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的爭戰—神所賜的軍裝」系列之十、拿着信德當作藤牌—第二部分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來探討「屬靈的爭戰——神所賜的軍裝」系列。今天的題目是「拿着信德當作藤牌——第二部分」。我先讀出以弗所書6章 14至17節。

  1. 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
  2. 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
  3. 此外,又拿着信德當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
  4. 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着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這幾個節目中一直研讀這段經文。我們說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是我們藉着福音而得各種各樣的好處、資源和特權,但我們沒有好好運用。保羅以神所賜的全副軍裝這個比喻對我們說:「基督徒已擁有一切所需的去面對生命中的爭戰。如果你無法抵抗生命中的爭戰,那是因爲你沒有好好運用你所擁有的一切。」這是整個比喻背後的思想。

我們在上個節目開始討論信德的藤牌,今天我們會完成這個題目的討論。經文說:「此外,又拿着信德當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這節經文教導我們三個原則。我們已討論了第一個原則。首先,經文指出神容讓撒但(也就是惡者)把火煉的試驗、困難和苦難帶給我們。神容讓這些事情發生,我們必須去面對。經文明確指出這一點。神爲什麼容讓這些事情發生呢?

其次,我們從經文看到第二個原則:我們應當預期火煉的試驗會臨到,尤其是當我們立志要爲神做大事的時候。換句話說,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那些火箭不是在整場戰事中都臨到的。火箭在什麼時候臨到呢?在你決意猛攻敵軍據點的時候。

經文指出一個原則:當你越努力振作起來,當你越努力去戒除壞習慣,當你的意志越堅定,當你準備好爲神作工,你越有可能看到火箭向你射過來。我們將會詳細討論這一點。因此,保羅在羅馬書第7章說:「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爲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你想找麻煩嗎?當你順服神便有麻煩臨到。這是第二個原則。

此外,還有第三個原則:信心不是被動的事情。信心是你主動去運用的。信心不是被動的、不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是有些人有信心,有些人沒有信心,而是你可以獲得信心並加以運用。信心是積極主動的事情。我們從經文看到這三個原則。讓我來詳細說明。

第一,神容讓火煉的試驗臨到我們。保羅談到藤牌。羅馬士兵的藤牌並不是我們從電視中看到士兵近身格鬥時所拿着的小盾牌。相反,羅馬士兵的藤牌基本上是一扇門,跟士兵身形的大小差不多。羅馬軍隊只會在猛攻敵軍城市時才使用藤牌。這時候整場戰事還是勝敗未定。

雖然在整場戰爭中一直有許多戰鬥進行,但到了這時刻戰鬥變得激烈。士兵必須拿起藤牌遮擋他們的頭,因爲他們試圖攀登城牆時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刻。爲什麼?因爲敵軍不但發射火箭,有時候甚至會把一大桶融化的鉛傾倒下來。這時候,不管你是多麼強勁、不管你的刀法有多好、不管你是多麼敏捷,這種情況是難以應付的。

舉例說,我的妻子能夠拿很燙手的東西,我卻無法做到。我不肯定這是否源於性別的差異。她從容地拿着一杯茶走過來遞給我。這樣我就被誤導了,當我一接過來便把杯掉了落地。」我問她:「你怎麼可以拿着這麼熱的杯?」敵軍把融化的鉛傾倒下來,這是截然不同的。不管你是多麼敏捷,不管你是多麼堅韌,那時候你必須拿着藤牌,因爲你正處於最脆弱的時刻。

敵軍向你傾倒融化的鉛,又向你發射火箭,是要使你陷入緊張和混亂狀態,使你心煩意亂、不知所措、迷失方向。於是你轉身逃跑。首先,經文明確指出士兵在危難之際使用藤牌。那時候神容讓惡者把火煉的試驗加在我們身上。在上個節目,我提到在新約聖經中「火」這個字通常用來描述試驗和苦難。

