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裏成長(二)」系列之六、控告者與中保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在基督裏成長(二)」系列—— 「控告者與中保」這個題目。

請大家翻到撒迦利亞書。爲什麼我們要看撒迦利亞書呢?因爲我們在過去多個節目中探討了一系列有關基督徒成長的題目,我們將要結束這個系列。最近我們談到試探的問題。當我們談論試探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探討撒但論……你知道我一直給你們一些有關撒但論的實際教導嗎?你們也許察覺不到,但我一直這樣做,我們也談到試探。

我意識到我們在某程度上受到一些常見的誤解所影響。當人們想起魔鬼,他們會想到他是試探者,但聖經通常不是這樣論到魔鬼的。聖經說魔鬼的主要工作其實不是試探人。因此,當我們談到魔鬼,這不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問題。

撒但的主要工作是控告人。你可能聽過「撒但」這個詞字面上的意思是檢察官,或控方律師。這是「撒但」一詞的意思。事實上,當我們讀撒迦利亞書第3章這一段經文,你發現也許有些譯本把撒但譯作「檢察官」而不是「撒但」(儘管我認爲這個翻譯是錯的)。撒但的主要工作是控告人。讓我讀出撒迦利亞書3章1至7節。

1.天使(原文是他)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

2.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

3.約書亞穿着污穢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

4.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

5.我說:要將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耶和華的使者在旁邊站立。

6.耶和華的使者告誡約書亞說:

7.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若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也要使你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

這是神的話語。

我曾經說過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祂是我們的辯護律師。撒但要控告我們,這是黑暗勢力所帶來最大的問題,控告比試探更甚。

在剛纔所讀的經文中,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是神,祂是審判者。大祭司站在一面,撒但站在另一面,他是那檢察官。大祭司約書亞是人的代表。大祭司就是替我們辯護的人。因此,當你看到約書亞穿着污穢的衣服站在那裏,你預期看到的是你自己。那就是你,那就是你的替代者,是你的替身。

在這裏,大祭司約書亞穿着污穢的衣服。這意味着那時先知撒迦利亞要表明一個事實,就是以色列人不蒙神接納。我們不知道以色列人犯了什麼罪,可能是因爲他們一直未能重建聖殿,可能是他們拜偶像,也可能是他們開始與異教徒通婚。當然,他們違背了神的律法。我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重點是,他們由於犯罪而在神面前穿着污穢的衣服。

這裏要指出公義的問題。我不知道當你想到「義」這個詞的時候會想到什麼。但是根據聖經「義」這個詞與關係有關。這是一個描述關係的用詞。「義」是指與某人有良好的關係。「義」意味着得蒙接納。

污穢的衣服這個概念是要表明每個人都因爲不知道自己是否蒙接納而感到極度不安。最重要的是,污穢的衣服是個很重要的概念。讓我告訴大家一個多年來我不斷髮的噩夢。每次當我把這事告知一羣人,至少有一半的人說:「啊,天哪!你也發這樣的夢嗎?」我夢見自己在一個宴會中不僅衣衫不整,而且未穿好衣服。你曾經發過這樣的夢嗎?換句話說,你突然發現自己沒有穿襯衫,或者沒有穿褲子,或者情況更嚴重。

突然之間你意識到:「我無法脫離這處境。」通常在夢中我身處一間後室,除了穿過人羣之外,便沒有其他出路了,因此我必須穿過人羣。於是我只好穿過人羣。我發現很多人也發過同樣的噩夢。這表明人們在心理上極其需要被接納,也顯示人們因爲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接納而深感缺乏安全感。人遇到最尷尬的經歷莫過於衣衫不整,被眾人投以非難的眼光。

我太太曾經發過一個截然不同的夢,那個夢也顯明人需要被接納,人需要義。我太太夢見有人打電話給她,說:「親愛的克里斯蒂小姐,我們發現你在大學修讀社會學課程時沒有提交論文,這表示你未完成課程,因此我們要撤銷你的學士學位。因爲這個緣故,大學研究院也撤銷你的碩士學位。因爲這個緣故,你的丈夫要跟你離婚,因爲你嫁給他時欺騙他,使他以爲與他結婚的人擁有碩士學位。因爲這個緣故,你所有的孩子都被帶走。你是一個騙子。」

