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中得榮耀(二)」系列之三、在異教世界中實踐信仰(一)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繼續探討「試煉中得榮耀」系列的第二部分。今天的題目是「在異教世界中實踐信仰(一)」。

今天,我們繼續研讀彼得前書。我們看一段簡短的經文。首先讓我們聆聽神的話語,然後我們要默想如何以具體的方式把神的話語應用出來。

在過去多個節目中,我們一直研讀彼得前書,現在我們要進入第2章。今天,我們只看兩節簡短的經文。雖然這兩節經文很短,但在某意義上說,這兩節經文展開另一個部分。這個新的部分告訴我們,基督徒如何生活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基督徒如何生活在一個對各樣事物都抱持不同看法的文化中。雖然今天我們只簡略地介紹其中一些原則,但這些原則是極其重要的。

教會有時候會舉行一些主要以未信者作爲對象的福音聚會。一般來說,大多數的教會都十分着重這方面的事工,敦促弟兄姊妹邀請一些未信的親友來到教會,給他們介紹基督信仰的基本信息。有些教會稱這種在星期日舉行的聚會爲福音主日。

教會談論如何幫助未信者相信耶穌基督。我們說:「來吧,讓未信者來到教會聆聽偉大布道者的精彩信息。因此,我們必須來看這段經文。這一點十分重要。首先讓我讀出今天我們要研讀的經文──彼得前書2章11至12節,然後我會簡略地講解這段經文所教導的幾個原則。彼得前書2章11至12節:

  1. 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
  2.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或作:眷顧)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這是神的話語。

有些聽眾朋友或許記得,我們在上個節目討論何謂神的子民。彼得指出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是神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6節告訴我們一個寶貴的應許,經文說:「因爲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讓我們看看其他譯本的翻譯。《新漢語譯本》把這一節譯作:「因爲經上有這話:「看啊,我在錫安放了一塊石頭,是一塊蒙揀選、珍貴的基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蒙羞。」《現代中文譯本》則譯作:「因爲聖經上說: 我選了一塊貴重的石頭作爲錫安的牆角石;凡信靠他的,都不至於失望。」

「羞愧」、「蒙羞」和「失望」這幾個譯法都不錯。這個詞的原文難以翻譯,因爲這個字包含有很多方面的意思。這個字同時有幾個含意,包括困窘、困惑和失望。第6節是一節令人驚訝的經文:「因爲聖經上說: 我選了一塊貴重的石頭作爲錫安的牆角石;凡信靠他的,都不至於失望。」這意味着不管我們的生命經歷什麼高低起伏,不管有什麼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總是得蒙保守,總不致失望,總不感到困惑,也總不感到困窘。

我並不是說當你成爲基督徒,你自然而然便會這樣。但如果你是神的子民的一份子,你是可以這樣子的。這是一個極大的應許,當然有人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怎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呢?我們怎知道自己是神的子民的一份子呢?」我想給大家指出,我們可以從這兩節經文找到一些測試,讓我們知道如何辨別自己是否神的子民。真正的神的子民有什麼特質呢?他們有什麼特質呢?

我們必須自我省察,看看自己是否擁有這些特質。這是大有益處的。我們可以從這兩節經文找到三個測試,讓我們知道自己是否神的子民,讓我們知道神的子民擁有什麼特質。在我們研讀這兩節經文的過程中,我們會進入另一個經文的段落,接着的幾節經文告訴我們如何活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

第一是外在的測試。第12節說:「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或作:眷顧)的日子歸榮耀給神。」人們可以看見你的生命。彼得前書第1章告訴我們,如果你已經重生,你便知道自己是神的子民的一份子。1章23節說神的子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重生是其中一個測試,讓你知道自己是否神的子民,但這並不是2章12節所說的其中一個測試。

換句話說,除非你意識到你裏面經歷徹底的改變和更新,否則你仍不是基督徒。我們之前已討論過這一點。我只想告訴你們,單單憑這個測試去判斷並不足以讓你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因爲你裏面也許有這樣的個人經歷,你認爲這必定是重生。沒錯,你必須重生,但你也有可能被自己欺騙了。很多人都是這樣。你怎知道你裏面所經歷的重生是不是真正的重生?

