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繼續探討「試煉中得榮耀」系列的第一部分。今天的題目是「福音的基本信息」。讓我來讀出彼得前書1章10至12節。
- 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的尋求考察,
- 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裏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着什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
- 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原文作服事)的一切事,不是爲自己,乃是爲你們。那靠着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繼續研讀彼得前書。我們知道這封書信的主題是苦難和如何面對困境和苦難。我們也知道這封書信是寫給一羣經歷困境和逼迫的人。這封書信的主題是耶穌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因此,我們所面對最大的苦難和困境可以使我們變得傑出。我們不會因受苦而被壓碎或被摧毀,而是變得傑出。
苦難像一個火爐一樣,把你的性情和內心煉成精金。這是彼得前書的主題。有一首詩歌的歌詞寫道:
我必與你同在,試煉成祝福 使你最大困苦成屬靈益處
這是彼得前書的主題。在上個節目,我們從1章6至 9節看到彼得論述這個主題的第一點。事實上,彼得在第6至 9節指出基督徒的生命中有些東西使他們在最大困苦中仍可以大有喜樂。
許多人以爲成爲基督徒意味着從此就蒙神保守,免受試煉和苦難。這是錯誤的想法。相反,基督徒因受苦而變得更榮美。成爲基督徒並不意味着我們免受患難。成爲基督徒意味着我們的生命中有些東西使我們勝過試煉和苦難。事實上,你的生命中有些東西藉着苦難和困境更新我們。
早在中世紀已有鍊金術師。鍊金術師想要做什麼呢?他們尋找祕方去把賤金屬變成鉛。從屬靈的層面來說,彼得指出基督徒已找到了這祕方。不管你處於什麼光景,只要你生命中有這祕方,它可以讓你透過苦難變成精金。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如果你把兩顆寶石放在磨石機中,除非你放下研磨劑,否則寶石會互相劈碎。寶石會互相粉碎、造成裂痕或裂成碎片。但如果你放下研磨劑,寶石會互相打磨。寶石放在一起到底會互相打磨,還是互相粉碎?這取決於是否有研磨劑在磨石機中。
彼得指出基督徒的生命中有些東西加力給他們,並且藉着苦難使他們變成精金。那是什麼呢?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沒有深入討論。我們在這個節目看到彼得突然進入一個新部分。在第10節,彼得說:「論到這救恩……」他論證是什麼呢?他要說什麼呢?這部分如何與我們之前所討論的重點融合起來呢?
我認爲彼得的迴應就像好牧者回應一個已預期的問題一樣。你或許聽過一些出色的講道,也聽過一些遜色的講道,你知道在出色的講道中有持續的對話。你在講道中聽到一些教訓,然後你心裏開始說:「等一會兒。但這方面又如何呢?」那講章已預期聽眾會有這個疑問,並且開始回答這個問題。然後你心裏說:「但這另一方面又如何呢?」講章也預期聽眾會有進一步的疑問。你感到好像與講者對話一樣。
所有出色的講道都像對話一樣。也許不是有許多對話,但出色的講道都像對話一樣。彼得是一位蒙神啟示、有權威的牧者。他寫書信的時候已預計到一些疑問,我相信他預計到這個問題。他心裏想:「有人會說:『好吧,我認爲自己是基督徒。我不肯定。我猜想自己是基督徒。我相信基督信仰,但我經歷這極大的苦難,我面對困境,我並不喜樂。』」
在第10節,彼得說:「論到這救恩……。」他在這三節經文指出一點,我們在這兩個節目討論這一點。彼得要說的是:「我要你們知道,不斷回到基本的教義是很重要的,這包括救恩、基督徒生命、福音和基督信仰的基本信息。」彼得指出知道從何處尋求救恩和如何不斷實踐出來是極其重要的。這是基本的信息。
彼得說了一句不尋常的話。我們會在下個節目討論相關的經文。彼得在第12節下說:「……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彼得說基督徒不會遺忘基本的教義。基督徒不只是一次學會了基本教義便說:「好吧。我明白了。我明白成爲基督徒的意思了。現在讓我進一步學習更高深的教義。」不是這樣的。彼得說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福音的基本教義。
有人會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個既生動又深邃的陳述。彼得說:如果你以爲自己已經充分理解福音,你便是一個狹隘的人了。彼得說:「看看天使,看看完美的天使,他們從不厭倦去詳細察看福音,他們願意詳細察看福音,他們定睛察看福音,他們默想福音,參透有關救恩的基本信息。得救是什麼意思?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何謂福音?這基本信息帶來什麼好消息?
