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聖靈的果子」系列——「仁愛──勝過懼怕」這個題目。
請翻到哥林多前書第13章。除了詩篇第23篇和十誡之外,我相信哥林多前書第13章是信徒最喜愛和熟悉的經文。我們一直討論聖靈的果子。在上個節目,我們研讀加拉太書第5章,概要地討論聖靈的果子。從今個節目開始,以及在接下來的九個節目中,我們會順序探討每一個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我們會查考一些論述這些果子的經文。
我將要讀出的經文大家必定聽過。這是爲人熟悉的經文,是常被引用的篇章。這是聖經中論到愛最經典的經文。
-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 我們如今彷佛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我們將要深入探討聖靈的果子。首先,讓我們重溫一下何謂聖靈的果子。聖靈的果子就是把聖潔的屬性分解成各種不同的具體表現。如果你可以把聖潔透過三棱鏡折射出來,三棱鏡可以將聖潔分解成不同的組成部分,你便看到聖靈的果子。兩者是一模一樣。
舉例說,你可以從羅馬書第6章看出這一點。保羅在羅馬書第6章談到情慾的事。他也教導我們如何避免情慾的事,反倒必須保持聖潔、穿上聖潔。在加拉太書第5章,情慾的事與聖靈的果子互相對比。在羅馬書第6章、彼得前書,以及其他經文,情慾的事與聖潔互相對比。因此,聖潔和聖靈的果子是指同樣的事。
我們不要忘記如何成爲聖潔和結出聖靈果子的祕訣。我們在上個節目已經探討過了。祕訣就是不要活在律法之下,而是活在恩典之下。換句話說,你努力行善,想要達到標準,成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以爲這樣就可以上天堂,賺取神的接納,從神那裏得着什麼好處;如果你是出於這些動機而嚴守道德,情慾的事便生出來。
另一方面,你明白恩典的福音,明白我們藉着耶穌基督全然蒙神接納,因爲神把我們的罪歸到耶穌基督身上。當我們相信耶穌,神也把耶穌的義和良好記錄歸到我們的賬上,所以我們現在全然蒙神接納,然後我們追求過敬虔的生活……如果我們抱着這個動機,便能結出聖靈的果子。這個道理相當簡單。上個節目結束後,我心裏想:「爲什麼我要花三十分鐘說明這個道理呢?爲什麼我不只是用一句話來說明呢?這樣人們便不會混淆了。」讓我以一句話來說明。
人人都知道,如果一個人想要做壞事、行邪惡的事、殺人放火,情慾的事便生出來。如果你努力遵行律法和努力行善,因爲你希望神應允你的禱告,使你生活有力量,幫助你,這也會生出情慾的事。這樣會生出驕傲、淫蕩、無節制、無良善等各種邪惡的事。另一方面,如果你說:「我知道自己全然蒙神接納,是因爲耶穌爲我所成就的事,現在我渴望存着感恩的心去過喜樂和順服神的生活。」你會結出聖靈的果子。聖靈的果子與聖潔是同樣的事。
除了聖經以外,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所寫的一本書是我讀過最好的書。他在書中說:「因神的憐憫而愛神是一回事,因神的能力而愛神又是另一回事。當然,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會因神的憐憫和能力而愛神,但是隻有真正的基督徒才能夠因神的聖潔而愛神。」愛德華茲爲什麼這麼說呢?有些人嘗試透過閱讀勵志自助的書籍和參加講座而得着幫助,並藉此振作起來。人們也可能抱着這種心態歸信基督教。
這些人說:「我的生命出了問題。我遭遇困境,需要一些東西幫助我渡過難關。你只需要告訴我要符合什麼要求。我需要做什麼呢?要經常去教會聚會嗎?要讀一些書嗎?要以某種方式去潔淨自己的生命嗎?你只要告訴我要做什麼,因爲我很想在生命中擁有你所說的那種力量。」或說:「你只要告訴我要做什麼,因爲我充滿罪疚,我要想辦法擺脫這種罪疚感。我很想得着你所說的憐憫。」
你看,人們有可能利用神來得着能力,而不是因爲祂是神而愛祂。他們只是說:「我因神的能力而愛祂,因爲我需要這種能力去處理我的問題和達到自己的目標。」人們甚至可能因神的憐憫而愛神,因爲他們討厭那種充滿罪疚感覺。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得着憐憫就好了。因此,我們利用神來得着憐憫,使自己感覺好一點。
