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接續上次,繼續查考同一段經文,我想我們還會不斷研讀這段經文,直至我們進入以弗所書第5章。我們讀第4章已讀了很久,對嗎?今天,我們仍會讀第4章25至32節。請聽我讀出經文。
25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爲我們是互相爲肢體。26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27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28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29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30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31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32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集中查考第28至29節:「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我們正在研究溝通的問題。我想扼要地結束這個討論,然後進入第29節。這兩節經文是連環緊扣的陳述,內容是關於偷竊、工作、工作的高尚,以及我們對窮乏的人和在困境中的人的責任等。現在,讓我以引言的方式再說一遍,你永遠不可忘記這一段經文,我每次都會盡量以不同的方式去說明......我希望每次的說明方式都不同,不致令你感到厭倦,但我發現從不同的觀點去講述同一件事情,並且漸漸滲入不同的例證,使我自己也得着幫助。
我是那麼囉嗦,因爲我十分愚鈍。這是我的學習方式,我有一種傾向,就是假設其他人也像我那樣愚鈍。因此,我希望這對你也有幫助。基督徒最能保持平衡的,是對律法的態度。這段經文提出一套道德倫理的原則:如何處理怒氣,如何與人溝通,如何饒恕人,如何運用自己的言語和舌頭,以及對財富和貧窮的態度等等。我們已經說過,這是基督徒的美好生活方式,但你必須常常保持平衡。
一方面,這是神的律法,不管你喜歡與否,也不管你有什麼偏見或信念,神的律法要求人人都要聽從。神的律法說撒謊是錯的,偷竊也是錯的。它說愛是對的,也說饒恕是必需的。在某個層面上,我們不得不說基督徒必須絕對地、一絲不苟地、孜孜不倦地盡一切努力去遵守律法,讓律法告訴他們該怎樣行,讓律法指導他們。
我記得多年前我和妻子去看舞臺劇《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有一件事情令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工作人員盡力淡化劇中的反猶太主義色彩。他們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啊,我不記得那些細節了,但看見他們在各處省去臺詞,或是他們要指明的方向,都是十分有趣.....我的意思是,他們顯然盡力使莎士比亞筆下的那個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變得沒有那麼可怕和惡毒。
這實在令人震驚。你知道,莎士比亞頗是個大人物。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雖然他擁有高貴的地位、廣闊的視野、寬大的胸襟和優良的品格,但是他仍不能超越他那個年代的觀念。
在十六世紀六十年代,他在政治上是正確的。這意味着一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莎士比亞以他深刻的洞察力、遠大的目光,仍不能擺脫他那個年代的偏見,那麼,我們又如何做得到?你怎樣才做得到?我又怎樣才做得到?我們怎樣可以做得到呢?
這裏的意思是,除非有人超越時間和歷史,從外面進到這個世界,把真理啟示給我們,否則我們不要寄望能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高尚的、什麼是合乎人性的。在當時的世代,莎士比亞在政治上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閱讀報紙,我們聆聽同輩的話,我們有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意見。我的意思是,我們很容易從我們的眼界及立場去看他做錯了什麼,但是我們怎樣從自己的眼界及立場去看看我們做錯了什麼?答案是,我們無法做到!