這節經文告訴我們,人們可以察看得到。換句話說,你說:「我已經改變了。我裏面已經歷徹底的改變。」第12節告訴我們,如果你們是神的子民的一份子,人們必定可以從你們的善行看出來。你的改變是可以看得見的。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7至10節說:「甚至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因爲主的道從你們那裏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所以不用我們說什麼話。因爲他們自己已經報明我們是怎樣進到你們那裏,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等候他兒子從天降臨……」

我們不需要向人們說什麼。人們可以看出你現在與未信主時的分別。幾個世紀前,有一位古代清教徒傳道者曾指出如何可以知道自己已經重生。你說:「我裏面有那種奇妙的經驗。」很好。那位傳道者說︰如果你已經重生,首先你的僕人必會看出你現在與未信主時的分別。他說︰「你可以說自己已經重生,但如果你已經重生,你的僕人也必會看出你現在與未信主時的分別。

以上這段話是那位傳道者在1690 年代寫下的,你知道他要說什麼嗎?他說:人們可以看出你變得更有憐憫之愛,甚至連所騎用的馬兒也可以看出。你變得更通情達理。你變得沒有以前那麼急躁。你對你的馬兒也不會那麼急躁。你不會那樣殘酷對待你的馬兒。這改變會顯露出來。人們可以看到你的改變。你的生命改變過來。

換句話說,你的改變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外在的測試。人們可以看見你們的善行。有些人看到你們的善行,便在鑑察的日子(也就是審判之日)歸榮耀與神,他們因爲看到你生命的見證而受感動。如果你已經重生,你必有明顯的改變。

第二個是衝突的測試。經文說:「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或作:眷顧)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儘管如此,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這段經文教導我們,我們在各處都看到,雖然一個真基督徒的改變是人們可以看得到的,但這些改變給別人所帶來的影響總會產生衝突。換句話說,有人被基督徒的生命所吸引,也有人抱着拒絕的態度。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整本聖經也再三提到,這是其中一個特質,表明你是神的子民的一份子。有人被你吸引,也有人拒絕你。

換句話說,你往往都得不到溫和的響應。你越效法耶穌基督,你越是受到別人以極端的態度響應你。舉例說,第12節說:「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新漢語譯本》把這一節譯作:「你們在外族人中間要有良好的品行,這樣,他們雖然毀謗你們是作惡的人……」只要你仔細地看這節經文,你會發現經文不是說「如果」人們毀謗你。經文是不是說「如果」?不是的。

經文說「他們雖然毀謗你們……。」「雖然」這個詞意味着人們必挑你的錯處,他們會對你窮追不捨,他們必對你存着偏見。另一方面,經文說,然而,有人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你們的好行爲照亮在人們眼前。你們的好行爲深深吸引各人。兩者似乎相輔相成。

首先,人們可以看見你們的生命。這是第一個表明你是否神的子民的測試。甚至連你的馬兒也可以看到。你所遇見的公交車司機也可以看到你與未信的人有什麼分別。人們看到你的生命經歷改變。但這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和結果總是造成衝突。如果你是個基督徒,必定有人毀謗你、不公平地對待你和攻擊你。另一方面,必定有人被你吸引。

這就像耶穌一樣。看着約翰福音第7章。你會看到經文說耶穌的兄弟們都不相信祂。約翰福音7章2至3節記載耶穌的兄弟們找耶穌,經文這麼說:「耶穌的弟兄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接着,經文說:「因爲連他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爲不信他。」這實在令人驚歎。耶穌的兄弟們顯然與一個非凡的人住在一起,但他們卻抱怨和發怒,他們不相信耶穌。

儘管有些人對耶穌存着極大的偏見,其他人卻被祂深深吸引。情況就是這樣的了。耶穌實在不可思議。你越效法耶穌,你也越不可思議。哥林多前書2章15節是一節令人摸不着頭腦的經文。經文說:「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多年來,我一直都無法理解這節經文,後來我才意識到這節經文是說福音能使人瞭解身邊所發生的事情。