火煉的試驗是什麼?火箭又是什麼?你的生活本來順心如意,突然醫生對你說:「你患了癌症。」突然之間,火煉的試驗臨到。離婚、失業、財務困難、親人離世、失戀,這都是火煉的試驗。

火煉的試驗不是一般的焦慮、困難、打擊或痛楚。我們說的是最激烈的爭戰。這些火煉的試驗臨到你,使你困惑、驚慌、退縮、迷茫,以致你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神爲什麼容讓這些事情發生呢?聖經清楚表明神容讓火煉的試驗臨到人身上。我在上個節目中提過,神容讓撒但試探約伯。神容讓撒但使各種各樣災難和悲劇,包括人際關係、經濟和身體等問題臨到約伯。爲什麼?這是第一原則。神容讓這些事情發生。這是聖經的教導。英國著名作家榭爾絲(Dorothy Sayers)曾說:「誰說聖經不切實際呢?聖經合乎現實。」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這是聖經的教導。

真正的基督信仰和異端邪教的最大分別是,異端邪教總是教導如何解決問題,他們會這麼說:「如果你持守我們教派的原則,如果你把我們老師所教導的原則付諸實踐,你的生命必會井然有序、擁有完全平靜的心靈,並且幸福快樂。你必能克服一切。」聖經從來沒有作出這樣的宣告,聖經並沒有說你從此便會擁有完全平靜的心靈,永遠幸福快樂,總不會遭遇試煉或困難,也總不會灰心失望。

看看耶穌吧!耶穌是完美無瑕的,但祂常常哀哭。如果你沒有完全理解聖經的教導,沒有意識到試煉可能會臨到你,你會哭泣流淚,哀痛地向神呼求,你還未真正明白基督信仰。也許你寧願相信異端邪教,因爲他們給你一個只有幸福快樂的宗教。這樣的宗教信仰並不合乎聖經的教導。

聖經明確指出試煉可能會臨到基督徒身上。基督徒會經歷苦難。我們在上個節目中提到,聖經通常用火來描述試煉和苦難,因爲火可以把物質燒燬或煉淨。火可以燒燬一塊肉,也可以令它變得美味可口。火可以把礦石燒燬,也可以把它煉淨。當試煉臨到,有些人會說:「噢,我的天哪!神竟容讓撒但這樣做?」

我們從約伯記看到,神容讓撒但使試煉臨到約伯,但神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意思是:「撒但,你可以這樣做,但有些事情你不可以做。」神約束着撒但。這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想象一下試煉是熱力,假如你被燒燬,那不是由於熱力太大,因爲縱使撒但想用火來把你燒掉,神卻要用火達成祂的目的。

你不可以說:「嗯,這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是撒但所爲,神不想讓這事情發生的。」我們將會看到,聖經說神不是有意要加害於你。但如果神容讓撒但去做一些事情,撒但和神其實是懷着兩個截然不同的目的。撒但要把你扔進火爐裏燒燬。神要你在火爐裏被煉淨,使你變得美麗。因此,神不會讓撒但把熱力過份增大。

舉例說,有一個主廚正在訓練他的學生。主廚告訴學生把肉放進烤爐烤二十分鐘,學生卻把肉烤了兩小時。肉可能燒焦了,但那不是主廚的錯,而是運作出了問題。學生的處理手法有問題。如果主廚把烤爐的溫度調高至二千度,當學生把肉放進去,肉會立即燒焦。這就是主廚的錯了。

聖經說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如果撒但使試驗臨到你,那是神容許的,但神不會容讓撒但把火爐過度加熱,超過所需的溫度。神不會這樣做。火煉的試驗臨到你,總有兩個不同的目的:神的目的和撒但的目的。聖經說達成那一個目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

換句話說,你是否拿着信德當作藤牌?你拿着信德當作藤牌,使溫度保持適中,火力足以把肉燒熟,足以把你煉淨,卻不足以把你燒燬。有人會問:「但爲什麼神容讓這些事情發生呢?爲什麼神容讓火煉的試驗臨到呢?」基本上,新約聖經給我們三種不同的比喻讓我們明白苦難的意義。

