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二)」系列——「終極的殿」這個題目。
今天我們會研讀約翰福音第2章15至21節。
15.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16.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17.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着說:我爲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
18.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呢﹖
19.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20.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
21.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爲殿。
這是神的話語。
我們在這幾個節目一直探討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人們努力去明白這些難解經文。這些經文不是難以理解、難以實踐,就是難以接受,又或者好像今天要研讀的經文那樣難以領會。
今天我沒有讀出這段經文之後的記述,但是隻要我們看看緊接着的經文,我們會發現隨後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經文說:「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爲殿。」然而,隨後沒有人對耶穌作出什麼行動。在別的時候,耶穌的一些言論並不及這句話來得驚人,人們卻要殺祂。
大多數解經家認爲,人們沒有作出什麼行動,因爲這句話實在太驚人、太偉大了,以致聽眾真的無法領會。事實上,他們幾乎無法相信耶穌所說的話。經文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爲殿。」這句話有什麼與衆不同之處?爲什麼這段經文沒有像其他難解經文那樣牽動着我們的心呢?
舉例說,當我們讀到耶穌說:「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每個人聽到這句話都會說:「哇!實在令人髮指!這是什麼意思?」你馬上對這句話感到興趣。這句話很難理解,也令人無法容忍,你很想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我們也讀過耶穌所說的另一句話,耶穌說:「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你馬上會問:「那是指什麼罪?」
我們在下個節目會看另一段很有趣的話,耶穌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每個人都會問:「啊!這是什麼意思?」可是,我看不到任何人真的對今天所讀的一段經文感到興奮不已。
經文說:「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爲殿。」沒有人因聽到這句話而興奮起來。讓我來解釋原因。這不是因爲耶穌所說的話與我們今天的問題毫不相關。完全不是這樣。但我們必須作出一些轉化。我們必須解答三個問題,讓我們清楚瞭解這句引人入勝、令人驚奇的話。
我們要問殿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必須回到當時的世代看看。古時的人都知道殿是什麼。我們卻不知道。因爲他們知道殿指的是什麼,所以耶穌基督這個轟天動地的宣告立即使聽眾感到不知所措。我們要提出三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問殿是什麼意思?其次,耶穌對於這殿作了什麼宣告?第三,這宣告對我們的生命帶來什麼實際影響?如果我們認真地對待耶穌的宣告,什麼事情將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呢?我們開始逐一探討吧。
首先,殿是什麼?我們必須從這個問題開始討論,因爲殿對古時的人來說意義重大。古時的人都知道殿是什麼。我們稍後會說明,古代有不同種類的殿,人們對殿抱持不同的看法,但是他們都知道殿是什麼。今天我們卻難以理解何謂殿。爲什麼?讓我們看看殿在古時代表什麼,現今又代表什麼。
殿在古時代表什麼?殿的定義可分爲兩部分。殿是讓天與地相遇的地方,是讓永恆和現世相遇的地方,是讓超自然和自然界相遇的地方。殿是宇宙的十字路口。殿是神的居所,是進入神同在的媒介。殿是神的居所,殿也除去我們與神之間的鴻溝。讓我來詳細講解。
首先,你必須明白古時的人都知道和相信有一個終極、超然的神祕力量,就是在世界一切的奧祕背後有一股絕對的、終極的、超然的力量存在。古時的人也明白人類與這股力量之間存着鴻溝。這鴻溝必須以某些方式來跨越。
