的鑰節。耶穌說:「因爲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祂爲什麼這樣說呢?

耶穌豈不是君王嗎?但祂來到世上不是要受人服事嗎?耶穌是不是這麼說:「我是從天上來的大君王。這是我的旨意。你們要彼此相愛,要說實話,要服事我,要敬拜我的父神」?祂來到世上不是要受人服事嗎?你明白耶穌所說的話嗎?耶穌說在你服事祂之前,祂先服事你。耶穌說祂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除非耶穌先服事你,成爲贖價,除去你的罪,否則你無法服事祂。

換句話說,你要明白耶穌不只是一個榜樣,這樣祂纔可以成爲你的榜樣。耶穌要召你離開黑暗進入祂奇妙的光明中,叫你因祂的大能大力而歡喜快樂。既是這樣,你要明白耶穌不只是一個榜樣,祂纔可以成爲你的榜樣。耶穌留下什麼榜樣?我們將會看看耶穌的榜樣,但這是一段很長的經文。

現在你知道成爲基督徒的真義,你可以安心地說:「這就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你總要談到福音。你在實際處境中應用出來。不然,人們馬上會說:「就是這樣了!基督徒生活就是遵行一套規條。神便會接納我。」這樣的話,你便大錯特錯了。

話雖如此,經文告訴我們幾個原則,我們會討論其中兩點。首先,第11節說:「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其次,經文說,「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第一個涉及內心。第二個涉及外在關係。接着我會簡略地說明這兩個原則的基本要點。它們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過基督徒生活意味着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些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我們在之前幾個節目已提及這一點,但到了現在才詳細解釋。肉體的私慾是什麼?人們馬上會說:「是的,這就是基督信仰。要禁戒肉體的私慾。」

人們馬上會認爲這是指身體上的慾望,說:「不應該開派對,不應該喝酒,不應該去跳舞,不應該談戀愛……這些都是充滿罪惡的事,因爲這些都是肉體的慾望。這就是基督信仰了。基督信仰反對肉體。」然而,這並不是我們要說的。坦白說,「肉體的私慾」或「罪惡的慾望」都不是很好的翻譯。這個字的原文(epithymia)是指禁戒過度的慾望。

這個字在聖經中多次出現。我們之前已討論過這一點,但這一點十分重要,必須再三提醒大家。何謂過度的慾望?彼得要說的是:「聖經說罪不只是叫人違犯規條……」使你的孩子表露最壞的一面的最佳方法是隨意的對他說:「我不想任何人碰這東西。」你說這話之前,一直都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孩子心裏突然這麼想:「爲什麼不可以呢?就讓我試一試吧。」

很多人以爲罪就是「違犯規條」。不是的。有更深層的意義。彼得要說的是:「罪是使一些慾望變成過度的慾望。」這是人的基本問題。這是人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唯一的問題,卻是主要的問題。過度的慾望的意思是對一些好的東西有過度的渴求。一般常識告訴我們,我們失去某些東西,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對那些好東西有過度的渴求。

你見過這種情況嗎?例子比比皆是。多年前,我曾輔導一位女士,她心中充滿嫉妒,常常害怕會失去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最終失去了丈夫。這是說明這一點的最佳例子。那個女士害怕會失去丈夫。因爲她害怕失去丈夫,所以常常對丈夫吹毛求疵。她總是猜疑。她常常監視自己的丈夫。她常常質問丈夫:「你爲什麼做這事?你爲什麼這麼說?」她最終失去了丈夫。她失去丈夫,全是因爲她害怕失去他。

這是一種過度的慾望。希望維繫與丈夫的關係並沒有不妥,對嗎?我認爲沒有不妥。這是很好的。但這變成一種過度的慾望。這是陷入過度的慾望中。她心裏想:「如果我失去丈夫,一切都完蛋了。」是的,失去丈夫是一件很糟糕、很可怕的事。失去配偶是一件糟糕的事,但最可怕的是這種渴望要留住丈夫的慾望纏擾着她的心靈。這就是彼得要表達的意思。

