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故事 带领者手册》请在本次故事文字后查阅
【简介】及【带领者须知】请在故事1或2 中查阅
(马太福音12:9-15,马可福音3:1-7,路加福音6:6-11)
又一个安息日到了。主耶稣和往常一样来到会堂。他在那里听道,也讲道。法利赛人也去那里。他们认真地听主耶稣讲话:不是为了从他那里学东西,而是听他有没有说错。
会堂里有一个手枯干的人。可怜的人啊,因为他不能工作,所以不能挣钱养活自己,不得不让别人来照顾他。那真是太可怜了!
救主满怀同情地看着他。法利赛人也看见了他,他们觉得等待已久的机会来到了。
所以,他们来到主耶稣面前,问:“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这是多么愚蠢的问题啊!
“如果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他说,“安息日那天掉进坑里,他就因为那天是安息日而任凭羊死去吗?不,没有人会那么残忍。而且,一只羊对他来说是很贵重的。毫无疑问,他会把羊抓住拉上来。哦,那只不过是一个动物。而现在,我们就任由一个不幸的人处于愁苦之中吗?难道我们帮助他是被禁止的吗?那还称得上是爱吗?你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立安息日吗?在安息日行善还是作恶,救人还是害人,哪样是可以的呢?”
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就又沉默不语。因为他们永远也不愿赞同主耶稣的话!主从他们骄傲冷漠的脸上看得出来,他们不会承认自己的罪的。这使他感到既愤怒又忧伤。他愤怒,是因为他们不肯相信他是上帝差派来的;他忧伤,是因为他知道他们必会灭亡。他们硬着心与他作对,因此他们必不会得救。
但他要让他们明白他是救主,也是安息日的主。他转身来到那个不幸的人面前。
“起来,”他友善地说,“站在当中。”那个人就站到中间去,现在所有人都能看见他了,救主指着他那只枯干的手,说:“伸出手来!”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不安的表情。法利赛人屏住呼吸。他的手真的会得医治吗?
是的,他的手真的得医治了!那人伸出手,手指慢慢松动,握拳,然后又松开。他的手复原了,和另一只手完全一样了。是的,是耶稣行了这个神迹!并且是在安息日行的!因为安息日是自由的日子,而他是安息日的主。他是救主,拯救人脱离苦难,给人带来平安、自由和安息。法利赛人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们气哼哼地离开会堂,出去商议怎样才能除掉耶稣。他们甚至和他们的仇敌,也同样憎恨主耶稣的希律王的跟随者们,勾结起来,就是为了除掉耶稣。
主耶稣就离开了那里,一大群人跟着他,因为他医治了他们的疾病,解除了他们的痛苦。但他嘱咐他们不要再谈论此事,因为他不希望人们只是看到他能行神迹才跟随他。他施行那些神迹,只是为了显明他自己是救主。
这才是他的救赎计划。因此,他们不仅可以脱离身体的病痛,而且还可以脱离罪和诅咒。那么,他们也就能得到永远的安息。
《圣经故事 带领者手册》
敬请尊重版权
287 安息日治病
(马太福音12:9-15;马可福音3:1-7;路加福音6:6-11)
备课:请读经文听故事,理解手册粗体字,按以下规范彩排。讲授:请按以下规范用心带领,约60分钟。
规范:请按学员情况,如青少年或成人,用合宜的语气语调,逐字逐句说出【带领者引导说】后面的文字。
一 开始祷告、聆听故事(10分钟)
1.带领者开始祷告,引导学员带着敬虔的心开始学习,且带着问题听故事,更有效地明白故事的启示
【带领者引导说】圣经里的故事是来自天父的启示。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仔细聆听故事:
(1)神是怎样的神?(2)人是怎样的状况?(3)神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2.播放《圣经里的故事》音频:可以建议学员闭上眼睛听,专心进入圣经故事的时空
二 理解故事、认识福音(15分钟)
1.带领者简要回顾之前的故事,然后简述当天的故事:请根据以下文字生动地讲述,并按照括号里的要点提问,让学员参与回答,形成积极的互动,熟悉故事情节
【带领者引导说】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今天的故事,并积极地回答问题:
又一个安息日,耶稣来到会堂,法利赛人为了抓住耶稣的把柄,也去了那里。会堂里有一个手枯干的人。法利赛人就问耶稣,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他们就不回答。耶稣感到既愤怒又忧伤,因为他们(不肯相信)他是神差来的,并且硬着心与他作对,必会(灭亡)。耶稣要让他们明白他是救主,也是安息日的主。于是他吩咐那人站在当中,并伸出手来。那人一伸手,手就(复原了)!耶稣在安息日行了这个神迹,表明安息日是得自由的日子,他是(安息日的主)。他也是救主,拯救人脱离苦难,给人带来平安、自由和安息。法利赛人却恼羞成怒,便出去,甚至和他们的仇敌希律一党的人一同商议怎样才能(除掉)耶稣。耶稣就离开那里。有很多人跟着他,因他医治了他们,但他嘱咐他们不要谈论这些,不要因神迹而跟随他,因为他施行那些神迹,只是为了显明他自己是(救主)。
2.带领者引导学员分享以下问题:一个问题分享一轮,可先不纠正学员的回答,等待下面一起揭晓答案
【带领者引导说】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
(1)神是怎样的神?(2)人当时的状况是怎样的?(3)你从中有看到或联想到基督的样式或预表吗?
