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系列二、倒塌下來的塔樓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二)」系列——「倒塌下來的塔樓」這個題目。

在這幾個節目中,我們一直探討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也就是耶穌所說的一些奇怪、難明、令人驚訝和詫異的說話。

大家很少聽到牧者傳講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也許因爲這並不是一段闡述偉大教義的經文。可是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在過去一年一直在生活中應用這段經文,它實際上給了我很大幫助。這段經文很有用,卻十分古怪。我們必須讀聖經的每一部分。這段經文出現在聖經中自有其因由。讓我來讀出路加福音13章1至9節,看看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什麼有關悔改的道理。

1.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

2.耶穌說;你們以爲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

3.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4.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爲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5.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6.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着。

7.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他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8.管園的說:主阿,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

9.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他砍了。

這是神的話語。

這段經文到底要表明什麼道理呢?首先,經文提到兩件事,今天我們會說這都是悲劇。其中一件是暴行,另一件是自然災害。第1節提到那暴行,有人將這事告訴耶穌,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可以說是當時的時事新聞。

本丟彼拉多是猶太的巡撫,當時猶太是羅馬殖民地。顯然,他捲入了政治鬥爭,剷除了他的政敵,這是很自然的事,在那個時代這種做法沒有什麼不尋常。當時的政治手法就是這樣子的。

尤其可怕的是,當時彼拉多派他的隨從去辦這事,趁仇敵毫無防範之際,讓他們猝不及防。他們正在殿裏敬拜和獻祭。結果,他們毫無防備,就在敬拜的時候被殺個措手不及,他們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這是多麼可怕。

在第四節,耶穌自己提到另一件悲劇。祂說:「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在《中文聖經新譯本》這一節譯作:「或者又如從前西羅亞樓倒塌……。」耶穌提到一件似乎每個人都知道的事件。當時耶路撒冷南面和東面的城牆之間有一個水庫,名叫西羅亞池。

顯然,當時城牆上有一座塔樓,也許是作防禦之用的,後來這塔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人們提出一個很自然的問題、一個與當時的景況切實相關的問題,就是「爲什麼?」人們會怎麼說呢?人們會問這些問題。

「爲什麼幸福與苦難是這麼無常又不均衡落到毎一個人身上呢?爲什麼這麼不平等呢?爲什麼有些人總是十分幸運,而另一些人似乎總是那麼倒黴呢?爲什麼到處都有這樣的悲劇發生?爲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受更多苦?爲什麼這樣不公平?」你看到嗎?人們問:「爲什麼塔樓倒塌壓死那些人?爲什麼這事會發生呢?」這是當前的問題。

耶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爲什麼塔樓倒塌壓死那些人呢?我們該如何回答?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件事?我們該如何看這件事?當然,一如既往,耶穌的回答是獨特的,完全違反常理,絕對與世界的智慧背道而馳。耶穌基督從兩方面幫助我們理解塔樓倒塌的事。首先,耶穌教導我們如何不去迴應塔樓倒塌的事、苦難和悲劇,以及如何去迴應塔樓倒塌的事、苦難和悲劇。

這裏有點離奇曲折,與我們從前所看的經文截然不同。首先,耶穌指出世人一般對塔樓倒塌事件的兩種看法,然後反駁這看法。耶穌說:「不要這樣看這事。這不是正確的看法。」幾乎所有人都這樣看這事件,但是耶穌駁斥這兩種看法。我說的是哪兩種看法呢?

首先,第一種我稱之爲宗教、道德式的看法;有些人以宗教、道德的角度去看苦難、試煉和塔樓倒塌的事。耶穌提到塔樓倒塌的事以及人們那種宗教、道德式的看法,顯然是因爲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看看第2節。耶穌說:「你們以爲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第4節說:「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爲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這就是宗教、道德式的看法。抱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爲:「只要你過着良善的生活,你就會擁有美好的人生。只要你順服神,神就會賜福與你,使你亨通,並且應允你的禱告。如果你的生活不順遂,你的禱告沒有蒙應允,不幸的事情在你身上發生,那麼必定是因爲你沒有過着良善的生活,並因着某些原因而受到懲罰。你一定是出了問題,或者犯了罪沒有悔改。因此,如果塔樓倒塌壓在你身上,一定是因爲你出了什麼問題。」

我知道很多人會這麼說:「多麼差勁的態度……」在你這麼說之前,讓我來告訴你,在人心中有一種很自然、發自肺腑,甚至是本能的反應。我們很自然地傾向這種觀點。這是什麼意思?

