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來探討一個新的系列「試煉中得榮耀」的第一部分。今天的題目是「蒙神揀選」。
在接下來的多個節目中,我們會查考彼得前書。我們會以較慢的步伐開始這卷書。
彼得是主耶穌基督的使徒,他是這封信的作者。彼得是一位偉大的牧者,他把聖經和福音的總體信息都放在書信的問候語之中。當我寫備忘條子時,我只寫上收信人的名字、正文、署名和日期而已。看看彼得這位牧者,他在書信的問候語中寫上聖經和福音的總體信息。
彼得寫信給一羣正在苦難中的人,而且他們將會經歷更多苦難。彼得前書1章6節說:「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此外,彼得在四章13節談到我們不要因正在經歷的試驗而感到驚奇,他採用了現在時態,這意味着我們事前根本不知道試驗的本質。
彼得向一羣經歷極大苦難的人說話。他們的家人可能受逼迫或已被處決。許多人可能被仇敵掠奪,家財盡失。彼得寫信給一羣經歷苦難的人。我們可能感到自己全然被壓垮了,但我可以說,那些人所受的苦難和試煉比我們所面對的難受十倍。因此,彼得在書中每部分都指出,受苦好像在爐中被火試驗,人經過試驗後會變成煤渣或精金。
彼得說:「我要告訴你們,你們必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試驗,當你們受試驗時,如何可以不被火燒掉,反而變得比金子更寶貴。我要向你們展示如何在火爐中經歷榮光。我要向你們展示如何變成精金。」讀者要這樣閱讀和理解書中的每部分。
我認爲彼得甚至在書中的引言已向讀者展示如何調整自己的理解,使他們可以在火爐中經歷榮光,而不是死亡和變成燒焦的煤渣。我們來讀1章1至2章,看看彼得要告訴我們的話。
1.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2.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給你們。
彼得說:「給那……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我們看看這一句。這是很奇妙的稱謂。我們在這裏看到三位一體真神:蒙父神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蒙聖子的血所灑。事實上,我們不但看到三位一體真神,而且這裏以精心設計的子句去表達三位一體真神中不同位格爲我們所成就的事,彼此相輔相成。這真是很奇妙。讓我給大家展示這裏的連鎖關係。
首先,經文說:「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照」這個字大概是指「因爲」。事實上,經文說父神的先見藉着聖靈使人成聖的工作帶來揀選。然後,藉着聖靈使人成聖的工作而顯明的揀選帶來對耶穌基督的順服,並蒙耶穌的血所灑。這涉及三件事情。父神的先見藉着聖靈使人成聖的工作顯明揀選,聖靈使人得以成聖,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耶穌基督的血所灑。
這些都是深邃的用詞和概念。但我會盡量以實際和深入淺出的方式去說明。我會講解這段經文的主旨。首先,讓我們看看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就是這連鎖關係的結尾。這一切事情成就,都是爲了讓你經歷蒙耶穌的血所灑,順服耶穌基督。這是什麼意思?經文提到蒙耶穌的血所灑,立即令我們想起舊約聖經的記載,這些記載令很多人覺得反感和不安。
我們讀舊約聖經時看到,當人感到自己得罪了神,就必須獻祭。他們把牲畜帶到聖殿或會幕。牲畜被宰殺後,血要灑在壇上。然後那人便與神和好。多年來有很多人說:「這是多麼可怕的事。神是嗜血的。」是的,我們知道古代的原始宗教信奉的神明多是嗜血的。
舉例說,在古希臘史詩《伊利亞德》(Iliad)中,希臘軍隊統帥阿伽門農(Agamemnon)遠征特洛伊,希望一路平安。在《伊利亞德》中的希臘諸神都是嫉妒的神。他們狂妄自大,渴望受人奉承。他們希望人向他們俯伏敬拜、卑躬屈膝。無可否認,這都是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引人入勝,但故事中的神明並不配受頌讚。人們不會被這些神明吸引。人們讀了這些故事不會說:「我希望宙斯成爲我的父親。」沒有人會這麼說。