你明白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從前你不明白有關罪的教義、恩典的教義,還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行爲、事件和關係令你費解。成爲基督徒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基督徒能夠看透萬事。這意味着他們適應各種境況,他們不會因受苦而感到驚訝。我們之前已討論過這一點。有些人說:「我的生命不應該是這樣的!這實在不公平!這些事情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我不應該遭遇這些事情!」如果你這麼說,如果你的生命因受苦而摧毀和粉碎,那麼你的價值觀似乎只是徒有其表,因爲你的價值觀根本無法解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當你成爲基督徒,你擁有一套可以幫助你理解生命的價值觀。

基督徒透過這套價值觀去看透萬事,卻沒有人能看透他們。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着人們無法看透你。他們無法理解爲什麼你是這樣子的。你實在不可思議,你是一個謎,正如耶穌是一個謎一樣。讓我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你在別人眼中是不是一個謎?人們對你是否費煞思量,說:「到底是什麼驅使這個人呢?一方面,她很了不起。另一方面,她這樣說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人們是否這麼說:「雖然你與衆不同,但你跟我們一樣。雖然你很了不起,但你卻十分奇怪?」

換句話說,人們對你是否摸不着頭腦呢?人們也許不喜歡你。人們也許被你深深吸引。但一日間總是有些事情發生,一日間你成爲基督徒。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這是其中一個徵象。在我們討論第三個和最後一個測試之前,讓我詳細講解這一點。我說人們會對基督徒存着偏見,也會被他們吸引。人們對基督徒存着偏見,這方式有點難以察覺。我說偏見是指不信的人如何看基督徒。

人們可以成爲基督徒,因爲他們發現與神建立關係的途徑,是承認自己的軟弱,認罪悔改,並且明白自己不是靠自己的行爲得救,而是靠耶穌基督歸給我們的一切,得以站在神面前,因信稱義,因耶穌基督的寶血而得救。這是因爲明白這真理而成爲基督徒的。一直以來,你都是以爲自己可以透過道德行爲而與神建立關係。

多年來,你都是以爲唯有那些聖潔、虔誠、有道德和自我節制的人才可以與神建立關係。你一直都是這麼想的。當你成爲基督徒,你超越那條界線,你意識到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情況恰恰相反。你發現只有那些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無法靠自己得救,承認自己是充滿罪惡,並且倚靠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夠成爲基督徒。

現在問題來了。不信的人並不知道這一點。他們仍然相信你從前所相信的觀念。因此,如果他們看到有人說:「我認識神。」他們便會認爲你必定感到自己比別人優越。他們必定是這麼想,因爲如果他們明白事實真相,他們便已經相信了耶穌。因此,你幾乎無法表明自己的信仰,你無法以言語或非言語的方式去表明你的信仰,表明你相信你已藉着神的愛子耶穌基督與父神建立個人關係,你認識神,也肯定自己蒙神所愛和接納。

任何一個不信的人都會認爲這是無法相信的自大的表現。如果他們不認爲這是自大的表現,他們很快便會相信耶穌。因此,我們總不要感到驚訝……經文並不是說:「如果外邦人毀謗你們是作惡的。」這不是一個假設。外邦人必毀謗我們。他們總會覺得我們的信仰是一個騙局。他們總會覺得有點問題。他們會說:「這些人自大。」他們必然有這樣的感覺。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感覺。

讓我來告訴大家一些實際的應用吧。我提出以上的論點,因爲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有些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開始意識到其他少數羣體所面對的處境。在某意義上說,基督徒也是一個少數羣體。當少數羣體面對傳播媒體對他們作出偏頗的報導,當他們面對別人的不信任,當負面形象落在他們身上,當他們的信念被扭曲,他們學會了大聲疾呼說:「這是偏見 !」他們呼叫,他們吶喊,說:「這是不公平的。這是偏見。」

我知道這種情況是已經存在的。基督徒也開始做同樣的事情。我曾在時事雜誌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所寫的,他指出基督徒經常被人中傷。在電視處境劇集中,宗教人士總是被描繪成狂熱份子或盲目相信的人。然而,基督徒與其他少數羣體之間是有分別的。我並不是說基督徒應該讓人任意踐踏。基督徒要伸張公義。當耶穌被審問的時候,有一個差役無理用手掌打耶穌,耶穌也提出抗議。當保羅在沒有被定罪的情況下便下在監裏,他也提出抗議,因爲保羅是羅馬公民,這種情況是不合法的。