天使從不間斷地詳細察看這些事。你知道嗎?天使從不感到厭煩。他們不會感到厭倦,因爲他們知道這是終極的真理。這是最奇妙的真理。事實上,彼得在第10至 12節告訴我們應該不斷詳細察看什麼事,如何察看,以及從哪裏尋求。換句話說,彼得告訴我們救恩的基本信息,也就是成爲基督徒的意思,他告訴我們必須從舊約先知的講論和新約使徒的教訓尋求救恩的基本信息。
我們會探討兩個要點。我們會在這個節目探討第一點,然後在下個節目探討第二點。在這個節目,我們會看看彼得所說救恩的基本信息,因爲唯有像天使那樣詳細考察、思想和理解救恩的基本信息,才能夠讓我們度過患難。唯有持守這些基本信息,才能讓你度過患難,藉患難使你成聖和煉淨。要持守這些基本信息。
第二,彼得向我們展示如何去詳細考察救恩的基本信息。我們必須讀聖經。接着,我們看看聖經到底是什麼。彼得在這段經文如何論到聖經呢?在這個節目,我們討論救恩的基本信息。在下個節目,我們會討論何謂聖經?你知道爲什麼我們必須知道這兩個重點嗎?如果你不相信基督信仰,你必須知道救恩的基本信息,很多自以爲了解基督信仰的人其實反對基督信仰,因爲他們不知道基督信仰的真義。那些人根本不認識基督信仰。
那些自稱信徒的人必須明白救恩的基本信息,因爲如果我們沒有像天使那樣願意詳細察看福音,我們總不會擁有充滿喜樂、力量和深度的生命。我們在上個節目看了第8節,彼得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基督,卻是愛他……。」你可以面對一切苦難。爲什麼?因爲「……你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基督,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你擁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你可以確實地用這些話來描述你昨天的靈修嗎?你能否說:「是的,我坐下來讀經、禱告,並與神相交,我經歷了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你可以這樣描述這一星期嗎?你可以這樣總結這一星期嗎?爲什麼不可以呢?彼得正寫信給一個教會,他相信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經歷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彼得不是說:「你們可能有這經歷」,或「你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有這經歷」。他也不是說:「成熟的弟兄姊妹們啊」、「長老們啊」、「牧者們或一些成熟的基督徒也許經歷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得沒有這麼說!彼得說:「你們所有人。」怎可能呢?因爲他們都察看福音的基本信息。他們都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這就是主題。在這個節目,我們看看何謂福音。在下個節目,我們看看如何找到福音信息?我們如何透過讀經來詳細察看這些信息?
下面說的是一般人對基督徒的觀念:從知識層面來看,成爲基督徒基本上就是贊同一套觀念。你好像簽署了聲明,你就是基督徒了。當有人告訴我:「我一直都相信,我一直都是基督徒」,通常他的意思是:「我從小便接受了一套信念,我從沒有放棄這套信念。」這是從知識層面來看基督信仰。基本上,這是一個認知。你好像簽署了信仰聲明,你就是基督徒了。
首先是從知識層面來看成爲基督徒的意義,其次是從行爲層面來看成爲基督徒的意義。我會簡略地說明,因爲我們常常抱着這種信念。從行爲層面來看:「教義並不重要。基督徒是一個好人、一個愛鄰居的人、一個造福人羣的人、一個效法基督榜樣的人。這個人相信什麼並不重要。教義和認知並不重要;行爲纔是最重要的。」
此外,還有第三種看法。有些人認爲基督信仰是一種神祕的體驗。他們說:「啊,成爲基督徒意味着你必須與神相遇。你必須與無限的主宰相遇。你必定有一些感覺。你必定感到自己與神相遇,而且你的生命已經改變過來。你無法界定這種體驗,當然也不可以把它加諸別人身上。這是一種神祕的經驗。這是個人的深刻體驗。」
如果彼得在這段經文中有關福音的論述是真確的,那麼以上的觀點都不全面。彼得以一個短語來總結救恩。讓我來解釋一下。這是一個很好的總結,概括了成爲基督徒和福音的真義。聖經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對福音的描述並非千篇一律。聖經對福音作了各式各樣的描述。聖經對福音的總結數以百計,每個總結都給我們展示嶄新的觀點。
