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們在上次的節目中查考了以弗所書5章8至14節有關光明和黑暗的部分。今天,我開始查考第15至17節,但我們必須先看看這兩段經文之間的關連。
我將會向你展示這兩段經文之間的關連。現在,我們翻到第5章,請聽我讀出第8至17節。
8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面是光明的,行事爲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9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10總要察驗何爲主所喜悅的事。11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12因爲他們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來也是可恥的。13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爲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14所以主說: 你這睡着的人當醒過來, 從死裏復活! 基督就要光照你了。 15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16要愛惜光陰,因爲現今的世代邪惡。17不要作胡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這是神的話語。
經文的第一部分是關於光。第二部分是關於智慧。第一部分說,由於你從前是黑暗的,如今是光明的,所以它說……什麼?你應該把黑暗的行爲顯露出來,你也應該經歷光明所結的果子,不要參與暗昧無益的事。
然後保羅在第15至17節說:「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爲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胡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新漢語譯本聖經把第15節譯作:「所以,你們行事爲人要謹慎;不要像沒有智慧的人,要像有智慧的人。」「所以」一詞顯示下文與上文有關連。我想指出保羅要說的是,你是光,你有責任把黑暗的行爲顯露出來,所以你應該像智慧人般行事。因此,以智慧行事是把黑暗的行爲顯露出來的方法。
現在讓我先複述一下上次節目的內容,以及第8至14節最重要的教導。
第一,從前你們是黑暗的,如今你們是光明的。保羅在這裏指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並不是程度上的分別。這一點是非常難以緊記和理解的。這不是指每個人信主的經歷都必須是戲劇性的,每個人的性情都不同,有些人在興奮的時候會哭泣喊叫,有些人只是發出一聲驚歎,而且神帶領人到祂面前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在各種差異之下,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是光明和黑暗的分別。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並不是程度上的分別。基督徒不只是比非基督徒更好而已。如果你是這樣相信,你會感到非常失望,因爲很多非基督徒比基督徒好。保羅不是說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只是程度上的分別而已。保羅說兩者有天淵之別。那是在領域上的差別。基督徒與非基督徒處於不同的領域裏。基督徒是在光明的領域裏,他們脫離了黑暗的國度。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我們在上次的節目中已提到這一點,所以我們會討論另一點,但我們必須記住這一點。在大城市裏傳道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光明與黑暗的差別顯而易見,人們都可以察覺到。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找不到理由去過合乎道德的生活方式。人們知道自己所站的位置,那裏滿是腐敗、墮落、虛謊、放肆的粗野無禮、卑鄙、殘忍和暴力。你隨處在任何地方都看得到。
