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來探討「屬靈的爭戰——神所賜的軍裝」系列。今天的題目是「拿着信德當作藤牌——第一部分」。
今天的主題與宣教似乎沒有直接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尤其是對於參與宣教工作的弟兄姊妹來說,今天的主題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會談到信德的藤牌和惡者的火箭。你會明白到,如果你想在生命中追求比獲得成就更重要的事情,你要知道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因爲敵人是在前線發動攻勢的。我們要面對這個事實。敵人是在前線發動攻勢的。
站在前線的人比那些縮在後方几英里的人更有可能被子彈擊中。宣教工場就是前線。人們在前線大聲呼喊:「這就是基督對我生命的意義。」你的前線就是你冒着危險去行事的地方,因爲你知道這樣行可以給你的社區、你的城市帶來改變。這就是前線。
當你走到前線,便會有各種各樣的導彈、飛行物體瞄準向你發射,因此今天我們要談論這部分的軍裝。我們繼續看以弗所書第6章,討論神所賜的全副軍裝。請翻到以弗所書第6章。我們會看看這副軍裝的另一部分──信德的藤牌。我們在過去多個節目一直研讀這段經文。我們會花一段時間完成這段經文的討論。現在讓我來讀出以弗所書6章 14至18節。
- 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
- 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
- 此外,又拿着信德當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
- 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着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
- 靠着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爲眾聖徒祈求。
這是神的話語。
讓我們重溫一下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是什麼意思。聖經說當我們成爲基督徒,我們便得着各樣屬靈的福氣。以弗所書1章3節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經文說「曾賜給」,採用的是過去時態,表明這是已發出的事。經文也說「各樣」。此外,以弗所書2章6節說:「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經文也採用了過去時態。經文並不是說:「他會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基督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這句話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意義不大,但這是指在神國裏擁有最大的權勢。這好像首相的地位那樣崇高,與君王有最密切的關係。君王聽他說話。他坐在君王的右邊,蒙君王寵愛。經文要說的是:「神已把一切的權柄、親密的關係、一切的榮耀賜給我們了。」
彼得後書1章3節說:「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你們已經擁有活出應有的生命所需的一切。聖經發出這一切奇妙的宣告。另一方面,羅馬書6章: 因爲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所以你們行事爲人就當顯明你們已經勝過罪。因爲你與基督同死,所以你們行事爲人就當顯明你們已經與基督同死。」這表示當你成爲基督徒,你已經擁有去打人生每一場爭戰所需的一切,但你必須運用這一切。
保羅說:「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他要說的是:「要運用你在福音裏所得的各種好處、特權、資源和能力。」這是我們在過去幾個節目中一直談論的重點。舉例說,我們談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這是什麼意思?聖經告訴我們,基督信仰與其他宗教信仰不同。