看看第10節。彼得說:「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然後他繼續說明。這裏有一個同義詞。救恩是什麼?彼得如何描述這救恩?他如何描述這基本的福音?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這都是相同的問題。恩典臨到你們。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就是得到神的恩典。你是否已得到神的恩典?你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讓我來詳細解釋吧。
第一,成爲基督徒意味着神來尋找你。成爲基督徒意味着你明白是神采取主動來尋找你。福音並不是從你的行爲開始。福音乃是從神所成就的事開始。「神已進入這個世界。神已成就大事。神將要降臨。祂已進入這個世界。」我接着要說的話並不是批評其他宗教,我只是作出一個簡單的區別。這是一個事實,是無庸置疑的。我們從經文看到何謂救恩,就是神來尋找你。
這表明基督信仰的救恩與其他宗教的救恩觀是何等不同。其他宗教基本上是一門哲學。其他宗教基本上是一些教訓或學說。但基督信仰記述了神所作的事。基督信仰與其他宗教是截然不同的。佛教是一門哲學、一種人生觀。如果你讀佛經,你會發現當中記述佛祖是誰,他的事蹟,他所述說的故事,他到過的地方、他出生的地方和他曾居住的地方。但有一點很有趣。
我們不知道佛經所記述有關佛祖的事是否真確。我們不知道佛祖是否真的在那時候出生。我們不知道佛祖是否真的在那時候活在世上。我們也不知道佛祖父母的名字是否真的。這些資料是否真確對佛教信仰根本無關緊要,因爲佛教是一門哲學,是一些教訓,人們選擇接受和遵循它的教訓。佛教信仰始於一個人接受和遵循其教訓。
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也是一樣。古蘭經記述很多有關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蹟。我無意冒犯伊斯蘭教徒,但我可以說伊斯蘭教信仰並不取決於穆罕默德是否真的行了那些事蹟。這麼說也不爲過吧。伊斯蘭教徒可能會說:「噢,當然有關係。我們到麥加朝聖,因爲那是穆罕默德的出生地。伊斯蘭教奉行某些禮儀,是爲了記念先知的事蹟。」但重點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伊斯蘭教信仰實際上並不取決於穆罕默德是否真的曾活在世上或作過那些事蹟。
其他宗教都說信仰始於人。其他宗教都是教訓和哲學。基督信仰和福音並不是教訓或哲學。如果你想認識福音,你不會去看十誡或登山寶訓。基督信仰有其教訓,但它不是一些教訓或學說。基本上,基督信仰記載了神的作爲。基督信仰告訴我們:「神將要降臨。神已進入世界。神已成就大事。」因此,基督信仰從不是始於人。基督信仰始於神。基督信仰從不是始於你應當作什麼,而是始於神所成就的事。
基督信仰不是始於一些命令,說:「你要這樣做、你要這樣經歷,或你要相信這教訓。」基督信仰首先不是說:「你必須相信。」坦白說,如果神沒有成就福音所說的一切,一切信仰都無法幫助你。你努力建立的信仰不會帶來任何幫助。福音就是神已來到這個世界。祂進入了世界。祂成就了大事。耶穌基督是神,祂介入人類歷史,降生爲人、在地上生活、受死,並且復活;只要你相信祂,祂作這一切都是爲了你。
基督信仰記載了神的作爲。讓我以另一種方式說明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明白福音並且讓福音掌管生命是什麼意思。這裏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是基督徒,你與神的關係、你與世界的關係、你與自己的關係,並不取決於你的行爲,而是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事。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你的行爲,而是耶穌基督的作爲。
福音始於神的作爲。神已成就大事。神成就了震天動地的事。神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爲我們受死,擔當我們的罪。耶穌成就了大事。神成就了大事。這是福音的基本信息。從各方面來看,讓福音掌管生命到底是什麼意思?你怎知道神會應允你的禱告?你如何面對別人的批評?你如何看自己?你怎斷定自己的身分?