那些狂妄自大的神明要阿伽門農向他們表示敬意,於是阿伽門農把自己的孩子獻在壇上。他獻上血祭,神明便使他一帆風順。這是精彩的故事,卻是古老的神話。那些神明不配受頌讚。誰願意相信這樣的神呢?」有人說:「舊約聖經中的神是一位嗜血的神。多麼可怕。」不是這樣的。彼得在這段經文說耶穌基督的血灑上爲祭,其實是說耶穌基督受死,祂不但死了,而且成爲了贖罪祭。
在舊約時代,所灑的血是贖罪的血。贖罪是一個深邃的用詞。經文說耶穌的血爲我們所灑,這是指耶穌透過贖罪祭使我們與神和好。從前我們與神隔絕,但耶穌的血使我們與神和好。我一直提到有些人說:「多年來,人們說這是原始和可憎的做法。我討厭想這樣的事,我無法相信這樣的神。」
他們說:「我相信一位慈愛的神。」想一想吧。每段關係中都有一種動力。每段關係中都有一種贖罪的動力。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假設你與妻子意見不合,你們開始爭吵,你會面對一個試探。深入瞭解一個人是一件危險的事。你成爲一個危險人物,因爲當你結婚一段時間後,你知道什麼可以傷害對方。
你爭吵的時候總會面對試探去投下炸彈。當你與一個人結婚或共同生活越久,你儲存在軍火庫的炸彈就越多。你知道怎樣拿出來投擲。當試探臨到時,你無法抵抗。你說出一些無情、不合宜、不正當的話。你的妻子若是聰明,她會立即在情感上與你保持距離。這是聰明的做法,因爲兩個彼此相愛的人之間總有一條界線。當一方破壞了這條界線,在情感上保持距離是適當的做法。
夫妻必須以某些方式互相尊重。當你破壞了界線,在情感上保持距離是適當的。過了片刻,你要做什麼?你的妻子走到別的地方去了,你焦慮不安的呆坐着,但過了一段時間,你開始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你意識到這距離是你犯錯做成的。你要做什麼呢?讓我來告訴你吧。除非你明白這一點,否則你無法擁有美滿婚姻和良好人際關係。
你需要贖罪。你需要有贖罪。你必須作出贖罪的補償。讓我來講解「贖罪」的定義,並以這個例子來說明。我們便會看到如何把這個概念更廣泛應用。贖罪是付上適當的代價使兩者合而爲一。這是一個相稱的代價,與違犯的性質相稱的代價。贖罪是付上相稱和適當的代價。
如果你用言語冒犯了妻子,你在言語上犯了罪,要除去與妻子之間的距離,唯一的方法是在言語上作出補償。你必須道歉。你必須開口說:「我做錯了。我沒有任何藉口。任憑你隨意待我吧。」你要這樣悔改。有時間可以看看士師記第十章。以色列人對神說:「神啊,我們很苦啊。」神說:「你們多年來一直拜偶像。去哀求你們的偶像和假神吧。看看他們會否幫助你們。」
以色列人迴轉歸向神,說:「神啊,我們犯罪了,任憑你隨意待我們吧!只求你今日拯救我們。」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接着,經文說:「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這是正確的做法。你說:「我做錯了。我沒有任何藉口。任憑你隨意待我吧。你是對的。」
以下是大多數丈夫的做法。他們不想在言語上作出補償。他們只想裝作若無其事。他們也許走到妻子面前說:「啊,外面有售賣冰淇淋的車,你想喫冰淇淋嗎?」他們表現得輕鬆愉快,他們這樣說的意思是:「我準備好與你言歸於好。」一般男人都會採取這種處理手法。
你的妻子若是聰明,她不會接受這一套。爲什麼?因爲她在本能上知道,丈夫在本能上也應該知道,言語上的罪需要以言語來作出補償。你用舌頭犯罪,就必須用舌頭來作出補償,不可以只是突然裝作若無其事。夫妻之間產生了距離。除非作出適當的補償,否則二人不會和好。除非作出適當的補償,否則無法贖罪。
如果你對妻子說:「任憑你隨意待我吧。這是我應得的。我很抱歉,我不應該那樣做。」你遲早會發現彼此的障礙必會消除。你已贖罪,你已付上代價。
你必須付上適當的代價。有時候,我知道自己嘗試與妻子和好,我以口頭道歉來贖罪,但彼此的障礙並沒有立即消除。很多時候,我妻子會說:「這事件較爲嚴重,我必須看到你的行爲有所改變,我纔可以真正信任你。」這說法絕對合理,因爲較嚴重的罪必須付上相應的代價來贖罪。
很多人似乎這麼想:「神創造了我,我的一切所有都是屬祂的。我沒有爲神而活,反倒悖逆神,不順服祂的主權。我犯罪,而且每天踐踏神,因爲我要成爲自己的神和主人,要自己決定一切,這些都是事實。但如果神是慈愛的,只要有一天我仰望天空說:「我聽講道、讀聖經,我感到很抱歉,你開口向神道歉,障礙就應當除去。如果神是慈愛的,我只要這麼說便足夠了。」
不是這樣的。你知道有各樣的罪。言語上的罪需要口頭道歉,有些罪需要更長時間來贖罪,你的行爲必須改變才能真正重建彼此的信任,不然情況就越來越壞。
假設有一個士兵出征去打仗,卻出賣自己的國家和軍隊,成千上萬的同胞因他叛國而受害。口頭道歉並不足以彌補這叛國罪,也許要判處無期徒刑或終生放逐,對嗎?