事實上,我們都發過各種類似的夢。你在夢中被人揭發。你聽過有一本書是關於騙子綜合症的嗎?我們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不是自己所聲稱的那樣。」有些人是金融家,他們說:「我知道自己擁有大學學位,以什麼方法賺錢,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些人是醫學博士,他們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知道自己擁有大學學位,也通過了實習期,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些人也有類似的感受。我們極其需要義。我們感到不被接納。

有一次我看雜誌時看到兩頁護膚品廣告。廣告中有一位年約四十歲的女士的照片,上面寫着:想象一下你的皮膚明顯光滑了,而且更柔軟。想象一下你的臉少了皺紋。這面霜可以幫到你。只要每天塗抹一點就可以讓你看來更年輕。我看到這些描述,幾乎也想買一瓶給自己。這些廣告利用人希望被接納的需要。人們不希望別人看着他們說:「你有這麼多皺紋。」這些廣告就是利用這種感覺。

聖經提到一個好像法庭的場景,這個場景不只是舊約提及過。在這裏神是審判者,你穿着污穢的衣服,撒但晝夜在神的寶座前控告你。這個場景不僅撒迦利亞書有記載,新約啟示錄12章10節也提到同樣的事。經文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爲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

這裏有一個法庭。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不用知道當中太多細節,但是我們知道這裏有一個法庭。你買那個牌子的面霜,因爲那廣告暗示你不被接納。我們發那些噩夢,因爲我們害怕不被接納。儘管人們走來對你說:「你很棒。你真的很棒。」這實在很美好,你緊緊抓着這句話,把它當作救生艇一樣。可是你心裏十分疑惑,說:「但我生命中有其他人似乎不接受我,怎麼辦呢?我到底是誰呢?我其實是怎樣的呢?我被別人接納嗎?」

我們對此深感不安,因爲那裏有審判,那裏有一個法庭,有控告者,有公正的法庭,我們在那裏被控告。我們知道這一點。我們的良心受到撒但的控訴,好像一個無線電發射器在接收無線電波一樣。很多人會說:「嘿,別胡扯了!」有些人心裏可能這麼說:「你看,我既住在大城市,又生活在現代。你看來也受過初中教育吧,你說有魔鬼存在嗎?這些關於魔鬼的言論是什麼回事?我不相信那些法庭、審判之說。」我認爲你相信這事。我相信你甚至不用查看聖經,而是從自己的經驗也知道這一點。

當一個人快要離世的時候,他從前所犯的罪和失敗經歷都會活現在眼前,你認爲這種情況爲什麼會出現呢?就算是自高自大的人快要離世時都有這種感覺(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還沒有這種經歷。)我作爲牧者常常陪伴臨終的人一同經歷人生最後的日子,我感到榮幸,同時也感到這是令人害怕的責任……這些人當中有些是信徒,有些是未信者,也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否信徒。但隨着時間過去,人們總會因後悔而飽受折磨,說:「我從前沒有過良善正直的生活。」

你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幹擾從那個法庭進入你良心的無線電波。你可以利用很多方法,你可以去夜總會消遣,你可以不斷閱讀或者去音樂會。在大城市有很多事情可以干擾那些頻率,但是當你知道自己快要離世,那時你便無法再作出干擾,那控訴進入你的良心。人們都知道這一點。

十八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塞繆爾‧約翰遜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在英格蘭斯塔福德郡擁有一個賣菜的攤子。某個星期六他父親吩咐他到菜攤,負責站在那裏收錢。他說:「好的」,卻從沒有到菜攤去。由於他沒有到菜攤那裏去,於是他們損失了一些金錢,也損失了一些蔬菜。

