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中得榮耀(一)」系列之十一、彼此切實相愛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繼續探討「試煉中得榮耀」系列的第一部分。今天的題目是「彼此切實相愛」。

今天,我們會集中看一個主題。我喜歡花時間去思想真理。我渴望自己能領受所聽到的真理。很多時候,我所寫的講章和所傳講的講章不一定相同。有時候,我坐下來,心裏想:「嗯,這一點是真確的。我真希望自己也想到這一點。」

我們必須花時間去思想真理。今天,我繼續講解彼得前書,希望大家可以花時間在神面前去思想這真理。在過去多個節目中,我們一直研讀彼得前書,今天我們研讀彼得前書1章22節至2章3節。這段經文在上個節目已看過了。讓我來讀出經文。

  1. 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從心裏:有古卷是從清潔的心)彼此切實相愛。
  2.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着神活潑常存的道。
  3. 因爲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雕謝;
  4.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接着是彼得前書2章1至3節。

  1.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
  2.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
  3. 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上個節目開始看這段經文。這段經文的結構像三明治一樣。一開始的時候,經文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結束的時候,經文說:「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事實上,這表明經文中間的內容(2章1至2節),是勸免我們彼此相愛。彼得寫信給基督徒,說:「要彼此相愛。」

彼得一開始便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接着,他說:「就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他要說的是:「要彼此相愛。因爲你們已重生,因爲你們不斷成長,因爲你們的屬靈生命不斷成長並邁向成熟,因爲你們認識真理,把真理藏在心裏,潔淨了自己的心,所以要彼此相愛。」事實上,彼得說:「要彼此相愛。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然後他又開始再次談論基督徒的成長。

彼得說:「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他在說什麼?我會集中講解這一點。事實上,彼得在這裏給我們許多有關基督徒成長過程的教導。你如何成爲聖潔?你的屬靈生命如何邁向成熟?你如何更進一步,以實際的方式效法基督的樣式嗎?你如何讓基督塑造你的品格?

這一切都包含在這段經文裏。但今天我只講解基督徒生命成長的其中一部分。基督徒生命成長的一個重要特徵,判斷基督徒生命成長的指標,是彼此切實相愛。我要指出兩個基本原則和兩個實用原則,都是可以在這段經文中找到的。我會講解兩個有關「彼此切實相愛」的基本原則和兩個實用原則。首先是兩個基本原則。

首先,經文教導我們要愛弟兄姊妹如同家人一樣。經文教導我們「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第22節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愛弟兄姊妹如同家人一樣是有困難的,彼得不得不同時指出其他事情。他不只是說:「要彼此相愛。」他說:「除非你已重生,否則你無法做到;即便你已重生,如果你沒有不斷快速成長,你也無法做到。」

爲什麼彼得這麼說?爲什麼他不直截了當說出他要說的話說:「除去一切的惡毒和詭詐。彼此切實相愛」?他不能這麼說。他說:「因爲你們潔淨了自己,因爲你們順從真理,因爲你們看到自己在恩典中成長,因爲你們由於不能壞的種子而蒙了重生,因爲你們擁有超自然的力量,因爲你們快速成長,所以就當彼此相愛。」

第一原則:不要抱着錯誤的想法,以爲只要你能夠向世界展示基督信仰彼此相愛的倫理、登山寶訓、黃金法則、寬容,世界便會變得更美好。親愛的聽眾朋友,人們根本無法實踐基督信仰彼此相愛的倫理。

聖經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如弟兄姊妹一樣……」又說:「我們要彼此相愛,像基督愛我們一樣。」其實是要你做一件相當激進、困難和影響深遠的事,你必須經歷重生纔可以做到。不但如此,你還要不斷成長以致得救,否則你根本無法做到。

讓我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吧。「愛別人、愛其他信徒如兄弟姊妹一樣,是一件又大又難的事。你必須藉着聖靈重生,並且不斷快速成長,否則你根本沒有能力做到。」因此,以爲講道或教會的責任只是叫人彼此相愛,實在是愚不可及的想法。

我曾經多次直接或間接聽到這樣的話。有人說:「教會的責任不是叫人相信某些教導,不是叫人歸信基督,等等。教會的責任只是勸勉人去愛和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效法耶穌基督並沒有錯,而且越多人知道耶穌的榜樣就越好,但難道你不明白這是什麼回事嗎?