在《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這部電影中,有一幕描述男女主角墮入愛河。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從此將會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於是他們開始歌唱。

他們四目交投、彼此對唱:你站在這裏深愛着我,不管你應否這樣,一定是我年輕時做好事多。可惜,他們接着這麼說:一切皆有因由,沒可能無中生有,一定是我年輕時做好事多。

這對戀人要說什麼?他們說:「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風順,必定是因爲我做了好事。如果我的孩子聽話乖巧,必定是因爲我是個聰明的家長。如果我的事業順利,必定是因爲我工作勤奮、聰明絕頂。如果我有很多良朋好友,人際關係得心應手,這代表我是一個有吸引力的人。」換句話說,人往往自然而然地把一切功勞歸給自己。

你明白他們在說什麼嗎?他們說:「如果有好事發生在我身上,必定是因爲我在某時某地做了好事。」當他們說:「一切皆有因由」,他們的真正意思是這不可能是出於恩典。恩典是出乎意料的,是沒有因由的。他們說:「這是不可能的。必定是因爲我做了好事。」

當有好事發生的時候,人總是想把一切功勞都歸給自己,所以一旦你的人生開始不順利,當一切都崩潰時,人心中會出現一種很自然、發自肺腑的本能反應,說:「我一定是做了壞事。」只是我們不會唱出這樣的歌詞,作詞的人不會這麼寫歌詞。如果你知道有這樣的歌詞,請告訴我,我會加以引用。

如果有不幸的事情發生,你會怎麼說?你說:「我的人生是否正確無誤?我是否做了什麼壞事而受到懲罰?」這是本能的反應。你在不知不覺中便出現這種思想或者這樣說了出來。首先,當塔樓倒塌這等苦難臨到時,有些人會以宗教、道德式的觀點來理解事情,也就是說:「到底誰是罪魁禍首呢?那些被倒下來的塔樓壓死的人必定是做了錯事。」

其次,當塔樓倒塌這等苦難臨到時,另一種世人普遍抱持的觀點我稱之爲非宗教信仰式的看法,也就是抱着懷疑態度去理解事情。抱持這種觀念的人不會把責任歸咎於那些被倒下來的塔樓壓死的人,但是他們會埋怨人生、天理或者神。宗教、道德式的看法把責任歸咎於那些被倒下來的塔樓壓死的人,非宗教信仰式的看法則把責任歸咎於天理或者神。

非宗教信仰式的看法認爲:「大多數人都是良善的。大多數人都十分盡力。大多數人都配得過着美好的生活,但很多人都沒有過着美好的生活,爲什麼呢?因爲天理是不公平的,因爲生命是無常的、糟透的,因爲神是不公平的,因爲神做錯了。」你只有兩個選擇:把責任歸咎於那些被倒下來的塔樓壓死的人,或者把責任歸咎於天理和神。

耶穌並不抱持任何一種看法。耶穌提到這兩種看法。你幾乎只可以找到這兩種看法。總是有些人不想思考這個問題。有很多抱這種心態的人。可是,如果你自我反省一下,一般來說,你會發現自己抱持其中一種看法。

耶穌說這兩種看法都是錯的;兩者都有不足之處。兩者都不是正確的觀點。兩者都行不通。在你的生命中,這兩種看法都行不通。其中一種看法會使你自鳴得意、自高自大;另一種看法會使你極其沮喪,或者你會在這兩種看法之間徘徊不定。