塞繆爾‧約翰遜一直感到很內疚,總是無法釋懷。多年後,他父親離世也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日子,他仍然無法除去他所謂「隱藏在心中的不滿」。有一天,他走到他父親的菜攤從前所在之處,那裏已經荒廢多年,菜攤也已經不在了。那天下着傾盆大雨,他走到那裏,冒着雨在那裏站了兩小時,嘗試藉此除掉內疚感和隱藏在心中的不滿。但這並不湊效。

你說你不相信有魔鬼存在,但讓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們的罪疚感不僅無法磨滅,而且歷久常新。爲什麼?因爲我們的罪疚感不只是一個回憶。有人不斷向我們重提這事。我們不但記起這份罪疚感,而且實際上有人一次又一次提出來。因此,這份罪疚感不但無法磨滅,而且你隨時都想起來。

我們隨時都想起這份罪疚感。爲什麼?因爲我們內心深處都知道自己應當要完全,有人不斷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們不僅記起有人在多年前告訴我們應當要完全,而且有人不斷告訴我們。人人都要站在審判臺前。人人都要面對公義的審判。每個人都違反了標準,而且我們都知道,我們都衣衫不整的站在那裏。這就是經文要教導我們的道理。

我們看到控告和強烈的指責往往在某些時刻出現,在一些情況下我們甚至看到自我憎恨。尤其是控告,它會在某些特定的時刻出現。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你的良心會受到撒但的控訴。

當你遇上麻煩,當你面對問題,當有不幸的事情發生,當你失業,當你遭遇困難,當你本來快要結婚卻分手收場,當你生病,你的良心會受到控訴。這帶給我們什麼信息?你聽到這樣的話:「神要懲罰你……,你是罪有應得的。」說神懲罰你是一回事,這隻會令你感到忿怒,但意識到自己是罪有應得的卻是另一回事,這要了你的命。

其次,當你努力要傳揚基督的時候,你的良心會受到控訴。當基督徒想要向人傳揚基督,當你想開口述說基督,你想向家人、朋友傳揚基督,控告的聲音便立即出現,說:「如果他們知道你的真面目,他們就不會聽了。你根本無權述說基督的名。你閉嘴吧。你這個壞榜樣。」

此外,當你禱告的時候,你的良心會受到控訴。你也許真的很想坐下來禱告。你真的很想把一切事情擺在神面前,但開始有聲音發出,那是撒但對你的控訴,說:「爲什麼神要聽你的禱告呢?」你敞開你的心,要向神陳明一些你想在生命中實現的事情,那個控告者突然來到,說:「你知道爲什麼神沒有應允你的禱告嗎?你不配得神應允你的禱告。你根本不配得。神向你發怒,這是罪有應得的。爲什麼神要聽你的禱告呢?」

此外,當你看到自己的弱點和心中邪惡的思想,當你跌倒或者遭遇失敗的時候,撒但控訴的聲音便出現,說:「你自稱是基督徒,看看你自己的所作所爲吧。」當你感到自己很冷酷或者不守規矩時,你坐下來思想,你很想愛神,控訴的聲音便出現。舉例說,你有沒有注意到,有時會眾在守主餐的時候最難集中注意力?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努力要去親近神的時候,你可以想到最壞、最褻瀆神的思想就在這個時候出現?

另一方面,當你無法勝過生命中一直纏繞着你的罪,控訴的聲音便出現。也許你的配偶已經再三提醒你,你仍然犯這些罪,現在你知道你的配偶甚至不會再與你談論這個問題,因爲他覺得沒有任何盼望。你知道自己還不斷犯其他的罪,你嘗試去禱告,你嘗試找其他人談這事,撒但控訴的聲音便出現,說:「你看,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你就不會一直這樣做了。」

又或者當你發現有涉及暴力和色情的可恥思想或者其他怪異思想不斷在你腦海中繪影繪聲地出現,控訴的聲音便出現。你有沒有注意到呢?正如我剛纔所說,這種情況在守主餐的時候會出現,對我來說尤其是這樣。我還記得我在大學宿舍房間裏那些張貼在牆上的色情照片,卻不記得我上個主日的講道信息。有人走來對我說:「啊,你上個主日的講道信息十分精彩。」我回答說:「哪一篇信息呢?題目是什麼呢?我不記得了。」