第一是栽培葡萄樹之人的比喻,第二是鍊金之人的比喻,第三是父親的比喻。如果你想看看鍊金之人的比喻,你可以翻到瑪拉基書第3章,那裏暗示耶穌是鍊金之人。如果你想看看栽培葡萄樹之人的比喻,你可以翻到約翰福音第15章。栽培葡萄樹之人修剪葡萄樹,好讓葡萄樹繼續生長。事實上,如果你見過人們修剪樹木或灌木,你知道一個大師級的修剪者會把樹木大幅修剪。也許你心裏想:「你必定把樹弄死。」對吧?

不但如此,修剪者還剪去所有美麗的樹葉和樹枝。你心裏想:「你必定把樹弄死!」修剪者轉過身來對你說:「你並不明白。如果我不把樹修剪,它就真的會死了,因爲樹木無法繼續從土壤支取所需的養分和礦物質。爲了使樹木真正生長,我必須這樣修剪,但我不會過度把它修剪。你明白你爲何有這種感覺,因爲你不明白修剪葡萄樹的過程,但我明白。」

第二是鍊金之人的比喻。你去到鍊金之人面前,他說:「看看這塊礦石。」除非礦石經過提煉,否則它沒有用處。第三是父親的比喻。想一想。希伯來書第12章談到父親管教孩子。這是痛苦的來源。很多初爲人父母的聽眾朋友也許對此感到有興趣。

要孩子守規矩,首先你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這總是第一步。獎勵是其中一種積極的措施。當孩子表現良好,就給他獎勵,例如鼓掌、微笑等。告訴孩子他的主意很好。你要這樣做。另一個積極的措施就是所謂的「引導性服從」。引導性服從就是不對孩子說:「不!」相反,教導小孩子最有效的方法通常是幫助他們做正確的事。引導他們。你說:「不,我們是這樣做的。」你從旁引導他們。

另一個積極的方法是引起孩子的興趣,並且與他們講道理。世上從來沒有人只是採取積極的措施就能使孩子長大。不可能!有時必須採取消極的措施。你必須謹記,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不可能以正確的角度去理解你所採取消極的措施。以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看到這種情況實際上時刻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有一個七歲大的孩子認識了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他實在很喜歡這個玩伴,但他的父親剛剛升職,這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好事。無論在經濟、個人發展、社交、事業等方面,這對他的父母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可是他們必須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他們怎麼做呢?一個有理智的父母會這麼說:「我的孩子很喜歡他的玩伴,我們不可以搬到另一個城市」嗎?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把這個消息告訴孩子會令你感到傷心,離開這個城市也會令你感到傷心。好父母並不願自己的孩子受苦。你看着自己的孩子哭訴:「我不相信你們竟這樣對我。他是我人生中最要好的朋友。這是我的生命!」這實在是令人傷心的事。

你認爲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夠理解什麼事業發展,或者每年賺二十萬和每年賺八十萬的分別嗎?他不會明白!他完全想象不到!他說:「啊,天哪,可以喫多幾杯冰淇淋。很好啊。但我在這裏的朋友怎樣呢?」孩子這樣理解事情,父母無法向他們解釋這一切。

聖經說,我們在地上的父親並不完美,我們尚且順服他。希伯來書12章9節說:「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嗎?」也許有人會說:「好吧,我並不是要說孩子跟玩伴分離的事。我想知道爲什麼神容讓我的嬰孩死於白血病。我想知道爲什麼神容讓一個有五名孩子的年青父親早逝。我想知道爲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我們不是在談論孩子跟玩伴分離的事。」

難道你不明白嗎?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情況看起來總是這樣的。孩子看不到父親的愛和智慧,並不意味着父親的愛和智慧不存在。想一想自己與神的關係。如果有一位神在天上,如果神真的存在,祂是有智慧和慈愛的神,你認爲祂可以給你解釋這一切嗎?難道你認爲情況有所不同嗎?

