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的果子」系列之九、節制(第一部分)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聖靈的果子」系列——「節制」這個題目的第一部分。

我們今天研讀的經文引自加拉太書5章19至26節。

  1.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
  2. 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
  3. 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
  4.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5.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6.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7.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
  8. 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

這是神的話語。

今天我們討論節制。有人說:「節制是最後一個聖靈所結的果子。」我們知道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節制是列在最後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節制不是最後一個聖靈的果子,因爲我一直提到,在經文中聖靈的果子是一個單數名詞,今天我也會再次說明這一點。經文不是說聖靈所結的眾多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而是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因爲聖靈的果子只有一個。當聖靈進入我們生命中,臨到我們身上那源自神本性的聖潔,就是聖靈的果子。

神的靈是充滿仁愛的靈,這是真確的。神的靈是充滿喜樂的靈,這是真確的。神的靈是充滿和平的靈,這也是真確的。我們可以稱之爲仁愛的靈、喜樂的靈、和平的靈;但這並不是神用來描述祂自己的用詞,神稱自己爲聖靈,也就是聖潔的靈,因爲「聖靈」這個詞比所有別的用詞更能描述基督徒的特質。聖潔有很多面,就像鑽石一樣,而仁愛、喜樂、和平、忍耐等等是聖潔的其中一面,它們是同時存在,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就像同一枚錢幣的兩面。

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互相效力的。因此,雖然其中一面在你生命中發展的速度也許較快,另一面發展的速度也許較慢,但最終它們都會連結在一起。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依附在一起的。它們好像綁在一起的橡皮筋,雖然伸展程度各有不同,卻不會斷開。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爲正如我們稍後會看到,你可以塑造出節制的品格,但是這樣的節制只不過是一種意志力而已,與仁愛、喜樂、和平等聖靈的果子毫無關係。這樣的節制並不是出於仁愛、喜樂、和平。

假設你看自己的人生好像一根鐵棒,這根鐵棒向左彎曲了。毫無疑問,如果你用同樣的力度把鐵棒屈曲,它會向右彎曲。過了一會兒,這根鐵棒便斷了。有一位當牧師的朋友曾告訴我一個精彩的故事,故事講述他如何幫助妻子有節制。

他說他和妻子剛結婚的時候,妻子感到十分沮喪。他的妻子陷於黑暗深沉的抑鬱中,感到十分氣餒。他對我說:「我輔導我的妻子,竭盡所能去幫助她。每天我都望着她,說:『你要振作起來!』這樣做卻一點幫助也沒有。」他要說的是:「我年輕的時候以爲節制是自然而然並獨立存在的。我以爲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

你以爲你可以伸手把節制培養出來。節制不可能在沒有結出別的果子的情況下獨立生長。節制是出於仁愛、喜樂、和平的。節制是聖靈的果子的其中一部分,與其他部分連繫在一起。想一想,我們都面對缺乏節制的問題,對嗎?各位聽眾朋友都可以想起一些自己難以控制的情緒。也許你難以控制自己的舌頭、難以控制某些習慣、難以控制一段關係,或者難以在一段關係中控制自己。

如果想不出有什麼東西你是難以控制的,你就是難以控制自己的驕傲了。我只想告訴你,你必定有些東西是難以控制的。人人如是。聖經所說的節制是指什麼呢?