人們根本無法像耶穌愛我們那樣去愛人。那些仍未重生的人無法做到,不但如此,即使我們這些由於不能壞的種子而蒙了重生的人也無法做到。除非我們的屬靈生命快速成長,否則無法做到。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吧。當有人逼迫你、侵犯你、虐待你,你如何迴應?讓我指出三個可能的迴應。

首先,你可以向他們追究,並且恨惡他們。你可以討回公道,設法糾正錯誤。你向他們追究,卻是懷着報復的心態去追究,你希望看到他們受應有的懲罰,你希望看到他們失敗。這是第一個可能性。還有第二個可能性。你沒有向他們追究。你把一切藏在心裏。你沉默不語。你沒有向他們追究。你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你耿耿於懷,你恨惡他們。

第一個做法是:你向他們追究,並且恨惡他們。第二個做法是:你不向他們追究,但你恨惡他們。然而,還有第三個做法。你向他們追究,並且愛他們。你設法糾正錯誤,伸張正義。你確保正義得以彰顯,而且沒有懷着報復的心態,你只希望對方悔改,並且認識真理。你心中只有愛。你認爲這三個做法哪一個最容易做到?

親愛的聽眾朋友,如果你讓人們任憑傳統思想、常理或心中一時的慾望去選擇,他們總會選擇第一個做法或第二個做法。那些不怕衝突的人會選擇第一個做法。你向對方追究,並且恨惡他們。那些避免衝突的人會選擇第二個做法,耿耿於懷,不向對方追究,但仍恨惡他們。基督信仰的倫理觀完全違反常理,與世界的看法完全相反,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基督信仰的倫理觀違反常識、違反人的慾望、違反傳統的。人們不相信這種做法是有可能的。

有人來問我:「當我受逼迫時,我應該怎樣做?聖經有何教導?」我說:「十分簡單。你不想追究,心裏卻恨惡他們。聖經的教導剛剛相反。你必須追究,卻要愛他們。」人們怎樣回答?他們說:「不可能的。這實在太荒謬了。」但聖經說你應該這樣做。聖經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就是這個意思。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這句話並不是指你要任由人踐踏你。絕對不是這樣。保羅沒有任由人踐踏,他上告該撒。耶穌沒有任由人踐踏,有人用拳頭打祂,祂提出抗議。」聖經總是教導我們,我們要爲了正義而伸張正義,卻讓神來審判。你讓神對那個人的人格作最終的判斷,你討公道的時候不可懷着報復的心。你要饒恕別人。

有人說:「到底怎麼可能呢?這是不可能的事!」這正是我指出的第一點。這是第一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這根本不可能做到。你不但已經重生,而且還要不斷快速成長,否則你不可能做到。要愛弟兄姊妹,要彼此相愛如同基督愛我們,這實在很難做到。以爲只要向世界展示愛的倫理,並且愛人如己,世界便會變得更美好,這實在是愚不可及的想法。

你必須重生,神的生命必須如閃電般貫穿你的生命,不然你總不能做到。約翰一書2章7至9節說:「我寫給你們的,不是一條新命令,乃是你們從起初所受的舊命令;這舊命令就是你們所聽見的道。再者,我寫給你們的,是一條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們也是真的;因爲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裏。」人們感到很奇怪,爲什麼約翰說:「我寫給你們的,不是一條新命令,乃是你們從起初所受的舊命令。」

約翰福音13章34節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人們很想知道約翰到底要說什麼。真正的答案可能是,在某意義上說,人人都知道應該要愛人。世上每個宗教和經書都說:「要彼此相愛。」因此,在某意義上說,這是一條舊命令,但當你成爲基督徒,真愛就變得有可能。現在真愛變得有可能,但唯有靠着超自然力量的幫助纔可以做到。