叛國罪通常要判處死刑或終生放逐,這是相應的刑罰嗎?人們對此意見分歧,但我可以告訴你,口頭道歉並不足夠。我來問你一個問題。背叛宇宙萬有之主的叛國罪要如何贖罪?不只是背叛你國家掌權者的叛國罪,而是背叛宇宙萬有之主,要如何贖罪才恰當呢?
聖經清楚指出這終極的罪只能夠以終極的方式來贖罪。誰能夠付上這代價?耶穌基督已付上代價。如果你不相信耶穌基督已成了贖罪祭,你總不會明白神的愛。諷刺的是,有些教會摒棄了這教義,不相信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爲我們犧牲贖罪,滿足了神對公義的要求。
那些教會摒棄了這教義。你知道爲什麼嗎?他們說:「我們相信一位慈愛的神,不相信一位忿怒、要求人付代價贖罪的神。我們相信一位慈愛的神。」諷刺的是,他們以神是愛這教義掛帥,卻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受死變得毫無意義、愚不可及和不合情理。如果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是不必要的,爲什麼祂要這樣做呢?人們要排除贖罪教義中永恆、深邃的真理。
換句話說,神是愛這教義並不是指神不要求贖罪,而是祂親自成爲了贖罪祭。神不像原始宗教的神明。神不像阿伽門農所信奉的諸神。阿伽門農要討好這些狂妄自大、暴躁忿怒、反覆無常的假神。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這個教義並不是說神好像那些假神一樣。神與那些假神截然不同。耶穌親自成爲了贖罪祭。耶穌並不像阿伽門農所信奉的諸神那樣要求阿伽門農獻上兒女爲祭。祂獻上自己成爲贖罪祭。兩者有天壤之別。
如果你說:「我相信一位慈愛的神,一位接受我口頭道歉的神。神只需要口頭道歉,不需要犧牲贖罪。」若是這樣,你總不會明白神的愛。你相信一位慈愛的神,你去到神面前說:「我多年來都在踐踏禰的權威。我得罪了身邊的人。我自私自利、不誠實又操縱別人,因而毀了別人的生命。求禰赦免我,抹去我的罪。」
這麼說是贖罪嗎?這是相稱的代價嗎?神會否說:「這就是你心目中慈愛的神嗎?」
「嗯,當然,我們偶然存着一點敵意。有些人能夠把它昇華,有些人卻無法適應。你知道自己的情況如何。」
「這就是你心目中慈愛的神嗎?一位什麼也不在乎的神?」神的慈愛不是指神不要求贖罪,而是自己成爲贖罪祭。神差派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受死。
除非你明白並承認你需要耶穌基督爲你受死,倚靠耶穌基督,因耶穌基督爲你受死而充滿喜樂和感恩,否則你不會順服。因此,在聖經中順服和基督所灑的血總是一同出現的。你順服是因爲你已蒙赦免。你要明白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事,並且倚靠祂。你心底裏知道口頭道歉是不足夠的。
有些人感到受壓。有些人有成癮問題。有些人焦慮不安,因爲他們心底裏知道口頭道歉根本是不足夠的。必須付上代價贖罪。除非你承認自己壞透了,需要耶穌爲你受死;除非你承認自己在神眼中是寶貴的,神願意爲你受死,否則你總不會擁有因罪得赦免、與神和好而來的平安。你與神之間的障礙消除了,並且與神合而爲一。
不管你是誰,你會處於其中一種境況。你要麼恨惡自己,你必須明白耶穌愛你到一個地步爲你受死。你要麼自高自大,感到自己不錯,比大多數人好,你必須明白自己壞到一個地步需要耶穌爲你受死。無論你是哪一類人,除非你明白自己需要耶穌基督所灑的血,否則你只會脫離現實。你只是苟且偷生,因爲你潛意識知道自己與創造主、掌管你靈魂的父神並不相和,最終你會意識到這一點。
有些人以爲自己的問題在於與地上的父親不和。不。這不是最深層的問題。事實上,你也許錯誤理解自己與掌管靈魂的父神之間的問題,以爲問題只在於與地上的父親不和。我必須告訴你,你需要耶穌所灑的血。你必須真正理解耶穌的愛。人們隨即會問:如果這個問題如此重大,爲什麼沒有更多人看見呢?爲什麼沒有更多人明白呢?爲什麼沒有更多人遇到這問題呢?