這鴻溝必須透過祭師、宗教儀式、咒語、獻祭或禱告制度等方式來填補。在某程度上說,這就是殿的意思。殿是人與終極至高者相遇的地方,是跨越彼此的鴻溝的地方。
殿在今天又代表什麼呢?殿對現代人來說有何意義呢?對現代人來說,殿通常是指那些有很多柱子的建築物,裏面有些怪異嚇人的儀式進行。舉例說,共濟會有自己的殿,很多時候有些大型教堂或猶太會堂也稱爲殿。一般現代人會說:「殿是一個有很多柱子的大型建築物,裏面有些怪異、嚇人、荒誕的儀式進行,這些儀式都是過時的欺騙手法。殿就是這個意思。」爲什麼?因爲在過去250年西方一直經歷所謂的啓蒙運動時期。啓蒙運動有一套理解現實世界的方式。
啓蒙運動思想指出,古時的人認爲有神聖、超自然、永恆的神祕力量存在,但其實那只是自然因素所產生的結果。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看透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解釋的。不管你看到什麼,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由科學、自然、生理、心理或社會因素所產生的結果。
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看透的。真的沒有什麼神祕、超自然、神聖的力量存在。一切事情發生都有其自然成因。因此,人們當然不需要聖殿。生命的意義並不在於尋找在一切背後的偉大神祕力量以及填補中間的鴻溝。人們不需要聖殿。可是,情況不斷改變。
在過去的節目中,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我想我不需要提出更多證據來證明這一點。情況不斷改變。在過去十多年,西方世界對於靈性的追求極其熱切,對宗教信仰的興趣極之濃厚。幾乎每個古老宗教和各種新宗教都蓬勃發展,追隨者的數目激增。
事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除了大部分美國的新教教會、那些引進了啓蒙運動思想的主流新教教會之外,幾乎整個西方社會對於靈性和宗教信仰的追求都不斷增長。爲什麼?因爲從前啓蒙運動的世界觀認爲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看透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透過自然、科學和經驗來解釋,但這種思想漸漸衰落。爲什麼?實際上,我也不知道。
我常常思考當中的因由,但我必須告訴你,我透過閱讀、思考和聆聽別人的看法大概推斷出兩個原因。這可以肯定啓蒙運動的世界觀正漸漸衰落。這些思想已經過時了。多年前,在我上大學的時代,每個人都以爲西方世界永遠抱持啓蒙運動的思想。不是的。這些思想漸漸衰落。爲什麼?有幾個原因。讓我來說明兩個主要原因,我稱之爲實際的原因和符合邏輯推斷的原因。
實際的原因就是:如果每件事情歸根結柢都可以看透,一切都可以透過自然因素來解釋的話,那麼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釋了,對嗎?我們所有的社會問題、所有令人痛苦的事情、戰爭、貧窮、種族歧視、暴力、犯罪等問題都有其自然成因。我們可以掌握這一切,可以看透這一切。那些其實只是生理、社會或心理問題而已。
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有其自然成因,我們感到意志消沉、生命毫無意義和空虛,都有其自然成因。我必須告訴大家,這種看法實在使人侷促不安。從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期,這種觀念不斷加強。讓我引述其中的一些言論。
人們說:「我們不需要聖殿。世上沒有終極的事。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看透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透過自然成因來解釋。」人們說:「科學可以探究一切事物的底蘊。終有一天,我們不需要監獄。」有些人曾這麼說,讓我來引述其中一句話:「不久,我們便不需要監獄了。我們也不需要軍隊。」
美國有一部科幻電影名叫《星際旅行》(Star Trek)。每當主角斯波克和柯克船長到達一個陌生的星球,他們總會說:「我們在地球上是透過科學和理性而進化的。我們進化到一個地步不需要有戰爭和種族主義。我們超越了這一切。」
人們抱着這觀點,但這一切事情並沒有發生。事實上,人類的境況真的變得更好嗎?除了醫學進步,人們的健康改善了之外,有什麼使人類的境況變得更好呢?有什麼問題消失了?貧窮問題消失了嗎?不再有戰爭嗎?不再有種族歧視嗎?不再有心理問題嗎?問題並沒有消失。
這意味着人們開始說:「有一些神祕力量存在。有些事情是無法看透的,也無法透過自然因素來解釋。人類有些問題是無法透過科學探究和方法來解決的。這裏出現了一些問題。」實際的問題在於科學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也許我們所有的問題不只是單單透過實證研究來解決,也無法透過看透一切和解釋來把問題除掉。