那個人說:「那篇信息改變了我的生命。」

我說:「太好了。我卻已經記不起那篇信息說什麼了。」然而,我仍然記得我在大學宿舍裏那些張貼在牆上的色情照片。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許會發現這些控告不是在某特定時候出現的,而是不斷出現,時刻出現。輔導員會對你說:「這是自卑的表現。」你知道這是真的,但是這麼說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這個判斷對你也沒有幫助,因爲自卑只是意味着你看不到自己有多好,需要別人提醒你而已。

我很久以前已經知道,要讓那些自卑的人感覺更糟,甚至想要自尋短見,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那些自卑的人他們是多麼了不起。舉例說,我記得當初我開始主持安息禮拜,當我主持了幾個安息禮拜之後,有幾位很有智慧的長者摟着我,說:「小子,聽着,不要再不斷說那位死者有多好了。請不要這麼說,因爲我們都知道他不是那麼好的,你在安息禮拜中這麼說只會使我們感覺更糟。」

即使你在安息禮拜之前這麼說也會使我們感覺更糟。如果你只是對自己說:「你太好了。你很棒。難道你不知道你是多麼漂亮嗎?」而你覺得自己其實很醜,這真的會讓你感覺更好嗎?不會。屬靈生命的問題比這複雜得多,只有當你明白指控和定罪在神學和屬靈上的意義,才能夠真正解決世界所謂自卑的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於良心沒有產生預期的果效。良心是神設計出來讓人謹記和思想神的律法的。問題是良心在罪的影響下被扭曲了。英國基督教作家及佈道家約翰‧班揚(John Bunyan)寫了一本書名叫《聖戰》(Holy War),他也寫了著名的寓言小說《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聖戰》也是一本寓言小說。書中有一個城市名叫「人的靈」(Mansoul),城牆上有一個看守人。看守人就是良心。當然,看守人的工作就是當城市面臨危難時發出呼喊。可是,撒但毒害那個看守人,看守人沒有死去,卻瘋了。當城市面臨危難時,他沉默無聲,但是當一切都穩妥時,他卻放聲尖叫。

同樣地,良心沒有被罪殺掉,卻被罪毒害了。良心無法在各方面產生預期的果效。在某些情況下,良心應該說:「不要這樣做」,你卻使良心變得麻木,不然就是社會把你的良心埋沒了,或者你的朋友把你的良心埋沒了。但是良心在其他領域中卻存在錯誤的標準。

舉例說,也許你的母親曾經對你說:「千萬不要發怒。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表達不滿。你千萬不要這樣做。」也許你的母親說:「女人千萬不要告訴丈夫她不喜歡什麼。千萬不要這樣做。」這些想法也許根深蒂固。現在你結了婚,你有這樣的感覺:「我無法做到。」這是一個錯誤的標準。良心沒有產生預期的果效。

良心失常了。良心也許變得過於麻木,又或者變得過於敏感。良心時刻接收到的只有撒但的控訴,這樣,撒但動一動指頭就能夠把你歪曲。良心仍然以行爲作爲基礎。我們的始祖亞當和夏娃被造的時候被安置在伊甸園裏,神說只要他們順服便永遠活下去。我們仍然知道這是真的,我們仍然感覺得到,我們仍然知道我們應當順服。控訴者把神的話歪曲了,把它變成一把刀,插在我們心裏,直到我們尖叫起來。因爲我們的良心知道我們要順服,那位控訴者也知道這一點。

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就在這段經文裏。請翻到撒迦利亞書第3章。經文說:「天使(原文是他)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約書亞穿着污穢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

你有否留意到有一點很奇怪?第1節告訴我們,那裏有約書亞、有撒但,還有耶和華的使者。然後,下一節說耶和華在說話。接着,下一節說耶和華的使者在說話。這是什麼回事呢?我們從聖經知道,舊約中所說耶和華的使者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天使如加百列或者米迦勒而已,耶和華的使者說話就是耶和華神在說話。耶和華的使者是未成爲肉身的耶穌基督。耶和華的使者說話就是耶和華神在說話,然而祂談論有關神的事。祂是三位一體真神中的第二個位格。