事實上,耶穌藉着福音把這兩種觀念完全粉碎了。因爲當耶穌說:「你們以爲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祂真正要說的是什麼?祂說:「不是的,但你們要悔改。」這兩句話實在很矛盾。耶穌不只是說:「不是的。」祂說:「不是的,但你們要悔改。」祂並不是說:「要悔改。」祂說:「不是的,但你們要悔改。」讓我來告訴大家,這兩句話看來互相矛盾,但事實上卻並不矛盾。雖然這兩句話看來互相抵觸、互相對立,但實際上這兩句話互相協調。

耶穌基督所說的話清晰明瞭、引人入勝。首先,耶穌基督說:「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爲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祂意思是:你們以爲一個人受苦是因爲他罪有應得嗎?

實際上,耶穌是說:「你以爲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是要報應罪孽嗎?你以爲神在懲罰人嗎?」耶穌說:「不是的。絕對不是。」這是好消息。無論如何,到目前爲止,這都是好消息。

在約翰福音第九章,耶穌遇見一個生來是瞎眼的人,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約伯記提到約伯的三個朋友以利法、比勒達和瑣法,他們來見約伯,對他說:「約伯,你看看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必定是做了壞事。」神惱怒約伯這三個朋友。

因此,耶穌直截了當、清楚明確地指出一點。這實在很有意思。祂說:「不是的。」祂的意思是,人們受苦並不是因爲他們罪有應得而受報應。然後,耶穌轉過身來,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什麼?耶穌要說的是:「但是這還有另一方面。」如果耶穌只是說:「不是的。」人們會說:「啊,太好了。我很高興知道這一點,但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意味着神是不公平的。你明白嗎?

如果耶穌只是簡單地說:「不是的。不是的。神不會這樣對待人。這事發生不是要懲罰人的罪。」如果耶穌說到這裏就停了,我們心中就會這麼說:「等一下。生命實在令人討厭。嗯,如果那些人不該承受這些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耶穌轉過身來,說:「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我會簡略地說明耶穌所說的話,然後總結一下。耶穌基督大概是說:「一方面,你以爲那些人受害是因爲他們更有罪嗎?另一方面,我想讓你們知道,地上每一個人本該被倒塌下來的塔樓壓死。你竟敢沾沾自喜?你本該被倒塌下來的塔樓壓死。」神並沒有把你應得的報應給你。如果神這樣對待你,你理應被倒塌下來的塔樓壓死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馬上會說:「哇!這實在太苛刻了。」不是的。一方面,請大家忍耐一下;另一方面,我懇請大家留意。耶穌要向我們顯明一些我們不願意相信的事。我們樂意相信一位滿有恩典和慈愛的神,因此我們也不是那麼壞。或者如果我們真的很邪惡,如果我們真的有過失,如果我們真的很自私,如果我們真的很驕傲,神無法愛我們,我們無法接受我們是這麼壞而神又是愛我們這觀念。我們拒絕這觀念。

多年來,我知道當我跟人傳講真理時,他們並不想相信。他們無法相信,他們的心彷佛無法接受這些道理。(他們心裏想:「如果我真的蒙神所愛,我就不會這樣糟糕了;如果我真的是這樣糟糕,你根本無法說我是蒙愛的,並藉此安慰我。」)因爲兩者似乎互相矛盾。可是,耶穌基督將兩者完全結合在一起,說:「一方面,神是滿有恩典的神。神從不會這樣對待人。這些事發生也許不是神因你的罪而報應你。」

察看一下自己的生命。想一想你曾經說過的一切謊言,卻不用承擔後果。想一想你曾經作出的一切愚蠢決定,卻不用承擔後果。想一想每次你出賣你的朋友,你有沒有失去那個朋友呢?每次你背棄神,祂有沒有離棄你呢?沒有一個人曾承受一點點因他們的愚蠢行爲、錯誤、驕傲和自私所帶來的後果。