另一個原因涉及邏輯推斷。大家必須仔細思量這一點。人們開始意識到邏輯推斷的說法認爲沒有神存在,也沒有超自然和終極至高者存在。一切事物都有合理的解釋。一切事物都有自然成因。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在其著作《人的見棄》(Abolition of Man)中的結尾清楚透徹地解釋了這一點。我們得花點功夫去思考魯益師的話,讓我慢慢讀出來吧。
魯益師說:「可是,你無法永遠不斷透過對問題加以解釋來把問題除掉:你會發現自己對解釋本身加以辯解。你無法永遠不斷看透一切。視覺可以看透一件物件時,我們就可以透過這件物件看到其他事物。窗應該是透明的,因爲窗外的花園不是透明的。[……]如果你看透一切,那麼一切都是透明的。然而,一個完全透明的世界是一個看不見的世界。「看透」一切其實相當於一切都看不見。」
你說:「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來簡略地說明吧。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Nietzsche)所說,如果所有真理的宣稱都只是各自爭權,我們可以看透,那麼他的宣稱就是爭權。爲什麼要聽這些宣稱呢?你對自己的解釋加以辯解。正如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Freud)所說,如果所有對神的看法都只是人處理自身罪疚感和不安的一種投射,那麼人對神的看法只是一種投影而已,我們爲什麼要聽這種說法呢?你已經對自己的解釋加以辯解了。
讓我舉另一個例子。正如社會生物學家所說,如果你的大腦告訴你何謂道德、美善和愛,你大腦所告訴你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那只是你大腦中的化學反應而已,這些反應連接起來幫助你傳遞你的遺傳基因密碼。因此,你的大腦告訴你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真實的,這只是傳遞你的遺傳基因密碼的一種方式而已。因此,你的大腦告訴你有關進化的事並不是真實的,那麼我們爲什麼要聽大腦所遺傳的信息呢?
最後,如果你試圖爲一切神祕的事情作出解釋,認爲一切事情都有自然成因,最終你只是爲這些解釋辯解。英國著名作家和神學家賈斯特頓(G.K. Chesterton)講解得十分透徹。他說有一種思想停止一切思想。唯有這種思想應該停止。如果一切事物都有自然成因,你的人性便消失了。我們不過是一塊石頭,我們不過是一顆樹,我們不過是一些化學物質,世上並沒有愛;但如果真的沒有愛,我什麼都無法信靠。我所提出的一切解釋也煙消雲散。
最終,今天人們摒棄了這種思想。我不敢相信自己在有生之年竟看到這種情況。人們摒棄這種思想,開始認爲有些事情是無法看透的。確實有終極和真實的東西存在。有些事情無法歸結於物理、心理和社會因素。人有靈魂。有一位超越物質世界、超自然、永恆的至高者存在。
有一股終極的神祕力量存在,我個人需要這力量來面對自己的問題;作爲人類的一分子,我也需要這力量來面對人類的問題,不然我們便與這力量隔絕了。人們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心裏一直都知道有這股力量存在。只是西方世界花了幾百年的時間堅決認爲不可能有這股力量存在。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我們開始摒棄這種思想。魯益師(C. S. Lewis)在他的一篇著名講章《榮耀的價值》(The Weight of Glory)中對這一點有透徹的解釋。當你聽到這話,不管你心中有什麼信念,你都會表示贊同。
魯益師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些叫人無法安慰的祕密,這些祕密令人深感難過,於是我們將之稱爲懷緬、浪漫主義或青春期來報復,這是我們終生的懷緬,我們感到與宇宙中的那一位隔絕,我們渴望與之再次連合。我們總是從門外察看,我們渴望進入屋內。這種渴望、這種令人傷心欲絕的祕密不僅是神經過敏的幻想,而是反映我們實際狀況的真實指標。
我們感到自己在宇宙中是個陌生人,我們渴望被認同、得到迴應、填補我們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以上種種都是我們無法受安慰的難過。我們渴望討神喜悅,真正與神的喜悅有份,蒙神所愛,不只是蒙憐憫,而是蒙神喜悅,正如藝術家喜悅自己的作品一樣。我們蒙神接納、得到迴應和認同,被神擁入懷中,然後我們一直敲的門將會打開。」
殿是什麼?殿就是那個打通我們與終極者之間的鴻溝的地方,我們知道自己一直與那終極的現實隔絕,我們必須穿過那扇把我們隔絕的門。古時的人知道有終極者存在,每個人心裏都知道自己需要那位終極者。我們都需要聖殿。
過去二百年的現代世界卻說:「你不需要聖殿。我們有實驗室。我們有社區服務。我們有科學。你只要盡力就可以了。我們有政治制度,也有先進裝備。」最終,我們卻說:「不。我們需要聖殿。」這就是殿的真正意思。人們需要尋找一個地方來跨越自己與終極現實之間的鴻溝。
這一點十分重要。我意識到如果我只是簡略地講論,你們不會明白耶穌說這話的重要性。現在你們明白殿是什麼嗎?