在某意義上說,我應該說:「理智一點吧!」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要一個孩子跟最要好的玩伴分離顯然是一件大悲劇。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與最愛的人突然離世同樣令人費解,也同樣可怕的。

孩子要跟最要好的玩伴分離,是令人費解和難過的事情。但在某種程度上說,父母因事業發展的緣故而令孩子跟玩伴分離,並不是對孩子的管教。想一想。管教是一種受限制的苦難。當我對我的孩子說:「因爲你做了這事,所以你不可以出去玩耍。」每當我管教和懲罰我的孩子,其實我是在此刻給孩子有限度的痛苦,爲要讓孩子學會教訓,不然,日後孩子會遭遇更具毀滅性的苦難。對嗎?

如果你看見孩子說謊,你會懲罰這個孩子。孩子說:「啊,我知道這是錯的。我不會再說謊。你爲什麼還要懲罰我?」我說:「因爲你現在必須經歷一些痛苦,不然你到了三十歲的時候仍是一個說謊者,不知道何等大的災難會臨到你身上。你不知道其嚴重性。」因此,現在我要讓你經歷小小的痛苦,免得你日後要受更大的痛苦。

現在我要問你一個問題。既然神知道你最大的痛苦是與祂永遠隔絕,難道祂沒有權讓你經歷小小的痛苦,免得你日後遭遇那極大的痛苦?事實上,任何痛苦都不及與神永遠隔絕那麼痛苦。任何可以讓你進到神懷裏的經歷都是值得的。從誰的痛苦去看呢?從一個成年人的角度,而不是從一個屬靈小孩的角度去看。

因此,神容讓火箭射向你。因此,祂修剪葡萄樹。因此,祂用火將你煉淨。因此,祂施行管教。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是一位在厄瓜多爾殉道的宣教士。他說:「一個用不能留存的東西去換取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的人一點也不愚蠢。」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一個用不能留存的東西去換取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的人一點也不愚蠢。」

艾略特是一位宣教士。宣教士都是這樣說話的。他們的父母說:「啊,你要到厄瓜多爾宣教嗎?你只有二十五歲。你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你想一想自己可以賺到的錢。想一想自己可以得到的地位。你到那裏幹什麼?翻譯聖經嗎?爲了讓一羣厄瓜多爾的印第安人可以讀聖經而翻譯聖經嗎?你捨棄自己的人生、事業和地位!」

那位宣教士怎樣回答?如果他看事物的角度正確,如果他的想法像個成年人,不像小孩,他會怎樣回答?他說:「媽媽,無論如何,最終這一切都會失去。最終我也會死,最終我會失去所有金錢。最終一切身分地位都會失去。『一個用不能留存的東西去換取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的人一點也不愚蠢。』將有冠冕爲我存留。讓人的生命永遠改變過來。這討神喜悅。」

這是常識,對嗎?如果基督信仰是真確的,這是常識。」「一個用不能留存的東西去換取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的人一點也不愚蠢。」你知道嗎?神爲什麼施行管教?爲什麼神容讓苦難出現?因爲我們都是愚昧的。我們都是愚昧人!因爲我們不會捨棄那些無法留存的東西。

因此,神強行將這些東西拿走,這似乎是可怕的悲劇,然而這一切最終都會失去。你的健康?你的名聲?你的名氣?這一切始終都會失去。你可以得着無法失去的東西:就是耶穌基督。付上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你認爲你喜歡聽到自己的孩子這麼說:「你毀了我的一生!你不可以這樣做」?那一刻,父母說:「嗯,我想我最好不要爲了事業而搬遷。」

任何一個盡責的父母都會怎麼說?你說:「我不想這麼說,你必定能夠克服的。」你不會在孩子面前這樣說。「你現在七歲。你一年後可能已忘記那個孩子了。」關鍵在於父母知道孩子的想法和行爲,但孩子不知道爲人父母的心思意念。神認識每一個人。但你不知道神的一切。聖經給我們一些提示。我們看看聖經。