神晝夜以恩慈待我們,沒有給我們應得的報應。另一方面,耶穌告訴我們,只要你有正確的觀點,只要你有正確的理解,只要你真的察看自己的心,你便會明白這一點。看到自己的心充滿了否定和藉口,如果你看到自己心中的驕傲,如果你真的看到自己的心出了毛病,而這一切就是人類痛苦的根源,你要擺脫這些存在你心裏的意念,這也解釋了爲什麼人類如此痛苦。

人以自我爲中心、驕傲、心中充滿憤怒、欺騙和否認。如果你真的看到自己的心,你就知道其實神並沒有欠你什麼,祂沒有欠你安舒的生活。一方面,神沒有欠你什麼。另一方面,神渴望以恩慈待人。換句話說,福音就是:你比你自己所想的更有缺陷、更失喪,讓你不敢相信。另一方面,你比你自己所想的更蒙愛,更蒙憐憫和保守,讓你不敢相信。

如果你認爲兩者互相矛盾,我很想讓你知道,雖然兩者看似彼此對立,但它們卻是互相支持的。我來解釋原因。只有當你看到自己是何等罪孽深重,你才能真正體會神無比的寬容和恩慈。然而,只有當你體會到神無比的恩慈和寬容,你心中才有能力坦白承認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無法忍受看到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愚蠢行爲,如果你無法忍受看到自己的問題,如果你無法忍受看到自己的缺點,如果你無法接受批評,你只會精神崩潰,因爲你知道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爲你根本沒有藉着認識神的恩典而得着力量。神的恩典不是讓我感到自己一定是很好的,而是給我們自由,使我們能夠承認自己的問題,而不致被壓毀。

因此,耶穌基督是說:「你知道嗎……?除非你明白自己是何等罪孽深重,也明白神的恩典是何等偉大無比,否則,當生活順遂時,你會沾沾自喜,而不是充滿喜樂和感恩,當遇到逆境時,你會支離破碎,而不是充滿盼望和忍耐。」除非你明白自己是何等罪孽深重,也明白神的恩典是何等偉大無比,否則你只會搖擺不定,不是成爲一個驕傲的法利賽人,就是成爲一個憤世嫉俗的懷疑論者,你將無法處理生命中的痛苦和困難。

因此,耶穌說:「不要惱恨那些被倒塌下來的塔樓壓死的人,也不要惱恨神。要惱恨邪惡的事,以及世上的罪。這就是塔樓倒塌這等悲劇發生的原因。邪惡的事和罪使這個世界變得支離破碎。」看看創世記第一章。看看起初神所創造的天地。

起初神創造天地,祂創造了疾病嗎?祂創造了死亡嗎?祂創造了戰爭嗎?祂創造了貧窮嗎?沒有。這一切都是世界遠離了神的結果,世界遠離了神便變得支離破碎。因此,耶穌說:「要恨惡邪惡的事。要恨惡世界的破碎。來站在我這一邊,因爲我來是要除掉罪惡,要解決罪的問題。」

一方面,耶穌告訴我們不應該以什麼方式迴應塔樓倒塌的事,就是不要抱持驕傲或失望的態度,不要指責那些人,說:「啊,那些必定是壞人。」另一方面,也不可指責神,說:「神必定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神。」不要抱着這兩種態度。好吧。那麼,我們該怎樣做?

其次,我們應該如何迴應?這部分十分有意思,談到如何實際應用。這段經文給我很大的幫助,這一年來我一直應用這經文,很想在此跟大家分享。在某種程度上,這段經文並不深邃,卻很實用。這段經文是少數我所知道耶穌極力要向某些經常被忽略的人所說的話。

我的意思是,今天如果你正身處逆境,或者最近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刻,彷佛被倒塌下來的塔樓壓着,例如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經濟出現問題,身體有毛病。如果你正遭遇苦難,聖經中有很多經文直接給你安慰的話語,給你盼望、鼓勵和洞察力的話語。這段經文卻不屬於那一類。

這段經文很耐人尋味,耶穌並不是對那些被塔樓壓着的人說話。祂是對那些人說話嗎?不是。聖經中很多經文可以給你安慰,請繼續到教會聚會,我們會認識更多,當你傷心失意的時候,那些經文可以給你安慰,但是我想讓你們知道這段經文耐人尋味之處。耶穌到底跟誰說話?祂向誰講解屬靈的教訓呢?