愛德華茲說:真正的基督徒因神的憐憫和能力而愛神,但是非信徒也可以這樣。人們想利用神,把基督信仰當作勵志課程。他們不知道自己仍在律法之下,因爲他們爲了使自己感覺良好而用盡方法去利用宗教和利用神,希望達到自己的目的。
可是,愛德華茲說:如果你因神的神聖、聖潔、完美、良善、偉大而愛神,你實際上就是因祂是神而愛祂。只有當你相信福音的時候,這種愛才可能出現。只有當你說:「主啊,我因禰爲我所成就的一切而愛禰。我不可以利用禰去得着任何東西。禰已經把我渴望得到的一切賜給我了。現在我存着感恩和喜樂的心仰望禰。我愛禰。我渴望效法禰的樣式,只因禰是神。」
美國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前院長克艾蒙博士(Edmund Clowney)常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我也曾引用這個例子。如果你的妻子對你說:「你爲什麼愛我?」你說:「我愛你因爲你對我有用。我計算過了,也觀察過其他女人,我心裏想:『她在眾多女人當中看來最能幫助我達成目標,給我最多幸福的感覺。她應該是最能與我和睦共處和一同建立家庭的人。』親愛的,我看着你,並且用電腦分析過,認爲你就是我命中註定那一個。」你的妻子會說什麼呢?她可能整天或整個星期都不跟你說話。
當有人問:「你爲什麼愛我?」他想對方這樣回答:「我愛你,因爲我愛你。我無法理解這種愛。愛本身就是原因。」神對我們的愛就是這樣。神不會對我們說:「我愛你,因爲我知道你對我有用。我看到你所做的好事。」不是的!神說:「我愛你不是因爲你,而是因爲我愛你。」
神在聖經中常說這句話。申命記7章7節說:「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只因耶和華愛你們。」經文確實是這麼說。
當你這樣經歷神的愛,當你接受基督爲救主,你知道自己全然蒙神接納。儘管你有惡行,現在你已經全然蒙神接納。你在基督耶穌裏,你是屬祂的。然後你轉身對神說:「我愛你只因我愛你。我不用再利用禰。」因此,愛德華茲可以這麼說:真正的基督信仰有一個特徵,就是一個人因神的聖潔而愛神,也就是因祂是神而愛祂。當你開始因祂是神而愛祂,你越發仰望神,也越發結出聖靈的果子。
聖靈的果子是神所擁有可轉移的屬性。神擁有一些不可轉移的屬性,例如祂是無所不在的,祂是全能的。我們總不會擁有這些屬性。即使我們將來到了天堂,我們也不是無所不在的,也不是全知和全能的。
神也擁有別的屬性,我們稱之爲可轉移的屬性。這些屬性包括神的愛、神的偉大和神的智慧。透過與神親密相交,這些屬性可以在我們身上增長。我們如何效法神的樣式呢?我們越是親近神,越是仰望神,越是被神激勵,我們便越像祂。
在理智上知道神滿有智慧和恩慈是一回事;實際上仰望神,讓真理洗淨自己,到神面前讓真理在心裏沉澱是另一回事。如果成爲聖潔有什麼祕訣的話,以上所說的就是祕訣了。然而,成爲聖潔其實並沒有什麼祕訣。
有人問我:「你看什麼靈修書籍?」我說:「我靈修的時候會閱讀,但是我從來不看靈修書籍。」那些在基督教書店售賣的「靈修書籍」,我通常都不會看,因爲那些教人如何成爲更好的基督徒和教人過得勝生活的靈修書籍,通常一開始便這樣說:「你有問題。你有麻煩。你要克服一些困難。你只要按照三個步驟去行,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聖經總是教導我們:「一切都始於神,並不是從你開始。」聖經說:「你們要聖潔……。」爲了什麼目的呢?是因爲你有麻煩嗎?不是。「……因爲我是聖潔的。」聖經說:「你們要聖潔,因爲我是聖潔的。」神要說的是:「你要仰望我、靠近我、朝見我的面。」以賽亞怎樣變得聖潔?是透過一本書嗎?不是。以賽亞因看見神而成爲聖潔。當以賽亞明白神的身分,從此就不再一樣了。以賽亞面對面看見神。他看見神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聖殿充滿了煙雲,門檻的根基也震動。以賽亞看見神,他俯伏在地,從此便改變了。
約伯怎樣變得聖潔?約伯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彼得怎樣變得聖潔?彼得看到耶穌基督讓他們的魚獲裝滿了兩隻船,便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彼得接近耶穌,看到耶穌是誰。他們看到神是誰,生命因此改變過來。