我並不是說基督徒總不可以發聲。我要說的是,其他少數羣體有權呼籲主流社會文化不要對他們存着偏見。讓我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吧。舉例說,在美國,同性戀者有權呼籲主流社會文化不要對他們懷着敵意,甚至在街上攻擊他們。黑人有權呼籲主流社會文化給予他們平等待遇,包括求職受僱等方面。換句話說,我認爲其他少數羣體有權大聲疾呼,但基督徒必須預期會被人誤解。我們必須這樣預期。

人們會認爲基督徒是自高自大的。他們不會明白基督徒;除非他們相信耶穌,否則他們不會明白,但他們不相信。我並不是說當基督徒遇到顯然是不公義的事也不可提出抗議,但我認爲基督徒不要假定自己應該像其他少數羣體般擺出同樣的姿態,因爲基督徒必須預期自己總被人誤解,也被看爲作惡的。基督徒必須預期這種情況。我們不用感到震驚,也不用感到驚訝。我們不用大聲疾呼。我們怎可以大聲疾呼呢?

想一想吧。基督徒相信神已經臨到我們,住在我們裏面,對我們說話。基督徒也相信這個世界有超自然勢力要爭奪人的靈魂,並且耶穌基督將要再來,審判活人死人。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這是瘋狂的想法。世人認爲我們瘋了!我記得有一個心理測試,其中有一條是非題是這樣的:「我是神派來的祕密特工。」

他們談論客觀的科學,但客觀的科學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個基督徒說:「我當然是神派來的祕密特工。我當然是基督的使者。我是神差派到世上傳揚人們不相信的信息的。」這意味着什麼?當你這樣回答的時候,對那個將要處理這份測驗的人來說意味着什麼呢?事實上,正如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所說,耶穌基督自稱是神,如果祂不是神,祂與一個胡言亂語、自認是一隻雞蛋的人根本沒有分別。耶穌要麼是神,要麼是瘋子,沒有介乎兩者之間的其他可能性。

基督徒也是一樣。當不相信基督信仰的人看着我們和我們所相信的真理時,他們認爲要麼我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要麼我們是瘋子。我們怎會認爲我們可以大聲疾呼,並且期望主流社會文化會理解我們呢?我們不可以這麼想。另一方面,經文告訴我們,有人會因看見我們的好行爲,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讓我再以另一個方式來解說。你可以說:「啊,有一位著名作者寫了一本好書,講述人如何可以知道有神存在,並且知道耶穌是真神,我很高興可以把這本書送給我的朋友。我樂意帶朋友到教會聚會,讓他們有機會聽到出色的講員傳講福音信息和美妙動人的詩歌,以及名人的見證分享等等。這一切都很有幫助。」但這一切都無法與你們的善行相比。最終,只有少數人是因爲佈道而被吸引來到神面前的。

我曾在時事雜誌上看過一篇文章,講述越來越多人漸漸意識到,應當向高中學生灌輸禁慾的意識。人們說:「使用安全套是不夠的。我們要向他們教導禁慾的意識。這是力挽狂瀾的唯一途徑。文章中再三出現這句話:「很多性教育工作者教導禁慾的意識,但他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要說教。」文章中再三出現這句話!他們教導禁慾的意識,而他們並不是說教。

兩者有什麼分別呢?你的意思是他們不用麥克風傳講信息嗎?他們說話時不揮動雙臂嗎?我也不知道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重點在於世上最糟糕的事莫過於向人說教。人們不喜歡別人向自己說教。很少人接受這一套。有一點很奇妙。也許有些聽眾朋友仍未相信耶穌,有些聽眾朋友不知道自己相信什麼,你們卻願意收聽這個講道節目。這實在令人敬佩。我不知道到底你們爲什麼會這樣做。

約翰福音17章17節,耶穌基督論到他的門徒,向神禱告說:「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接着在第18節,耶穌說:「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你知道耶穌正在做什麼嗎?耶穌不是差派門徒到世上分享他們的信仰,祂不是說:「父啊,求禰使他們可以清楚地述說。求禰使他們有口才,說話有說服力。」耶穌怎麼說?祂向神禱告說:「求禰使他們成聖。求禰使他們成爲聖潔。」人們不會來聽牧者說教。人們沒有興趣聽人說教。