耶穌正在向那些生活順遂、無憂無慮的人講解屬靈的教訓。耶穌正在向那些沒有遭遇苦難的人說話。他們看到別人遭遇苦難,但這些事不是發生在他們身上。耶穌就是向這些人說話,祂說:「當你們正處於無憂無慮的日子,我有一些忠告給你們。當你們看到別人遭遇苦難,但這些事不是發生在你們身上,我有一些忠告給你們。」

聖經中並沒有太多這樣的經文(因此我很慶幸今天可以傳講這信息),可是我必須告訴大家一點。耶穌說了什麼?祂發出警告(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首先,我們從這段經文學到:當你的生活順遂、無憂無慮,你的屬靈生命就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首先,我希望大家從這段經文學到這一點。這是第一個忠告。

耶穌基督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祂要說的是:屬靈生命中最大的危機莫過於生命中沒有遇到任何危機。屬靈生命中最大的試煉莫過於生命中沒有遇到任何試煉。屬靈生命中最危險的境地莫過於生活順遂、無憂無慮,看到別人遭遇苦難,自己卻安然無恙。

人們會說:「等一下。我以爲當我遭遇苦難、面對困境,我的信心才受到考驗。」是的。當然是。有很多經文都談到這種情況,但是耶穌要給我們說明,屬靈生命中最大的考驗、最大的打擊、最危險的境地莫過於生活順遂、無憂無慮。耶穌警告我們要當心。

其次,耶穌告訴我們,當我們處身於無憂無慮的危險境地時該做什麼。我們在這種安穩舒暢的生活該做什麼。你知道你該做什麼嗎?耶穌說你該做什麼呢?耶穌對這些人說了什麼?祂說:「要悔改。」

耶穌告訴我們,當你生活順遂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悔改的時候。當你一切如願以償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悔改的時候。當你生活蒙福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悔改的時候。當你事事順利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悔改的時候。

當你面對這種景況的時候,你要找緊機會悔改。你說:「嗯?你到底在說什麼?」有趣的是,這段經文說明了一個道理,我時常嘗試說明這個道理,但是我不肯定你們會否相信。基本上,悔改並不關乎你是否違背了誡命。

你看見耶穌呼喚這些人,他們遵守神的律法,當中有些是門徒,有些是法利賽人,但他們相信聖經。他們相信神的律法。他們都信靠和尋求神的旨意。他們都敬拜。他們都禱告。他們都做正確的事。他們遵守基督信仰的規條,也遵守聖經的規條,他們生活得很好。

當耶穌吩咐他們悔改時,祂要說明一個道理。如果你做了壞事、說謊、詐騙、偷竊,搶劫,你當然要悔改,但這一切都不是悔改的本質,因爲罪的本質並不在於違背誡命。罪的本質是以自己代替神。罪的本質是讓自己或別的東西佔據了神應有的位置。罪的本質是讓自己成爲自己的救主、生命的主,或者創造另一個神。罪的本質是不尋找神,而是靠自己去得着救恩。

當一個人處於順境的時候最容易以自己代替神。沒錯,當人生活不順遂,遭遇苦難,彷佛被倒塌下來的塔樓壓着,他往往會濫用藥物或借酒澆愁,試圖藉着消遣玩樂來解決問題,或者出現顧影自憐、違背誡命等諸如此類的行爲。是的。他們面對這樣的試探。

然而,當人生活順遂的時候,他面對最重大的試探,就是以自己代替神。耶穌正在跟誰說話呢?祂在責備誰呢?耶穌責備那些自以爲義的人。祂責備那些以自己的成就確定自身價值的人。祂責備那些自覺比遭遇患難者更優越的人。耶穌說:「要悔改。」

在無憂無慮的日子,你難免開始把心中真正的盼望轉移到你生命中美好的東西上,你遠離神,讓那些東西成爲你快樂的源頭,成爲你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種情況無可避免地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因此,無憂無慮的日子是危險的時刻。