在加拉太書第5章,「節制」一詞的希臘文(egkrateia)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字,而且很重要。「節制」的希臘文由兩個字根組成。第一個字根(krat)解作「權力、力量、統治和主權」,另一個字根(ego)解作「自我」。所以「節制」一詞的意思是管治自我的權力和主權。這個希臘文的相反詞(akrates)也十分有趣,是指一個因心中沒有力量而缺乏紀律的人。心中的力量和紀律是相輔相成的。

這一點很重要,因爲很多人以爲自己明白何謂節制。正如我剛纔提到,那些叫別人「振作起來」的人以爲這就是節制。這一類人在本質上是斯多亞派主義者(Stoic),並不是基督徒。他們對節制的理解像希臘人的看法一樣。對希臘人來說,節制是一種終極的美德。節制是一切的源頭。節制是最重要的。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所寫的《倫理》(Ethics)是其中一本最早、最全面講述倫理學的重要著作。在《倫理》一書中有很長的篇章論到節制。今天我們無法想象人們會寫一本有關倫理學的書。這些書籍應該會講論各種各樣的主題,如人的尊嚴等等,但是它們大慨不會有很大的篇幅論到節制。

希臘人認爲要成爲一個自主獨立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擁有自制能力。你也可以理解希臘人怎會有這種看法。他們認爲如果一個人有節制,一切就都穩妥。只要你有節制,沒有人可以把你控制。

人們認爲:「不要讓別人看到你冒汗。」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別人對你的態度如何惡劣,只要你保持鎮定,好好控制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無法控制你的。你可以說:「棍子和石頭也許可以打斷我的骨頭……。」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無法傷害我,因爲我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我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也能夠控制我自己。」希臘人,特別是斯多亞派主義者,都把節制推崇爲至高的美德。在飲食、性愛、言語、愛好等各方面都完全有節制。他們相信要爲了節制的緣故而節制。

我們稍後將會看到這種信念存在問題,而且根本行不通。事實上,在某程度上說,我可以把歷史分成三個階段來看。一個文化或社會剛開始的時候往往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在美國,公立學校的教科書說清教徒是爲了尋找自由而去到美國的。這說法相當荒謬。當然清教徒尋找自由。他們尋找自由可算是無心插柳的。他們其實想要建立一個基督教國家。這是毫無疑問的。

幾乎每一個我們所認識的社會、文化或文明都有其宗教的一面,人民對宗教充滿熱情,這種對宗教的熱情演化爲節制。人們必須爲了神的緣故而自我節制。很多時候,他們的下一代失去了對神的愛;這一點可以從美國東北部地區的早期歷史看到。他們也失去了對神的熱情,現在他們只擁有道德行爲,而且並非發自內心的。他們只有外在的道德行爲,卻沒有察驗自己的內心。今天,人們不再是爲了神的緣故而自我節制,他們只是斯多亞派主義者而已。

斯多亞派主義者說:「我爲了自己而自我節制。我自我節制,因爲這樣做對我自己有好處。我自我節制,因爲這樣做對社會有好處。有紀律是好事,因爲有紀律是好的。」在西方社會,很多父母都是斯多亞派主義者。很多父母都害怕得要命……。我曾經看過一篇有趣的文章。我從雜誌看到一篇講述美國著名藝術家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生平的文章。凱斯‧哈林是支持同性戀的活躍分子,多年來住在藝術家聚居的格林威治村,後來死於艾滋病。

那本雜誌爲凱斯‧哈林寫了一篇傳記,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的父母。他的父母有一段時間感到十分害怕,因爲當時凱斯‧哈林對耶穌十分着迷,積極參與傳福音工作和研習聖經,他們爲此感到苦惱。

後來,凱斯‧哈林離開了基督信仰,搬到格林威治村,開始過着同性戀生活,積極參與同性戀運動,他的父母也不喜歡他過這種生活。關鍵在於他的父母都是斯多亞派主義者。他們說:「我希望你有道德,但不希望你太虔誠。我希望你自我節制,因爲自我節制是好的,因爲自我節制是你所擁有的。你不要過份沉迷任何事物,你要有節制。」

這種觀念存在一個問題。很多時候,虔誠的人的孩子成爲了斯多亞派主義者,而斯多亞派主義者的孩子成爲了伊壁鳩魯派(Epicurean)主義者。(「伊壁鳩魯派」在中文和合本聖經譯作「以彼古羅派」。)根據新約的記載,斯多亞和以彼古羅這兩個學派的人常常跟保羅爭論。斯多亞派說:「因爲世上沒有真正的真理,所以也沒有真神存在。我們要自我節制,好使我們成爲真實的人。」伊壁鳩魯派說:「因爲世上沒有真理,所以我們出去外面盡情享樂吧。」