耶利米哀歌3章33節說:「因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沒有父母想自己的孩子受苦。我並不認爲栽培的人想要修剪他心愛的樹,他知道如果他修剪得太多,樹就會死掉。他不喜歡剪去那盛開的花、那些樹葉和樹枝,但他還是要把它們剪去,因爲他知道這樣會使那棵樹變得更美麗。你認爲栽培的人喜歡這樣做嗎?你認爲父母想孩子受苦嗎?不。

第二,我們應當預期火煉的試驗會臨到,尤其是當我們立志要爲神做大事的時候。我們如何從經文得出這個原則?不要忘記藤牌是什麼時候使用的。羅馬士兵執行一般任務時不會使用藤牌。他只會在猛擊敵人時才使用藤牌。

除非你已經來到敵軍的城牆下,否則不會有燃燒之物向你傾倒。你必須敢於去觸碰那道城牆。事實上,這節經文指出,當我們悖逆神時,我們不預期火煉的試驗會臨到我們。當我們對神的事漠不關心,我們不預期火煉的試驗會臨到我們。

當你立定志向說:「我要認真事奉。我要開展新的事工。我要更積極事奉。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要順服神。我要建立教會。我會把自己獻給基督……」當你決意要走到敵人的城牆下,你就要預期火煉的試驗臨到你。

想一想戰場上的情況,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對嗎?除非敵人看到你要攻打城牆,否則敵人暫時可能不會理會你。你仍未走到敵人的城牆下,所以你仍未處於脆弱的位置,對嗎?但從情緒感受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並不合理:多年來,我跟很多人一次又一次討論這個問題。他們說:「我實在不明白。我終於決定要做正確的事,但現在我的生命卻崩潰了。」

這並不合理,對嗎?但如果你以保羅的角度去思想,這是十分合理的。你說:「爲什麼我從前沒有受到攻擊?從前那些火煉的試驗在哪裏?爲什麼從前沒有火煉的試驗?」因爲你沒有對敵人造成威脅。你只是一名士兵。你在作例行公事。敵人爲什麼要理會你呢?黑暗的勢力爲什麼要攪擾你呢?

舉例說,馬可福音1章9至11節告訴我們耶穌基督開始出來傳道。祂在眾人面前受洗。祂被任命去傳道。那一刻,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我們知道耶穌已經有聖靈在祂裏面;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只可能是指神讓耶穌特別強烈地經歷祂的愛和大能。這是耶穌人生的高峯,然後祂隨即開始傳道。祂公開地展開傳道的工作。耶穌剛剛大大地經歷神的愛。接着,經文說祂隨即有什麼經歷?

第12至13節說:「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裏去。他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處,且有天使來伺候他。」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剛剛經歷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經歷,隨即便受火煉的試驗攻擊。耶穌受試探。祂被疑惑攻擊。祂受各種試探攻擊。祂的心被烏雲籠罩。

不僅如此,最有趣的是,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都記載,耶穌經歷了最美好的經歷之後,隨即在曠野受試探。我可以說這是典型的例子。我們應當預期火煉的試驗會臨到。只有馬可福音記載耶穌與野獸同在一處。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沒有這樣記載。你認爲是什麼原因?馬可福音的寫作對象是被迫害的羅馬基督徒,他們被送到獅子坑裏。

馬可要說的是:「你竟敢踏進敵人城牆之下,你是與野獸同在一處。你在那裏會被撕碎。我們所面對每個火煉的試驗,耶穌基督自己都曾經歷過。這一切對祂來說並不陌生。耶穌與野獸同在一處。祂像你一樣被誤解。祂像你一樣被出賣。這一切祂都知道,因爲當祂大大經歷神的大能和慈愛,祂便立即受攻擊。這種情況十分普遍!」