你可以時刻看着自己的表現,也可以時刻仰望耶穌的作爲。這完全取決於你。你到底相信福音,還是遵循其他宗教或哲學,以爲信仰始於自己接受其教訓?其他宗教說:「你要相信,你要順服,你要做一些事情,一切都是從你開始。這樣你便得救。」福音說事實並非如此。基督信仰的福音說,一切始於神的作爲。你要問:「我與神的關係到底取決於我的行爲,還是取決於耶穌的作爲?」你可以作出判斷。
有些聽眾朋友特別需要明白這一點。他們說:「我很想禱告,但發生了這些事爲什麼神還會垂聽我的禱告呢?」你與神的關係取決於什麼因素呢?取決於你的行爲,還是神的作爲呢?神的恩典臨到你。神進入這個世界。祂已成就大事。一切都取決於這個因素。你如何迴應別人對你的態度?你如何面對未來?你可以看自己所作的事,也可以仰望耶穌所成就的一切。你要在兩者中作出選擇。你會如何選擇?這取決於你。
你若要明白成爲基督徒的真義,你必須明白一切都是始於神的作爲。福音記載神的作爲,神成就了震天動地的事。你明白這一點嗎?基督信仰不只是知識,也不只是憑意志的行動。
以下是一個測試:你是否意識到福音是何等廣闊浩瀚、勢不可擋,在意志、理性、情感、心靈上等各方面充滿你的生命。基督徒的生命涉及多方面。基督徒的生命是全面的,在各方面帶來影響。我們說基督徒是一個有神臨在他生命的人,意思是基督徒明白自己與神的關係完全取決於神的作爲和臨在。
第二,基督徒是一個有神臨在他生命的人。救恩就是神的恩典臨在。我的意思是,基督徒遲早都會意識到有一股外在的力量進入自己的生命。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基督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的分別。我在過去幾個節目談到這個問題,也許有些人會產生一個錯覺。我提到有些人頑固不化地篤信宗教。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文章提倡一個觀點,越來越多人站出來說:「我們以爲到了二十世紀人類文明將會越來越少宗教,但現在我們發現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宗教在人類歷史和事務上越來越重要,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現在人人都說:「看看我們多麼虔誠。人人都感到有一位神。所有種族、文化和社會都篤信宗教。」
我之前提到這一點。這是千真萬確的。聖經,特別是新約裏的羅馬書,鄭重地指出,人人都需要神。從這意義上來說,人人都渴慕神。聖經指出人沒有尋求真神。羅馬書第1章告訴我們,由於人不想失去自主權,不想失去掌管自己生命的權柄,所以人按自己的心意去製造假神,藉此滿足心中對神的渴求需要。人造出各樣的神明。人創立各樣的宗教。
聖經說人本性對宗教的一切渴求都是傾向於遠離真神。所有出自人的宗教都是朝向某個假神,聖經說它們從沒有尋求真神。因此,我們不要以爲基督信仰是人按本性在心中尋求神,凡尋求神的都找着。這並不是福音。聖經沒有這麼說。
也許你很虔誠,也許你並不虔誠。也許你是一個十分虔誠的人,但你要知道基督徒會在生命某時刻發現有外在的力量進入自己的生命把自己改變過來。那股力量開始重整你的生命。那股力量開始改變你的生命。一個明白福音的基督徒與一個只是表面上尋求神的人之間有天壤之別。
聖經說沒有人尋求真神。你也許尋求某些東西。你也許尋求屬靈的事。你也許尋求靈性的滿足。你也許尋求宗教的體驗,但聖經說除非神親自來找你,否則你總看不到真神;當神來找你的時候,你會感到不安。有一個方法讓你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就是有力量使你停下來。當我跟一些看來極度煩躁不安、苦苦掙扎想要明白基督信仰和福音的人交談時,我看到這種情況,我感到很有盼望。
我認爲這樣的人更有盼望。他們比那些沾沾自喜地說「我當然是基督徒。我常常到教會聚會」的人更有盼望。你知道爲什麼嗎?那些人沾沾自喜地說自己是經常到教會聚會的基督徒,但他們似乎沒有流露出神已進入他們的生命,我爲他們感到擔心。神的恩典臨到人。那是從外而來的。神進入人的生命,好像有外物入侵一樣,過程總是痛苦的。從前有一位詩人這樣寫道:「思想被提升所帶來的喜樂使我困擾不安……」
基督徒是深感不安的人。事情並不是你所預期的那樣。事情並不是你所渴望的那樣。神進入你裏面,並且要重整你的生命,你可能持續一段很長時間爲此感到困擾不安,然後你才承認自己相信神。你的情況可能惡化。你也許希望可以回到未認識神的光景。你也許希望不受這些思想和掙扎困擾。這是一個好跡象。
成爲基督徒意味着有神的恩典從外而來。神的恩典臨到你,重整你的生命。你感到有東西把你緊握。有東西把你抓住。哪是什麼呢?是你的創造主,那位創造你的真神重建你的生命,那是非常痛苦的經歷。你是否有這經歷?