因此,我們真的沒有能力去分辨對錯。相反,我們只有發自肺腑的話。我們有的是警戒線。我們有的是口號。我們在警戒在線互相大叫大嚷。我們無法超越彼此之間的差異,因爲我們無法訴諸任何標準。我們都是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我希望我們知道,我們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這應該使我們謙卑下來,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過去幾年,很多人對我說:「告訴我,我聽說你在這方面相信這種說法。」 我說:「是的。」他們說:「嗯,你是基督徒,你竟相信這種說法?」 我說:「是的。」他們說:「這是狹隘的觀點!這是偏頗的觀點!這是不道德的!我討厭這個說法!」在我看來,如果他們察覺到自己的立場,他們應該這樣說:
「嗯,恕我冒昧,你所提出的觀點令我感到不安,但我顯然沒有什麼根據去判斷任何人絕對是不道德的。畢竟,我是這個時代的人,我回首五百年,看到當時人人都相信的事情,以及整個社會都堅持的信念,我們都看到當時的人是多麼愚蠢和執迷不悟。除了我自己的社會、大眾的意見,以及我這個時代的專家研究之外,我根本沒有別的真理來源。顯然,我必須存着謙卑的態度去堅持我所持守的一切事情,所以我不應感到自己比你優越。」
事實卻不是這樣。人們都是道貌岸然。人們充滿苦毒。人們感到憤怒。人們四處投下渾名,卻沒有什麼根據。如果有從外面而來已啟示的真理,那麼,你確實有權去固執己見。如果你所說的事情沒有已啟示的真理作爲基礎,你絕對沒有權利去做任何事情,你只是提出建議,只是提出意見。我可能是錯的。我說神在歷史中向人說話,這個意念可能是錯的,但我至少有一個貫徹一致的基礎,讓我固執己見。如果你完全不相信這一點,那麼,你對此也沒有依據。
神的律法是極好的。神活着,所以祂可以說:「我建立關係。我創造性別。我造男造女。我創造金錢。我創造力量。我創造一切。我知道一切如何運作。到我這裏來。聽我的話。」一方面,基督徒說神的律法是極其美麗。你知道,詩人說神的律法十分廣闊。詩篇119篇103節說:「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一方面,神的律法是極好的,是美麗的。事實上,如果沒有神的律法,我們就沒有盼望,根本沒有盼望可言。我們只會陷入主觀主義中。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是美好的、高貴的、合乎人性的。另一方面,話雖如此,但不要忘記,這段經文不只是單單對你說:「要盡力去做這一樣,做那一樣。」第24節總括經文所說的一切事情。第24節說要穿上新人。
經文說:「......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經文中的「所以」一詞總括了一切。我想讓你知道,如果你沒有穿上新人,如果你生命中沒有經文所說的「所以」,你就不用努力去做個誠實、純正、慷慨、勤奮的人,也不用努力遵行神的律法去成爲應有的美好樣式了。你大可以忘掉這一切。因此,經文中的「所以」是必須的。
換句話說,用自己的力量,墨守成規地遵行律法,無法使你變成神的律法所說人應有的美好樣式。這必須有一個內在的過程在進行;這個過程稱爲「穿上新人」。你認識到神是信實的,祂對你真誠說話,你的心因此被融化,以致你開始成爲一個真誠的人。你因着神親自向你展示祂的愛而深被感動,開始成爲一個充滿愛和慷慨的人。
讓我舉例說明。多年前,有一次我和妻子駕車到波士頓,決定途經紐約市,因爲當時我們正考慮是否搬到紐約市建立教會。我們駕車經過紐約市,我們都嚇得目瞪口呆。我們很多年沒有到過紐約市了,我們已經忘記了紐約市一般的行人是何等千奇百怪。我們望着每一個人,不禁說道:「我的天哪!」
在離開紐約市的路上,我轉身對妻子說:「這是什麼?你怎麼想?」她引述了民數記第13章,那裏描述以色列的探子進入迦南地。他們回來後對以色列人說:「那是一個好地方。那是一個好得無比的地方,但你們不會想進入那地。我們已經窺探那地,那裏住了高大得像巨人般的人。」我的妻子引述了那段經文。
當我對於嘗試在紐約市建立教會的計劃開始臨陣退縮時,我回想起我的妻子對紐約市作出評語時所引述的經文,我讀那段經文,看見迦南地確是一個迷人的地方。探子回來說:「是啊,這是神要我們去的地方。這是一個好地方!」