第一個原則是:我們不可能去愛。因此,彼得不斷地說:「除非你們潔淨自己的心,除非你們不斷成長,除非你們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否則你們無法去愛。第二個原則似乎剛剛相反,一方面,這種愛的精神只有藉着重生和屬靈生命的成長才變得有可能;另一方面,這是證明你是真基督徒的必然憑證。

一方面,我們說,這種充滿愛的心只有藉着屬靈生命的成長才變得有可能,另一方面,這是屬靈生命成長的必然結果。雖然彼此相愛很難,但這是必然的;因此,這也許是證明你是否真正明白福音的測試。剛纔我引用約翰一書的經文。約翰在經文中告訴我們,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基督徒,可以透過三個測試來證明。第一是教義的測試。第二是道德的測試,第三是社會的測試。

我們來看看教義的測試。首先,你必須相信耶穌就是祂所宣稱的那一位,是神的兒子,並且降臨世上。你必須相信耶穌所傳講的教義。其次,你必須透過敬虔的生活來顯示你已把生命交託給耶穌。第三,約翰一書2章9節說:「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裏。」

彼得前書1章22節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這裏有一個因果關係。首先是順服真理……經文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你看到這因果關係嗎?順服、讓福音進入心裏,潔淨你的的心靈,以致愛弟兄姊妹。

關鍵在於你怎知道自己已經明白福音。有一個方法讓你知道自己是否已讓福音潔淨自己的心。你愛弟兄姊妹,並且沒有帶着任何詭詐、假善、嫉妒和毀謗的話。這樣你便知道自己是否明白福音。讓我從幾方面來說明吧。愛是一個證明你是否相信福音的測試,因爲一個人有可能持守純正的教義和道德標準,卻是基於別的動機和福音以外的力量而有的。

一個人可能是基於傳統、懷舊之情、對家族效忠、性情、嚴謹的良心而持守道德。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判斷一個有道德的人。也許有人說:「這就證明那個人是基督徒。那個人真的明白基督信仰的信息。」彼得在這裏的教導和聖經的教導都否定這說法。一個人心靈裏是否充滿愛,是一個更好的測試,可以證明一個人是否真正明白福音,還是嚴守道德而已。

讓我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如果你是一個苛刻、挑剔、冷漠、拒人千里、難以親近的人,你最好還是看看自己是否已接受了福音,並且讓福音潔淨你的心靈。看來情況不妙。這是一個很好的測試。你極有可能否定福音。你怎知道自己真的相信自己是個蒙恩得救的罪人?你怎知道呢?

如果你相信自己是靠良好表現得救,如果你相信自己是靠好行爲得救,如果你在接受測試的時候說出這些神學理論:「我知道得救是本乎恩,不是靠行爲。我明白這一切。我到教會聚會。我聽道。我知道因信稱義的意思,就是我得救和蒙神接納不是靠我的行爲,也不是靠我的表現,而是單單因着神的慈愛,以及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今天,你可能會說:「我知道這一切。」如果我給你一個測試,你可能會說:「我知道這一切。」可是,你可能仍然否定福音。

你可能仍然相信你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表現和好行爲得救。你問:「嗯,我怎知道呢?」相當簡單。如果你處於這種狀態,你會表現出以下其中一種模式。第一,你可能是一個自命不凡、滿有自信、苛刻、冷漠、專橫、挑剔的人,你很希奇爲什麼別人不像你那樣忠心。當你看到弟兄姊妹做出一些愚蠢的行爲、做錯事、傷害了你或傷害別人時,你不接納他們,你會以冷淡的態度對待他們。

或者,另一方面,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是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你可能變得自我防衛、緊張,缺乏安全感、容易感到被忽視,而不是冷漠、傲慢和自以爲是和苛刻。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不是寬容、熱情、開放,平易近人、親切和赤露敞開的人。這是唯一的方法讓你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你明白嗎?