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首先,成爲基督徒就是看到神的作爲成爲影響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是耶穌所成就的事。基督信仰並不始於人的行爲,而是耶穌所成就的事。基督信仰記述一個事跡。其次,基督徒是一個被外來力量入侵的人。神進入人的生命,並且開始重整人的生命。你是否有這經歷?你也許充滿敵意。這是一個好跡象。你感到不安。這是一個好跡象。
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如果你自鳴得意,風平浪靜,似乎沒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發生,如果你的基督信仰一直平坦順暢,你說「是的,我一直是基督徒。我常常到教會聚會。我一直都相信這些真理。我一直都努力以赴」,但你說不出神的恩典何時進人你的生命,你要當心。被外物入侵從不是甘甜的經歷。那總不是風平浪靜的經歷,也不是令人感到喜樂的經歷。那往往是令人感到痛苦的經歷。
第三,成爲基督徒意味着接受和明白神的恩典。彼得能夠把救恩的意思歸結爲一個詞,這實在令人感到驚訝和興奮。彼得在彼得前書第1章的頭幾節用了很多美妙的字句。他說:「我們必能得着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我們罪得赦免。我們蒙神能力保守。我們蒙耶穌的血所灑。我們藉着聖靈得成聖潔。」
救恩帶來這一切奇妙的能力和特權。彼得能夠把救恩歸結爲一個詞。他可以說一切都歸結爲恩典。基督徒是一個明白和接受恩典的人,基督徒看到神爲人所作的一切都是出於恩典。讓我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這裏有消極和積極兩面。
彼得可以說神所作的一切都是出於恩典,既然這是千真萬確的,這意味着神所作的一切不是你配得的,也不是神欠你的。一切事情都有消極的一面。彼得說神所作的一切都是出於恩典,這意味着這不是你配得的。在聖經中,「恩典」這個詞是指不配得的恩惠。你也許聽過這一點,但讓我再進一步解釋吧。
恩典並不是指向一個你沒有虧欠的人施恩惠。恩典總是意味着向一個虧欠你的人施恩惠。別以爲恩典是指你在路上看見一個露宿者向你乞討,於是你施捨給他。你沒有虧欠那個人,你施捨給他。這是恩典嗎?根據聖經的教導,這不是恩典,至少不是這裏所說的深恩。讓我告訴你們恩典是什麼。
舉例說,有一個人經常向你拳打腳踢,又敲詐你、欺騙你、惡待你。那個人突然需要幫助,你便拿錢去幫助他,你所帶的金錢不但足以應付他所需的,而且綽綽有餘。這就是恩典了。因此,真正的恩典總是有違常理。你認爲爲什麼英國著名聖詩詩人約翰牛頓(John Newton)寫下詩歌《奇異恩典》?因爲真正的恩典總是令人驚歎的。恩典總是令人感到震驚的。
看見有人施捨給露宿者不會令人感到驚訝。在某意義上說,這是出於自願的,並不是義務。我們不是說這些舉動。聖經談到恩典時總是指那些令人震驚的舉動。有一個方法讓你知道自己是否經歷了神的恩典。真正的恩典是令人震驚、有違常理、奇妙和令人感到威脅的。真正的恩典是令人震驚和令人感到威脅的。讓我來舉例說明。我曾引用這個例子,但現在我有了新的見解,不得不跟大家分享。
我曾以法國小說家雨果所寫的《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作爲例子,但這個例子總有其不足之處,直到我重看《悲慘世界》,我有了新的見解。我認爲這個故事是說明恩典的好例子。小說一開始講述男主角冉阿讓(Jean Valjean)是個罪犯,後來刑滿獲釋。
有一位主教收留了冉阿讓,帶他回到自己家裏。有一次主教離家外出,冉阿讓偷了他的貴重財物後逃走。警察逮捕了冉阿讓,把他帶回主教家裏。警察把冉阿讓帶到主教面前,說:「我們逮捕了這名罪犯,人贓並獲。」主教望着冉阿讓,說:「啊,不是這樣的。這些東西都是我給他的。順便提一下,親愛的朋友,有一件東西你忘記了拿走啊。」主教拿起燭臺,放在冉阿讓手中,說:「別忘了我給你的燭臺。」
我以前認爲這個故事是說明恩典的好例子,但也許不是最完美的例子,因爲主教說謊,這是問題所在。主教向警察說謊。是的,主教說謊。這是一個好例子嗎?但當我重看這個故事,我心裏想:「噢,天哪!這個例子甚至比我想象中更好,可以說明耶穌爲我們所作的一切。」我意識到主教所說的不是謊話。你知道爲什麼嗎?