在大城市裏,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差別不難看出。這是在大城市裏傳道的一個特別之處。這也是在大城市裏較容易傳道的原因,因爲在其他地方難以看到那些差別。請記住這一點,因爲很多人不是一輩子住在大城市,你們也不會一輩子在大城市居住。要記着這一點。
無論你身在何處,保羅所說的差別是絕對的。在許多地方,人們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無論你是不是基督徒,每個人都有教養。很難與此拉上關係,但我們不要受騙。保羅正談到黑暗。經文不只是說一個人從前是在黑暗中,如今是在光明中。經文說的是你從前是黑暗的,如今你成爲光明。
這不僅是指你從前是在黑暗中,而是你裏面從前是黑暗的。你的中心從前是黑暗的。黑暗是你的一部分,是你的本性的一部分。現在光已植入你的中心。我要說的是,你有一個黑暗的中心,一顆黑暗的心。你可以是內心黑暗,但外表仍是一個極好的人,因爲聖經說,黑暗的心、黑暗的本質,以及罪的本質,不是謀殺、強姦和搶劫。罪的本質是想隨自己的方式去行事。
以賽亞書53章6節說:「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許多年前,美國連鎖式快餐店漢堡王(Burger King)有一個宣傳廣告,說:「我們不會像其他漢堡包店。你可以要求漢堡包裏昰否加上洋蔥。你在漢堡王可以各適其式。」當然,那是非常吸引的。他們沒有察覺到,他們正在極力地協助把聖經所說罪的本質封裝起來。
你想在你的漢堡包里加上洋蔥,沒有什麼不對,但你要知道那些商人是聰明的。當他們說:「你們可以各適其式」的時候,他們不是創造一種心態。他們是在一種心態上玩把戲。他們正在利用一種心態。你想有一個合你心意的漢堡包,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這樣說:「這是我的生活,我想怎樣過我的生活就怎樣去過,沒有人是我的指揮官。我纔是我自己的靈魂的指揮官。」那就不妥了。
他們正在利用在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的東西。那是黑暗的心。一個人可能有良好的教養,但在那美好的外表底下,卻利用那美好的一面作爲掌管自己的生活的一種方式。你瞧不起別人。你說:「啊,看看這些人。我是多麼好。我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我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看看他們,看看他們!」你美好的一面是什麼?你美好的一面只是讓你掌管自己的生活的另一種方式,你掌管一切,你成爲你自己的救主。
保羅正在談論的是黑暗的心。你從前是黑暗的。保羅不只是說你從前是在黑暗中。他沒有說:「是啊,你走到外面的街道上,一見人就射殺。」他沒有那樣說。你可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你可能是一個比大多數的基督徒更好的人,但你仍然是黑暗的。這是第一點。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是身處在兩個不同領域的分別。這不是程度上的分別。這是身份和地位的不同。
我希望有些環繞教會的事情將是衆所周知的。我希望充分強調這一點,因爲我認爲這一點很重要,大家要銘記心中。如果我問某人:「你是基督徒嗎?」他說:「我正在努力成爲基督徒。」我知道他完全不明白成爲基督徒是什麼意思。他以爲基督信仰是要努力去達到的事情,要攀升到更高的程度。
基督信仰是關乎一個人所身處的領域。你要麼在基督裏,要麼不在祂裏面。你要麼依靠基督,要麼不依靠祂。要麼基督是你的救主,要麼你是你自己的救主。要麼你說:「神啊,我因耶穌爲我所成就的事情而來到禰那裏。」要麼你說:「神啊,我不知道你是否存在,但我會按着我自己的方式去過我的生活。」或說:「因爲我是一個好人,所以可以來到那裏。」你是這樣說或是那樣說。。
我們來看第二點。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卻要結出光明的果子。在上次的節目中,我們談到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良善、公義和誠實。如果你裏面有光,光就會藉着真理、誠實和正直顯露出來,敢於面對有關自己的真相,面對有關別人的真相,成爲一個誠實的人。那是光明所結的其中一種果子。良善就是慷慨,它不只是美好的,而是慷慨和仁慈。我們已談過那方面。