誰在乎那些方法呢?我並不是說要成爲聖潔沒有什麼方法可言。畢竟,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研經、禱告生活和信徒相交的操練。我並不是說你沒有什麼可以做,也不是說你應該變得消極和被動,但關鍵並不在於探用什麼方法。方法從不是關鍵所在。
你發現自己失去勇氣。雖然經文所列出聖靈的果子並不包括勇氣,但是勇氣是聖潔的其中一面。你知道聖經吩咐人要有勇氣嗎?聖經不只是提出建議,說:「天生有勇氣是一件美事。」我們往往是這樣想的。
啟示錄第21章告訴我們到底誰會被扔到火湖裏。是的,騙子會被扔到火湖裏。是的,娼妓會被扔到火湖裏。那些人會被扔到火湖裏。但啟示錄第21章還說誰會被扔到火湖裏呢?是那些「膽怯的」。我還記得第一次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我說:「啊,天呀。等一下。是膽怯的人?我知道我不應該說謊,但是我控制不了,因爲我是個膽怯的人。」聖經不是這麼說的。
在以賽亞書第51章,神說:「你是誰,竟怕那必死的人……?」你知道神要說什麼嗎?神說:「你竟敢這樣。你以爲自己是誰,你竟害怕?」我一直思想這句話。
神要說的是:「如果你怕人,這就是你的錯了。你以爲自己是誰,竟怕那必死的人,卻忘記了神?我使海水翻騰。如果你是個膽怯的人,那是因爲你無法藉着真理來面對自己。」聖靈的果子就是這樣在人生命中生出來。聖潔就是這樣在人生命中培養出來。
此刻,你面對自己,你要對神的真理抱截然不同的態度。真理是什麼?如果你不想做一個膽怯的人,你要不斷思想,說:「神是無限的、全能的神。對神來說,浩瀚的宇宙和眾星系只是一根線頭而已。神說祂是幫助我的,誰能敵擋我呢?」
你說:「今天這句話可以幫助我,但明天又如何呢?」你要把這話存在心裏。你說:「今天這可以幫助我,使我感覺良好。你認爲世界是這樣的。我幾乎開始相信世界是這樣的,但回到現實生活世界時,情況就不同了。」你必須把這話存在心裏。你開始明白關鍵並不在於方法嗎?方法不是關鍵所在。關鍵在於明白真理,知道神是誰,並且定睛仰望神。
因此,聖靈的果子就是神可轉移的屬性。因爲我們不斷着眼於神的屬性,所以它們深深烙印在我們的靈魂。人們說當一對夫妻結婚一段長時間,他們的外貌會越來越相似。夫妻之間也許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我知道神和人的關係正是這樣。聖經也是這麼說的:「我們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這是可轉移的屬性。每一個聖靈的果子、聖潔的每一方面都在於仰望神,並不在於方法。
有關聖靈的果子還有一點要告訴大家,然後我們便開始討論仁愛。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在每個節目中都有一些重點要謹記。加拉太書第5章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果子」這個詞在希臘原文是單數。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必須謹記。經文不是說:「聖靈的眾多果子。」
經文所說的果子是單數的,這意味着仁愛、喜樂、和平、忍耐等屬性並不是分割的。這一點很重要。相反,你應該把聖靈的果子看成像一顆鑽石一樣。每一種特質其實是鑽石的每一面。你可透過任何一面看到鑽石的其餘部分。
這裏要指出,如果你擁有其中一種屬性或果子,最終所有其他的果子都藏在你裏面。事實上,就仁愛這個果子而言,這種情況顯而易見。儘管其他果子也是這樣。哥林多前書第13章是一篇論到愛的經文,但我們可以從這章經文看到其他的果子。經文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哪是什麼?是聖靈的果子。有人會說:「噢,那麼,愛是唯一的果子,其他都是衍生出來的。」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真的按照聖經所說的方式去愛,你就有喜樂、和平、溫柔。這些屬性都藏在你裏面。如果你有喜樂,你就有仁愛、和平,以及其餘的屬性。如果你有和平,你就有仁愛、喜樂,以及其餘的屬性。因爲它們是屬於同一個果子的,你不可能只擁有其中一個屬性,而沒有培養出其他的屬性。你在其他方面肯定是落後了一點。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你想要成長,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落後了。