答案可以在第二節找到。我提過這節經文告訴我們三件事。父神的先見使我們蒙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以致我們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的血所灑。問題在於爲什麼沒有更多人看見呢?爲什麼沒有更多人明白呢?什麼令一個人接受這真理呢?
很多人都不喜歡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我會給你們闡述一下,讓你看見當中廣闊、新穎和實際的意義。答案就是: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已認識你,並把祂的愛傾注在你身上,差派聖靈來塑造你的生命,最終你的眼睛上好像有鱗掉下來,你就能看見真理。經文提到三個階段。
第一,父神的先見。很多人論到這教義,稱之爲神的揀選。經文一開始便說:「使徒彼得寫信給……被揀選的人。」這是神的揀選的教義。彼得要說的是:「今天你明白和親身經歷基督的血灑在你生命中,並且充滿喜樂和感恩,是因爲神的揀選。」
聖經中多處論到這一點。事實上,這些論述在聖經中比比皆是。很多人對此感到十分不安。這些論述貫穿整本聖經,有意思的是,很多時候聖經沒有直接教導揀選的教義,但經文顯示出所有聖經作者都假定了神的揀選。舉例說,在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保羅說:「被神所愛的弟兄阿,我知道你們是蒙揀選的,因爲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
經文說得很清楚。經文不是說你蒙揀選是因爲你接受了福音。不是的。經文說你接受福音是因爲你蒙揀選。經文談到我們如何知道神揀選我們:當我們把福音傳給你們,福音打動你們的心。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一章不是說:神揀選你們,是因爲福音打動你們的心。保羅說:福音打動你們的心,是因爲神揀選你們。看看另一段經文。使徒行傳13章48節說:「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經文不是說,你預定得永生,是因爲你相信了。經文說你相信,是因爲你預定得永生。經文不是說:「凡接受永生的人都預定得永生」,而是說:「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再看看另一段經文。馬太福音11章27節,耶穌說:「……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經文不是說,你蒙子揀選,是因爲你知道父;經文說你知道父,是因爲你蒙子揀選。
讓我給你們引述另一段經文。在約翰福音6章36、37和39節,耶穌對不相信祂的宗教領袖,就是法利賽人說:「……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
耶穌說:「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我,因爲你不是父所賜給我的人。」經文不是說:「你不是父所賜給我的人,因爲你不相信」,而是說「你不相信我,因爲你不是父所賜給我的人。」這些例子源源不絕。經文特別之處在於它們都不是試圖要教導揀選的教義。這些經文沒有教導揀選的教義,然而經文顯示出每個聖經作者,包括耶穌自己,都假定了這一點。你不是因爲相信而蒙神揀選,而是因爲蒙神揀選而相信神。
請注意,蒙神揀選源自父神的先見,這是藉着聖靈使人成聖的工作表明出來的。我只會簡述這一點,因爲我要講解實際應用,並且除去某些聽眾心裏的恐懼、焦慮和不安。我偶爾會講解這一點。我沒有刻意去尋找這些經文,而是這教義不斷在聖經中出現。
父神的先見……許多人對於揀選的教義感到擔心和不安。他們說:「啊,父神的先見,好吧!神預知誰會接受祂,誰不接受祂,祂都揀選了。」他們把先見定義爲預知。他們說:「神看到將會發生的事,他預知會發生什麼事,然後祂按自己所預知的揀選你。」這合乎聖經的教導嗎?