探子說:「看看這些葡萄有多大!你知道,那是一個奇妙的地方,但它是『吞喫居民之地』。我們的妻子和兒女將會被他們擄掠。那裏的人是如此高大,我們在他們的眼裏如蚱蜢一樣 ,我們看自己也是一樣。」我可以告訴你,這些都是不往應許之地去的合理藉口。「我們往郊區去吧!」
民數記14章8至9節記載神向喬舒亞和迦勒說話,他們正祈求神赦免百姓背叛的罪。然後,他們對百姓說:「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那節經文所說的話觸動了我。你聽到嗎?害怕服從神,害怕去做神希望你做的事情,其實害怕與背叛是同一回事。經文說:「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
害怕服從神與背叛神是同一回事。請留意,我不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基督徒,若在錯誤的地鐵站下了車,當時夜闌人靜,你突然察覺到自己正步行穿過全城最危險的地區,在這情況下你不應該感到害怕。其實你應該感到害怕。這就是神讓你感到恐懼的原因了。恐懼是一種推動力。它使你的頭腦清醒,驅使你跑得更快。恐懼是好的。
我們正在談論的是,當神把一些事情放在你面前,說:「你必須跟那個人談論這個題目。你必須行爲正直。你必須在這段關係裏持守基督徒的原則。」但是你感到害怕,你害怕得要死;聖經說害怕服從神與背叛神是同一回事。我說:「我不喜歡這樣。」然後,我繼續讀下去。神在民數記14章21至23節說:「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遍地要被我的榮耀充滿。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蹟,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他們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凡藐視我的,一個也不得看見。」
你知不知道神在說什麼?我突然明白爲什麼膽怯是罪。你知不知道啟示錄第21章如何論到所有被扔進火裏的人?經文說:「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 。
換句話說,膽怯是罪,我明白神在說什麼了。首先,「一個膽怯的人會藐視我,忘記我的榮耀,忘記我是多麼重要。」如果你害怕說出正確的事,是因爲有人會嘲笑你,那麼,你覺得那個人對你的想法、對你的觀感更重要、更有榮耀,甚至凌駕於神。你輕視神,不把神當作有榮耀的、有價值的和重要的去看待。你與現實脫了節。這是一種精神錯亂。你沒有以神爲神去看祂。
神說:「恐懼不只是一件發自內心深處的事情,恐懼是拒絕把我應得的重視給予我。」然後是第二方面,神說:「你若是害怕,你不僅忘了我是誰,也忘了你自己是誰。你忘記了我曾在你的生命中所行的神蹟,也忘記了我怎樣把你從埃及領出來。你已忘記了......如果你今天認識我,如果你今天正在事奉我,如果你今天相信耶穌是你的救主和主宰,那是一個神蹟。」
難道你現在還未開始明白嗎?如果你知道那是一個神蹟,你就不會害怕任何事情。你說:「好吧,看看神爲了讓我來到這裏而做的一切。爲什麼祂不能在這事上幫助我呢?察看神爲我所做的一切事情,是什麼使我認爲祂突然失去了能力?祂的膀臂縮短了嗎?」嗯?神現在說的正是:「膽怯是拒絕穿上新人。」
聖經說:「要順服,不要害怕。」這是一條律例,但是難道你看不見,雖然律法是如此美好,卻無法改變你嗎?聖經不斷地說,律法無力使你成爲一個守法的人。事實上,當你相信基督,神的靈便進入你的生命中。你必須經歷一個過程,不斷地穿上新人,使你的心意更新,並且說:「看看神是誰;看看我是誰。」你要不斷地這樣做。
膽怯是拒絕穿上新人。說謊是拒絕穿上新人。正如我們在這裏所看到,吝嗇是拒絕穿上新人。這是拒絕;這是失敗。你不是吝嗇,也不是害怕,而是拒絕穿上新人。這是基督信仰的榮耀。雖然律法很重要,行爲也很重要,神會按我們的行爲去審判我們,但是你必須經歷內在的更新,才能改變外在的行爲。神把你帶進裏面去,並改變你內在的心靈。這個過程是充滿生命力的、是微妙的,也是真實的。
我們不只是說:「這是一本規則手冊,你們去照着做吧。」神不是全宇宙的代數老師,要給你各樣繁重的作業,使你不會在街外閒溜。相反,神說:「我賜下律法和聖靈,如果你凝視律法的美麗,你會看到我所做的一切,聖靈會把它烙進你的心裏。你會改變過來,越來越充滿光輝。聖靈把律法寫在你的心上, 好像用墨水寫上一樣。