愛德華茲在《信仰的深情》(The Religious Affections)一書中指出,任何個別的果子都可以被撒旦或者人的天性僞造出來。有一個方法能讓你分辨出真正的基督徒,就是隻有聖靈纔可以同時結出所有的果子。聖潔是多方面對稱的。
舉例說,你可能十分勇敢。你可能只是一個冷靜的人。你只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你只是一個自信和進取的人。你看到聖經所說一切有關信實和勇敢的特質,你說:「我正是這樣的。」然而,聖經所說的溫柔、謙卑、恩慈又如何呢?你是否平易近人呢?人們喜歡跟你訴說他們的困難嗎?即使你很疲累,他們仍是很想找你傾訴嗎?
如果你擁有勇敢和誠實的性情,你總是對人說實話,是個坦白率直的人,你可能不是那種人們會找你傾訴的人,是嗎?不是的,因爲這些特質是可以僞造出來的。人的天性可以產生這些屬性和果子。
但是聖靈的果子是整體的。當然,我們當中有些人十分平易近人,連一隻蒼蠅也不會傷害。世上沒有任何人懼怕我們,但是我們對很多事情卻很膽怯。你天生的性情可以產生某些屬性,但是真正的聖靈果子是整體的。有一個方法可讓你分辨出你生命中是否有這些無法解釋的超自然屬性,就是聖靈的果子是整體的。因此,經文中的果子是單數的。
順帶一提,有四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基督徒的品格。敬虔、聖潔和聖靈的果子其實是指同一件事,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聖靈的果子,首先我推薦你看美國基督徒作家畢哲思(Jerry Bridges)所寫的《敬虔的操練》(The Practice of Godliness)。這是一本好書。其次,我推薦你看美國學者約翰‧桑德森(John Sanderson)所寫的《聖靈的果子》(Fruit of the Spirit)。這也是一本佳作。
此外,我也推薦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所寫的《宗教情操論》(A Treatise Concerning Religious Affections)。一般來說,我並不建議大家急於去找這本書,因爲這不是一本易讀的書。你可以先讀一些其他著作。然而,如果你有這本書,就要珍而重之,不要把它丟掉。希望有一天你能夠發掘書中的寶庫。最後,我推薦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所寫的《四種愛》(The Four Loves)。這也是一本論述基督徒品格的佳作。
我們剛纔讀了哥林多前書第13章。我只會簡略地解釋這段經文,以致有足夠時間概述這個果子。今天我們會討論仁愛,在下一個節目我們會討論喜樂。
哥林多前書第13章可分爲三部分。第1 至 3節告訴我們爲什麼愛比任何東西更重要。愛德華茲在其著作中所說的,跟保羅在這段經文所說的十分相似。保羅要說的是:「要分辨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要看他是否有愛,而不是在於他是否有說方言的能力、作先知講道的能力、各樣的知識、信心、是否將所有的賙濟窮人,甚至捨身。」
保羅所列出的是恩賜,是屬靈的恩賜。聖經論到許多屬靈的恩賜,如作先知講道、教導、牧養、幫助人等等。恩賜是一些活動。保羅所說的話令人感到害怕,我們必須牢記這一點。他說:「基督徒活動……舉例說,你可以忙於傳福音、教導、操練、幫助窮人、在教會裏宣講和帶領敬拜。縱使這一切都是好事,卻它們絕對可以是僞造出來的。」
事實上,如果你想認識真理,其他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真理。說方言又如何?有些人以爲只有基督徒才說方言。事實並非如此。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也說方言。作先知講道、教導、賙濟窮人、爲信仰捨身……事實上,每個宗教都有這樣的人。這樣你到底如何辨別真基督徒呢?