你是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嗎?你發現自己寬容待人嗎?你發現自己以正面的態度對待那些批評你的人嗎?你發現自己以肯定的態度對待那些傷害你的人嗎?你發現自己支持那些得罪你和傷害你的人,衷心希望他們成功嗎?你與人相處的時候,你的態度、表情、語氣和迴應是否親切、開放,並懷着赤露敞開的心,以致人們樂意向你傾訴嗎?

抑或你發現自己脾氣暴躁?你易怒嗎?你對別人的批評反應過敏嗎?你總是覺得別人輕視你嗎?你冷酷無情嗎?你自命不凡嗎?你自以爲是嗎?親愛的聽眾朋友,這是讓你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相信福音的方法。「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

這是一個讓人自省的測試。這是真正的測試。我並不是說教義不重要。除非你相信基本教義,否則你不可能是基督徒。我也不是說道德不重要。除非你過聖潔的生活,否則你不可能是基督徒。你持守純正的教義和嚴守道德可能並不是源自福音。這是什麼測試?你們是否彼此相愛?

我們來看看福音。福音包含兩部分。一方面,福音說你是一個罪人,另一方面,福音說你蒙神所愛和蒙神接納。你明白這兩部分如何改變你的生命嗎?你相信自己是一個罪人嗎?這樣,無論你如何惱怒別人,你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罪人。你知道自己常常存着自私的心態去看事物。你知道自己的看法可能是錯的。你知道自己的視角是有限的。

你記得自己十年前是多麼愚蠢,而且時常犯錯。你知道這是因爲你是一個罪人。你說:「既然十年前的我是那麼愚蠢,我若以十年後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我,我也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傻瓜。從今開始我說話要謹慎,也不要妄下判斷,認定別人得罪了自己。」

你相信自己是一個罪人嗎?你當謹慎,不要輕看別人,不要斷定自己應該怨恨,不要斷定自己必定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你相信自己是一個罪人嗎?凡相信福音的人都知道,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和一個販毒分子其實沒有什麼分別。我們之前已討論過這一點。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都是失喪的。

你相信自己是一個罪人嗎?這會徹底改變你的態度。你總不會看不起別人。你總不會斷定自己必定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你明白這就是我們可以饒恕別人、以真誠和開放的心去對待別人,不欺詐、不毀謗、不說長道短、不中傷人的原因了。你相信自己是一個罪人嗎?如果你相信,你不會過這樣的生活。

福音還有另一部分。你相信自己蒙神所愛嗎?你相信自己蒙神接納嗎?你相信自己已經罪得赦免嗎?這是顯而易見的。約翰一書告訴我們,對弟兄姊妹的愛是一個更有效的測試,比持守純正教義更能表明我們是否相信福音。當然,我們必須認識真理纔可以重生。對弟兄姊妹的愛比機械式的嚴守誡命更能表明我們是否相信福音。當然,我們必須過聖潔的生活。有些人像馬可福音第十章中那個年輕富有的官一樣一向嚴守道德。他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可是,他心裏沒有愛。你是這樣的嗎?這是一個測試。

我們來看第二個原則。你必須看到這種充滿愛的心不斷在你裏面增長。你必須看到這種情況,不然,沒有真正的證據證明你明白福音。你可能只是一個法利賽人,因爲法利賽人不是自大,就是自卑。法利賽人不是有自大情結,就是有自卑情結。他們不是冷酷無情、傲慢專橫,就是緊張不安、自我防禦。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無法去愛。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無法敞開自己的心。你要省察自己。

最後,我們來看看兩個實用的原則。我們看了兩個基本原則。第一,若沒有神的幫助,這種愛是絕對不可能的。你必須不斷快速成長。第二,這種愛是必不可少的。這種愛是相信福音所帶來的結果。它是一個必要的測試。

有人說:「好吧,這是十分重要的,我如何可以做到呢?」事實上,有兩個測試可以讓你判斷自己,並給你指引方向。第一個測試可以在第22節找到:「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看看《新漢語譯本》的翻譯:「你們既因順服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能夠真誠地與弟兄相親相愛,就應當從純潔的心裏彼此熱切相愛。」請留意兩個詞:「真誠」和「熱切」。基督徒的愛是真誠和熱切的。