孩子說:「你在說什麼?節制?如果我不節制,有誰會捉拿我?你知道嗎?如果我的父母說:「你必須節制,你是個斯多亞派主義者。」 孩子說:「好吧,爸爸,你相信有天堂和地獄嗎?」 爸爸回答說:「嗯,我當然相信有天堂和地獄。」 孩子說:「好吧,你怎知道自己到了那裏呢?」 爸爸回答說:「嗯,我不知道。我們不要談論這些話題了。宗教信仰是私人的事。」 孩子說:「啊,爸爸,我明白了。換句話說,你其實不知道是否有天堂和地獄。」 爸爸回答說:「嗯,我不知道。去問其他人吧。」

當然,最終孩子會說:「節制有什麼大不了呢?」因此,虔誠的人的孩子成爲了斯多亞派主義者,而斯多亞派主義者的孩子成爲了伊壁鳩魯派主義者。伊壁鳩魯派主義者久延殘喘,這是千真萬確的。他們因缺乏方向而步向滅亡,他們因缺乏人生意義而步向滅亡。在許多情況下,是伊壁鳩魯派主義者的孩子重拾宗教信仰,成爲虔誠的人,因爲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意識到:「如果我沒有神,也沒有我自己了。」你不可能擁有一個沒有神的社會。你根本不可能有道德而沒有神。你不可能在沒有神的情況下有任何人生目標。

我甚至不可能在沒有神的情況下有自己。正如法國著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所說,一個人對神的認識和對自己的認識既同步增長也同步減少。兩者相輔相成。聖經所教導的節制,跟異教徒所說的節制是截然不同的。在聖經中,節制的觀念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我們從這段經文所列出一系列聖靈的果子中看到節制。節制顯然是聖潔的一部分,而且十分重要,但是它與其他方面是相連的。

節制跟不受控制的邪情或肉體剛剛相反,因爲我們從經文中看到肉體的情慾包括一些涉及身體的行爲,如姦淫和醉酒;但是它也包括一些涉及情感的行爲,如惱怒。沒有節制就是在情感或習慣上一再完全失控。在哥林多前書9章25節,保羅把信徒比作一個嚴守紀律的運動員。爲什麼節制?爲要得獎賞。因此,保羅說他自我節制是爲了他弟兄的緣故。

加拉太書第5章指出,節制是爲了基督的緣故。經文說:「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這意味着信徒把肉體的邪情私慾釘在十字架上,說:「邪情私慾啊,走到十字架上,留在那裏,不要到處製造混亂,破壞我的生命。」你爲什麼把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呢?是爲了耶穌的緣故!我是屬耶穌基督的。

重點是斯多亞派所採取的方法最終根本行不通。節制不是指你根據聖經爲自己做一些事。事實上,只有當你不單單追求自己的事時,節制纔會出現。你不單單追求自己的幸福。你不單單追求自我。這一點比較難以解釋,讓我這樣說明吧。

路加福音11章24至26節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耶穌說:「污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求安歇之處;既尋不着,便說: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裏去。到了,就看見裏面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是一個比喻。這個比喻要表明什麼呢?這意味着一個人可以憑自己得着節制,這也許能拖延一點時間,但最終這個人只會陷入深淵,越陷越深。

舉例說,通常有成癮問題、飲食失調、濫用藥物等問題的人都飽受煎熬,這是千真萬確的。輔導員說:「問題在於這些人討厭自己。他們對自己感到失望,也憎恨自己。我們要建立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十分了不起的。」輔導員訴諸於自豪感,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擺脫小的「自私」。他們試圖趕出小的「自私」,訴諸於一個更大的「自私」。