因爲當主教收留冉阿讓這個前科犯時,他知道這個人擅長什麼。主教知道這個人的心,他收留這個人其實是很危險的。因此,在某意義上說,主教已把一切東西送出去了。真正的恩典是令人震驚的。主教收留冉阿讓,其實是把自己赤露敞開,使自己變得容易受傷害,使自己變得脆弱,讓自己被掠奪。事實上,主教所說的並不是謊話。主教收留一個前科犯,這舉動其實代表主教對冉阿讓說:「我知道你擅長什麼,沒關係。即使你真的這樣做,我也服事你。」主教已把一切東西送出去了。
同樣,你要明白耶穌賜給你的恩典,這恩典同樣令人震驚。耶穌基督使自己變得脆弱。耶穌基督使自己變得容易受傷害。祂來到世上,把自己交在人的手中,人人都討厭別人告訴他們應該如何生活。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去親近祂要拯救的人。祂容讓自己被掠奪。恩典是令人震驚的。有一個方法能讓你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經歷了神的恩典:恩典令人感到受威脅。
《悲慘世界》的作者雨果在小說中寫了一句佳句。主教向冉阿讓展示了不可思議、令人震驚、真實無僞的恩典,這恩典仿效基督所賜的恩典,因爲他不只是向一個沒有虧欠自己的人施恩,而是向一個虧欠了自己的人施恩。他溫柔地善待一個本該嚴懲的人。他釋放了一個本該被囚的人。
當主教向冉阿讓施恩,作者雨果這樣描述冉阿讓:「冉阿讓說不出自己是受感動,還是受侮辱。」讓我來告訴你,如果你開始經歷神的恩典,你會有同樣的感覺。當神開始打開你的心,告訴你祂是多麼愛你,你會有同樣的感覺。這樣你便知道自己是否領會神的恩典。你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是好,也不知道感覺是好是壞。你既感動,又感到受侮辱。
雨果繼續描述冉阿讓的心情:「他說不出自己是受感動,還是受侮辱。他鼓起自己的傲氣去抵抗那彷彿從天上來的恩慈……主教對他的寬恕,是他從未承受過最猛烈的攻擊。只要他抵抗這恩慈,他那剛硬的心便得以保持完好無缺。如果他屈服讓步,他便要棄絕心中的仇恨﹝以及別人對他的惡待﹞,……他讓仇恨充滿自己的心靈,藉此得到慰藉。﹝面對這種攻擊﹞,他必須征服它,不然就被它征服。
從一個沒有虧欠你的人那裏得恩典是一回事,從一個你所虧欠的人那裏得恩典是另一回事。你意識到自己欠那個人的債是何等的大,根本永遠無法償還。你意識到自己欠那個人的債大得無法計算。你說:「我永遠無法償還。」這筆債實在無法計算,這意味着當你從一個你所虧欠、你所敵對的人那裏得恩典,你知道那個人要向你施恩,你會感到受威脅,因爲你意識到自己將會失去自主權。
你將會失去自主權。你永遠無法償還給那個人。你一輩子都會虧欠那個人。因此,恩典總是讓人感到害怕。當神的恩典臨到你,要麼你變成一個更心地剛硬的人,要麼你的心永遠軟化下來。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歷神的恩典嗎?方法十分簡單。你相信是神創造你,時刻保守你,使你存活的嗎?你的生命是屬神的,你該爲神而活,讓神居首位,但你沒有這樣行,因此神本該離你而去。
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意味着你是死的。神若捨棄你,也絕對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你一直善待一個人,那個人卻忽視你、沒有感激你、不信任你,也沒有把你應得的給你,你可以離他而去。然而,神是統管萬有的,正如聖經所說:「神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我們都是靠神而立的。神若捨棄我們也絕對是合情合理的,從某意義上說,我們是罪有應得的。神若捨棄我們,我們便土崩瓦解、一無所有了。