第二,耶穌對於聖殿作了什麼宣告?經文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猶太人回答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他們的意思是:「你到底在說什麼?」。接着,經文說:「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爲殿。」耶穌在這裏發出了兩個驚人的宣告,因爲殿包含兩方面,正如我們剛纔所看到的。
首先,耶穌要說的是:「我就是你們所尋找的終極現實。」我們剛纔怎麼說?殿就是我們尋找終極者的地方,那終極者是我們看不透的,也是我們無法解釋的;那終極者解釋了一切,是一切的根源,是最終極的。
你不要只是籠統地看一般的殿,而是看看聖經所說的殿,你知道聖殿的中心是什麼嗎?聖殿裏有什麼呢?我們可以看看歷代志下第7章。當時所羅門王建好了聖殿,爲聖殿行奉獻之禮,並獻上禱告。經文這樣記載:
「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因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耶和華殿,所以祭司不能進殿。那火降下、耶和華的榮光在殿上的時候,以色列眾人看見,就在鋪石地俯伏叩拜,稱謝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爲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所羅門禱告,說:「願這建築物成爲殿宇,願它成爲聖殿。願它成爲耶和華的殿。」接着發生了什麼事呢?有火從天上降下來,榮光充滿了殿,眾民無法瞻望,他們不僅目眩,而且無法靠近聖殿。祭司試圖進殿,卻無法進入。
舊約稱之爲神的榮光,這意味着神的同在,神的榮光降臨西乃山,情況就好像颶風、地震和火山爆發同時發生一樣,人們都四處走避。當摩西求神讓他看見神的榮耀時,神說:「你不能看見我的榮耀,不然你無法存活。」當神的榮光降臨聖殿,人們無法瞻望聖殿,也無法站穩。
耶穌說:「那就是我。」如果耶穌只是說:「我就是聖殿。」你可能以爲祂所說的只是比喻而已,祂只是讓我們到神面前的渠道或途徑而已,但是祂說:「我的身體就是聖殿。」也就是說:「我肉身內充滿神的榮耀,正如聖殿充滿神的榮光一樣。」
保羅領會耶穌的話,因爲他在歌羅西書第二章說:「因爲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事實上,你可以翻到約翰福音,看看作者約翰怎麼說?在第一章的開端,約翰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首先,耶穌要說的是:「我就是世上每個人一直在尋求的終極現實,每個人都在殿裏尋找我。我就是終極的現實。我就是神的榮耀。我是神性的,我就是神。」但是,耶穌不僅這麼說,祂還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耶穌在說什麼?拆毀這殿和三日內再建立起來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是指耶穌的肉體,因爲祂死在十字架上。其次,耶穌還告訴我們:「我不僅是每個人在世上各殿宇所尋求的終極榮耀,而且我的殿宇與其他的殿宇截然不同。」怎樣不同呢?