其他宗教說:「你要活出義的生命,然後把這樣的生命呈獻給神,這就是真正的宗教。」基督信仰說:「不是這樣的。基督信仰的核心是,耶穌來到世上,活出義的生命,並把這樣的生命歸給我們。」兩者是完全相反的。兩者完全背道而馳、彼此對立!其他宗教說:你要活出義的生命,在末後把這樣的生命呈獻給神,並因此得蒙接納,這就是真正的宗教。」基督信仰說:「不是這樣的。是神親自來到世上,活出義的生命,把這樣的生命歸給我們,我們因此得蒙接納。」
如果你是基督徒,你知道這真理,也明白這真理,但你有沒有應用這真理呢?其他人只可以做一件事除去罪疚。罪疚是一個大難題。英國其中一所最大的精神病院的院長曾這樣寫道:「如果我可以保證院內所有病人都得到寬恕,明天三分之二的病人可能會出院。」
你如何處理罪疚呢?除非你是基督徒,否則你只有兩個選擇。你可以對罪疚加以否認,也可以承擔罪疚。否認就是爲自己找藉口,或者責怪別人。這是讓你擺脫罪疚的唯一方法。你可以這樣說:「有人驅使我這麼做。」或說:「我實在身不由己。」或說:「這不是真的。」或說:「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標準。」很多人到了大城市居住,背棄自己的信仰,這樣他們就可以擺脫某些標準。他們無法達到自小所接受的標準,於是他們說:「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標準。」這是否認罪疚。
另一個選擇是承擔罪疚。你承受一切罪疚。你說:「這是千真萬確的。我是一個人渣。」你會怎麼做?你會否認罪疚,還是承擔罪疚。基督徒會怎麼做?他們除去罪疚。爲什麼?因爲他們穿上了公義的護心鏡。基督徒知道真正的宗教不是活出義的生命並把這生命呈獻給神,而是神把祂的義歸給我們。神說:「我的愛子耶穌基督已成就了一切,當你憑信心接受耶穌基督,祂的義便歸到你的帳上。」
你知道這真理,但很多時候你只是否認或承擔罪疚,而不是除去罪疚。我知道這種情況會出現,因爲我也是這樣的。你如何處理自己的罪疚呢?你如何處理自我防禦呢?你會怎樣做?你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你與其他人截然不同。你不必活在否認之中,也不必持續不斷地承擔罪疚,就像莎士比亞的著名劇作《馬克白》中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那樣充滿罪疚,總是活在「可惡的污點」之中。她總是說:「走吧,可惡的污點!污點總不離開。」不是這樣的。基督徒是截然不同的。只要基督徒應用福音,他們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討論平安的福音時也指出同樣的道理。我們在過去幾個節目中已討論了這一點,不再在此詳細討論。平安的福音是什麼意思?我提到我們感到不快樂,因爲我們認爲神是不公平的。我們認爲如果我們順服神,祂會扼殺我們;如果我們信靠神,祂會讓我們失望。我們惱怒神。這是聖經的教導。我們本性與神爲敵。
福音揭露這個謊言如何扭曲我們的生命。這個謊言說神要來抓住你,如果你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神,祂會摧毀你的幸福。福音揭露這個謊言,並且給我們表明,你是向一位爲你受死的朋友降服。當你明白這真理,並且開始過着信靠神的生活,福音便帶來平安。
你必須穿上神所賜的軍裝。你知道這一點,但你有沒有穿上呢?有些基督徒知道基督的義已歸給他們,但他們仍是否認或承擔罪疚;有些基督徒相信自己蒙神所愛,神是慈愛的父神,卻活得像一個孤兒一樣。這一切我們都談過了。
第三,我們來看看另一件軍裝,就是信德的藤牌。經文說:「又拿着信德當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這是什麼意思?要明白信德的藤牌到底是什麼意思,最好的方法是回去看看羅馬士兵的軍裝,我們要問:「對羅馬士兵來說,藤牌有什麼作用?」
很多人可能馬上會想到電影中那些古羅馬格鬥者的服裝,他們都拿着一個小圓盾,對嗎?他們都拿着小圓盾去作戰。很多人可能想到那些小圓盾,對嗎?
這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羅馬士兵的藤牌好像一扇門,寬度至少有七十五釐米,高度有一百五十釐米。它基本上是一扇門。藤牌的面積跟士兵身形的大小差不多,它不是跟士兵的身形大小一樣,不然使用的時候會過於笨重,但它是相當巨大的。爲什麼?
