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二)」系列——「如何恨自己的父母」這個題目。
讓我們翻開這篇信息所引用的經文。今天我們研讀的不是篇幅較長的舊約敘事經文,而是耶穌所說的一段精警話語。我會讀出路加福音14章25至27節。
25.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
26.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27.凡不揹着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這是神的話語。
不論耶穌基督真正的身分是什麼,不論人們認爲祂真正的身分是什麼,幾乎每個人都說耶穌基督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但是當你真正研讀耶穌的教訓時,你會發現祂說了很多令人難以理解的話。我們稱之爲難解經文,因爲這些經文不但難以理解,而且也難以接受。
在接下來的多個節目中,我們會選讀耶穌教訓中的一些難解經文。
在某程度上說,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好像堅硬的糖果一樣。這些難解經文並不像巧克力,可以讓你一口咬下去、咀嚼、吞嚥,然後消化。這些難解經文好像堅硬的糖果,你無法一口咬下去,你無法一下子便得出結論,完全理解其含意,並且隨即領受其教訓。
如果你嘗試一口去咬堅硬的糖果,你必定要去看牙科醫生。你怎樣纔可以讓堅硬的糖果進入你的消化系統?你可以含着糖讓它在嘴裏完全融化,然後它便可以進入你的消化系統。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用嘴吮吸堅硬的糖果。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就好像堅硬的糖果一樣,表面上看來很難,甚至看似有點荒謬,但當你深入研讀這些經文,不斷反思和默想,你發現多年來你實際上仍未完全明白其含意。
舉例說,從表面看來,這段經文是說:「你必須恨自己的父母。」乍看之下,你也許會說:「這真是荒謬!真是可怕!」或者你會說:「這根本不必多說,因爲我已經恨自己的父母了。」如果你真的這麼說,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人確實恨自己的父母,這對他們的人生造成極大的傷害。
只有當你經過一段長時間去領會這段經文的教訓,你纔會看到耶穌要給我們的解決方法。耶穌告訴我們:「你以自己的方式去恨自己的父母,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學會如何以我的方式去恨他們。」這段經文蘊含很多教訓。事實上,這些難解的經文蘊含豐富的教訓。今天讓我們看看這一段難解的經文。
這段經文到底要說明什麼道理?雖然當你看到這段經文時馬上會聯想到父母,但事實上這不是經文的主題。這段經文論到如何作門徒、跟隨耶穌的真義,以及何謂耶穌的門徒。這纔是經文的主題。我們可以從這段經文學到五個原則。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五個有關成爲耶穌的門徒的原則。讓我來詳細說明吧。
第一,作耶穌的門徒不是一個可做可以不做的選擇。我們從上下文看到這一點。當時耶穌正在向誰說話?經文說:「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耶穌從哪些人轉向這羣眾呢?當時耶穌正與十二門徒在一起。他們是與耶穌關係密切的圈內人,他們都立志全職事奉。
耶穌不只是轉過來對他們說有關作門徒或者背起十字架等道理。耶穌是向眾人說話。這是什麼意思?耶穌是向每一個人說話。這意味着耶穌沒有提出雙重的標準。幾乎每個人都以爲有兩種不同層次的基督徒。
第一種是普通的基督徒。這些基督徒相信神,他們對信仰並不熱衷,但是他們到教會聚會,他們相信神,遇到麻煩的時候也會禱告。另一種是委身的基督徒,他們盡心盡力地追求。當耶穌基督轉向羣眾時,祂說了什麼?