你認爲神有權捨棄你嗎?你相信自己罪該萬死嗎?你相信嗎?你說:「啊,這未免太嚴厲了。」你若這麼說,神的恩典就不會使你變成新人。神的恩典總不令你感到驚訝。神的恩典總不令你感到震驚。你甚至從沒有受它威脅,神的恩典總不打碎你那剛硬的心,使它永遠軟化下來。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你相信神沒有虧欠你嗎?你相信你得罪了神,因此該受責備、罪有應得嗎?你相信嗎?你說:「我不相信。這說法太嚴厲了。」這樣你便錯失大好良機,無法像冉阿讓那樣因得着恩典而生命得改變。除非你明白神本該怎樣待你,你的心總不被祂賜給你的恩典所感動。
其次,你相信耶穌基督作了不可思議的事嗎?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爲你受死,祂敞開自己的生命爲你傾倒,就像那個主教讓冉阿讓掠奪一樣。你相信嗎?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你相信自己是失喪的嗎?你相信自己罪孽深重,唯有藉着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受死纔可以得拯救嗎?」你說:「啊!這實在太嚴厲了。」你若這麼想也沒關係。你有自己的想法。但你的心總不被神的恩典所感動而永遠軟化下來。《悲慘世界》曾改編成音樂劇,冉阿讓在劇中唱出這一句:
我知道我的靈魂屬神 很久以前,我已經作了這上算的交易
冉阿讓那剛硬的心被打碎了,他的生命不再屬於自己。這就是恩典。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神的恩典臨到你,你明白並接受神的恩典,讓神的恩典把你永遠改變過來。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知道以福音作爲基礎去活出基督徒生命是什麼意思嗎?
提多書2章11至12說:「因爲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這就是把福音的基本信息應用在生活中的意思。神的恩典教導我們要自守、要有自制力。你明白嗎?你如何抵抗試探呢?你如何拒絕一切試探呢?你如何跟自己辯論呢?
你會對自己說以下的話嗎?「神會逮住我」、「人們會揭發我」、「我會恨惡自己」、「這樣做無法提高我的自尊」、「我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這是違法的行爲」、「我可能會被逮捕」、「這樣做會傷害別人」、「這看起來很壞」。以上所說的都是事實。但以上的話無法使你有自制力。神的恩典教導你拒絕一切試探。你說:「看看耶穌基督爲我所作的一切。」你讓神的恩典與你辯論。這是一個有理性的原則。
提多書2章12節說:「……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經文教導你如何在今世過自律的生活。你知道如何讓神的恩典一次又一次臨到你?這是唯一讓你勝過試探的方法。這是唯一的方法。讓耶穌基督與你辯論,使你有勇氣。讓神的恩典與你辯論。讓神的恩典再三臨到你。神的恩典給你教導。神的恩典給你自制力。神的恩典會將一切給你。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現在我們明白成爲基督徒就是讓神的恩典臨在。一切都始於禰。禰進入我們的生命,向我們展示禰的恩典。當我們接受禰的恩典,一切都不再一樣。一切都改變過來。天父啊,也許今天有些聽眾朋友第一次明白到讓神的恩典臨在到底是什麼意思。主啊,求禰幫助他們明白,成爲基督徒不只是接受一套教義,而是明白禰的恩典,明白禰的作爲,讓神的恩典掌管我們。
天父啊,求禰幫助我們,讓聖靈感動聽眾朋友向禰禱告說:「主啊,我明白到自己一直遠離禰,過着自主獨立的生活。求禰赦免我,接納我作禰的兒女,不是靠我的行爲,而是靠耶穌的作爲。求禰進入我的生命,接納我作禰的兒女,以禰作我生命的主和救主。」
天父啊,雖然我不知道這需要付上什麼代價或要花多少時間,但求禰藉着聖靈讓聽眾朋友靠着禰的恩典領受這信息,直到他們曉得拒絕不敬不虔的事和世俗的情慾。天父啊,這將會帶來真正的自由。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