耶穌告訴我們:「在所有其他殿宇中,人自己獻上祭牲。在所有其他殿宇中,人自己跨越鴻溝。在所有其他殿宇中,有人擔任祭司職分,人們獻上牲畜爲祭,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把人獻上爲祭,人自己付上代價。人們會進行一些儀式,說一些咒語,他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跨越鴻溝。然而,在我的殿中,我自己成爲那祭牲。我親自承受懲罰。我就是祭司。
我就是祭壇。我就是被殺的羔羊。我就是親自跨越鴻溝的那一位。我不只是站在鴻溝另一邊的神,我是連繫兩邊的橋樑。我已經來到世上。當我死在十字架上,我已把鴻溝跨越了。在我們之間有無底的深淵,我已在深淵上架橋。鴻溝永遠填補了。」
這是耶穌基督的宣告。你明白嗎?從來沒有人發出這樣的宣告。其他宗教的創始人興建殿宇。耶穌卻說:「我就是聖殿,我使所有其他殿宇歸於無有,因爲我的殿不僅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人,我與其他殿宇不同,我不僅是住在殿裏的神,也是跨越鴻溝的橋樑。我的殿中有截然不同的制度。我與人同在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因此,耶穌說:「我就是聖殿,我使所有其他殿宇歸於無有。我就是廢掉所有其他殿宇的聖殿。」從來沒有人發出這樣的宣告。事實上,有人甚至曾經聲稱自己是神,但是他們沒有這麼說:「我就是聖殿。」他們說:「我是神。」可是他們沒有說:「我是跨越鴻溝的橋樑。」沒有任何其他主要宗教的創始人,如穆罕默德、孔子或佛祖,曾發出這樣的宣稱。沒有任何一個現存的宗教敢發出這樣的宣稱。
你知道爲什麼沒有人發出這樣的宣稱嗎?大多數解經家的看法都正確。人們說:「耶穌不可能這麼說。」他們都轉身離開,可是耶穌確實這麼說。但這又如何呢?我努力讓你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帶來巨大改變的宣稱,這是獨一無二、令人驚訝的宣稱,但這又如何呢?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三,這宣告對我們的生命帶來什麼實際影響呢?耶穌就是每個人一直在尋找的終極的殿宇,如果你將這個宣告帶進自己的生命中,徹底地按照這個事實而活,結果會怎麼樣?這會如何改變你呢?實際上,你會經歷三方面的改變。最耐人尋味的是,在耶穌發出這宣告之前,祂潔淨聖殿,這行動已經表明了這三方面的改變。約翰福音2章15至17節記載了這事。
耶穌進去潔淨聖殿。祂拿繩子作成鞭子,把兌換銀錢和買賣祭牲的人都趕出殿去。耶穌說:「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在這件爲人熟悉的事件中,耶穌實際上表明瞭三種改變的方式。耶穌基督是終極的聖殿,如果你認真地把這宣告帶進自己的生命中,你的生命將會徹底改變。
這三種改變方式是什麼呢?讓我先概括一下,然後再逐一詳細討論。耶穌是聖殿,這宣告將會改變你與神的關係,改變你與自己的關係,改變你與世界的關係,也改變你與別人的關係。難道這不是已經概括了一切嗎?我盡力去說明這已經概括一切,也希望如此。
第一,耶穌是聖殿,這宣告將會改變你與神的關係。耶穌把兌換銀錢和買賣祭牲的人都趕出殿去。這些人做錯了什麼呢?有些人研究這節經文後這樣解釋:「耶穌是反對宗教變得商業化。」
當然,我想你還可以作出各樣的推論,但這並不是真正原因。這些兌換銀錢和買賣祭牲的人並沒有違反任何規條。他們沒有做出不道德的行爲。猶太人從國內不同的地方來到,他們住在地中海一帶,一年一度回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他們當然無法帶着牲畜上路。
由於他們並不是住在耶路撒冷,他們也沒有農場飼養自己的牲畜,於是他們必須在那裏購買。他們必須這樣做,這並沒有犯錯。這樣做並不是不道德的行爲。耶穌在那裏做什麼呢?