人們對什麼感興趣?他們有興趣知道可行的方法。你說你是基督徒。很好。成爲基督徒使你變得更仁慈嗎?成爲基督徒使你以更友善的態度對待其他種族的人嗎?成爲基督徒能幫助你面對困境嗎?成爲基督徒能幫助你面對死亡嗎?成爲基督徒使你生命改變過來嗎?總的來說,人們沒有興趣聽人說教。他們對人的生命感興趣。他們有興趣知道可行的方法。如果你是基督徒,他們會注視你。大部分人都是因看見其他人的好行爲而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有些人認爲基督信仰是荒謬可笑的,因爲他們身邊並沒有聖潔的人。我並不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極其聖潔的人,你效法耶穌,在生活各方面都保持平衡,你沉着自信,意志堅定,而且充滿愛心和憐憫,那麼,認識你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相信耶穌。不是這樣的。但基督信仰不是荒謬可笑的。如果你貫徹始終、言行一致,基督信仰便變得更可信。

你是這樣的嗎?人們覺得你不可思議嗎?你的生命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我並不是說你不用邀請未信的親友到教會的佈道會。我只想問,你自己就是那真正的邀請卡嗎?你大可以忘記那張邀請人到佈道會的小卡片。你就是那張邀請卡。邀請卡銘刻在你的生命中。你的生命彰顯什麼?如果你真是神的子民,人們必看到你的改變,這改變帶來的影響必帶來衝突。

第三是爭戰的測試。第11節說:「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我只簡略到說明一下經文的重點。真正的基督徒生命面對一場爭戰。經文中「肉體的私慾」這個詞(epithymia)的意思是過度的慾望。有些聖經譯本把這個字譯作「有罪的私慾」,但希臘原文聖經本身並沒有「有罪」這個字。「肉體的私慾」是指過度的慾望。我們之前已討論過這一點,我們稍後會進一步討論,但我想告訴大家彼得想要說什麼。

彼得要說的是︰「肉體的私慾」與你的靈魂爭戰,但這並不是你所想的私慾。當你看到「肉體的私慾」這個詞,你想到什麼?你想到違犯規則,你想到酗酒、淫亂、違犯基督信仰的倫理、盜用公款等等。彼得並不是說這些事情。事實上,這些事情是以不同的方式跟你的靈魂爭戰,因爲這些事都是顯而易見的。過度的慾望並不相同,當中所涉及的東西本身是好的,但這些東西對你變得太重要了。這些慾望與你的靈魂爭戰。

換句話說,基督徒意識到一點,如果自己渴望得到某些東西,到了一個地步不惜以欺騙的手法去得到,但這不值得我賠上自己的靈魂。如果我很喜歡一個人,到了一個地步不惜違犯規則也想得到這個人,但這是不值得我賠上自己的靈魂的。彼得並不是指這些違規的行爲。他所說的是更深層次的事情。你知道什麼是過度的慾望嗎?過度的慾望把你緊緊抓住,並且驅使你去行事。過度的慾望是較爲微妙和難以察覺的。基督徒會這麼說:「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妨礙我與耶穌基督的關係。」

你正在面對這樣的境況嗎?有過度的慾望與你的靈魂爭戰嗎?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基督徒。你來到神面前,說:「我正在做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對我變得太重要,但這些事情不值得我賠上自己的靈魂。」這就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了。基督徒明白他裏面有靈魂。基督徒明白他要注重屬靈生命的健康。靈魂是真正存在的。你明白嗎?我相信你明白了。基督徒應當明白這裏的意思。

今天就省察自己的生命吧。你要問自己:「我是否貫徹始終、言行一致,以致別人覺得我不可思議呢?我的生命是否活出福音,像一張佈道會的邀請卡一樣,讓人們因看見我的好行爲而在審判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呢?」你的生命並不是這樣,也許是因爲你裏面有過度的慾望正在與你的靈魂爭戰。沒有任何事物值得你賠上自己的靈魂。讓我們把這一切都擺在神面前。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全心全意來到禰面前。求禰幫助我們認清我們裏面是否有過度的慾望與我們的靈魂爭戰。求禰加力給我們,讓我們以應有的方式活在這個信奉異教和充滿敵意的世界裏。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