藤牌與其他軍裝不同,因爲這件軍裝只會在軍事行動中某個時刻使用。其他軍裝並不是這樣的,士兵必須時刻把它們穿上。頭盔、護心鏡、帶子、鞋,甚至寶劍,是士兵隨身配戴的,但藤牌並不是時刻都使用的。
假設你們是羅馬士兵。你試圖圍攻一個城,你迫近那城的時候會進行肉搏戰,那時候你不會使用藤牌。你攻進那城的時候會大舉掃蕩,那時候也不會使用藤牌。你只會在圍攻那城的時候使用藤牌。事實上,那時你處於關鍵時刻,因爲整場戰事還是勝敗未定。你正在攻擊城牆,那是整場戰事中最危險的地方,那時候你是最容易受攻擊的。
你們的兵力可能比敵軍大十倍,但是當你們站在敵軍的城牆下面,你們是最容易受攻擊的,因爲敵軍在城牆上,你們在城牆下面。敵軍會採取什麼行動?那是戰事中生死存亡之際,因此,敵軍會竭盡所能去製造緊張和恐慌,試圖迫你們的士兵撤退。
敵軍會扔下各樣燃燒的物體,保羅在這裏特別提到火箭。敵軍會發射一些箭頭附上燃燒物質的箭,他們試圖迫你們的士兵撤退。他們試圖製造緊張。你見到在旁的戰友被箭射中,這是十分可怕的事。但你見到在旁的戰友被火箭射中,他的臉、頭髮和身體都被火焚燒,這是另一回事。這種景象最更令人感到不安、焦慮和恐懼。
當你試圖爬上城牆,敵軍會扔下各樣燃燒的物體。藤牌的作用就是抵擋這些燃燒的物體。你可能會把藤牌左右移動,使火箭射向你的藤牌而撲滅,而不是射向你身上的軍裝,免得你被火焚燒。因此,你不會常常使用藤牌。你只會在戰事中最關鍵的時刻使用這件軍裝,那時敵軍會竭盡所能迫你撤退。
保羅要表達什麼?我相信保羅要在這裏指出,信德的藤牌並不是經常使用的,只會在你面對危機時才使用。有人會問:「火箭是什麼?」在歷史上,許多人認爲疑惑是惡者的火箭。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其中一個抱持這種想法的人。馬丁‧路德反對當時所有其他的教會,因爲這些教會說人透過累積功德才可以上天堂。所有教會都說人要透過施捨、聖禮和善行去得到功德。只要人們作出一些貢獻,他們稱之爲贖罪券,便可以藉着教皇得到功德而上天堂。
馬丁‧路德爲此感到十分忿怒。他研讀了羅馬書和加拉太書,並站出來說:「這些做法只會危及你的救恩,因爲人無法靠功德賺取救恩。我們得救完全是因着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一切。」人們嘲笑馬丁‧路德,說:「你怎知道呢?你怎可以反對整個教會呢?」當時馬丁‧路德確實反對整個教會。他說:「這是聖經的教導。」人們說:「其他聖經學者怎麼說呢?爲什麼他們沒有提出這種說法?」他們嘲諷馬丁‧路德,說:「難道獨有你有智慧,所有人都愚不可及?」
當你與整個世界對立,很自然會產生疑惑。馬丁‧路德多次被心中的疑惑和指控攻擊。他感到自己與魔鬼摔跤。事實上,當馬丁‧路德避居沃特堡城堡(Wartburg Castle)的時候,他在一間房裏埋首把新約聖經翻譯成德文。今天,人們還可以看到牆上的污跡,是路德與魔鬼爭戰時把墨水瓶扔向魔鬼而做成的。馬丁‧路德常說魔鬼透過疑惑來攻擊他。
我相信這是真的。我相信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也相信這說法是對的。但我認爲這不是保羅心中所想的情況。爲什麼?因爲「火煉」這個詞在新約聖經中通常用來形容苦難和試驗。我並不是說這與疑惑毫不相干。舉例說,彼得在彼得前書第4章說:「親愛的弟兄阿,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爲奇怪。」啟示錄也使用了這個詞,它說教會就像黃金被煉淨一樣。經文說的是聖徒所受的苦難。
舊約以賽亞書說:「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在約伯記第1章,撒但對神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撒但要說的是:「你的僕人約伯並不是真心服事禰。我要讓他遭遇各種各樣的試煉。」撒但使疾病和災難臨到約伯。我幾乎可以肯定,當保羅談到信德的藤牌,他想裏想到的是試煉。
信德的藤牌並不是經常使用,而是在戰事中某個時刻才使用的。信德的藤牌在最黑暗的時期才使用的。當突如其來的悲劇、苦難、使你失望和理想幻滅的事攻擊你,你感到很驚訝。這一切使你大喫一驚。它們的目的是使你驚慌。它們不但要傷害你,也要把你嚇倒,使你轉身逃跑!這時候你就要拿着信德當作藤牌。
爲什麼聖經說苦難像火一般?我們要引申不同的比喻,因爲當聖經論到試煉時,以多種方式以火作爲比喻。以弗所書第6章提到火箭,但聖經中很多經文說苦難好像鍊金的爐火。聖經論到苦難、令人失望的事、悲劇、損失、令人驚訝的事,意想不到的事、無法想象的事。爲什麼?
