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 掃羅家後繼無人
何啟明

經文:撒母耳記下四8-12 (參四1-12)

8他們把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侖大衛那裏,對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你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身上報了仇。」9大衛回答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哥哥巴拿說:「我指着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10從前有人告訴我說:『看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把他殺在洗革拉,作為他報消息的賞賜。11更何況惡人把義人殺在他家的牀上,我豈不從你們手中追討他的血,從地上除滅你們嗎?」12於是大衛吩咐僕人把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侖的池旁。然後,他們把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侖押尼珥的墳墓裏。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被刺而死,清除了南北統一的最後攔阻。然而,大衛在伊施.波設之死的事上是清白無辜的。敘事者刻意要凸顯的信息是:大衛邁向作以色列王的路上,雖然經過不少血腥廝殺,但他卻沒有染手其中。反之,大衛的迴應更贏得眾人的尊敬與同情。掃羅和約拿單的死是亞瑪力人所為,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哀哭(一7);押尼珥被殺是約押自作主張,與大衛無關,大衛更為押尼珥之死悲傷和禁食(三31-35);現在,伊施.波設被巴拿和利甲所殺,大衛更代他報仇,將兩個殺人兇手處死。

便雅憫支派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巴拿和利甲,是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之死的主謀(2節)。比錄位於基遍南邊一個受基遍人管轄的城邦,比錄人原是歸籍便雅憫支派的外邦人。敘事者特意指出他倆兄弟的背景,目的是讓讀者知道殺害掃羅的兒子是同一支派所為,他們基於對掃羅家的怨恨(撒下二十一1-6)及為要向大衛邀功而下此毒手。他們趁伊施.波設在婦人的房子裏熟睡時,迅速地「進到」房子、「殺死」,並「割下」他的首級(7節)。然而,他們沒有得到大衛的讚賞,反而被大衛的僕人「殺了」、手腳被「砍斷」,並被「掛在」希伯侖的池旁(12a節)。

巴拿和利甲稱「掃羅是王(大衛)的仇敵」(8b節)。敘事者(十八29)、大衛的隨從(二十四4)、掃羅自己(二十四19)和亞比篩(二十六8)也都說過「掃羅是王的仇敵」,然而,大衛卻沒有這樣稱呼掃羅。再且,他對這兩兄弟的所作所為的迴應也顯出他沒有這樣的想法。大衛曾有兩次剷除掃羅的機會(撒上二十四4-6二十六8-9),但他都拒絕下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

可是,大衛只稱呼伊施.波設為「義人」(11a節),並沒有承認他是以色列國合法的王位繼承人。他不但不願下手殺害掃羅家的後裔,更對他們彰顯慈愛。敘事者於這裏插入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的敘事(1-4節)並非無緣無故,而是刻意指出伊施.波設死後,掃羅家再沒有合法繼承王位的後裔了。因為米非.波設才五歲,更是瘸腿的,沒有資格登上王位(申十五21利二十一18)。然而,大衛持守與約拿單的承諾,以恩慈對待米非.波設(撒下九1-8)。

思想:

從大衛怎樣對待掃羅和他的後裔,我們看到主的僕人如何實踐「愛仇敵」的教訓。我們身邊有沒有難相處的人呢?我們心中又有沒有仇敵呢?有云:「心中無敵人,就所向無敵」。你願意活出一個所向無敵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