有兩種人需要意識到這一點。首先,初信者需要留意。當你第一次把自己的生命交給耶穌基督,你會遭遇耶穌基督所遭遇同樣的經歷,這種情況是很自然和普遍的。接着, 你歸信基督之後會經歷一段灰心失望的時刻,並且有試煉臨到你,這種情況也十分普遍。你感到很驚訝,很多時候你發現自己與神的距離很遠。有試煉臨到你的身上,不管哪是什麼試煉,它們都擾亂你的禱告生活和日常生活。因此,你沒有與神同行。

不但如此,你說:「我實在摸不着頭腦。我終於立志振作起來,把生命交給耶穌基督,爲什麼試煉卻臨到你呢?我從來沒有這樣的問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這是十分合理的,不是嗎?這是火煉的試驗。這是一種嘉許。我知道這並不像嘉許。但這是一種嘉許!這是一種榮譽!神說:「因爲你這樣行,我把你放在前線。」

當然,站在前線的人首當其衝,他們首先受炮轟、首先受火箭攻擊、首先被燙傷。這是很自然的事,因爲你踏足前線。初信者不但要知道這一點,要預期試煉會臨到,而且也要明白神會使用這些試煉。神要把你煉淨。祂要藉着火煉的試驗使你變得更好、更有用。

有些弟兄姊妹在教會裏生命得着更新。他們說:「我終於認真起來,我要事奉。我要參與新的事工。我要開展新的事工。」當心!當你一進到城牆之下便要小心。這裏有一個原則,當你走在前線,你最有可能受攻擊。

順帶一提,我們要體諒那些似乎面對困難的事工領袖。你經歷過就知道在前線作戰是多麼困難的事。那是非常艱鉅的。最後,我希望你們知道這一點,這是十分重要的原則。撒但確實把疑惑和攻擊帶進我們的生命。我的意思是,你的疑惑、私慾和大多數的試探一直是在你心裏孕育出來的。

舉例說,大多數人心裏一直孕育着疑惑。人們因生命出了問題而感到疑惑,他們不想面對這些問題。他們說:「如果神是一位良善的神,爲什麼我生命會出現問題?」在某意義上說,你惱怒神,因此當你閱讀一些試圖損害基督信仰的書籍時,你心中產生更多疑惑。

因爲你不喜歡神給你的安排,當你讀到一些試圖損害基督信仰的書籍時,你對聖經和基督信仰產生更多疑惑。你一直孕育這些疑惑,最終它們變得很強烈。你一直存着這些疑惑。它們在你心裏產生出來。你看到嗎?你一直給它們澆水和施肥。

試探也是同樣道理。你閱讀某些書籍。你沒有約束自己的思想。你心裏充滿幻想,這可能在性方面受試探,也可能受試探去使用暴力。你越來越恨惡某人,對他充滿苦毒。你開始幻想如果你可以下手對付他,你會做什麼。接着,這些疑惑、私慾、試探和罪疚感變得很強烈,因爲你一直孕育它們。

然而,有時候你也許與主同行,你藉着蒙恩之道去成長,在各方面操練自己,沒有孕育那些思想、試探和疑惑。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受到可怕、褻瀆神的思想攻擊、你對神產生懷疑,你指責自己,心中充滿暴力和性的幻想,也充滿疑惑。這一切好像炸彈一樣突然爆發,你不知道它們從何而來。(有些人也許正在經歷這苦難,有些人將來會經歷這苦難。)

這種情況可以在守主餐的時候發生。如果你是牧者,這種情況也可以在你講道的時候發生。這實在令人費解,也令人感到不安。你開始說:「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爲什麼我在生命中這個階段仍有這樣的思想?」重點在於,耶穌在曠野的時候也面對這種情況。我怎知道呢?耶穌沒有罪,那麼祂怎能被試探呢?耶穌並沒有邪惡的心。祂所面對的試探肯定不是源自邪惡的心。這些試探必定是從外面來的。那是外來的思想。