現在,我想先完成有關溝通的討論。保羅說要穿上新人,然後你將會得着什麼。讓我們來談談第29節,然後我會開始談論第28節。第29節是關於溝通。我只會提出三點,因爲我們在過去幾個節目已討論了舌頭這個題目。在第29節,聖經談到三個有關溝通的原則。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性:仁慈、適切和真實。
如果你所說的話具備這幾個特性,它們便成爲良言。當你閱讀聖經,你看到箴言常常論到舌頭,雅各布書在這方面也有很多教導,這些教導可以歸納爲三點。有些話只是仁慈,卻不真實;有些話只是真實,卻不仁慈;有些話既仁慈又真實,卻不夠圓滑,沒有巧妙地選擇措辭,而且不適切......你看,除非一句話具備那三個特性,否則那些話並不像耶穌所說的話。
經文論到仁慈,第29節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讓我這樣說吧,正如一位年長的輔導員及牧者許多年前所說的:「要針對問題,不要針對人。」這句話深印在我腦海裏。
換句話說,經文說的是:「除了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外,不要說任何話。」你會發現,如果你不得不說一些充滿對抗性的話,你針對的是問題而不是人。我想讓你知道,以下這兩句話有着天淵之別。
一方面,你說:「你又忘記了!你這樣粗心大意!」另一方面,你說:「當你忘記的時候,我感到極受傷害,但我想請求你原諒我,因爲我對這事太敏感了。這事不應該使我感到煩惱;但我真的爲此苦惱。我嘗試向你坦白;這是真誠的道歉,請你不要拒絕。儘管我感到受傷害,但這是真誠的道歉。我多麼想爲此做一些事情。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問題呢?因爲你越是常常忘記,我越是常常受到傷害,我們總是陷入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怎麼解決問題呢?」
這兩個說法都是表達相同的訊息,只有一個是針對問題,另一個是針對人。同樣的訊息,同樣的陳述,同樣的情況。一個說法是根據聖經原則,另一個說法只是把積壓在心裏的情緒宣泄出來,你知道兩者有天淵之別嗎?讓我告訴你兩者有什麼差別。你的婚姻是否穩固也取決於此。我見過有些婚姻出現破裂,只是因爲當事人無法把善用言語去表達訊息,針對問題,而不是針對人。
如果你說:「你是那麼粗心大意!」這是針對人;但如果你說:「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大大傷害了我,我很抱歉,我實在太敏感了,但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是針對問題。這就像說:「是你和我一起對付那個問題」。但是在第一種情況,你好像說:「是你與我對抗。」你看到嗎?兩者有天淵之別。你怎樣說出仁慈的話呢?只需看看你的救主耶穌基督,並穿上新人。
你只需看看,很多時候,耶穌對你所說的,就像祂在客西馬尼園中對那些愚蠢的門徒所說的。在馬太福音26章38節,耶穌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但那些門徒沒有這樣做;他們都睡着了。於是,耶穌又回到他們那裏,祂說什麼?祂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你能相信嗎?耶穌竟找到一些事情來稱讚那些門徒。當時耶穌正在面對父神的憤怒。
聖經告訴我們,在那一刻,耶穌的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這表示祂的血從祂的毛細血管流出來。科學家說,當一個人正在經歷巨大的衝擊時,那些非常接近皮膚的血管會因情緒緊張而破裂。耶穌正處於那種張力之下,祂走出來,尋找一些美好的話去說。
耶穌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意思是,我知道你的用意是好的。如果你看不見耶穌多年來對待你的方式,就如這裏的景象一樣……每個信主多年的人都知道耶穌一直是這樣對待你。你看看自己的生命多麼一塌糊塗,甚至自從你成爲基督徒之後也是如此。