耶穌要表明的是:「你可以採取兩種方式去到神面前。第一種方式是自己帶着祭牲;另一種方式是以我作爲祭牲。我宣告那些以個人表現作爲基礎來與神建立關係的方式必須停止,這是機械式的關係。我吩咐你以恩典作爲基礎來與神建立關係,這是親密和個人的關係。」首先,耶穌呼喚人以神的恩典作爲基礎,去與神建立親密、個人和使人改變的關係。
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仔細看一看。耶穌說:「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一方面,你可以試圖收買神。這就是以交易的方式來與神建立關係。你可以採用交易的方式去接觸世上所有其他殿宇、哲學和其他宗教,除了耶穌基督的福音之外。因此,耶穌必須除掉這些方式。
耶穌是說:「我要改變整個制度。」你以善行作爲交易。你成爲好父母、好孩子或者好人,藉此作爲交易。你過着良善的生活,也遵守神的律法。你到教會聚會,也禱告。你付上代價。你帶着祭牲。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每星期都到教會聚會,卻沒有與神建立親密關係。這不是個人的關係,雖然你稱呼神爲神,但是神並不是你的天父。神好像你的老闆或者客戶。你與神只有交易關係。你將神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你知道這種方式是如何運作的嗎?你說:「我順服神,謹守十誡,努力過良善的生活。我讀經、敬拜、禱告。我做了這一切。」你爲什麼這樣做?因爲你想從神那裏得着一些東西,你想得到祝福,你以爲這樣做神就會讓你生活順利,並且帶你上天堂。
如果你爲此而敬拜、禱告和順服,你就是帶着祭牲到神面前。這樣,你與神的關係如何?你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動機。你總是感到害怕。你這樣做只是出於恐懼,因爲你不想陷入困境,不想生命一團糟。不然,你這樣做只是想利用神、控制神。讓我進一步闡明這一點。
當你說:「我過着良善的生活。我已經竭盡所能了。爲什麼神不應允我的禱告呢?」這樣,你與神的關係並不是建基於恩典,而是建基於權力交換。這是一種機械式的關係。爲什麼耶穌基督把兌換銀錢和買賣祭牲的人趕出殿去?看看那些祭牲和兌換銀錢的人在哪裏。他們都在殿裏。這一點很有趣,因爲在這種情況下,你怎能禱告呢?
試想象一下。敬拜的時候若有幾個小孩在教會禮堂裏大哭,有時候人們會問:「他們爲什麼哭呢?」讓我舉一個更糟的例子來說明。想象一下,有人在敬拜的時候帶着各種各樣的牲畜到教會禮堂裏買賣,人們在討價還價,說:「我覺得這隻小牛太貴了。」想象一下這個情景,你坐下來,說:「嗯,我要禱告。」你根本無法禱告。
有趣的是,耶穌正是要表明:「我要這個殿成爲禱告的殿。我要把這一切都趕出殿去。你們倒把它變成一個做買賣的地方。」沒有人嘗試去禱告,因爲沒有人真誠嘗試去禱告,因爲人們與神的關係只是交易的關係。人們說:「我支付了我應付的款項,也做了我應做的事情。」你明白嗎?他們說:「我已經竭盡所能了,現在神欠了我。」
這種不是個人的親密關係。神只是你的老闆。神只是你的客戶。這是一種討價還價的關係、機械式的關係。耶穌基督說:「我帶來另一種關係。我要把你與神之間的關係從交易關係變爲家庭關係。這殿要麼是一個買賣的地方,要麼是天父的殿。」你明白嗎?