你經常會發現,當你開始重整自己的生命,當你過度疲勞,你的身體勞累,你開始振作起來,或開展新的事工,你突然會被那些思想攻擊,你感到灰心沮喪,幾乎被摧毀了,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爲什麼?因爲你說:「我無法成爲一個領袖。我無法成爲基督徒。爲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思想?」你會怎樣做?你必須意識到這些思想是從外面而來。它們是那惡者的火箭。

你要去到神面前對祂說:「主啊,我知道自己能產生那些思想。我知道這一點。我知道我的心能產生那些思想,但當我心裏產生那些思想,都是我自己孕育出來的。那些思想源自我的心,但這些思想並不是源自我的心。當我在心裏孕育試探和疑惑,它們對我來說似乎很甘甜。我很喜歡這些思想。它們都是有毒的,是甘甜的毒藥。我討厭這一切。它們排斥我。它們是從外面來的。我要避開它們。我要拒絕它們,求禰保護我,遠離這一切。我也要藉此提醒自己,我不是靠自己清潔的心而得救,而是靠耶穌基督的義而得救。」

撒但源源不絕地把一連串褻瀆的思想放在我們心裏,特別是那些過勞的基督徒同工。那就是抵擋惡者的火箭的方法。曾經有一位清教徒這麼說:撒但的其中一個詭計是把牠的孩童掉棄在門口,試圖讓你相信你是撫養那孩童的父親。

你要看着那些思想,說:「你知道自己能產生那些思想,但那些思想並不是源自我自己的心。那是源自那惡者的,我要遠離那些思想。」第二個原則是:當你立志要爲神做大事的時候,要預期火煉的試驗會臨到。不要煩躁不安。不要生氣。不要以爲有火煉的試驗臨到是不合理的。

第三個原則:信心不是被動的事情。你知道信德的藤牌是什麼嗎?信心就是仰望。信心就是仰望!聖經說我們行事爲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這意味着我們要仰望那看不見的神。信心就是仰望神,不是着眼於試煉。信心就是記念神。我們沒有時間詳細講解這一點,但讓我來舉例說明。聖經記載有兩件事發生在多坍。

多年前,先知以利沙和他的僕人在多坍這座城被亞蘭大軍包圍。以利沙的僕人甚是懼怕。他對以利沙說:「我們無望了。現在敵眾我寡,亞蘭人必把我們殺掉。以利沙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

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萬軍之耶和華準備來擊打亞蘭人。以利沙要說的是:「你看不到神的大能。」多年前,多坍仍未成爲一座城,約瑟在那裏被他的哥哥丟在坑裏,被賣到埃及成爲奴隸。你知道這事嗎?

約瑟在坑裏的時候也許不斷向神禱告說:「主啊,求禰救我。禰要從坑中把我救出去!」結果怎樣?約瑟被賣到埃及成爲奴隸。他被賣到埃及成爲奴隸,是爲了日後成爲埃及宰相,拯救他的父母、以色列民和埃及。重點是神同樣在那裏與他同在。火車火馬在那裏,只有沒有我們所渴望的那樣迅速行動。對約瑟來說,神同樣真實,同樣與他同在。

信心能夠使人看到神的大能和智慧,看到神是那位栽培葡萄樹之人,看到神是父親,也看到神鍊金之人。信心是看到不明顯的東西。願神藉着聖靈開你們的眼睛,尤其是那些正經歷試煉的人,讓你們看見有火車火馬圍繞着你們。

信心讓你在所處的境況中看到神,使你仰望神,而不是仰望自己。你仰望神,並且提醒自己神的本性。這就是拿着信德當作藤牌。願神讓你看見圍繞着你的一切。讓你看見神的火車火馬、祂的愛、祂修剪的大能、以及天父對你的看顧。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加力給我們,使我們拿着信德當作藤牌去抵擋火煉的試驗。我們都需要這種能力。有些聽眾朋友也許現在就需要,有些聽眾朋友也許在將來的日子需要。求禰幫助我們藉着聖靈把這真理應用出來。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