我們在上個節目提過這一點,這是十分重要的。舉例說,我認識一位女士,這個辦法給她很大幫助。她有嚴重的成癮問題,於是去見心理學家。心理學家說:「你的問題在於你討厭自己,對自己感到失望,於是你做出這一切沉溺行爲。你渴望做什麼呢?你要決定自己想做什麼,然後去做。你要找出你自己的標準,爲自己去達到這些標準。」

這位女士說:「我想參加馬拉松賽跑。我不是要獲獎,也不是要爭一席位,我只想完成一場馬拉松賽跑。」心理學家說:「很好。就這樣做吧。」於是這位女士開始進行訓練。她經過兩三年訓練之後,終於參加了馬拉松賽跑,並且完成賽事。事實上,這樣做對她有幫助嗎?這樣做能幫助她感覺好一點嗎?這樣做能幫助她專注自己的生命嗎?她能夠克服成癮問題嗎?

是的,這樣做能夠幫助她!但根據聖經的教導,這樣做最終對她有益嗎?這是一個死衚衕。首先,這個方法長遠來說纔行得通,因爲在短期內如果她無法完成賽事,情況會怎樣?我想知道她會怎樣。我覺得她很幸運。她說:「我要做些事。」她恰巧達到一個她能夠達到的標準。

在大城市裏,每個人都有一些想要達到的標準。很多人都意識到,可以達致標準是機緣巧合的事。我的意思是,那些達到標準的人說:「我可以達到標準,因爲我很了不起。」然而,我們都知道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了不起的人並沒有達到標準。這事沒有發生在那些人身上。這不是正確的做法。

你可以對一個孩子說:「男生,你要好好控制自己情緒。不要讓別人看到你哭泣。你應該更有自尊。」對了,這個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爲他越來越感到自豪。你對他說:「要自覺。要關注別人的想法。要以美好形象示人。」

你認爲長遠來說這個做法真的帶來幫助嗎?其實你無法憑自己得着節制。我不是在開玩笑。一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習慣,也可以控制自己的舌頭,但方法是放任自己的自豪感。我認識一些一直受各種成癮問題困擾的人。在許多情況下,成癮問題出現,是因爲人們渴望控制一切。他們渴望掌管自己的生命,因此他們爲所欲爲。

輔導員說:「你只需要處理好自己的自尊。你要爲自己去掌管自己的生命。」最終,這個做法在短期內向你施加很多壓力。也許你可以完成馬拉松賽事,但是從長遠來看,你會被它壓碎。你說:「你必須爲自己做這事。不是爲了任何人,而是爲自己做。」但你不會因此就有紀律。很多心理治療方法都是這麼說的。這種方法帶來很大壓力,我認爲在短期內大多數人都無法應付這些壓力,長遠來說,沒有任何人可以應付得到。

這一點十分重要,也非常實用。你無法憑自己得着節制。讓我來總結一下。最英勇的行爲是有節制的行爲。英雄就是那些忘記自己的人。勇氣就是能夠說:「我不在乎自己的恐懼,我不在乎……」英雄主義往往是極有紀律的行爲表現。你操練自己,說:「我要達到那目標。我要棄掉自己的恐懼,也要棄掉自己所渴望的安全感。我必須這樣做。」在那一刻,那些英雄是否坐下來,說:「我能夠做到,因爲我知道自己很了不起」?