保羅不是說你不要再賙濟窮人,不要再教導,或不要再做這一切的事。保羅要說的是:「要分辨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並不在於他有多忙或者有多積極,而是在於其屬靈品格是否實實在在的增長。魔術師、科學技術或撒旦都無法僞造聖靈的果子,但屬靈的恩賜卻可以僞造。」
事實上,我不斷提醒大家,馬太福音第7章中有一節令人感到害怕經文。耶穌說:「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主啊,主啊」這個稱呼非常重要。人們稱呼耶穌爲主,這表明他們在理智上相信耶穌是神。人們稱呼耶穌爲主(Kurios),「主」是一個尊稱。他們不只是說:「主阿!」他們說:「主啊,主啊!」這一點也很重要。每當聖經使用重複的語句時,它都是要表達強烈的感情。當大衛的兒子押沙龍被殺,大衛不只是說:「我兒押沙龍啊!」而是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押沙龍啊!」重複的語句是要表達強烈的感情。
在馬太福音第7章,那些人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耶穌並不是這樣回答:「很抱歉,但你墮落了。」耶穌沒有這麼說。祂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耶穌在這裏證實了一點。這正是保羅所說的。保羅要說的是,雖然基督徒應該要積極參與事奉,努力作工,但這實際上並不表示你的信仰是真實的。你在行事爲人和愛心上要越來越像耶穌,這才能表明你的信仰是真實的。
這是一個令人懼怕的問題:「你比去年更不輕易發怒嗎?你比去年更少焦慮呢?你比去年更忍耐嗎?你比去年更喜樂嗎?你比去年更平安嗎?」你若無法給予肯定的答案,這並不證明你不是基督徒,卻證明你沒有成長。這是十分嚴重的問題。
讓我來解釋原因吧。當你看不到自己成長,你會失去得救的確據。沒有得救的確據便沒有力量。因此,你要回到成長的軌道上,確保自己的生命在這些方面有成長。這是保羅所說的。
哥林多前書13章的第二部分論到愛的各個表現層面,那是十分奇妙的。愛包括很多方面。我們不會逐點詳細討論,但是我會指出其精髓。舉例說,經文說愛是忍耐。忍耐的字面意思是長久受苦。事實上,正如我們稍後會看到,愛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保持脆弱的狀態。當你受責打,你不會立即退讓。忍耐是奇妙的事情。
我聽過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意思。埃德溫‧斯坦頓(Edwin Stanton)是美國總統林肯的政敵。林肯競逐總統選舉的時候,被人們視爲一個鄉下人,因爲他來自美國中西部。斯坦頓稱林肯爲鄉巴佬,也有人稱林肯爲大猩猩。你有否注意到,林肯看來有點像大猩猩。斯坦頓稱林肯爲大猩猩、怪物、鄉巴佬。他冠以林肯各種各樣的稱呼。
林肯在選舉中勝出,他要尋找最能勝任國防部長的人選,他選了斯坦頓,並邀請他進入內閣。林肯忍受了斯坦頓對他的一切冷嘲熱諷,使他成爲自己的好友,並說:「我知道這個人很了不起。」後來林肯離世,斯坦頓在喪禮中流着淚說:「他是地上最偉大的統治者。」這實在很奇妙。林肯以忍耐作爲愛的方式去愛斯坦頓。
除非你知道忍耐的意思是長久受苦,否則你無法明白這個詞。忍耐就是長久受苦。這意味着你堅定不移的去愛一個人。即使你被罵或者受到攻擊,你也堅定不移,你說:「我愛你的方式就是保持堅定不移。」愛就是忍耐。
接着,我們看看恩慈。聖經說愛是恩慈,因爲愛不是一種感覺。愛不是佔有。這一點十分重要。這意味着你不是要利用人,而是要使人得自由。魯益師在《四種愛》一書中指出,很多人認爲愛是一種渴求。很多人認爲愛其實是一種渴望利用別人來滿足自己需要的感覺。
當人們想到異性之間愛的感覺時,大多數人都有以下的想法。第一,對方恰好符合你心目中一直認爲最有吸引力的理想外型。換句話說,你心目中定了一種外型。你觀察身邊的異性,你不知道她們到底是怎樣的,你對她們甚至還未有一點認識,但是你立即篩走那些不符合你心目中理想外型的人。然後,你追求那些符合你心目中要求的人。