耶穌表明沒有雙重的標準,而只有一套標準。耶穌說:「凡跟從我的人都要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也要讓我居首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家庭、事業以及一切。我必須居首位。唯有完全捨己作我的門徒才能與我建立關係。這裏並沒有兩套標準,也沒有三套標準。每個人都必須全心全意作門徒。作門徒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成爲門徒就是成爲基督徒。你不可以說:『我是基督徒,但我不喜歡這一切的標準。』這裏沒有兩套不同的標準。」
當我和妻子度假的時候,有一件事情令我們感到氣憤。我妻子打電話到旅館詢問,旅館告訴她房租每晚五百元。於是我們到了那旅館,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卻發現原來房租是每晚七百元。我妻子說:「爲什麼會這樣的?」
嗯,原來旅館沒有告訴我們條文的細則。他們報價時所說的五百元其實仍未含稅和服務費,以及其他費用。旅館沒有告訴我們條文的細則,他們沒有告訴我們還有其他收費。他們沒有告訴我們真正的費用。那些都是條文的細則。耶穌基督並不是向眾人說:「我必定把豐盛的生命賜給你們」,然後轉向祂的門徒說:「可是一旦你們跟隨我,就要背起十字架。啊,是的,有一個十字架在那裏等待着你。」
不是這樣的。耶穌說:「這裏只有一個標準。我事先告訴你們這唯一的標準。我並不隱藏成爲基督徒的代價,也不隱藏其困難。我並不隱藏成爲基督徒可能要面對的一切事情。成爲基督徒就是成爲門徒,要讓我居首位,並丟棄一切別的東西。凡要跟隨我的人都要全心全意作門徒。」首先,作門徒並不是一個選擇。這一點令人感到害怕。
第二,作耶穌的門徒是不可預計的。我們看看經文提到不同的人: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那些是什麼人?在以家庭爲中心的父權社會裏,經文所指的那些人基本上是你整個人生。你的生命完全以那些人爲中心。西方社會卻有點不同,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他們很容易誤解這段經文。
耶穌在這裏提出人應有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這樣構成的。你的人生圍繞着自己的家人和家族,事實上,來自傳統文化的人都知道家庭比生命中的一切更重要。
傳統社會的人總不會讓自己的家人蒙羞,他們總不會離開自己的家人,也不會與家人不接納的人結婚。你明白嗎?這就是耶穌所指的情況。耶穌論到一個人生命中的正常狀況。耶穌告訴我們要丟棄這一切。
讓我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吧。耶穌要說的是:「你竟敢帶着自己爲人生所定的計劃和自己所勾劃的理想人生來到我面前,然後嘗試要我配合你自己的計劃。不要利用我。不要這樣來到我面前……」這實在很可怕,不是嗎?耶穌的意思是:「……你不要因爲想成爲一個更好的配偶或者擁有幸福的家庭才尋找我。你不要因爲想生活得更美滿和充實才尋找我。不要利用我。你要因我是神的緣故而來到我跟前。你必須願意丟棄一切別的東西。」
讓我再以另一個方式來說明。耶穌基督告訴我們:「你要恨你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還有什麼比這說法更好呢?耶穌說:「不要因爲我的教訓與你切實相關纔來到我面前,不要因爲我的教訓能激動人心纔來到我面前,不要因爲我能滿足你的要求才來到我面前,不要因爲我能使你成爲一個更好的人才來到我面前,也不要因爲想擁有更美好的社會纔信奉基督信仰。只要因我是神的緣故而來到我面前。」還有什麼比這說法更好呢?
耶穌告訴我們:「只有當你因我是神的緣故而來到我面前,我的教訓才與你切實相關,才能夠激動你的心、使你得着滿足。你要因我是神的緣故而來到我面前。你要因我是真神的緣故而尋找我;雖然我的教訓確實與你切實相關,但不要因這緣故而來到我面前。你要因爲我是神,因爲我充滿喜樂和力量,因爲我是你的主、你的生命,你的道路而來到我面前。別無其他原因。」
因此,耶穌要說的是:「不要抱着這種態度來尋找我,不要心裏說:「我應該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然後是我的妻子、兒女和家族。」耶穌不是一隻溫順的獅子。你聽過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的兒童故事《納尼亞王國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嗎?故事的主角亞斯藍是一隻獅子,它象徵耶穌基督。故事中有一個小女孩聽到有關亞斯藍的事。
小女孩問:「啊,是一隻獅子。靠近他安全嗎?」答案是什麼?很多聽眾朋友都知道答案,因爲我經常引述這個故事。靠近他安全嗎?答案是這樣的:「安全?誰會這麼說呢?我來告訴你,他當然使人望而生畏,但他是良善的。他是大君王。」耶穌基督在這裏要說的是:「我使人望而生畏,但我是良善的。」