一年前的夏天我領悟到這個道理。我記得當時相繼認識了兩對夫婦,他們的孩子都誤入歧途,做出自毀的行爲,生命全然崩潰。他們的孩子年齡跟我的孩子相約。當時我輔導他們,與他們討論這事。但是我總不忘記幾個星期後,當我研讀路加福音的時候看到這段經文。當我讀到路加福音13章1至5節的時候,我彷佛聽到一把聲音。於是我把所聽到的寫下來。

這聲音對我說:「他們的孩子自毀生命而你的孩子沒有這樣做,你因此以爲他們是比你差勁的父母嗎?」我說:『不是的!』你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我開始明白耶穌在這裏所說的話。在順境的日子,你心中自以爲義,這是最難處理的罪,你成爲了自己的救主,你心中自義的心態不斷加強。在不知不覺中,你漸漸把這一切美好的東西作爲心中的根源。

你說:「嘿,我的事業發展得很順利。嘿,有人跟我墜入愛河。嘿,我有幸福的家庭。」你在幹什麼?你自然而然總是看到那些生命不順遂的人,你有點沾沾自喜、自以爲是。你不想承認這個事實。

當然,當我與那兩對夫婦交談的時候,我沒有表露出自以爲是的心態。我認爲整個過程很順利。我沒有表露出自以爲是的心態,但是我感到這段經文擺在我眼前是聖靈給我的提醒,說:「你看着自己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東西,怎麼能不認爲那全然是不配受的恩典?」

當你想到自己生命中美好的東西全然是不配受的恩典,你便轉眼仰望耶穌,說:「主啊,我真的不敢相信禰的恩典是如此偉大無比,我渴慕的是禰,不是那些東西。禰的微笑、禰的尊榮、禰的喜悅該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因爲如果我把我的心放在別的東西,當無憂無慮的日子逝去,而且這些日子也必然過去,我就滅亡了。」

因此,耶穌基督說,在一帆風順的日子最要緊的是悔改。現在我們知道悔改是什麼了。你說:「如果你沒有做錯事又怎悔改呢?」悔改並不在於做了錯事,而是在於過度信靠美好的事物,因爲違背誡命只是罪的症狀,但罪其實是信靠別的東西,而不是信靠耶穌基督來得着智慧、公義、潔淨和救贖,並藉此成爲自己的救主。

我太太很喜歡這麼說:人心中固有的模式是自我救贖,這種模式在平靜安穩、豐盛安舒的日子最常出現,並且加劇發展。最發人深省的是,當你發現耶穌呼喚那些行事正確的人悔改,你開始意識到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與以宗教信仰爲基礎的悔改截然不同。

以宗教信仰爲基礎的悔改認爲:「悔改是不尋常的舉動。只有當你搞砸了的時候纔要悔改。」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卻時刻出現。你不但存着悔改的心去迴應失敗,也存着悔改的心去迴應成功。你存着悔改的心去迴應一切事物。德國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維滕貝格教會的大門上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其中第一條便論到悔改:當一個人明白福音,他一生便會不斷悔改。

以宗教信仰爲基礎的悔改認爲悔改是不尋常的事。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卻認爲悔改是既自然又尋常的事。以宗教信仰爲基礎的悔改認爲悔改就是察看自己生命中的壞事。沒錯,但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認爲悔改是察看生命中的好事,並且改變自己對這些好事的理解。以宗教信仰爲基礎的悔改認爲悔改是苦澀的,持這種觀念的人心裏說:「我爲自己的罪贖罪。我苦待自己,直到我覺得神饒恕我。我自己償還了罪債。」

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說:「我的罪債已還清了,但我並沒有活出這樣的生命。我想靠自己的表現和好東西來賺取自我價值、意義和救恩。我藉着這些東西來證明自己了不起。我沒有活出愛,我的生命充滿焦慮和驕傲。除非我讓耶穌基督成爲我心中切實的盼望,否則我要滅亡了。」