有人會說:「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不是的。看看那些在學校裏只有很少朋友的孩子。一般來說,你知道爲什麼他們只有很少朋友嗎?他們很渴望有朋友。他們實在太渴望有朋友。大家都說:「啊,當別人靠近你的時候,你跟他們打招呼,然後說:『我們聊天吧。』」這些孩子不會說出來,但他們說:「你喜歡我!你真的喜歡我!」你會說:「算了吧。」這種情況確實會出現。憂鬱症是怎樣的?希望身體健康並沒有不妥,但坦白說,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是,不要總是擔心自己是否健康。

任何佔據着你心靈的東西都與你的靈魂爭戰。它自取滅亡。聖經說這種情況不斷出現。我們最大的問題不是渴望去喫那禁果。我們最大的問題是過度的慾望。罪惡的心想把其他東西放在生命的中心,取代神的位置。我們之前已談過這一點,但很多第一次聽到這話的聽眾朋友都會說:「啊!我從沒有想過這一點。」或說:「我從來都不會這樣看。」

你知道自己爲什麼會心裏懷恨嗎?有兩個人遭遇同樣的事情。其中一人心裏充滿苦毒;另一個人卻願意接受。爲什麼呢?那個人是否更虔誠、更有自制力嗎?不是的。請仔細看看。你會看到,對那個心裏充滿苦毒的人來說,他所遭遇的事阻礙他滿足他心裏過度的慾望,因此他感到忿怒,感到無法忍受。」他說:「我一定要滿足這慾望。」

當你感到自己必須擁有某東西,這東西便佔據着你的靈魂。這東西要主宰你的靈魂。這東西與你的靈魂爭戰。它要成爲你的救恩。它要佔據你的靈魂,因此它與你的靈魂爭戰。它要纏擾你的靈魂。它要攻擊你的靈魂。它要佔據你的靈魂。這是其中一個方式讓你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你成爲基督徒之前,你並不真正瞭解自己的靈魂。這是一個主要的方法讓你明白成爲基督徒的真義。

你未成爲基督徒之前,你也許相信自己有靈魂。你可能會說:「嗯,我知道自己有身體,也知道自己有靈魂,將來靈魂會上天堂。你可能只是籠統地相信這一點,但你要知道你的靈魂是關乎你的屬靈特質。你的靈魂是關乎你與神的關係。當你成爲基督徒之後才真正明白這一點。你成爲基督徒之前,你知道如果你酗酒,你需要去戒酒中心。你意識到酒精控制着你,但你沒有深入去了解爲什麼你會酗酒。你沒有去察看那深層的原因,也沒有意識到那是由於過度的慾望,也就是那些要佔據你靈魂的東西。

你有時感到興奮不已,有時感到極其沮喪,你心懷苦毒,你的情緒起伏不定,是由於這些過度的慾望,一些美好的事物對你來說變得太重要。換句話說,這些東西變成無法節制的慾望。基督徒知道自己有靈魂。基督徒明白有時候自己的身體可能很軟弱,情緒很低落,但靈魂卻仍然堅壯。有時候你的身體可能很堅壯,情緒十分穩定,但你的靈魂卻很枯乾。

你明白這一點,這表示你是基督徒。借用心理學的述語,基督徒經歷一種變異的意識狀態。你應當做什麼呢?經文說:「……要禁戒肉體的私慾……」如果你看到有慾望佔據着自己的靈魂,對基督徒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使自己的靈魂堅壯起來。

歷代以來,屬神的偉人和聖徒都瞭解自己的靈魂。他們知道靈魂需要鍛鍊,正如他們需要鍛鍊自己的身體或管理自己的情緒一樣。爲什麼你要放鬆休息或到海灘去?因爲你知道自己的情緒要恢復過來。爲什麼你會做運動?爲什麼你會去跑步?你的身體必須恢復過來。

基督徒明白鍛鍊靈魂是同樣重要的。因此,你禱告,你餵養靈魂,你讀聖經。基督徒會這麼說:「這些東西很好,那些東西也很好,但我不會做任何事情去危害自己的靈魂。我寧願做窮人,也不做危害自己靈魂的事情。」

你的光景如何嗎?你開始明白這真理嗎?你有沒有禁戒那些與靈魂爭戰的私慾,還是你忙於滿足那些慾望呢?這些美好的事物佔據你的靈魂,阻礙你的靈命成長。你知道這些東西對你來說變得太重要,你總是設法要得到這些東西。你爲了得到這些東西而危害自己的靈魂。