你明白第16節嗎?兩者不能共存。這殿要麼是一個買賣的地方,要麼是天父的殿。你與神的關係要麼是交易關係,要麼是家庭關係。耶穌基督說:「我已爲你成就一切,我爲你捨己,付清一切罪債,只要你明白這一切,歸向神併爲祂而活,這將會改變一切。」
有兩個人坐在教堂裏,他們肩並肩坐在一起,在同一個禮堂裏敬拜,聽同一位牧者講道,但是他們可以處身兩個不同的殿堂。其中一個在敬拜、禱告、竭盡所能做好一切事情,爲的是從神那裏得到一些東西。權力的交換和恐懼驅使着他們的行爲。這是一種機械式的關係。
另一人卻說:「我爲什麼在這裏敬拜和禱告呢?我想要頌揚和讚美神,祂已爲我成就了一切,我要把這事存在心裏,好讓我的生命改變。我活着不是要證明自己,因爲我沒有什麼可以證明自己。我活着只需要在基督裏所擁有的一切,不需要別的美善、別的地位和別的權力,因爲我不需要別的東西。
我要把福音存在心裏,成爲生命的中心,好使我的生命平靜安穩,充滿喜樂,活出應有的生命。因此,我存着感恩的心來敬拜和讚美神。我存着感恩的心來順服神,明白和承認祂爲我所作的一切,並存在心裏,成爲生命的中心,以致我的生命可以反映祂的恩典和榮耀。」
這兩種與神建立關係的方式截然不同。這兩種方式塑造兩種截然不同的人。首先,耶穌基督要說的是:「既然我就是殿、我就是祭牲,當你來到我的殿,你與我的關係是建基於恩典的,是親密的、是個人的。你將會在生命中感到我的愛。」
讓我來說明一下實際的應用。我們當中有些人多年來實際上對宗教有點興趣。也許你小時候努力去做一個好人,到教會聚會,或者遵守聖經的誡命。也許你現在努力這樣做,但你總是感受不到與神的親密關係。你總是無法肯定神對你的愛。
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你處身於錯誤的殿堂中。你處身於那個所有人都進去的殿,但耶穌基督卻沒有進到那殿堂。換句話說,你處身於一個自己帶着祭牲進去的殿堂。你還沒有真正聽聞福音。福音並沒有進入你的內心深處。因此,你總是感受不到那種親密關係。
第二,耶穌是聖殿,這將會改變你與自己的關係。其次,耶穌基督在這裏顯明祂的權柄,我們可以從第18節看到這一點。經文說:「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呢?」意思是:你有什麼權柄作這事呢?作什麼事呢?假如你邀請別人到你家裏去,他們一進來便說:「我們把沙發搬到另一邊吧,這面鏡子要除下來,牆紙也要更換……」,他們便開始移動你的傢俱,你會說:「等一下。你有什麼權柄這樣作?」
換句話說,如果這是你的房子,你可以任意移動一切東西。如果你是客人,你就不可以這樣做了。耶穌基督走進神的殿,彷佛開始移動裏面的傢俱。祂說:「我就是聖殿,我是神的榮光,我是終極的,現在我擁有絕對的權柄。」
當你與耶穌連合,耶穌進入你的生命,你便成爲基督徒了。基督徒讓耶穌基督住在他裏面,這是因着耶穌的身分,祂不是客人,而是主人。耶穌基督是聖殿,這意味着你心中與永活的救主有活潑的關係,這意味着祂可以用祂喜歡的方式來重新安排你的生命。
其次,既然耶穌基督是殿,這意味着祂不只是一個宗教創始人。耶穌不像孔子,也不像任何一個人們所效法的人。耶穌來到世上,祂是殿,祂進入你的生命,這意味着祂可以重新安排你的生命。除非你願意對耶穌說「我順服禰」,否則你不認識真正的耶穌,永活的耶穌。
讓我舉另一個例子來說明。曾經有些第一次來到教會的人對我說:「我有興趣成爲基督徒,但這是否意味着我不可以再跟我的男朋友發生性關係呢?我聽說基督徒對性是很保守的。」人們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給他們的答案是這樣的。如果你想要一位真實永活的救主,而不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救主,你要知道耶穌就是那位永活的神。如果你希望耶穌在你生命中成爲真實永活的主,你不可以對神說:「我懇請你以我想象的方式進入我的生命。」如果你真的希望永活的神進入你生命,與你同在,你必須說:「禰知道禰是誰,我懇請真正的禰進入我的生命。」