他們是否說:「我要出去摧毀那滿布敵人的散兵坑,我要拯救我的同志們,因爲這是我渴望做的事。我渴望爲自己做這事。這是我爲自己定下的標準,使我對自己的感覺更好」?別這樣荒謬了!英雄會忘卻自我,因此他們能夠這樣節制。

英雄不會說:「爲了我自己!爲了我自己!」不是這樣的。我們稍後會看到,當你不單單追求自我的時候,節制就會臨到。你越是專注自己,越是爲了自己而努力過有紀律的生活,你就越不能節制。這是很實在的。

讓我簡略地談談節制與文化。西方社會的人在節制方面出現許多問題,這是前所未見的。現在很多人面對飲食失調的問題,這種情況在幾十年前是罕見的。這些問題從何而來?人們面對成癮問題、濫藥問題、暴力問題,人們在各方面都失控。這種情況是不是很奇怪?西方社會從來未有如現今這麼注重生活紀律,他們要保持身形。他們暴飲暴食,接着又節制飲食。可是現今所產生的問題也是從來也沒有這麼多。

斯多亞派主張在沒有神的情況下自我節制,這方法行不通。現在,人們都成爲伊壁鳩魯派主義者,而且變得越來越糟。你若想聽聽權威人士的意見,我可以引述美國著名作家和記者湯姆‧沃爾夫(Tom Wolfe)的話。沃爾夫說:1835年,法國政治社會學家及歷史學家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de Tocqueville)指出,美國人能夠擁有「非凡的政治和個人自由」,全是因爲他們「有強烈的宗教意識」。美國全國人民肯定有一個宗教的「內在鑑察系統」。你明白嗎?換句話說,人們有節制,是因爲他們內心以宗教維繋。

沃爾夫說: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羅斯福(Roosevelt)曾經發表「四大自由」的言論,其中三個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免於恐懼的自由、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第四個是免於匱乏的自由。對歐洲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概念,但這是一貫的美國概念。如果你已經擁有人類所知各種形式的自由,你還欠一種,就是免於內在鑑察的自由,以及免於宗教的自由。

沃爾夫說:這是我們所追求最後的一種自由。我們面對那麼多困難,因爲當我們擺脫那個「內在鑑察系統」的時候,剩下的就只有斯多亞主義,它最終也會衰落。斯多亞主義必定衰落,因爲過了一段時間,你會說:「我到底是爲了誰而自我節制呢?」如果你說是爲了自己,正如我們剛纔所說,這並不恰當。
 讓我引述三段有關節制的經文,我希望大家認識這幾段經文。這是我今天要講述的實際應用。首先是箴言25章28節。經文說:「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尼希米記1章3節記載,當尼希米聽見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拆毀了,便坐下哭泣。爲什麼?因爲尼希米知道一個沒有牆垣的城根本不是一個城,或者很快就不是一個城了,因爲野獸可以進來、掠奪者可以進來、強盜可以進來,最終敵軍也可以進到那城。尼希米意識到情況將會是這樣。

一個沒有節制的人並不是人。這個人失去了某些人性。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堵牆圍繞着自己,這是箴言25章28節所說的。還記得我們曾經談到這個問題嗎?我們的心就像苗牀。藏在一顆種子裏的不僅是一棵樹,而是整個森林。你知道嗎?一顆種子裏藏着一片浩瀚的樹木。一顆種子最終可以覆蓋整個世界,嚴格來說,還可以覆蓋整個宇宙。你知道嗎?森林起初只是從一顆種子開始。同樣,每個人心中都藏着小小的種子。

只要我們加以灌溉,怨恨會變成謀殺,嫉妒會變成偏執妄想,辯解會變成謊話,嫉妒會變成搶掠,私慾會變成姦淫。我們需要一堵牆來防止掠奪者進入。掠奪者會帶來影響,把那些種子引發出來。對於那些充滿怨恨的人來說,外面總有令人惱怒的人;對於那些放縱情慾的人來說,外面總有美麗迷人的對象。我們需要一堵牆來保護我們心中的苗牀。這就是節制,節制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段經文是以弗所書2章1至3節。我建議你們看看這段經文,因爲那裏談到「肉體的私慾」。「私慾」這個詞的希臘文(thelēmata)實際上是指肉體所發出的命令。我們忘記了當我們面對人的罪性時要提防一件事,就是人的罪性會製造偶像。我們心中的罪性不想順服神,也不想敬拜神,因此它要讓你敬拜別的東西。