這是我要說明的重點。保羅指出一個人可以透過他所結的果子知道自己到底是黑暗的還是光明的。聖經說,你若是光明的,最終會結出光明的果子。你若是黑暗的,最終會結出黑暗的果子。讓我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明。這裏有兩種樹苗。我不是植物學家或植樹專家。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專業知識的文化裏。我可以肯定是有樹苗專家的。
這裏有兩種樹苗。一種是梨樹,另一種是蘋果樹。也許你不能把兩種樹苗分辨出來。這裏有兩種樹苗排放在一起,或者它們是包裹起來的,你可以購買這些樹苗。你不知道怎樣分辨那兩種樹苗。如果你把它們混淆了,怎麼辦? 「啊,我的天!我想在前院種梨樹,在後院種蘋果樹。我們要怎麼辦?我們怎知道那是什麼樹?」你猜猜是怎樣?就是種植那些樹苗,然後等着看看結出什麼果子。
聖經的真理是:你無法常常分辨出誰的心是黑暗的,誰的心是光明的。光明與黑暗最終會顯露出來。讓我換過另一種方式來說。在短期裏,敬虔似乎較艱辛。從長遠來看,敬虔卻是美好的。在短期裏,不敬虔似乎是美好的;但從長遠來看,不敬虔是可怕的。聖經再三指出這一點。
舉例說,希伯來書第11章有一段經文談到摩西。希伯來書11章25至26節說:「摩西……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爲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 」第27節說摩西::「不怕王怒;因爲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摩西是一個極佳的例子,他說:「在短期裏,黑暗的果子似乎總是美味的。從長遠來看,它是可怕的。」在短期裏,敬虔之光的果子似乎總是堅硬的,也可能是酸的。從長遠來看,這果子是甘甜的。這些例子在聖經中比比皆是。我們可翻開箴言,那裏常常談到姦淫。它說什麼?姦淫在嘴裏的味道是甜的,到了胃裏,它比膽汁更苦。
這些例子一次又一次出現。這些例子經常出現,值得關注。這意味着你必須緊記這一點。從長遠來看,你的罪必追上你。在加拉太書的結尾,有些經文令人感到害怕。保羅在6章7節說:「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聽到嗎?所結出的果子。你播下的是什麼種子,將會顯明出來。神是輕慢不得。你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何西亞書8章7節說:「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從長遠來看,這是必然的結果。從短期來看,是否把牙齒拔去會更好呢?啊,在短期裏,把牙齒拔掉令你很不愉快,之後又感到疼痛;但從長遠來看,你是會痊癒的。
或者,你可以這樣決定:「是的,今天是星期六,我應該去處理那顆牙齒,但我受不了。我不想這樣做。」因此,從短期來看,你有一個愉快得多的週末。確實愉快得多!當然比你到牙醫那裏把牙齒拔掉愉快得多,但從長遠來看,那顆牙齒將會膿腫起來。從長遠來看,它會毒害你。
說謊也這樣……因爲在短期裏,說謊似乎可以讓你擺脫某些境況,但大多數人都察覺到說謊是多麼困難。對一個常常說謊的人來說,我想讓你知道,從長遠來看,說謊是多麼困難。說謊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你必須常常記着你對什麼人說了什麼話。
在短期裏,說出真相似乎會使你添上許多麻煩,但從長遠來看,說出真相容易得多,因爲你不需要總是爲此擔心,你可以把真相說出來。謊言帶來的麻煩,就是你必須常常問:「現在我應該說什麼?我上次說了什麼?我向誰說了這事?」從長遠來看,說謊是很困難的。
一般來說,從長遠來看,不誠實是很困難的。古語有云:「誠者難欺。」多年來,你越是犯罪、越是欺騙、越是猜疑,你越是難以信任別人。你破壞了你對人的信任能力。人們說:誠者難欺,因爲一個誠實的人不僅說誠實話,也學會分辨真實和虛謊。
你說的謊話越多,你越會發覺自己分辨不出真實和虛謊,因爲你爲了說出那些謊話,你必須每一次都有部分連自己也欺騙了。當你說出一個謊話,你必須告訴自己:「嗯,這有點是真的。嗯,這應該是真的。」你開始欺騙自己。隨着時間過去,你活在夢幻世界裏。
我們以往已經談過(我現在只是再提一提),從短期來看,性關係可以是美好的,爲什麼?因爲對方與你一起,他不會離開你。從短期來看,說:「不,我們還沒有結婚」,這意味着你可能很快成爲一個非常孤單的人。從長遠來看,我們已經說過,如果真的如聖經所說,性關係是神爲了恆久和專屬的關係而建立及設計的,如果這是真的,那又怎樣呢?