耶穌好像在美式足球賽中擔任四分衛的球員,祂準確地傳球給你,你卻每次都失誤。你的隊長一次又一次給你安排有利位置,讓你絲毫無損地得分,你卻讓球穿過你的手指溜走了,或是心不在焉,不知道球就在那裏。
相反,耶穌做什麼呢?祂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人心裏有百分之九十八是充滿了正在沸騰的不良動機,只有百分之二想服從神。當耶穌與你相遇時,祂會做什麼?祂說:「我喜歡那百分之二。讓我們來看看可否把它提高爲百分之三。」
我說要仁慈!你常用你的言語去攻擊那個在你生命中的人,其實你要攻擊的是問題而不是人。你說:「我不知道怎樣做!我的妻子使我非常生氣。我的兒子也使我非常生氣。」你看,你必須穿上新人。我說:「不管怎樣,你只管服從。這是聖經所說的。」這樣說不夠好,對你並沒有幫助。你必須穿上新人。 敬虔的話還有第二個特點。敬虔的話不但仁慈,而且適切。聖經說,你從口裏所出的每一句閒話,都要受審判。當一部發動機在空轉時,這並不意味着它在做什麼壞事;它只是做一些沒有用的事情而已。它只是發出嗡嗡聲。
發動機只是不斷地轉動,卻沒有達成什麼目的。閒話的意思是你的話必經過巧妙地挑選。箴言25章11節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歌羅西書4章6節說:「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着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用鹽調和」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是你的言語要像美味的食物一樣。鹹的食物使人感到更餓更渴。你有沒有注意到呢?你知道嗎?薯片生產商一點也不笨。讓我告訴你一件事,你有沒有嘗過那些無鹽的薯片?雖然無鹽的薯片好喫;但你永遠不會喫很多。鹽會使你更餓更渴。你的言語是否有智慧、適切、充滿仁慈和真實,以致當你說話的時候,聽的人會希望你繼續說下去?
多年前,有人告訴我一個有效的測試。他們說:「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話是否用鹽調和,當你認爲已來到你的話題最精彩的部分時,雖然其他人也許認爲那是你的收場白了,但當你認爲那是你的話題的中心,你停下來,不再繼續談下去,等着看看旁邊的人說什麼。」
如果旁邊的人說:「那麼.....」並向你提出另一個問題,他們顯然希望你繼續說下去。那太好了!你的話好像用鹽調和,讓人想聽多一些。你的話既有智慧又整全,給人帶來幫助。另一方面,如果他們立即轉到別的話題,你知道,你的話題已經完結了......聖經這樣論到耶穌:「眾人都稱讚祂,並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不知道人們會不會那樣看你所說的話。
有人問:「我怎樣才能夠培養自己說出恩言?」從那些第一次報讀講道學課程就得到丙級成績,而且配得這等級的人那裏學習、從那些常常講太多話的人那裏學習,並且從那些深深感到話語必須用鹽調和的人那裏學習。正如歌羅西書3章16節所說,培養自己說出恩言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你必須極之熟悉聖經。那是穿上新人的方法。
最後是說話的真實性。當聖經說你應該說實話時,不要忘記登山寶訓的教導:「什麼誓都不可起。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意味着神料想基督徒常常起誓。當你說「我會在那裏」的時候,你應當在那裏。作爲牧師,我時常犯了這個毛病。首先,當你說「我會爲你祈禱」時,聖經說:「什麼誓都不可起。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你說「是」,這是一個誓言;你的「不是」,也是一個誓言。當你說「我會在那裏」的時候,它是一個誓言。這令人感到害怕!神要你成爲一個誠實的人,祂要你爲此負責,察覺到這一點實在令人感到害怕。不僅如此,我認爲這裏說的是基督徒的言語應該是坦率的。
坦白說,我在這方面也常常犯罪。我不是一個坦率的人,我一點也不像我應該成爲的人。我想成爲一個真正圓滑、謹言的人。一方面,我可以做到,因爲我富有同情心,另一方面,我卻做不到,因爲我很膽怯,兩者常常在搏鬥。