接着,你開始與這些人交談,你心裏說:「她們都十分漂亮。我覺得我好像進入了另一個層次,我覺得自己和這個人很相襯。」你墜入了愛河。你深深被吸引,但這只是意味着你渴望有人來滿足你的需要。你的心開始悸動。你心中的需要使你的心悸動。你稱之爲愛。
真正的愛並不是佔有。聖經說:「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愛是無私的。愛不是試圖利用他人,而是使人自由。愛並不急躁。我們已經討論過這一點了。愛並不苦毒。愛並不計較自己的權利。我沒有時間在此逐一詳細解釋。
第8 至 10節是耳熟能詳的經文:「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這段經文要說明什麼?首先,經文說,真正的愛是永不止息的。我們已經說過,真愛和虛假的愛之間的分別在於真愛是堅定不移的。真愛讓自己變得易受傷害。真愛的另一個特徵是不自私。愛不只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是滿足別人的需要。保羅說真愛是永不止息的,我們藉此可以分辨出自私、滿足自我的愛和服侍他人、委身的愛。真愛是堅定不移的。
我們可以理解當中的原因。如果你愛一個人是基於對方能爲你做的事,你對那個人的感覺便會隨着他們對你的不同態度而變化不定。如果你愛一個人是基於對方能否滿足你的需要,你會發現當對方多一點滿足你的需要,你便愛她多一點;當對方少一點滿足你的需要,你便愛她少一點。
相反,如果你的愛是基於一份服侍、給予、幫助對方的渴望,那麼對方的態度如何並不重要。事實上,當對方的態度變差,你的愛正如神的愛會變得更加有根有基。如果你是要滿足對方的需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需要,那麼當對方越多需要,你越發愛她。因此,保羅說分別在於滿足自己需要的愛會漸漸枯竭、停止、摧毀。經文所使用的希臘原文有倒塌的意思,像一個城遭圍攻而摧毀一樣。因此,保羅說愛是永不止息。
讓我談談當中所涉及的經濟因素。我們大多數人都並非大富大貴。大多數人都要工作。爲什麼?因爲我們擁有很多時間,也要維持生活,所以至少要付出一些時間去賺錢養活。因此,當有人來對你說:「我真的需要你給我一天的時間來陪伴我。我遇到了困難。」你只能做到這一步,因爲你並非很富有。你必須撥出一些時間去工作。你慷慨的程度只可到此爲止。
可是,假如你非常富有呢?如果你擁有數十億身家呢?你會發現你可以突然間在各方面變得非常慷慨,因爲你的生活模式不同了,你不一定要擺上一段時間去賺錢。
愛也是一樣的。人天生需要別人的愛。很多實驗證明,如果嬰兒沒有被擁抱,他們會死亡。這實在令人驚訝。如果一些嬰兒沒有被愛,他們的死亡率會較高。人類需要愛,這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人的天性。
因此,我們長大進到世界,說:「我至少要得回我所付出的一切。我必須這麼行,否則我會死。我的自我會摧毀。我不可以只是不斷付出。除非我得到回報,否則我不可以不斷付出。」你環顧四周,你幾乎必須作出選擇。你也許會作出一兩次施捨的行動,你施予給某些人而沒有得到回報。他們對你並沒有什麼吸引之處。
你也許會作出一兩次施捨的行動,但總的來說,你必須花時間與那些讓你感覺良好的人在一起。你想把自己的愛投放在一些人身上,因爲你需要他們的愛,你渴望得到他們的愛。這愛滿足你的需要。因此,你進到世界,其實你並不是真的愛人,你只是愛你所得到的愛而已。你不是純粹愛對方,你只是愛從對方身上所得到的東西而已。正如我所說,你花很多時間在某些人身上,但總的來說,你無法慷慨地去愛。
可是,如果你在愛這方面十分富有,情況會怎樣呢?如果不管別人如何看你和對待你,你也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情況會怎樣呢?你知道自己被愛,被無限的愛深愛着。你知道自己被某人愛着。只要他愛你,世上所有人怎麼看你也不重要。如果你在愛這方面十分富有,情況會怎樣呢?