肉體將美好的東西變成偶像,並且對我們說:「你必須擁有這東西,不然你就千瘡百孔。你必須達成這個目標,不然你就一文不值。」肉體對我們說這些話,實際上是命令我們去行事。這就是「私慾」一詞原文的意思。肉體向我們發命令。肉體不只是說:「我建議你戀慕那個女人。」而是說:「你必需擁有那個女人。」

肉體不是說:「賺多一些錢,事業平步青雲,那是多麼美好。」而是說:「如果你無法做到,你就一文不值……看看所有跟你同期從商學院畢業的人,看看他們的成就!你怎能面對自己呢?」你感到自己甚至不想再跟那些人交往,因爲肉體不只是給你建議,而是說:「你必須擁有那些東西!」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肉體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因此,基督徒經常錯誤估計或低估了罪迫使人行事的力量。

這股力量仍然在我們心裏,保羅也談過這一點。結果,許多基督徒過早就認爲任何嚴重、難以克服、不斷纏擾着我們的罪必定是來自撒旦。爲什麼有這樣認知呢?我認爲你應該明白肉體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可以向你發施號令。

順帶一提,我當然相信有鬼附的事。可是我個人認爲,如果有一個人坐在那裏,說:「我覺得自己被鬼附」,在我看來,這有點像有人進來說:「我覺得自己嚴重智障。我做了很多研究,也讀了很多書,我真的懷疑自己是嚴重智障。你認爲怎麼樣?」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真的爲此事擔憂,你不可能是嚴重智障。

如果有一個人說:「我是不是被鬼附呢?」我對此十分懷疑。你不會爲此事感到困擾。你不會知道自己是誰。你不會坐下來,穿上衣服,而且神智清醒。我當然相信有鬼附的事,正如聖經所說的。然而,我認爲人們總是很快就認定那是魔鬼的作爲,而事實上我們是受到肉體所發的命令控制。

最後,何謂節制?在下個節目,我們會討論試探。現在讓我總結一下何謂節制,在下個節目,我們會再詳細探討。節制就是有能力去選擇先處理重要的事,而不是緊急的事。根據聖經的教導,最重要的事就是愛神和愛鄰舍。緊急的事就是取悅自己。

諷刺的是,只有當一個人渴望給別人帶來喜樂多於讓自己喜樂時,節制才越發增長,喜樂也增長。這是聖經再三教導的。你必須失去自己,這樣你就找到自己了。你必須給別人帶來喜樂,這樣你就找到喜樂了。諷刺的是,當我們把愛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我們便找到自己。不要尋找自己!要尋求神,你就會找到自己。

這是十分諷刺的。我的意思是,耶穌給我們展示如何失去自己,然後才找到自己。事實上,這是十分生動有趣的描述。你說:「我必須尋找自己。」神說:「不要尋找自己,要尋求我。」你說:「但是我必須找到我自己……。」神說:「你要尋求我。」於是你尋求神。當你尋求神的時候,你高聲呼叫:「我找到自己了。」耶穌描述的就是這個景象了。你說:「我尋求神。我不再尋找自己。我只渴慕神,因着尋求神的緣故,我找到我自己。」

歌羅西書3章4節說:「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裏。」當基督顯現的時候,你也一同顯現。節制可以分爲兩個要點。首先,你必須清晰地展望長遠目標、最重要的事情。其次,你必須挖掉壕溝中那些互相牴觸的慾望。讓我簡略地舉例說明。保羅展望他所渴望的東西;他看到神的榮耀。

從本質上說,罪是一種想象力引發出來的感染。舉例說,你知道在第三世界國家有孩子捱餓,然而,當你看到電視廣告向你展示那些小孩子的境況,他們身處的地方滿布蒼蠅,他們的身體十分虛弱,你會怎樣?那一刻,你看到了從前一直聽聞的境況。我們所聽聞的事如今活現在眼前。你一直所知道的境況突然變得活靈活現。當這個景象活現在你眼前,你受它牽引,願意捐出金錢。