你無法事奉,無法施予,無法榮耀基督,因爲這些東西變得太重要,你爲自己找藉口。你說:「這只是暫時的,再過幾年就不會這樣。」你要當心。經文說:「……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靈魂是什麼?你藉着靈魂去認識神和屬靈事物。

我坐下來的時候經常翹腳,過了一段時間,我感到整隻腳都麻痹了。於是我把雙腳放開一會兒,血液流回雙腳時的感覺並不好受。我完全失去感覺。之前我完全感覺不到,當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腳完全麻痹時,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有些人也許正在對自己的靈魂做同樣的事。那些肉體的私慾扼殺你的靈魂,正如我翹腳而坐使我的腳麻痹一樣。耶穌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我不是說靈魂比身體更重要。我要說的是,你藉着靈魂去順服神和明白屬靈的事。當你的靈魂堅壯,其他方面也堅壯。這使你裏面充滿喜樂。

我曾經見過一些靈魂堅壯的人,因爲他們的靈魂堅壯,所以他們的身體堅壯起來,可以面對一些其他人無法面對的事。你明白嗎?看看那些東西。那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卻正在分散你的注意力,阻礙你建立你的靈魂。那可能是重大的事情,正在扼殺你的生命。那些東西正在與你的靈魂爭戰。不要這樣。不要聽從它們的話。你要說:「沒有什麼比靈魂更重要。」

經文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將有一天,主耶穌必降臨,祂會對你說:「你知道嗎?我把靈魂賜給你。我沒有把靈魂賜給地上的走獸,沒有把靈魂賜給海中的魚,也沒有把靈魂賜給植物。這一切都有生命,都是我所愛的。但我把靈魂賜給你。我賜給你能力去彰顯我的榮耀。我賜給你思考的能力。我賜給你能力去建立關係和愛人。我賜給你能力去領會屬靈的事。你如何運用這些能力呢?你如何建立你的靈魂呢?你的靈魂是否體貼神的意思?你是否存心忍耐?」

在某程度上說,你的靈魂像你的肌肉、你的腿、你的情緒一樣,但又並不相同。如果你是基督徒,你應該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實在無法描述這一點,只能夠用類似的比喻來描述。你正在成長嗎?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祂會問你生命的光景如何。但不要擔心。現在讓我來總結一下。你是否看到,如果我沒有在信息中講述第一部分,那麼第二部份是何等令人沮喪?

你是否看到自己是何等絕望?你會說:「我到底怎可以禁戒一切肉體的情慾呢?我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這是多麼困難!耶穌基督將要再來。祂將要臨到我們。我的天啊!在耶穌基督再來的那日,我要對祂說什麼呢?」別忘了信息的第一部分。經文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這是將要發生的事情。在耶穌基督再來的那日,我們將要在完全被接納的前提下向祂交賬。

十七世紀蘇格蘭牧師雷德福(Samuel Rutherford)曾說,任何時候都不要悲傷。不要爲自己感到難過。當那日,你與天父相會的時候,祂會補足你一切所需的。到了那日,如果你有一張欠單,只管交給天父,看看祂如何在剎那間彌補你生命中的一切損失。因爲耶穌不只是一個榜樣,所以祂可以成爲榜樣。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要過敬虔的生活,要禁戒肉體的情慾,我們要面對這一切,並且要向禰交賬。但感謝天父,我們已經被召出黑暗入光明,並且蒙禰接納,我們不是建造在自己的根基上,而是建造在耶穌基督這寶貴的房角石上。現在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基礎,也是我們與禰建立生命關係的基礎。神呀,求禰幫助我們保持平衡,我們已蒙禰接納,我們要過敬虔的生活,求禰幫助我們,推動我們。

主呀,求禰幫助我們,即使我們跌倒,也領會禰對我們的接納。求禰幫助我們明白,在禰再來的那日,我們都要向禰交賬,我們要思想這事。因此,我們要禁戒那與我們的靈魂爭戰的私慾,但我們也知道,到那日你會對我們說:「你們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天父,感謝禰賜下這又大又寶貴的應許。求禰幫助我們把這些真理應用在生活上。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