你回去想一想這事,你記得你第一次與某人發生性關係的時候,雖然你沒有跟他結婚,但你感到你已經跟他結婚了。你感到自己就在那裏許下誓言。你希望那個人說:「我完全而且專屬於你。」你有這種感受。爲什麼?因爲聖經說,神是爲那樣的情境建立性關係的。當你這樣斷定:「嗯,現今的文化說那樣佔有別人是荒謬的,我只是想發生性關係。」那麼,你正在說的性關係是:「我現在愛你。我現在想要你。你現在滿足我的需要。」
你看見這種情況。性關係理應是你把自己完全委身予別人、建立專屬關係的途徑。如果你在此以外發生性關係,情況便剛剛相反,這種關係實際上開始摧毀你的信任能力,也摧毀你作出承諾的能力,你無法向別人說:「我永遠屬於你,也永遠與你一起」。神是輕慢不得的。你的罪必追上你。「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這意味着黑暗總會透過結出苦澀的果子而顯露出來。雖然從短期來看,成爲光明是困難的,但從長遠來看,光明總會透過結出甜美的果子而顯露出來。
保羅在這段經文提到三件事情……第一,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之間的分別,是黑暗與光明的分別。這涉及兩個不同的領域。第二,這兩個領域透過它們的果子顯露出來。順便一提,如果你仔細查考,你會留意到,聖經其實沒有說光明結出果子,黑暗也結出果子。你看到聖經怎樣說嗎?聖經說那是「暗昧無益的事」。加拉太書所說的也是同樣的事:經文提到聖靈的果子和肉體產生情慾的行動。
保羅知道違背神的結果像是結出的果子,但事實並非如此。它是機械式的,沒有生命,也沒有生氣,不會使你得到滋養。有一種快樂是從悖逆而來,但它不是一種果子。你不可以把它當作食物。它是膚淺的,是人工的,而且不會持久。
你知道,從悖逆而來的快樂所散發出來的幽默,不是一種能建立人的幽默。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是一種憤世嫉俗的行爲。這是一種貶低人的行爲,甚至可以是一種貶低自己的行爲。這是一種快樂,但不是果子。這是一種機械式的事情。你可以從悖逆建立信心,但這是一種像泡沫般的信心,將會爆破。這不是果子。這是一種機械式的事情。
第三,你有責任把罪惡揭露出來。以弗所書5章11節說:「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新漢語譯本聖經把這一節譯作:「黑暗無益的事,不要參與,反倒要把這些事揭露出來。」讓我簡略地講述這一點。「揭露」是什麼意思?按希臘文直譯,意思是用證據來說服。這是一節極美妙的經文。多年來,人們爭論不休:「光明和黑暗有什麼關係?你如今是光明的,你怎會涉及黑暗的事?」
很多人說:「嗯,黑暗無益的事,不要參與。聖經是這麼說的。」不,不是這樣。聖經說,黑暗無益的事,不要參與,反倒要把這些事揭露出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5章9節說:「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然後,保羅在第10節說:「此話不是指這世上一概行淫亂的,或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這樣,你們除非離開世界方可。」在大城市裏,那顯然是真確的。如果你真的不與淫亂的人相交,你便不能乘搭任何公共交通工具了。
保羅要說的是:「我不是指要離開這個世界。我是指那些自稱基督徒,但活在那種罪中的人。」路加福音第八章講述耶穌基督在格拉森從一個人身上把污鬼趕出來,那人懇求和耶穌同在。
耶穌卻打發他回去,說:「你回家去,傳說神爲你作了何等大的事。」耶穌差遣那人帶着能力回去,但那人仍不知道自己擁有這能力。揭露也不是指責備。聖經說是要說服。什麼能說服人呢?你讓福音之光照亮他們、你展示生命的喜樂,以及你行事方式的吸引人之處。
這就是把黑暗無益的事揭露出來。這並不意味着人們總會喜歡這樣。這不是說要責備人。你若說:「啊,我是基督徒。你要成爲這樣的人,你要這樣做。」這就是責備人了。經文正在談論的是把黑暗的事揭露出來,意思是要勸服他們。如果你只是責備他們,這不是勸服他們。勸服他們是指要贏得他們。你可以藉着向他們反射福音之光去贏得他們。
在結束之前,我們來看最後一點。在下個節目,我們會討論如何把人的黑暗揭露出來,尤其是在大城市裏,你該做什麼?你應該起來責備人嗎?你應該退縮嗎?你應該站在街角上向人傳道嗎?我不會在街角向人傳道。或許有時我也應該這樣做。這樣做並不是錯,但這不是保羅正在談論之事的核心。保羅說,要有智慧地這樣做。你知不知道做個智慧人是什麼意思呢?