有些人說:「這是不可能的。至少,你會這麼說。」不錯。舉例說,看看羅馬書第8章,經文說:「……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爲義;所稱爲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經文不是說其中一些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如果先見是預知,那麼神預知所有人,對吧?神預知每一個人。祂知道每個人會做什麼,但他只能揀選其中一些人,但經文不是說:「一些祂預知的人,祂稱他們爲義。」
經文說:「……他預先所知道的人。」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在耶利米書1章5節,神對耶利米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這是什麼意思?「你出生之前我已認識你。」這是預知嗎?是的。這是什麼意思?經文的意思是:「你在母親腹中之前,我已知道你會出生」嗎?我不認爲這是神所表達的意思。這是顯而易見的。神顯然知道一切。這有什麼大不了呢?
爲什麼神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因爲在聖經中,「曉得」這個詞不僅是指知道。舉例說,創世記4章1節說:「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中文和合本聖經譯作「同房」的,就是「曉得」這個詞。在聖經和閃族語言中,希伯來文「曉得」這個詞有更深層的意思。
在耶利米書1章5節,神對耶利米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這不是指「神認識耶利米。」當然,神認識每一個人。兩者有所分別。這裏的意思是:「我把我的愛傾注在你身上。」在創世記4章1節,和合本聖經譯作「同房」的,就是「曉得」這個詞。這意味着亞當以最具體和完全的方式把他的愛傾注在夏娃身上。亞當和夏娃同房,他完完全全的愛夏娃。他們二人成爲一體,夏娃就懷孕了。」
神對耶利米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意思是:「在你出生以前……我把我的愛傾注在你身上。」因此,在聖經中「先見」一詞不是指預知,而是指預先已愛。這不是指意識到已存在的東西,而是指藉着愛去塑造這東西使它存在。
彼得向一羣面對死亡和困境的人說:「如今你們知道耶穌爲你們受死,因爲神在萬古之先已給你們定下計劃。整個計劃是以神對你們的愛去建立的。」情詩總喜歡運用誇張法,當這些誇張法用來描述神的愛時卻變得真確。
遠在天上未有星星之前 我已經深愛着你
這句歌詞來自一首情意綿綿的情歌,用來描述神的愛卻絕對真確和合乎真理。
遠在天上未有星星之前 我已經深愛着你
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用愛來塑造的,父神的先見是指你藉着聖靈得成聖潔、蒙揀選。
第二,聖靈使人得成聖潔。那些信主和研讀聖經多年的人聽到這句話馬上會想到一個人得救後所經歷的過程。當你成爲基督徒,神的靈進入你心裏,慢慢藉着超自然力量使你漸漸變得越來越像基督,使你心中的仇恨變爲愛,沒有忍耐變爲有忍耐,滿有疑惑變爲充滿信心。
我幾乎可以肯定,根據這段經文的上文下理,「得成聖潔」這個詞所表達的是最廣泛和原本的意思。在聖經中,「成聖」這個詞是指把東西分別出來作另一個用途。在舊約中,當器皿從一個人家裏拿到聖殿中,只用在神的工作上,這器皿便稱爲分別爲聖的器皿。你知道這節經文的意思嗎?無疑,當你接受基督並重生的時候,聖靈便進入你心裏。這是真確的。
但我認爲經文所指的是更廣泛的含意,因爲經文說我們被揀選、藉着聖靈得成聖潔。親愛的弟兄姊妹,假如你今天相信耶穌,這是因爲神的靈從一開始便在你的生命中。創世記1章2節說:「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的靈隨時準備行動。神的靈使混亂的情況變得有秩序。