經文說這裏不僅有神、有穿着污穢衣服的你、有那位控告者,而且還有一位爲我們辯護的中保。在這裏我們有主的使者、有耶穌基督這位真正的大祭司。耶穌對撒但說:「撒但,這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首先,耶穌對撒但說:「撒但,你無法繼續控告這個人和定他的罪,因爲這個人已經從火中被救出來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你看,一根柴在火中的時候會繼續燃燒。如果你把這根柴從火中抽出來,它會燃燒一段時間,自己卻無法繼續一直燃燒下去。這根柴必會熄滅。當這根柴熄滅了,它仍然是燒焦的,仍然是污穢的,但是火已經熄滅了。這時候,耶穌要說的是:「我已經把這個人從罪惡的火中拯救出來了。他不再被定罪,也不再有罪疚。可是,污穢仍然存在。」

火已經熄滅了,這根柴還是污穢的。當你摸這根柴的時候,你仍然感到它滿是污垢的,但事實上火已經熄滅了。這表示一個人不再有罪疚,也不再被定罪,但是罪仍然存在。在你成爲基督徒之前,你曾否生氣呢?你曾否亂扔東西呢?你曾否罵你的朋友呢?在你成爲基督徒之前,這些罪不僅充滿污穢,而且充滿罪疚。這些罪不僅使你的生命變得一塌糊塗,而且使你被神定罪。你成爲基督徒之後不再被定罪,但是污穢仍然存在。

控告者撒但很想來對你說:「你看,你還是生氣。因此,神與你斷絕了,不與你相交。你不蒙神接納。」但是你必須明白耶穌所說的話:「是的,你心中還有罪,但是它不能再使你被定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

不僅如此,耶和華說:「要給他穿上袍子。脫去他污穢的衣服,要給他穿上新的衣服。」這給我們顯明因信稱義的教義不只是指罪得赦免而已。你明白嗎?當我們說:「當你相信耶穌你便得救了。你相信耶穌的那一刻你便得救了。」這不只是意味着你得蒙赦免。更重要的是,這意味着不僅你的罪歸到耶穌身上,而且耶穌的義也歸到你身上。

我給大家舉一個既簡單又貼切的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死囚,省長給你特赦,你獲釋得到自由了。那是很美妙的事。這好像罪得赦免一樣。但是神所做的不僅此而已。神不僅赦免你,而且祂還把耶穌基督的義歸給你。神給你穿上完美的袍子。祂讓你在祂眼中看爲美好的。祂使你在法律上成爲聖潔,這樣當神看着你的時候,祂看到的是耶穌基督的義,並以此對待你。

我們說耶穌是中保,是你的辯護律師,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好的辯護律師不會轉身對法官說:「法官大人,這是凱勒牧師。是的,他是個壞蛋。是的,你當場抓住他。是的,他理應受到詛咒。但是請放他一馬吧。始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請給他一次機會吧,好嗎?」

多年來,我一直都是這樣想。當我聽到人說耶穌是我的中保、是大祭司,祂站在施恩的寶座前,我認爲這就是耶穌所說的話。我認爲當我每天犯了錯,耶穌會對神說:「啊,天父,來吧,再給他一次機會。饒恕他吧。」我擔心的是,耶穌能夠堅持多久。天父能夠堅持多久說:「好吧,再給他一次機會」?

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直到我開始意識到耶穌是中保。祂是我的辯護律師。辯護律師不只是向法官求情。辯護律師會提出證據辯護。情況是這樣的:耶穌站在天父面前,說:「天父,禰的律法要求人要還清罪債,罪的工價就是死。這是絕對正確的。這裏就是要償還的罪債。禰看看我所流的血,以及我所成就的事。我已經還清罪債了,要求兩次付上罪債是絕對不公平的。我已經替他們死了,你不可以再要求他們還債。天父啊,我不是爲這個人求憐憫,我要求的是公義。」