耶穌說:「你爲自己的人生定了許多計劃。別要我來配合你的計劃。別利用我作爲達成人生目標的途徑。我纔是真正的目標,你的人生是達到目標的途徑。除非你來到我面前,說:「無論如何我也跟隨禰。」否則你不是我的門徒。好吧,在我們繼續討論第三點之前,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你的生命是否平靜安穩?你是否只是偶爾向神禱告?你到教會聚會,也相信神,但基本上你只是追求自己的生命目標,你的人生很順遂,你只是偶爾向神尋求屬靈的力量。這是你人生的寫照嗎?這並不是耶穌在這裏要展示的生命。耶穌說:「當你來到我面前,你大可以丟棄自己的計劃。你要甘心樂意地丟棄自己的計劃。你當存着敬畏戰競的心,卻又甘心樂意地丟棄自己的計劃。
第三,作耶穌的門徒是充滿感情的。我們來看看「恨」這個字。爲什麼耶穌選擇用「恨」這個字呢?大多數人看到這個字也知道耶穌要暗示什麼。首先,我相信人們不會真的認爲耶穌基督在這裏說我們要積極主動與家人敵對。耶穌教導人:「要愛你的仇敵……」祂在十字架上說:「父啊,赦免他們……。」耶穌吩咐我們甚至連惡人也不可恨惡。
耶穌到底爲什麼會說你要這樣對待家人呢?耶穌在這裏用「恨」這個字並不是要表達它一般的含意,即是積極主動地懷着敵意。這裏有一點很有趣。在希伯來文和聖經中,「恨」這個字可以指積極絶對地敵對,但是也可以指相對地敵對。
創世記第29章中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章記述了雅各的故事。雅各有兩個妻子:利亞和拉結。創世記第29章兩次提到雅各愛拉結,卻恨利亞。第31節說:「耶和華見利亞失寵(原文作被恨)」。第33節說:「耶和華因爲聽見我失寵。(原文作被恨)。」很多現代聖經譯本沒有把這個字翻譯出來,但是希伯來原文是用「恨」這個字的。
爲什麼?經文說雅各恨利亞,這是否意味着雅各真的恨利亞呢?不是,因爲第30節實際上已說明了雅各愛拉結勝過愛利亞。這意味着雅各並不是真的恨利亞,這只是與他愛拉結的程度相比而已。雅各對拉結的愛極深,相比之下,他對利亞的態度看來並不及對拉結那麼好……雅各沒有詛咒利亞,也沒有惡意待她。雅各對利亞也非常親切,但是相比起對拉結的態度,他對利亞的態度就好像恨一樣。
我開始默想這經文,不斷反思,突然意識到耶穌在這裏要說明的道理。這是一個察驗人心的測試。耶穌要指出祂對門徒的要求,以及何謂作門徒。耶穌在這裏說什麼?祂說:「我要你愛我。」
耶穌說:「看看這不同種類的愛。」首先耶穌提到父母,這種是親情的愛。然後是妻子,這種是夫妻之間的性愛。接着是兒女,這是另一種愛。你愛兒女的方式跟你愛父母的方式並不相同,你愛兒女的方式跟你愛配偶的方式也不相同。耶穌也提到弟兄姊妹。這不一定是指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指朋友。耶穌在這裏提到世人不同種類的愛……
耶穌提到夫妻之間的性愛、朋友之間的愛、親情的愛。耶穌提到各種不同的愛,祂說:「這各種各樣的愛都無法與我所賜予的那種愛相比,我也要求這一種愛。我要求的不是情感,也不是人聽道後一點點受鼓舞的感覺。我要求一種真實的愛,就好像你對配偶的愛那樣真實、充滿激情、彼此交流、互相喜悅,而且還要深千萬倍,以致這各種各樣的愛都顯得微不足道。」耶穌的意思是:「我要成爲你生命中的最愛,就好像雅各最愛的拉結一樣。」
這就是耶穌要表明的意思。祂的要求實際上是一個察驗人心的測試。我並不是說作門徒與意志無關,耶穌肯定不是這麼說。耶穌肯定不是說作門徒是不需要盡上責任的。當然,門徒要盡應有的責任。來到十字架面前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我願意付上任何代價。」這當然需要意志,也有責任和義務。當然,不管你的感覺如何你也要順服,可是這並不是作門徒的核心意義。
耶穌真正要說的是:「除非你對我充滿感情,否則你不是我的門徒。」耶穌是說:「你要愛我。」這是祂使用這個奇怪的字的原因。你說:「我知道的,耶穌是說要把祂放在首位。」是的,這當然是祂的意思。耶穌說:「我在你心中的地位必須比你的父母、妻子和兒女重要。」
這當然是耶穌要表達的意思,但是祂並沒有這麼說。其實祂大可以這麼說。耶穌在另一處曾經這麼說。耶穌在很多地方都曾經說:「我必須居首位。」但是祂在這裏所說的不只是關乎重要性和優先次序的問題而已。當然,耶穌要指出祂必須居首位,但是這裏還有更深的含意。耶穌說:「我要的是愛。我希望與你們在愛中互相交通。我希望你感受到自己在我的懷抱裏。我希望與你們交通。我要以你們爲樂,彼此親近。」
這實在引人注目。耶穌提到世人各種各樣的愛,並說:「這些愛與我所賜予和要求的那一種愛相比實在顯得微不足道。」繁星其實整天都掛在天上,只是因爲太陽太明亮使你無法看到星星而已。耶穌說:「我要你給我這樣的愛,而不是別的愛,但是我要藉着無比的恩典以及我們彼此的愛把各種各樣的愛豐豐富富的傾倒在你身上。」
保羅也談到這一點。他在羅馬書五章3 至 5節說:「……因爲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但是盼望從哪裏來呢?接着,保羅說:「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爲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我說這愛是一個察驗人心的測試,因爲它察驗我的心。這愛正在察驗你的心嗎?