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就是果子。第6節提到的無花果樹是指什麼呢?樹上的無花果是指什麼呢?這棵樹又代表什麼呢?就是我們。神正在尋找的無花果是什麼呢?就是悔改。果子是怎樣的?果子是甘甜的。悔改是甘甜的事。悔改使我們變得甘甜。

悔改的意思就是:當我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要謙卑,因爲我知道一切都是出於恩典。當患難臨到,我要堅定不移,因爲我知道神不是要懲罰我的罪。你明白嗎?悔改使我心充滿喜樂。悔改使我心平靜安穩。你說:「嗯,怎麼可能呢?你怎知道這一切呢?」讓我來解釋原因。

是誰跟我們說話呢?是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全然證明了以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理解塔樓倒塌的事是錯誤的,因爲耶穌基督是世上最好的人,但祂的生命卻是最困苦的。耶穌基督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結果,祂卻遭遇世上無人遇過最傷痛的苦難。

爲什麼?我來告訴大家爲什麼會這樣。耶穌說,只要你悔改,塔樓便不會倒塌在你身上,因爲終極的塔樓已倒塌在耶穌身上。耶穌是世上最好的人,但祂的生命卻是最困苦的,因爲終極的塔樓倒塌在祂身上,我們因自己的罪本該受永恆的審判,但永恆的審判卻落在耶穌身上。如果你希望能夠承受世上不公平和不公正的事,你必須明白耶穌自己遭受了最不公平的對待。

世上最好的人爲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唯有耶穌基督才配得蒙神垂聽,祂卻被棄絕。這意味着當我的塔樓倒塌在我身上,我只能說:「這只是小小的塔樓。最大的塔樓已倒塌在耶穌身上了。神不是要懲罰我的罪,我能夠承受這小小的塔樓倒塌在我身上。唯一能夠真正摧毀我的塔樓,就是神永恆的審判,但它永遠不會落在我身上,因爲它已落在耶穌基督身上。」

當我的生活順遂,沒有塔樓倒塌在我身上,我必須說:「這全是恩典。神這樣恩待我,沒有照我該受的報應我,因爲耶穌基督承受了祂不該受的。神總不會照我該受的報應我,而是給我更好的東西,因爲神沒有把耶穌所配得的賜給祂,而是給祂更糟糕的對待。」終極的塔樓已倒塌在耶穌身上了。

只要你明白這一點,那無花果就是悔改所帶來甘甜的果子,它可以在你生命中生長。可是,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看看最後一節。只要你願意悔改,一切都可以得醫治。只要你承認自己需要修復,一切都可以修復過來。你明白嗎?只要你承認錯誤,任何錯誤都可以改正過來。

因此,正如威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所說:「沒有罪太小不足以被定罪,也沒有罪太大能使真心悔改的人仍被定罪。」讓你的生命充滿真心悔改所帶來的甘甜,充滿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尤其是在生活順遂的日子更是如此。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賜予我們這個看似奇怪的教訓,但當我們越發細心思想這段經文,越發仔細研讀這段經文,我們越發明白這是充滿智慧的教訓。求禰幫助我們明白什麼是以福音爲基礎的悔改。當禰顯露我們的心,求禰幫助我們不被拆毀,而是得着安慰。求禰幫助我們明白禰的恩典,並察覺到自己對恩典的理解;求禰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罪,並察覺到自己對罪的理解,因爲兩者息息相關、一脈相連。

求禰幫助我們明白,我們唯有透過謙卑悔改才能夠體會禰的恩典是何等長闊高深,並帶來無比的自由。求禰向我們顯明如何把這教訓應用在我們生命中的每部分,不僅在生活順遂的日子應用這教訓,在困苦的日子也應用出來。不僅在困苦的日子應用這教訓,在生活順遂的日子也應用出來。

求禰藉着禰的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明白如何把這教訓按我們各人所需要的方式融入生命中。每位聽眾朋友的應用方式各有不同,唯有聖靈才能給各人顯明。懇求聖靈使我們在這事上有智慧。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