你是基督徒嗎?是的。你應該是基督徒。我們很多人擁有財富,卻淪落街頭。你們聽過有些人名下擁有一大筆銀行存款,但不知何故,也許他們有點精神錯亂或者行爲異常,他們從來沒有從銀行戶口提款。相反,他們的生活一貧如洗。很多人正處於這樣的光景。真正的愛是永不止息的。
讓我說明愛的終極定義,並作出總結。聖經怎麼說?第一,愛是先滿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是愛的真義。感覺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魯益師論到一種發自天性的喜愛。順帶一提,喜愛是一種情感。喜愛是一種情感,但根據聖經的教導,愛並不是情感。
魯益師說:「一般來說,雖然我們應該鼓勵這種發自天性的喜愛,但是我們若以爲只要努力產生憐愛情感的感覺就可以使人充滿慈愛,便大錯特錯了。別浪費時間去擔心自己是否「愛」鄰居,你要待鄰居好像你已經愛他一樣。」你明白魯益師的話嗎?他說:「不管你是否喜歡你的鄰居,你要爲他代勞、幫助他、服侍他。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祕密。當你待一個人好像你已經愛他一樣,你立刻會愛他。」
有一個例外的情況。「如果你幫助一個人,不是爲了討神喜悅和遵行神對於施捨的吩咐,而是要向對方表明自己是何等寬容,要對方欠了你,然後等對方對你發出『感激』,這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基督徒的慈善之舉與憐愛情感並不相同,卻會產生憐愛情感。」
我曾多次與一些結婚超過二十年的夫婦傾談。他們說:「我們的婚姻中已經沒有愛了。我很想離開這段婚姻。」我可以看出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這些夫婦都有孩子。當你生兒育女,你便有一個你需要去服侍的人。愛的本質就是:不管自己的意願如何也滿足別人的需要。
你的孩子出生只有三個星期,他半夜尖叫哭泣,你怎麼辦呢?你說:「不好啊。我很累,要去睡覺。」你會這麼說嗎?不。你會起來喂他。你會做必須做的事。不僅如此,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你也不會從孩子身上得到回報。幾星期後,孩子也許抓住你的手指,對你微笑。你只是得到很少的回報。事實上,隨着時間過去,你不斷付出,但只是得到很少的回報。你不管自己的感覺如何也不斷付出,結果你對這個孩子的愛大大增長了。
這時候,如果你的配偶表現得像個嬰兒,情況會怎樣?當你的配偶表現得既不成熟又愚蠢,你不管對方的表現如何也要繼續愛她,情況會怎樣?你怎麼辦?你說:「如果她的表現不再像以往一樣,爲什麼我要像以往一樣待她呢?」你開始說:「因爲我不喜歡她,所以我不需要再愛她了。」
接着,你越來越不愛你的配偶,於是你越來越不喜歡她。你越來越不喜歡她,於是你越來越不愛她。二十年來,你以聖經所教導的愛去愛你的孩子。即使孩子沒有給你任何回報,你也愛他。二十年後,也許你的孩子變成一個混蛋,你仍然愛他。二十年來,你卻以一種完全自私的方式去對待你的配偶。你只是跟隨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即使不喜歡也繼續服侍對方。
換句話說,你對孩子的愛是合乎聖經的,因爲這份愛產生情感。本質上,這份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服侍。你覺得你對配偶的愛基本上是一種情感。如果這種情愛的感覺失去了,你再沒有任何理由去付出。因此,相反的情況出現。你越是去愛,你便越喜歡。你越是不去愛,你便越不喜歡。
二十年後,夫妻之間再沒有愛,父母與孩子之間卻充滿愛。即使孩子十分反叛、生活一團糟也是如此。這一對夫妻對我說:「我們的婚姻中已經沒有愛了。」因爲他們對愛所下的定義並不合乎聖經。愛是先滿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需要。