你的言語應當平和,但你也應該是個坦率的人。你應當說:「就是這樣了。我能做這事;我不能做那事。」如果你不是個坦率的人,有時圓滑的處事方式會有幫助,但總的來說,這會使人困惑。不過,最重要的是,與說實話相反的、與一個誠實、開放、讓人知道自己心意,並且說話誠實的人相反的,不僅僅成爲一個說謊的人。不幸的是,與坦率相反的是死亡。
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說:「愛上任何事物都會使你心碎。如果你想確保自己的心完整無缺,就不要把你的心給予任何人。」他在某一處說:「你看,說實話是很難的,因爲當你誠實的時候,你容易受攻擊。」你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當你說實話時,你其實是會被人攻其無備的。
說實話就像在拳擊比賽中張開你的雙臂,因爲如果對方不想說出真相或想耍卑鄙的手段,他們可以利用真實的說話來對付你,使你容易受攻擊。讓我給你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有人對你說:「你好嗎?」你會不會說實話?如果你說:「我最近真的十分沮喪。我甚至茶飯不思。我一直感到很差勁。」
如果那人說:「噢!」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你知道嗎?換句話說,難道你看不見這使你多麼容易受攻擊嗎?爲什麼你認爲許多人會說:「嘿,每當我說實話,每當我憑愛心去說話,每當我的言語是那麼適切、仁慈和真實,我都會受到傷害。」這種情況確實出現。另一個選擇是什麼?聖經說你的言語要真實、仁慈和適切,除了服從聖經的教導,還有什麼別的選擇?
魯益師要說的是,除了說實話外,另一個選擇並不會真的保護你自己,反而引致死亡。他說:「你看,如果你愛上任何事物,如果你說實話,如果你打開你的心,你的心將會破碎......你的心總會破碎。」你們有些人心碎了。你相信了基督,到教會聚會,聽到這樣的講道,你突然願意與人交談,或向人開放自己,你通常都沒有動力與那些人建立關係,因爲與他們建立關係看來需要花很多功夫。你全情投入與他們建立關係,你將會令你的心破碎。
這種情況已在你們一些人身上發生,你說:「啊呀!這是什麼基督教?」這裏是另一個選擇:「愛上任何事物都會使你心碎。如果你想確保自己的心完整無缺,就不要把你的心給予任何人。」你永不可打開你的心,你不可用愛心說誠實話。魯益師說:「......以一點奢華的享受把你的心包裹起來,以其他各樣的活動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你的心給予任何人。把你的心鎖在你的自我中心的棺材裏,它將不會破碎。」
魯益師說:「在那棺材裏,你的心將不會破碎。它將會變成牢不可破、堅不可摧、不可回覆。除了天國外,唯一令你可以完全脫離愛和真理所帶來的危險的地方,就是地獄。」地獄是唯一的地方,實際上,它是唯一其他可能的選擇。你明白嗎?服從是困難的;不服從更加困難。或者這樣說更好:順服神的律法,並穿上新人,是極之困難的,而另一個選擇就是死亡。
服從是困難的;不服從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相信是困難的,但不相信是不可能的。順服是困難的,但不順服是不可能的。你明白嗎?你相信嗎?你正在把神的榮耀歸給神嗎?穿上新人,並這樣說出實話:「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畢竟,這是耶穌一直對你說的話。祂知道你的用意是好的。把自己獻給這樣的神吧!你還應該把自己獻給誰呢?你要爲自己守着的是什麼?你找不到其他人如耶穌這樣可靠及可以託附。你要捨己。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因爲禰的兒子耶穌基督對我們說的話是那麼滿有恩慈,也是那麼真實。祂徹底地糾正我們,沒有對我們懷着任何惡意。主啊,我們將要結束有關言語和溝通的討論,但我們既懷着輕省的心,同時也存着深刻的確信。
我們的言語將如耶穌那樣充滿恩慈。天父啊,感謝禰,因爲禰的兒子是如此仁慈。我們祈求耶穌常與我們同在,使我們時刻活得祂的樣式。求禰幫助我們穿上新人。當我們仰望耶穌的榮耀時,求禰幫助我們改變成祂的光輝。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