這意味着你對神說:「我仍然不確定禰是誰。當我開始與你建立關係,我便開展一個旅程。我仍不知道你到底是誰。我所知的十分皮毛。我不知道禰將要透過聖經給我什麼有關錢財、政治以及我的身分等教導。這一切我都不知道。我怎能預早知道呢?」
如果你說:「只要耶穌不改變我生命的某些範疇,我很樂意祂進入我的生命並給我一些啓發。」那麼你只是想要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耶穌。你不想要永活神的榮耀,不想要活潑的關係,也不想要聖殿。如果你想與耶穌基督建立活潑的關係,你必須明白祂可以進入你的生命,可以帶來痛苦,可以帶來改變,也可以改變你的理念。你總不知道什麼可怕的事會發生。
當真正的耶穌進入你的生命,祂會重新安排一切。祂會行使祂的權柄。祂爲你的生命而心裏焦急,如同火燒,因爲現在你的生命就是神的庭院,是永生神的居所,全宇宙超然終極的大能就在你生命中。這意味着你必須踏上一個旅程。你不知道神要領你到哪裏去,但你必須對神說:「我把生命交給禰,不是因爲我認爲禰是誰,而是因爲禰知道禰是誰。」
既然耶穌是殿,這不僅改變你與神之間那份建基於恩典的關係,也改變你與自己的關係。你不再掌管自己的生命了。耶穌呼召你踏上順服的奇妙旅程,把你生命的權柄都交給祂。你不知道祂要領你往哪裏去。
第三,耶穌是殿改變你與世界和別人的關係。幾乎所有解經家都指出,歷史學家告訴我們,經文也告訴我們,當你踏進聖殿,你走過外邦人院,遇見那些兌換銀錢和買賣牲畜的人。
當時,外邦人只可進入殿外的院子。外邦人是異教徒,是不信的人。殿裏有一個地方供尋道者聚集。那些想尋求神、不潔淨、生活敗壞、不遵守聖經的人可以進到那裏。
聖殿裏有一個供這些人聚集的地方,因爲聖殿是神國的寫照,神國裏不僅有供給那些可敬、剛強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有供給那些被忽視的人、圈外人、弱者和窮人聚集的地方,但那些地方在哪裏呢?在殿的外面。
爲什麼?因爲「誰在乎那些外邦人呢?他們弄得滿身惡臭、污穢不堪又如何呢?這些人在他們的院裏。」因此,當福音書論到潔淨聖殿的事,不僅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大聲呼喊,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也這樣記載。耶穌呼喊什麼呢?耶穌不僅大聲呼喊,祂說:「我的殿必稱爲萬國禱告的殿」,祂引用了以賽亞書56章7節。
福音書的作者要指出,既然耶穌基督是殿,殿理應彰顯神國的公義,向圈外人顯明神的愛,向不潔淨的人顯明神的愛,也向潔淨的人顯明神的愛,這意味着現在我與窮人和不信者的關係截然不同了。
耶穌把那些人趕出殿去,因爲他們的行爲顯明瞭不公義的事、驕傲和自以爲是的態度。如果你成爲了基督徒,現在你就是殿了。彼得前書第2章說我們是殿,我們理應顯出神國的公平和公義。既然耶穌是殿,一切都截然不同的。
你與神有親密的個人關係嗎?還是你與神的關係總是起伏不定,你總是抱怨和生氣,因爲你覺得自己已經盡了本份,神卻沒有做祂該做的事?你抱着這種心態,因爲你把神的殿變成了一個市場。你是否總是這麼想:「我希望去到神面前,卻感到害怕。我不想神使我有太多改變」?你明白嗎?耶穌說:「我是全人類所尋求的殿。來找我吧,我必改變你的生命。你會感到害怕,但你知道這是你所需的,你知道這是你所渴望的。」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明白這難解的經文,這段經文偉大無比、令人驚訝,甚至沒有人能夠惱怒耶穌。我們明白了當中的因由。我們需要仔細思量,也需要轉化,當我們這樣做,求主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在我們的生命中作王。
求禰幫助我們與天父建立個人的關係。求禰作我們一家之主,作我們生命的主。求禰幫助我們反思神國裏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就是窮人富有、僕人掌權。求禰因禰的名在我們生命中成就這一切美事。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