讓我來說明爲什麼聖經說苦難像火一般。想象一下經過火烤的肉。想象一下經過火煉的黃金或礦石。未經火煉的礦石和未經火烤的肉有很多潛質,對嗎?但它們必須經過火烤才變得有用。生肉看來很不錯,但它必須煮熟纔可以食用,不然吃了會損害健康。肉必須煮熟纔可以食用,否則並不好喫。肉必須煮熟,否則無法食用。它有很多潛質,但必須經過火烤才變得有用。
礦石也是一樣。礦石蘊含黃金和鐵等金屬,但它必須經過火煉才變得有用。然而,肉被火烤或礦石被火煉的時候,其實是面對危機的時刻。肉和礦石不再處於未發揮潛質的狀態。以下其中一種情況會出現。第一種情況是,肉烹調得恰到好處,既可安全食用又美味。另一種情況是,肉燒焦了,無法食用,甚至化爲灰燼。
礦石被火煉也會出現兩種情況。若火候恰到好處,所有渣滓、雜質、所剩餘無用的物質都會被燒掉,只剩下純正的金屬。另一種情況是,整塊礦石都被燒掉。
當你經歷火煉,你可能變成有用的東西,那卻是面臨危機的時刻。以下其中一種情況會出現。要麼你變得更好、更有用、更美麗、更出眾。要麼你被摧毀、你變得剛硬,你被燒掉,化爲灰燼。
試煉和苦難也是一樣。當一個基督徒經歷苦難,他好像進入火裏。請留意,你看到這裏有不同的類比。它們並不是完全一樣的,但它們都要說明同樣的事情。苦難像火一般,若火力太大,你會被燒掉;若火力太少,你不會變得有用。
我們來看看兩個例子。第一個是約伯。撒但與神談到約伯,撒但對神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撒但要說的是:「約伯不是神的僕人,他不是真心服事禰的。他是個假冒爲善的人。約伯服事禰,豈是無故呢?我會給禰證明約伯服事禰只是爲了得着祝福。」你明白嗎?撒但看着我們,說:「我會證明他們是假冒爲善的人。他們服事神只是爲了得着祝福。」
神的僕人運用所得的一切去服事神。假冒爲善的人服事所得的一切,卻利用神。兩者看來都很虔誠,你如何辨別他們呢?只要你把他們的東西奪走,便可以把兩者辨別出來。如果你服事物質,你利用神去得到物質,一旦這一切被奪去,你會詛咒神。撒但就是這樣指控約伯,撒但對神說:「約伯會詛咒你。」神容讓撒但把約伯所擁有的奪去。神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
神爲什麼這樣做呢?撒但和神用火煉的試驗去達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目的。撒但要用火燒燬約伯,神讓撒但用火去試煉約伯。約伯如何迴應?他幾乎詛咒神。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約伯像我們所有人一樣,混合了兩種特質。約伯到底是一個假冒爲善的人,還是神的僕人?答案是:兩者皆是。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說約伯是個假冒爲善的人也許有點不公平,但每個進到火裏的基督徒都意識到自己有兩面。一方面想要服事神,另一方面只想利用神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保羅在羅馬書7章說:「因爲按着我裏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他要說的是:「按照我內心的想法,我喜愛神的律;但我看見自己的肢體中另有一個律,跟我內心的律交戰,我仍然看到自己充滿罪惡、自私和驕傲。我在人面前很愛神,私底下心裏卻充滿罪惡。」
火發揮什麼作用?火讓約伯看到自己有兩面,一方面渴望服事神,另一方面卻充滿自私和驕傲。一部分是黃金,另一部分是渣滓。黃金和渣滓在未被火煉之前是粘在一起的,但當你進到火裏,你必須作出決擇。你要問自己:「現在我要走哪條路呢?」
約伯以爲自己瞭解歷史,以爲自己知道神應該如何行事。這是渣滓。當約伯被火試煉,他仍然可以堅決認爲自己比神更清楚應該如何解決問題,這樣他的心會一直變得剛硬。他就會被摧毀。相反,約伯後悔。他認清了這個謊言。他看到自己的驕傲。當他悔改的時候,渣滓便燒掉,他卻被煉淨,變得有用。
我們看看彼得吧。在某程度上說,彼得所經歷的試煉和苦難與我們更相關。耶穌基督被賣的那一夜,彼得的生命崩潰了。彼得搞砸了。爲什麼?彼得遭遇一種不同的試煉。約伯所遭遇的試煉是,他所擁有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奪走。彼得所遭遇的試煉是,他夢想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奪走。我認爲對大多數聽眾朋友來說,彼得的經歷更直接相關。
我們看看彼得的經歷。耶穌不斷對彼得說:「彼得,我要你服事我。我們要一同往來。你要與我同工,完成我在世的使命,擴展我的國度。」彼得怎麼想?彼得感到興奮不已。當他聽到耶穌這麼說,他心裏到底想到什麼?他心裏想:「啊,豪華房車接送、成爲內閣成員、有權有勢!所有羅馬人都要人頭落地。」
