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 眾望所歸的大衛
何啟明

經文:撒母耳記下5:1-10 (參5:1-25)

1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侖見大衛,說:「看哪,我們是你的骨肉。2 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對你說:『你必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你必作以色列的君王。』」3於是以色列的眾長老都來到希伯侖見王 。大衛在希伯侖,在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4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作王四十年。5他在希伯侖作猶大王七年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猶大王三十三年。

6王和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必不能進到這裏,就是盲人、瘸子都可以把你擊退。」就是說:「大衛絕不能進到這裏。」7然而大衛攻取了錫安的堡壘,就是大衛的城。8當日,大衛說:「誰攻打耶布斯人,就要從水道上去,攻打我心裏所恨惡的瘸子、盲人。」因此有人說:「盲人和瘸子不得進殿裏去。」

9大衛住在堡壘裏,給它起名叫大衛城。大衛又從米羅往內,周圍建築。

10大衛日見強大,耶和華-萬軍之上帝與他同在。

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至13節記述撒母耳奉耶和華的命私下膏立大衛,而撒母耳記下五章1至10節是大衛被以色列眾支派領袖公開接納他為全以色列國的君王。耶西家中排名第八的一位無名小子,經歷過重重困難與考驗,最終像先祖約瑟(創四十一46)和主耶穌(路三23)一樣,在猶太傳統認為是承擔要職的三十歲時(5b節;民四3),成為全以色列的君王。

伊施.波設被暗殺後,掃羅家已後繼無人。以色列眾支派代表來到希伯侖見大衛,認為他是最合適統治南北支派的君王,並列出三個理由。首先,大衛是先祖雅各的後裔,與各支派(包括了北邊支派)有血緣關係,是骨肉之親(1b節);其次,大衛在掃羅作王時,已經帶領以色列人出入戰場。「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2a節)可直譯為「你,就是你率領以色列人出入」;最後,且是最重要的是耶和華親自揀選了他(2b節)。

以色列支派代表提到耶和華曾對大衛說:「你必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你必作以色列的君王。」(2b)這句話有兩點值得留意:第一,敘事者似乎故意用「領袖」(nāgid)(《新》《呂》)來取代「君王」(melek)這個稱號。第二,用「牧養」來形容大衛作為領袖的職責。雖然「領袖」這詞是否帶有「管治」的含意仍有爭議,但敘事者首次用「牧養」形容大衛的職責,顯然是要將焦點放在引導、保護、餵養及培育,而非管治或轄制以色列民。大衛從一位寂寂無名的牧童,經過漫長歲月的歷練,最終成為眾望所歸、牧養全以色列民的君王!

大衛作王的首要行動是去攻打耶布斯人,他們一直佔據着耶路撒冷。猶大支派曾擊敗、奪取及火燒耶路撒冷城,但卻未能完全控制這個城市(書十五63士一21)。耶布斯人曾自誇耶路撒冷城地形險峻,是易守難攻的堡壘。這裏三次提到「盲人、瘸子」(6b8b8c節)是撒母耳記下最難解釋的一段經文,較合理的解釋是,這是耶布斯人開戰前用的嘲諷語,誇耀耶城堅固、勢不可擋,連盲的、瘸的都可擊退大衛的軍隊。

大衛不單擊退耶布斯人,他更兩次打敗了非利士人(17-25節),並拿去非利士人所拋棄的偶像(21節)。這兩次勝利的戰事使以色列想起過往在以便以謝戰役、約櫃被擄的羞辱,終於得到平反,亦凸顯大衛作為全以色列君王的資格。最後,大衛遷都耶路撒冷確有軍事、政治和屬靈上的考量。耶路撒冷地形險峻,有軍事上的優勢,也因它位於便雅憫和猶大中間,不屬任何支派的土地,使南北支派都受落。再且,大衛或許也暗示他是繼承撒冷王麥基洗德(創十四18-20),作以色列的屬靈領袖。

大衛作以色列全國的君王確實當之無愧,他不單是耶和華所揀選、蒙上帝賜福的,也常求問耶和華(1923節)。可是,他卻效法了古近東君王立妃嬪的陋習(13節),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申十七17)!

思想:

屬靈領袖要以身作則去引導、保護及牧養羊羣。僕人領袖更是聖經一貫的教導。保羅提醒屬靈兒子提摩太「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提前四16a)。從今天的敘事我們可學到甚麼功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