讓我來解釋一下。真誠的愛是指基督徒的愛總是真實的。基督徒的愛不總是隻有包容。社會上有人提倡愛就是包容,這是很危險的。人們說:「如果你愛我,就不可以說我犯了罪。如果你愛我,就不可以對我的行爲作出負面的批評。」這不是包容。

我必須告訴你,如果你是這樣給愛下定義,你不但漠視聖經的教導,也違反常理。如果你看見有人以某種方式危害自己的身體(例如透過他的工作方式,飲食習慣等)於是你對他說:「這樣做是錯的。你正在危害自己的身體。你必須戒掉這種飲食習慣。你必須改變這種生活方式。」這樣說是沒有愛嗎?當然不是。

愛必須是真誠的。真相和愛之間存在巨大的張力。很多時候我們都感受得到。你說:「我愛這個人,我應該把真相告訴她。但如果我把真相告訴她,她會大受傷害。」你怎樣做?只要牢記這一點,然後繼續熱切地去愛。真誠的愛,不只是愛。而真誠的愛的意思是,一方面,我們不要膽怯。你曾多少次因膽怯而沒有向你所愛的人說真話呢?

你知道自己總是對自己說什麼話?你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膽怯嗎?你以自欺的態度對自己說:「我不可以這樣做,因爲這會給她帶來傷害。」別來這一套吧。你不可以說真話,因爲這會給你自己帶來傷害。你必須意識到,很多時候你不把真相告訴別人,是出於自私的心。你說:「這樣做會給對方帶來傷害。」

你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事……你不想對方埋怨。你不想對方說你論斷。你只是想到自己,並不是顧慮對方。你只是爲自己設想。你懦弱膽怯。我們無法接受批評。我們無法接受因別人質疑而帶來的罪疚感。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以恩慈和愛去對待別人,而是以自私的行爲去掩飾自己的懦弱;除去這面具對我們大有幫助。

另一方面,不但只有真誠;還要有愛。不但只有愛,還要真誠。對別人說真話的動機總是出於對方的需要。他們需要知道真相。如果你把真相告訴別人,卻沒有以合宜的方式、時機、環境,以及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告訴他們,而只是把真相告訴他們,這不是真誠的愛。這隻有真誠,當中卻沒有我們所說的愛。

一方面,請留意一點。你懦弱膽怯嗎?這是不是你無法真誠地愛的原因呢?是否有些人你應該真誠地去愛,把真相告訴他們,但你沒有這樣做,反而爲自己辯護,說:「啊,這樣做會給對方帶來傷害。」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這樣做會給我自己帶來傷害。」另一方面,你是否願意確保對方透過合宜的方式去聽到真相呢?

當你清潔廚房地板時,你看到地板上充滿污漬。其中一個清理污漬的方法,是拿起一桶混合了清潔劑的水,然後把整桶水倒在地板上。這會使污漬四散,造成一片混亂。但最終情況會更糟,因爲污漬散到每個角落。清潔地板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分階段把水倒在地板上,抺幹,然後再衝洗,接着再把水倒在地板上。

最終,你會用盡整桶水,這是清理污漬的方法。你應當以同樣的方式把真相告訴別人,要以合宜的方式、環境、時機、以及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告訴他們。你要用愛心把真相告訴他們,因爲這是他們所需要的。你不要用他們無法理解的方式把真相告訴他們。這是真誠的愛。你與人相處時是否表現出真誠的愛?

其次是切實的愛。經文說:「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切實」這個詞的希臘文非常有趣。我經過詳細研究之後發現這個詞的真正意思是「去到極限」。事實上,這個詞是用來描述長跑運動的。聖經用這個詞來描述在客西馬尼園中的耶穌基督。那是耶穌基督到了極限的時候。「彼此切實相愛」的真正意思是極力彼此相愛。這是什麼意思?