但事實上耶穌要說的是:「彼得,彼得,我的國度得勝是藉着我受苦、被折磨、被刺傷和受死。我可以採用強硬的方式去得勝,我可以採用顯赫尊貴的方式去得勝,也可以趕走羅馬人,讓猶太人回到自己的國家。如果我採用強硬的方式,有些人可能會得到短暫的快樂。雖然你難以理解爲什麼我採取軟弱受苦的方式,但如果我採取這種方式,受死並擔當世人一切的罪債,成千上萬的生命將會因此改變過來。
我來到世上不是爲了領人擺脫肉體和政治壓迫。我乃是要勝過死亡、勝過邪惡。彼得,如果你要跟從我,就必須捨棄財富和名聲,你對世界歷史的影響越深遠,你越不受當權者歡迎,你的社會地位也越低。事實上,你越是給世界帶來影響和改變,你越遭受反對和迫害,最後你也會被處死。」
彼得到了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才明白耶穌的話。當耶穌快要受死,彼得所有的夢想也隨即幻滅。爲什麼?因爲彼得經歷悲傷,他的夢想幻滅了。他說:「情況不應該是這樣的。這不應該是禰用來使我快樂的方法。這不應該是禰用來幫助我的方法。」然後他三次不認主耶穌。路加福音記載,那時候耶穌在院子裏轉過身來看彼得。
主耶穌曾對彼得說:「撒但想要得着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祂的意思是:「撒但想要用火煉的試驗把你燒燬,但我必領你走過。」在西門彼得三次不認主之前,主耶穌對他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着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爲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彼得,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你要經過火煉的試驗,你經過了以後,你便準備好成爲一位領袖。你可以堅固你的弟兄。」
你知道一位偉大的領袖是怎樣的嗎?偉大的領袖是一個被拆毀的人,像約伯和彼得一樣,他看到自己的驕傲,因此他沒有被摧毀。彼得在火裏被煉淨,因爲耶穌幫助他看到黃金和渣滓的分別。彼得必須作出選擇:「現在我要服事誰?」他選擇了服事基督。然後有什麼事情發生?彼得經過了試煉。
我們沒有詳細討論運用信德的藤牌是什麼意思。我們會在下個節目中討論。但運用信德的藤牌基本上就是仰望神,而不是你自己。彼得選擇仰望神。只要你順服神,你將得到神爲你所準備的一切,你意識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榮耀與這一切相比,只是虛浮的榮耀而已。
讓我再說一遍。只要你順服神,你將得到神爲你所準備的一切,你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榮耀與這一切相比,只是虛浮的榮耀而已。你已拿起了信德的藤牌,因爲你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爲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恆的。信心就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信心是信靠耶穌所說的話。信心是仰望神。約伯最終能勝過試煉。約伯記第38章記載,神從旋風中對約伯說:「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意思是:「約伯,難道你看不見你的問題在於自以爲聰明嗎?我鋪張穹蒼如鋪幔子的時候,你在哪裏呢?我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他的名的時候,你在哪裏呢?」
當約伯憑信心看到神偉大的作爲,他就被煉淨了。當彼得憑信心看到神偉大的作爲,他就被煉淨了。只要你順服神,你將得到神賜給你的榮耀,你的夢想與此相比只是虛浮的東西而已。當你明白這一點,你已拿起了信德的藤牌。作戰的時候總要拿起藤牌。
親愛的聽眾朋友,現在也許有火箭不斷向你發射,你要做什麼呢?你如何面對呢?不要否認基督。不要像約伯那樣自以爲比神聰明。相反,你要拿起藤牌,說:「我的夢想比起將來要顯於我的榮耀只是虛浮的東西而已。」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在接下來的幾個節目繼續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苦難,使我們不致在苦難中被摧毀,而是被煉淨,使我們的信心像純金一樣。求禰教導我們如何面對火煉的試驗。主啊,求禰幫助我們,叫我們在試煉中榮耀禰你名。
有時候我們這樣向禰祈求:「主啊,求禰賜我一份工作。」「主啊,求禰賜我一個配偶。」以下的祈求卻是另一回事:「主啊,求禰幫助我在試煉中仍順服禰。求禰幫助我憑信心面對試煉,使我不致被燒燬,而是被煉淨,好叫我更加像禰的愛子耶穌基督。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