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 將臨-燃點希望的燭光
羅潔盈

經文:太24:36-39

36「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37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臨也要怎樣。38在洪水以前的那些日子,人照常喫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39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衝去。人子來臨也要這樣。」

三卷對觀福音(即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都有記載耶穌對於末日的教導,而傳統上都會在每年將臨期的第一主日讀出。這些經文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是艱深的,因為我們只想即時知道有關「那日子,那時辰」(經文多次重複)究竟何時要來臨?雖然明明知道,要面對審判的主的日子可能會突然降臨,還是不可能憑藉人的推算找到快快解決(quick fix)生命問題的方案。

在教會年新的一年之始,馬太福音的經文(將臨期甲年第一主日的福音經課)提醒我們要做好準備,並期待主隨時的出現。就像在洪水來臨之前(38節),人們不敬畏上帝,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是爲了自己的肉體,他們喫喝,只是爲了滿足身體的慾望,而不是爲了歸榮耀給上主。當世界的終局臨近時,就像「挪亞的日子」一樣:洪水毀滅了地上每一種生物,只有在方舟裏的才能逃生;同樣,當「人子來臨」的時候(39節),只有在基督的教會裏的人,纔會得救。就如馬丁路德所撰的水禮禮文指出,惟獨基督是那能使我們安全且乾爽地走過紅海的,而基督的教會也就是在洪水中使挪亞和他一家得着拯救的那方舟。

「將臨」一詞的拉丁文(Adventus)是來臨或駕臨的意思,對於基督徒,指的是主耶穌基督榮耀再來之日(the Lord’s day),要帶來審判與拯救。將臨期的花環與四支將臨期的蠟燭,圍繞中間白色的聖誕燭光,在燃點燭光時會唱《以馬內利來臨歌》或其他將臨期有關彌賽亞的聖頌。按一些教會傳統,會按所讀的經課的主題和人物,為每支蠟燭賦予特定的象徵意義:

1)先知之燭光,象徵希望(Hope)

2)伯利恆之燭光,象徵信心(Faith)

3)牧羊人之燭光,象徵喜樂(Joy,第三主日以粉紅色的蠟燭代表)

4)天使之燭光,象徵平安(Peace)

5) 基督之燭光,象徵愛(Love,聖誕主日,以白色或金色的蠟燭代表)

「希望」是將臨期的第一個主題。新約聖經中「希望」的字根來自「信心」,可見信心是希望的內容,而喜樂、平安與愛則是「盼望」主再來時應有的具體表達。在未來的這五個禮拜,求聖靈光照我們,思考這五個關乎信仰生命的主題。

思想: 面對人生中的悲歡離合,以及越發頻密的天災人禍,會否也被一種宿命觀所影響,令我們感到厭倦,只想躺平?休息過後,可有希望重新上路?面對生命中現實與理想的落差,求主賜下屬天的智慧,步步指引我們走這屬天的路程。

上天聖智(O Sapientia),來臨,來臨,

統治萬物,協和萬民,

顯示智慧指引路程,

領導羣生步步遵循。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以馬內利定要降臨。

(普天頌讚新修訂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