神的靈一直在你生命中蔭庇你。神的靈進入你裏面更新你的心靈之前,祂已一直在你生命中蔭庇你。神的靈一直在你生命中。舉例說,也許你的高中老師在你生命中發揮重大的影響力,並救助你免於鑄成大錯。那位老師也許不是基督徒,你當時也不是基督徒。那件事與宗教信仰無關,但你因爲成爲那人的學生而得到救助。
也許你在年青的時候對宗教信仰產生強烈的感覺,也十分渴慕神。過去二十年這些感覺都消失了,但最近又重現。這些感覺最初從何而來?多年來是什麼一直把它保存呢?難道你看不見神的靈在運行,在你混亂的生命中蔭庇你,隨時準備行動,慢慢塑造你,使你改變,在不同的時刻把一些想法放在你的意念中?及至時候滿足,到了適當的時候,神的靈打開你的眼睛,使你看見真理。
今天,你不知道自己是否相信耶穌,你不確定自己是否相信這些真理,但你發覺自己感到很有興趣。有些人對我說:「我很想信耶穌。事實上,我因自己不信耶穌而感到難過。我感到害怕。我該怎麼做呢?」我說:「首先你必須放鬆。如果你因不信而感到難過,神的靈已在你心裏動工了。」他們問:「你怎知道呢?」
我說:「不然,你不會感到難過。除非神的靈在你心裏動工,使你得成聖潔,不再像以往那樣爲別的事情而活,把你分別出來爲主作工,否則你甚至意識不到自己不信。」我不知道你現在處於什麼光景。也許你需要接受基督爲救主,也許不必再接受了。也許你需要悔改,也許不必重新悔改。不要歸功給自己。如果你因自己遠離神而感到難過、憂慮和不安,如果你害怕神不接納你,只要牢記這一點:若不是神藉着聖靈在你心裏動工,你不會感到害怕。聖靈打開你的眼睛,引導你接受耶穌基督。揀選這教義令人感到安慰。你的生命藉着在萬古之先已傾注給你的愛而被塑造。你的一生都是由那份愛所塑造,最終引導你到基督面前,蒙祂的血所灑,並且順服聖靈。
第三,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的血所灑。讓我來總結一下,並提出幾個實際應用。有人會說:「我以前覺得自己不喜歡基督信仰,現在我沒有這樣想法。但那些沒有被揀選的人怎樣呢?」首先,我們不知道哪些人不被揀選。換句話說,你不能環顧四周,說:「那個人沒有被揀選。這實在不公平。」你怎知道那個人不被揀選呢?你怎知道神的靈在哪個人生命中的作爲呢?
有些人說:「這實在不公平。我害怕自己或許不被揀選。」你害怕自己不被揀選,我看是不必的想法。如果你真的害怕自己不被揀選,而且你是因爲很想相信耶穌而感到害怕,這顯示神的靈已經在你生命中動工。你要配合聖靈的工作。你不可以這樣假設:「如果我是蒙揀選的,我必定上天堂;如果我沒有蒙揀選,我必定下地獄。」不是這樣的。你這種想法是希臘的宿命論。
希臘宿命論說,不管你的行爲如何,你的命運是註定的。基督信仰的揀選教義是,你的命運透過你的行爲來決定。我很喜歡引用浸信會牧者司布真(Spurgeon)的例子來說明。每當人們說:「我不明白預定論。」我都引用司布真的例子。司布真相信預定論。有一次他探望一位臥病在牀的人。
司布真對那位病人說:「你好嗎?」病人說:「我不知道自己應否吃藥。」司布真說:「爲什麼不喫呢?」病人說:「因爲我不知道自己註定死,還是註定活下去。我想是否吃藥也不重要。如果我註定活下去,不管我做什麼也會活下去。如果我註定死,不管我做什麼也會死。」司布真說:「我現在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你必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吃藥,你註定活下去。如果你不吃藥,醫生告訴我,你註定死。」
基督信仰的福音說:「到耶穌基督的面前吧。」這是你的責任。還記得士師記第十章嗎?以色列人對神說:「求禰救我們。」神說:「你們一直拜偶像。」以色列人說:「你說得對。」於是他們棄掉偶像,說:「神啊,我們犯罪了,任憑你隨意待我們吧!只求你今日拯救我們。」聖經說這是正確的做法。經文說:「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