同樣,當重要的事情活現在你眼前,當這一切對你來說變得真實,你便有節制。這種情況來自默想、領悟、思考和反省。當這一切對你來說變得真實,你看到自己越來越有節制。什麼對你來說變得真實呢?是神的榮耀、是討神喜悅,還有對神的愛,以及對鄰舍的愛。

使徒行傳第23章記載,有一次保羅受審問,大祭司吩咐人打他的嘴。於是保羅轉過身來對大祭司說:「你這粉飾的牆,神要打你!」站在旁邊的人說:「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大祭司。」保羅當然知道那是大祭司。

接着,保羅突然這麼說:「經上記着說: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他正在引用出埃及記22章28節。我不知道你可否隨口就引述出埃及記22章28節,我就不可以了。保羅之所以突然止住怒氣,是因爲這節經文活現在他眼前。保羅對聖經十分熟悉。他熟諳神的真理,他想起經文,怒氣便止住了。保羅有節制,因爲經文活現在他眼前。他對聖經十分熟悉。

我們熟悉聖經嗎?我們沒有這種節制。因此,你必須讓經文活現在眼前,也要清楚理解經文。當你陷入壕溝中(也就是當你想做壞事的時候),你要學會如何在那一刻讓最重要的事情活現在眼前,正如保羅所作的一樣。

舉例說,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9章談到節制好比在場上賽跑。你一直跑,你的身體對你說:「你必須停止!」你的身體對你說:「我需要休息。」然而,保羅說在那一刻你必須這麼說:「不,我要得獎賞!我必須繼續跑。我必須付上時間。」換句話說,當你準備要放棄的那一刻,你可否讓最重要的事情活現在眼前呢?

你怎樣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你需要朋友。也許有些人正在節制的問題上苦苦掙扎,你無法自我節制。你正在學習如何展望並看見神的榮美,但是當你陷在試探的壕溝中,這是很難做到的。這時候,你需要朋友提醒你,需要朋友跟你傾訴,也需要朋友與你一同禱告。也許你需要把你的困難寫下來。無論如何,這需要時間。這是第二個要點。

你最終如何得着節制呢?你要仰望耶穌爲你所做的一切。耶穌咬着牙根立定心志,以致祂可以爲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當耶穌對門徒說祂必須受苦被殺,彼得就拉着祂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爲你不體貼神的意思。」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攔耶穌成就神的旨意。想一想節制吧!耶穌已經爲你成就了。你要明白耶穌爲你所做的一切,要細心思考。

你說:「我不會讓任何東西在我與耶穌之間成爲阻隔。罪不能成爲阻隔,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爲阻隔。」這是讓你節制的唯一途徑。這是讓你展望最重要的事的唯一途徑。耶穌基督是元帥。祂是最偉大、最奇妙的元帥。我聽說有些元帥在戰場上把自己的衣服、防彈衣脫下來,扶起受傷的人,並照顧他們。然而,耶穌基督把自己撕碎,使我們得以完全。

你看看耶穌基督。如果你看到這樣的耶穌基督,你就得着節制。如果你讓耶穌基督作你的主,祂會讓你成爲主人,掌管你自己的城邑。你不再是沒有牆垣的城邑了。還記得那個從前被羣鬼所附的人嗎?耶穌把污鬼趕入豬羣,使那人穿上衣服,心裏明白過來。耶穌也可以對你的靈做同樣的事。你要仰望耶穌。

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提醒我們最重要的是愛神愛人,而不是取悅自己。當我們越是專注自己,越是爲自己而努力過有紀律的生活,我們越無法節制。只有當我們不追求自我,而是尋求神的時候,節制便越發增長。求禰幫助我們過有節制的生活。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