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非哈的女兒,名叫瑪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她們前來,站在會幕門口,在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眾首領與全會眾面前,說:“我們的父親死在曠野……爲什麼因我們的父親沒有兒子,就把他的名從他族中除掉呢?求你們在我們父親的弟兄中分給我們產業。”
這是在以色列人快要進入應許之地時發生的事。他們已經在曠野生活了40年,現在,旅程就要結束了。正如我們在前面的經文中所讀到的,每個人都依照所屬的支派和家族繼承了自己的產業。這些以色列的兒子們將從上帝自己手中接受他們的產業,每個人都可以說:“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篇16:6) 這是兒子們的前景。但女兒們能做什麼呢?如果有未嫁的女兒,她們就不能繼承一份產業嗎?這對西羅非哈的女兒們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她們的父親死在曠野,他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結果,這位已故父親的名字不能繼續存留,因爲他沒有後裔,而產業是隻能傳給兒子,不能傳給女兒的。
應許之地已經在兒子們中間劃分,西羅非哈的女兒們不得不被排除在外。她們像孤兒一樣單獨站在一邊,沒有希望在應許之地分得一份產業。其他人都有分於產業,但她們卻沒有。她們沒有權利,她們被忽視,因爲土地只是分給兒子們的。對於這五個女兒來說,這情形變成她們心中極大的負擔,以至於她們覺得必須做一點什麼來改變現狀。土地已經被分給了兒子們,儘管如此,她們還是來到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面前,要求在迦南美地上分得一份產業。
是什麼促使這些女兒們如此堅決地尋求在應許之地得到一份產業呢?她們不辭辛苦,難道只是爲了一小片土地?不,那不是她們的動機。她們所看見的決不僅僅是一小片土地,她們有一個神聖的意願,她們的目標是從上帝那裏接受到一份產業。這將是上帝眷顧的記號,比得到一個居住的地方有更多的意義。那意味着從上帝那裏得到一席之地,一個與主同在之處,這纔是她們的目標。整件事的核心表明,她們的需要是一種靈性上的需要。
想一想拿伯的葡萄園。亞哈想從拿伯手裏買下他的葡萄園,亞哈王出了高價,如果拿伯願意,亞哈可以給他一個更好的葡萄園。但是,爲什麼拿伯拒絕這個提議呢?他不能接受亞哈的條件,只是因爲這地方是他父親傳下來的產業。這土地實在是從上帝手中接收的,是上帝恩惠的記號。對拿伯而言,主的恩惠比一個國王的好葡萄園更有意義,即使這會讓他付出生命的代價。
西羅非哈的女兒們也明白這一點。她們關注的不是一塊土地,而是從天堂繼承一份產業,這就是她們爲何痛苦的原因。她們沒有說:“喔,好吧,這太糟了,但事情就是這個樣子,什麼也不能做了。如果你不是選民中的一個,你就不會得到土地。”她們沒有這樣說,因爲真實的需要甚至會超越不可能的障礙。
你是否明白這一點?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這樣的時刻,當你的需要變得如此巨大之時,甚至不可能的事也必須發生?你是否知道,憑着你自己天然的本性,你在上帝那裏是沒有繼承權的?你是否知道你已經喪失了有上帝同在的地方?你已經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罪人。如果沒有神蹟發生,你必須被排除在上帝的產業之外。你是否曾經面對這樣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