3.带领者一面朗读一面解释【故事中的福音】
【带领者引导说】现在我们来揭晓答案,从四个方面:【神】【人】【基督】【回应】来总结故事中的福音。
请听“287 安息日治病”【故事中的福音】:
【神】神是怜悯的、大能的、公义的,他是安息日的主,也是救主,他怜悯、医治人的身体,更要拯救他们的灵魂,与他作对的人必会灭亡。就如:耶稣在安息日怜悯、医治手枯干的人,藉着神迹显明他是安息日的主,也是救主,法利赛人若继续与他作对,就必灭亡。
【人】人若只在行为上遵守规条,自以为义,却不从心里爱神和怜悯人,且硬着心抵挡救主,就必灭亡。就如:法利赛人只在行为上遵守安息日的规条,心却远离神,也不怜悯那个手枯干的人,并以此试探耶稣,要抓住他的把柄,使主感到愤怒和忧伤,他们硬着心抵挡主,就必灭亡。
【基督】感谢主耶稣,他从不将律法当作规条去遵守,而是从心里爱慕天父,听从圣灵带领去遵行神的律法,怜悯他的百姓,且甘心替他们死在十字架上,使谦卑信靠他的人得着拯救,且得着平安、自由和安息。
【回应】所以,我们当感恩主的拯救,悔改自以为义的罪,不再将律法视为一系列的规条,而是爱慕主,按着主怜悯人的心意,跟随圣灵带领去遵行律法,去行主所喜悦的事。
三 应用故事、福音中的回应(20分钟)
1.带领大家回应故事中的福音信息,分享真实的生命故事:
【带领者引导说】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故事中的福音】,如何将其落实到我们个人的生命中呢?
我们看到故事里:法利赛人只在行为上遵守安息日的规条,却不爱神,也不怜悯那个手枯干的人,并以此试探耶稣,使主感到愤怒和忧伤。你自己是否曾把律法当作规条去遵守,却没有爱主和怜悯人的心?其后果是怎样的呢?如:你认为主日只能敬拜主,就不理会身边肢体或家人的需要,还以为这就是敬虔;你经常给长辈买东西,自以为很孝敬,但心里却不亲近他们等。
请结合今天【故事中的福音】给到你的启示和帮助,坦诚具体地分享你真实的生命故事。
2.大家分享结束后,带领者回应大家的分享 总结如下:
【带领者引导说】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知道了:我们有时和法利赛人一样,把主的律法看作一系列的规条,行为上都遵守了,但内心却没有对主的爱和对人的怜悯,如此就落入自以为义的陷阱中,无法与主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恩主耶稣,他正是为我们这些自以为义、心里却没有爱和怜悯的罪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并且,他从不将律法当作规条去遵守,而是从心里爱慕天父,听从圣灵带领去遵行神的律法,怜悯他的百姓,且甘心替他们死在十字架上,使谦卑信靠他的人得着拯救,且得着平安、自由和安息。 所以,我们当感恩主的拯救,悔改自以为义的罪,不再将律法视为一系列的规条,而是爱慕主,按着主怜悯人的心意,跟随圣灵带领去遵行律法,去行主所喜悦的事。
四 相关经文、重申信息(5分钟)
1.带领者朗读,或学员一起朗读圣经中的相关经文,且稍作解释,以重申并支持本次的信息
【带领者引导说】
今天所分享的福音,神在圣经的其他地方也启示了相关的重要信息。
让我们一起带着敬畏的心朗读或背诵以下经文。愿神的话向你的心说话!
【可12:33】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他,又爱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
五 结束祷告、操练信靠(10分钟)
1.带领学员轮流祷告:为使每一位学员学习操练合宜的祷告,建议从学员中理解力比较成熟的开始,或按年龄由大到小为次序来祷告,这样后面的可以学习效法前面的祷告;请重读祷告范例中括号中的内容
【带领者引导说】
最后,我们当来祷告,鼓励大家能将今天所学到的【故事中的福音】,包括对主对带领老师的感恩,对自己的属灵状态的反思,以及对自己具体的罪的悔改,放在祷告中,使我们的心转向主!
这里给大家一个祷告范例,请注意听: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借着(某某)老师使我更明白主耶稣的救恩,感恩主担当、赦免我(自以为孝敬长辈,心里却不亲近他们)的罪,愿主圣灵带领我的心更爱主爱人,听从圣灵去遵行律法,行主所喜悦的事。”
好,现在我们来轮流祷告,从……开始,请大家专心聆听
愿天父喜悦你们每一位真诚具体的祷告!
2.带领者作结束祷告:总结信息,祝福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