這與跑步很相似。運動鍛鍊是很奇怪的。一般來說,你越多鍛鍊,你越感受到有力量,但在短期內,你感到累得要死。運動鍛鍊就是這樣。奇怪之處在於從長遠來看運動鍛鍊能給你帶來更多力量,但在短期內卻使你感到精疲力竭。愛也是一樣。諷刺的是,如果你沒有透過運動鍛鍊來使自己精疲力竭,缺乏運動會使你真的精疲力竭。

你曾經臥病在牀,必須整整一個星期躺在牀上嗎?你有這樣的經歷嗎?你一直沒有走動,當你起來的時候,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是那麼軟弱。這實在很諷刺。只有透過運動鍛鍊來使自己精疲力竭,纔不會因休息而精疲力竭。如果你沒有透過運動鍛鍊來使自己精疲力竭,你會真的精疲力竭。這實在很奇怪。

愛也是一樣。愛是費力的。基督徒的愛並不放棄任何人。這與賽跑相似。你堅持跑下去。你想放棄,卻再跑一個圈。你不會放棄任何人。保羅說:「愛是永不止息。」基督徒之間的關係是不同的。你有沒有放棄弟兄姊妹?

我知道有時候你把真相告訴別人,對方卻不肯聽。在這情況下,你不得不放棄。我明白這種情況。有時候,人們快要把你耗盡,你不得不保護自己,像保育森林一樣,你不可以任由所有樹木被砍伐。你砍伐足夠數量的樹木,又栽種足夠數量的樹木,森林纔可以持續提供木材。同樣,你不可以任由人把你整個森林的樹木都砍伐。

你不可以任由人把你完全耗盡,沒有什麼剩下給那人或別人。有時候你必須抽離,但長遠來看,你不會放棄任何人。你不會漠視任何人。你不會對另一位弟兄姊妹說:「我要忘記你。」你必須極力去愛。你必須堅持下去。你必須繼續跑下去。愛是費力的。

另一方面,經文說,我們應當除去一切的惡毒和毀謗。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意味着你必須饒恕人。饒恕人是很難的。如果我把我的收音機借給你,你把收音機弄壞了,我說:「我饒恕你。」我到底做了什麼?我承擔損失。我沒有要求你賠償。我付了這筆錢。

如果有人得罪你,你說:「我饒恕你。」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你可以要那人付代價,你可以冷淡對待他,你可以避開他,他迎面而來你就繞道而去。你希望那人失敗,你希望他得到報應。你可以在心裏想着如何傷害他。你要那人付代價。你要求他賠償收音機的價錢。

你也可以說:「我饒恕你。」這意味着你承擔那損失。你支持那人。你以親切的態度對待那人。你不會在心裏不斷想着她對你的冒犯,這是很難做到的。你承擔那損失。這是很難做到的。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有些人說:「這對我來說實在太難了。」這就像運動鍛鍊一樣。如果你不鍛鍊身體,如果你只是躺在牀上,說:「啊,運動鍛鍊太費力了。」這樣你越少去做,你越無法做到。

你越少鍛鍊,你越無法鍛鍊。你越少去愛,你越無法去愛。你越是百折不撓,與人維持良好關係、愛人、饒恕人,你越能極力愛人,你的生命越充滿力量。你有沒有真誠地去愛人?你有沒有切實地去愛人?你是不是一個只說真話的人?這是真誠,卻不是切實的愛。你是不是一個感性的人,卻不說真話?

耶穌說:「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如果你知道自己放棄了某人,如果你知道自己沒有切實地去愛你的弟兄姊妹,如果你知道自己沒有極力去愛他們,你沒有饒恕他們,你放棄他們,你避開他們,那麼你要看看福音,你便能夠饒恕別人了。

你要接受真理,用真理潔淨你的心靈,今天就去做吧。馬可福音11章25節說: 「你們站着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這是很艱做到的,但必有能力臨到你。你越是去做,你越能夠做到。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愛我們,差遣禰的愛子耶穌基督爲我們受死。求禰幫助我們靠着禰的大能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禰怎樣愛我們,我們也要怎樣相愛。我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我們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了。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