在箴言裏,希伯來原文解作智能的其中一個字 “biynah”的意思是「洞察力」,就是分辨的能力。有一次,我們在電視欣賞一場芭蕾舞。我的妻子說:「看看這個!這傢伙剛剛從某處來。你等着瞧瞧他。他比其他人都姿態優美。看看這個跳躍的動作。」我觀看着,然後說:「他們不是人人都那樣做的嗎?」
大約一個小時後,我在觀看一場籃球比賽,主力的球員面對對方四個防守隊員。那位主力球員走到那裏去,不知怎地,他說:「啊,有對方球員在這裏。」然後,他在半空中。他又走到那裏去。那裏也有對方球員。他說:「不。」然後,他再走到那裏去。那裏也有防守的球員。於是,在他往右邊走的時候,他用左手將球拋上,球便入籃了。我叫我的妻子來看:「快來看看這個實時回放。你一定要看這個!」我的妻子說:「他們不是人人都那樣做的嗎?」
我對芭蕾舞沒有智慧,所以不能作出什麼分辨。我的妻子能看見當中的美麗,我卻只見一片模糊。 「他們不是人人都那樣做的嗎?」我的妻子對籃球卻沒有智慧,所以不能作出什麼分辨。智慧是什麼?察看你的心吧。你能作出分辨嗎?你知不知道你在什麼時候講得太多了?你知不知道你在別人的家作客太久了?你知不知道自己選擇了一份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在與其他人一起的時候,怎樣作出分辨?你知不知道何時纔是適當的時候去提出一個敏感的話題,並且什麼時候最好閉嘴?你知不知道何時纔是適當的時候去增進一段關係,並且什麼時候不該這樣做?
你說:「啊,我一直在等候。請告訴我怎樣做!」這是智慧,聖經說,如果你是基督徒,在你裏面有耶穌基督,所有知識和智能的寶藏都屬於祂。我們之後會討論這方面,但是把暗昧無益的事揭露出來的唯一方法,就是培養基督的智慧,這是長遠而艱鉅的工作,但絕對可以做到。
要作出分辨,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什麼時候該說話;知道什麼時候要前進,什麼時候要後退,要有這種智慧。就是這種智慧使你周圍的人說:「什麼令你與別不同呢?」就是這樣。不是什麼訓練計劃。不是讀聖經讀得滾瓜爛熟,或緊記和知道一些數據,而是把聖經的話藏在心裏,讓它使你成爲一個智慧人。
我給你一個建議,你對神說:「主啊,首先,我看見自己在某方面沒有結出光明的果子,因爲我實在是在短期裏走快捷方式。我要爲此悔改,因爲我不想收割我現在正種植的東西。」
有些人必須說:「學習智慧的困難之處,就是過團契生活、研讀神的話語、操練順服,以及我所知道我應該做的種種事情,我還沒有培養得到。我沒有在我四周的人的黑暗中顯出光明。我不是一個卓越不凡的人。我不是一個特別的人。沒有人會望着我,說:『什麼令你與別不同呢?』主耶穌,我想象你一樣。我已厭倦了我在屬靈上的平庸。我現今不再平庸了,在我的生命裏開始有所改變。」你心裏要這樣說。我們一起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明白我們的救主,領受祂的智慧,使我們可以把我們四周的黑暗揭露出來,並且使我們可以結出光明的果子,那是最甜美的果子。我們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