你看,這是絕對正確的。現在你是否明白到耶穌基督在神的寶座前對神說:「因我所成就的一切,禰必須給這個人穿上潔淨的衣服。禰必須讓這個人在禰眼前得蒙接納。天父啊,我不是爲這些人求憐憫,我要求的是公義。」這案子是絕對正確的。實在穩操勝算。這是什麼意思?你要這樣對付控告者。你必須明白救恩的基礎。你得救是藉着神的恩典,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

因此,你看到天使說:「耶和華揀選了耶路撒冷。」在申命記第7章,神對以色列說了令人驚訝的話。神說:「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只因耶和華愛你們。」你明白這句話是多麼奇怪嗎?神說:「我愛你,因爲我愛你。」神要說的是:「我愛你是出於白白的恩典。」

你如何對付這個控告者呢?讓我來說明。請聽兩段引述。首先,每當你祈禱的時候,撒但便來控訴你。每當你遭遇失敗,撒但便來控訴你。每當有壞事發生,你覺得自己受懲罰時,撒但便來控訴你。每當你良心受責,撒但便來控訴你。我們必須看自己所犯一切的罪都歸到基督的帳上。我們所犯一切的罪都在基督裏得赦免。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他爲我們的過犯受害,爲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英國傳道者托馬斯‧布魯克斯(Thomas Brooks)說:「我們知道妻子所欠的一切債務在法律上都歸入丈夫的帳上。妻子對人們說:「如果我欠你什麼東西,請你去找我的丈夫吧。」因此,信徒也可以對神的律法和公義這麼說:「如果我欠你什麼東西,請你去找我的主基督,祂已經爲我承擔一切了。」我絕不可以因擔心這些債務而感到沮喪,基督已竭盡所有去付清一切罪債了。」

托馬斯‧布魯克斯說:「你要認真考慮一點,你因自己的罪而感到沮喪,這本身也是罪,你必須爲此悔改。」你明白嗎?那控告者對你說:「這是不好的,這是不好的,這是污穢的。」有時候,對付控告者的唯一方法就是悔改。根據個人的經驗,我發現悔改是對付控告者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因控告者對你所說的事而悔改。我不是說如果控告者對你說出事實真相,你也不應該悔改(稍後我會簡略地解釋這一點)。我的意思是,這是控告者能夠掐住你的喉嚨把你緊緊抓住的主要原因……。你明白托馬斯‧布魯克斯要說什麼嗎?你因自己的罪而感到沮喪,你要爲此悔改。你以爲你的罪大到一個地步無法得到神的憐憫,你要爲此悔改。

「他們因自己的罪而感到沮喪,因此他們不住禱告祈求,流淚嘆息……這都是由於他們拒絕神的愛所帶來的豐盛、自由、完全及永恆;由於他們拒絕主耶穌基督受苦受害所帶來的大能、榮耀、充足和果效;由於他們拒絕耶穌基督的義所帶來的價值、榮耀、豐盛、偉大和完備;也由於他們拒絕耶穌基督與寶貴的靈魂之間所存在那真實、親密、屬靈、榮耀和不可分割的合一關係。」

神賜給信徒一個新心,不是要它因沮喪而四分五裂。你必須說:「我要悔改,因爲我不肯去看這份榮耀,不肯接受一個事實,就是耶穌基督是我的義,祂是我的中保,祂已經給我穿上新的衣服。我拒絕去看這一切。我看不到耶穌的義是永恆的。」這樣的罪才把你殺掉,別的罪都無法做到。因爲只有這樣的罪纔可以給控告者立足之地。

總而言之,耶穌是我們的中保,祂把自己的義歸給我們,如果你把這教義應用出來,對你會產生什麼影響呢?首先,罪疚將會除去。我剛纔提到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的故事,我知道有些人像他一樣充滿內疚,仍冒着雨站在菜灘那裏;又好像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中的馬克白夫人一樣,努力要洗淨手上可惡的污點。這些罪疚是無法除去的。當你聽到控告者向你說話……對付他的唯一方法不是使用舊有的方法。舊有的方法是避開他,說:「我不想聽這些控訴。」