換句話說,只要你去到耶穌基督面前,祂總會藉此動工。事實上,祂動工使你去到祂面前。當然,這是一個奧祕。我不明白升降機是如何運作的。我知道當我按下按鈕便會產生連鎖反應把我帶到要去的樓層。我不明白電梯是如何運作的。我不需要知道。我知道升降機在運作。我知道揀選的教義說我們要爲我們的行爲負責,神透過我們的選擇去動工。
在以賽亞書10章5至6節,神對以色列人說:「亞述是我怒氣的棍,手中拿我惱恨的杖。我要打發他攻擊褻瀆的國民,吩咐他攻擊我所惱怒的百姓。」當亞述攻擊以色列時,神對亞述說:「我必罰亞述王自大的心和他高傲眼目的榮耀。」這是一致的,因爲你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但神透過那行爲動工。
這是一個奧祕。我不知道這奧祕如何運作,正如我不知道升降機如何運作一樣。這是可行的。事實上,我背後有一位掌管一切的神,我的生命不會搞砸。另一方面,我知道如果我因不負責任而產生嚴重後果,我不可以埋怨神。除掉任何一方面都無法運作。你要麼變得消極被動,要麼焦慮不安,但只要你明白揀選的教義,就不會陷入這兩種狀況。
最後,那些對揀選的教義感到反感的人務要小心。人們對先賢感到有點反感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們無法超越他們那個世代的風氣。舉例說,人們仰慕這些先賢,覺得他們偉大崇高,他們卻擁有奴隸。人們說:「這就是我討厭的事。雖然那個人很偉大,卻無法超越他們那個世代的風氣。他身處那個世代,被那時代的偏見所矇蔽。
當心,我們身處一個崇尚自主自決的世代。耶穌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意思是:「你選擇接受我,是因爲我揀選了你。」人們討厭揀選的教義。爲什麼呢?務要小心。人們討厭揀選的教義,因爲人們是現代人,存着這個世代的偏見。
一百年後,我們會嘲笑自己。一百年後,我們會嘲笑今天報張專欄的內容,正如我們看到一百年前報張專欄的內容時,我們會嘲笑它,說:「多麼愚蠢啊!」
聖經和聖經的教訓永遠長存。聖經的教訓使人變得堅固。今天基督徒相信千百年來基督徒一直所相信的真理,但現今世界的趨勢時刻在變。當心,不要因爲這世代不喜歡君王制度的思想而對這教訓存着偏見。我們靈魂深處需要一位大君王。
我們需要一位完美的大君王。我們需要一位配受敬拜的大君王。我們需要一位如同烈日放光的大君王。我們渴望一位大君王,這位大君王我們已經擁有了。很多基督徒不相信這教訓。我素來都不主張使信徒分裂的教義,很多基督徒都不相信這教訓,但我必須告訴你,我未明白這教義之前是一個充滿焦慮的人。這教義改變了一切。舉例說,一方面揀選的教義使自卑的人升高。
揀選的教義表明了神愛你並不是因爲你比別人好。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什麼使我與別不同呢?不是因爲我比別人謙卑,不是因爲我比別人聰明,不是因爲我比別人順服,也不是因爲我更有悔改的心。我悔改也是恩典。這教義使驕傲的人謙卑下來。另一方面,這教義使自卑的人升高,讓那些自覺無用的人知道人人都沒有分別。親愛的聽眾朋友,這教義改變了我的生命,它也可以改變你的生命。想一想吧。
遠在天上未有星星之前 我已經深愛着你
這句歌詞並不誇張。這是真實的。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讓我明白這深邃、奧妙的真理。神啊,我們聽了今天的信息也許還有很多尚未解答的疑問,我們知道這些問題無法在這裏一一找到答案。感謝禰今天給我們的信息。我們也知道禰比我們更公義、更公平和更公正。禰對我們的愛超越我們對自己的愛。
我們不相信我們所想象的世界比禰所創造的世界更公平和更有智慧。禰教導我們揀選的教義,禰並沒有回答所有的問題,求禰幫助我們不要因這些尚未解答的疑問所困擾,卻因着知道我們的生命一直被禰的愛去塑造而得安慰。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