其次,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恐懼。約翰一書4章18節說:「……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也許你以爲愛的反面是恨。這不是聖經的教導。愛的反面是恐懼,因爲愛是將自己赤露敞開。愛是一種服侍。當你服侍別人,便會使自己變得易受傷害。
讓我引述魯益師另一段精彩的話:「愛任何東西都會使你的心充滿煩惱,甚或心碎。你若要確保自己的心完好無損,就不要將你的心交給任何人了……要小心翼翼地以喜好和享受來保護自己的心,避免任何糾葛,把它埋藏在自私的棺木裏。可是,在安全、黑暗、靜止、缺少空氣的棺木裏,你的心會改變。它不會受傷。沒有甚麼可以打破它、刺穿它、救贖它。詛咒可替代悲劇,或者至少替代悲劇的風險。除了天堂以外,地獄是唯一讓你完全脫離愛所帶來的危險和擾動的地方。」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恐懼。
第三,我們已經討論過假冒的愛。假冒的愛是一種渴求。這是一種滿足自己需要的愛。基本上,這是一種操縱和利用別人的方式。最後,你如何在生命中結出這個果子呢?不要忘記我在信息開始時所說的話。讓我來總結一下。在信息開始的時候,我們談到要透過察看神的某些屬性來結出聖靈的果子。首先是神重價的愛。
以弗所書4章32說:「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聖經告訴我們,當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神離棄了祂。你知道耶穌基督要付上什麼代價嗎?我所敬佩的牧者吉斯那(John Gerstner)這麼說:「耶穌基督告訴我們,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
你知道耶穌要說什麼嗎?耶穌對他的門徒說話,祂知道所有的門徒(除了使徒約翰之外)將會被酷刑處死。有些門徒被釘十字架,有些門徒活生生被腰斬,有些門徒被五馬分屍。
有些門徒身體蓋上瀝青,活生生的被火刑柱刺穿身體,在羅馬競技場內當作火炬燃燒而死。有些門徒活生生的被鑽開頭顱,有融化了的鉛倒進頭顱裏。耶穌竟說:「他們所受的酷刑無法與地獄相比。」
我們知道耶穌基督承受了每一個人本該在地獄裏受的刑罰。這實在叫人驚訝,因爲耶穌基督親自承受了一切。耶穌基督在三小時內付清我們一切的罪債。因此,這必定比任何一個人曾承受的酷刑更殘酷,甚至比進到地獄裏更糟。我們該受的一切刑罰在三小時內一次過歸到耶穌基督身上。耶穌基督看到的,不僅是站在十字架下面的人,而是我們每一個人。耶穌基督展現了歷史上至高的愛,祂留在十字架上。
當你看到耶穌基督所作的一切,你會成爲一個充滿愛的人。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讓你更堅定不移。耶穌基督愛我們。你們要彼此相愛,也要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耶穌基督的愛永遠長存。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賜下禰的愛子耶穌基督爲我們受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展現了至高的愛,我們要效法祂。求禰幫助我們成爲充滿愛的人,讓我們彼此相愛、彼此饒恕。我們因耶穌基督所成就的事已經蒙接納,我們要存着感恩的心去過順服的生活。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