新的方法是面對那個控告者。你明白嗎?你走到他面前對他說:「聽着,事實比你所說的更差,我甚至可以提出比你更有力的證據。但是即使這個星期我沒有犯過你所說的罪,甚至即使這一年我沒有犯過你所說的罪,即使我沒有犯過你所說的罪,這也不足以叫我蒙主耶穌接納。我在耶穌裏已經得蒙接納。耶穌給我生命的價值。祂是我的尊榮。」你走到控告者面前,說:「即使我沒有犯過你所說的罪,這也不會使我蒙接納。耶穌給我生命的價值。」你明白嗎?這把罪疚除去。

其次,耶穌是我們的中保,這能夠幫助你不再灰心沮喪。當你無法達到重要的目標,當你遭遇失敗,當你的理想無法實現,如果你起初感到十分灰心沮喪,你只要出去跑步或者找別人傾訴,或者這只是維持一段時間,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如果你讓自己繼續情緒低落,繼續消沉下去,結果你會很沮喪,因爲你的目標已經成爲了你真正依靠的東西,你透過這東西使自己被接納。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渴望成功其實是渴望自己在生命佔據一個唯有耶穌基督纔可以滿足我們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渴望成功其實是渴望成爲自己的救主,但唯有耶穌基督纔是我們的救主。當你因無法達到目標而感到沮喪,以致你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情緒低落,這意味着你依靠別的東西成爲你的義……你必須扭轉這個局面。當你因無法達到重要目標而感到沮喪,有三件事情會發生。

首先,你可以說:「我要從新開始。我要努力出去尋找更好的事業。我要出去尋找更好的配偶。我要從新開始。我要活得更好。」此外,你可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變得憤世嫉俗,說:「我不會再對任何東西有指望了。」你可以做的第三件事就是說:「我作爲一個基督徒可以看出自己十分沮喪,因爲這些東西對我來說變得太重要了。」

如果教會裏的人都學會如何對付那個控告者,這意味着罪疚已經除去了,他們可以不再沮喪。當然,每個人都會有失望的時候,但是如果你因爲失望而感到沮喪,這是因爲那些東西已經成爲了你的義。如果你找到一羣這樣的人,如果教會裏大多數人都真正身體力行所傳的福音,對付控告者的指控,你知道情況將會是怎樣的呢?

首先,敬拜變得充滿榮耀,因爲我們十分渴望去到神面前。我們渴望到神那裏去。「我們坦然無懼的來到永恆的寶座前,在基督裏得着冠冕。」我們並不懼怕,也不羞愧。我們進到神面前。我還要告訴你們另一件事。這樣的人充滿幽默感。他們不會狂妄自大。他們不怕取笑自己,也不怕別人的批評。他們甚至知道自己能夠成爲基督徒是一個笑話。他們意識到像他這樣的人都能夠成爲基督徒其實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真的是基督徒。

這些信徒富幽默感,整個敬拜都有聖靈充滿,最重要的是,那裏有合一的關係,因爲我們終於可以放下防衛,終於可以不用擔心自己看起來如何。我們終於可以這樣說:「我得蒙接納。」你不需要擔心面上的皺紋。你不需要擔心那些污穢的衣服。你不需要擔心有學院職員打電話給你,說:「我們發現你還未通過考試。」這一切你都不需要再擔心。你變得脆弱,同時也敞開心懷。

當我們真正開始理解福音,我們便成爲一家不斷成長的教會……在某種意義上說,教會本身會自然成長。我們不需要宣傳。我們不需要安排人去接受培訓。相反,神的美善充滿這裏,人們隨即會問:「發生了什麼事?」正如哥林多前書第14章所說:「他心裏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我們就是這樣對付那個控告者。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今天我們可以來到禰面前,知道禰因耶穌所成就的一切而接納我們。求禰幫助我們不單在理智上認識這真理,求禰也幫助我們明白到我們所經歷的沮喪、羞怯和自我意識,以及在人際關係上所遇到的困難,是因爲我們仍未接受福音,在我們的日常生命中應用出來。求禰幫助我們對付那控告者。天父啊,求禰幫助我們明白,我們在你眼前已經穿上了耶穌基督的義。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