你時常到教會聚會,也研讀聖經,並且做正確的事情,但不要以爲只是做了這一切便符合作門徒的要求。你的禱告生活枯乾嗎?還是你根本沒有禱告?你只是草草的說出一些禱文嗎?也許你常常禱告,但你只是說出一些禱文罷了嗎?你生活的動力是什麼?耶穌不只是說:「讓我在你生命中居首位。」儘管祂有這麼說。耶穌也不只是說:「盡你的責任。」儘管祂有這麼說。耶穌說:「你要愛我。」
你知道嗎?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Augustine)證明這種愛是作門徒的精髓。這不只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人們不該坐在那裏,說:「哇!這是非常崇高的理想。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沒有這種性情。我的宗教信仰是我個人的事。我覺得自己無法達到這標準。」不要以爲這只是附帶的要求。不要以爲這只是錦上添花。這種愛是作門徒的核心所在。
奧古斯丁在他的著作《懺悔錄》中說:「你的性情得以改變、你得着美好的人生、你得着勇氣、你能夠饒恕人、你得着平安、你得着所渴望的美麗心靈,關鍵在哪裏呢?奧古斯丁說關鍵並不在於意志,也不在於你所付出的努力。基本上,關鍵在於這各種不同的愛在你生命中要有正確的優先次序。
想一想吧。在信息開始的時候,我們提到有些人恨自己的父母,我們對此嗤之以鼻。但是我們當中有些人知道自己令父母失望,這個問題一直像一片驅之不散的烏雲。你甚至可能不會承認這一點,但是你無法克服這個問題所帶來的羞恥和恐懼。你說:「我的父母對我感到失望。」你無法真正擺脫這種失敗的感覺。或許你不是令父母失望,而是令其他人失望。
也許你令你的配偶失望,你令所愛的人失望,或是令你的好朋友失望,或許有人拒絕你,你無法擺脫這種失敗的感覺。現在你也許感到害怕。你心裏說:「只要我可以得到這份工作,可以進入這間研究院,可以賺到這筆錢,可以過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切便迎刃而解了。」你的處境岌岌可危,你嚇呆了。如果你失去這些東西,你也不知如何是好。
奧古斯丁指出這些例子的問題所在。你爲什麼感到憂慮、失敗、自卑和缺乏信心呢?你爲什麼這樣懦弱、忿怒和苦毒呢?爲什麼?奧古斯丁說:這是因爲有些東西對你來說太重要了。你父母的看法對你來說太重要了,你被父母的看法緊緊地抓住。你的朋友或那個拒絕你的人對你來說太重要了,你被這些人的看法緊緊地抓住。金錢或事業對你來說太重要了,你被這些東西緊緊地抓住。
奧古斯丁說:你如何纔可以得着自由呢?你如何纔可以得着平安呢?你可以做兩件事。你可以積極主動地去恨這些人。你可以說:「我的父母真是愚不可及。」嘗試藉此得到一點釋放。你也可以說:「那些人拒絕了我。他們什麼也不懂。他們都是有缺陷的。他們根本就是垃圾。」
你可以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一樣,抱着一種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心態。你說:「啊,我總是無法得到所渴望的事業。我一點也不在乎。你看看那些擁有這事業的人,他們眼中只有自己。」換句話說,你設法不再那麼愛自己的父母、不再那麼愛那個拒絕你的人、不再那麼愛自己的事業,你不再熱心,你壓抑心中的熱情,使自己的心剛硬起來,希望藉此得着自由和平靜安穩。這是一種得自由的方法。要付上的代價何等大!
奧古斯丁說有另一種得自由的方法。他說:你若不想受制於父母對自己的看法,不想受制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想受制於自我觀感,受制於自己的良心和標準,唯一的方法就是更加愛神。
奧古斯丁說:你若要除去懦弱而成爲一個勇敢的人,你若要除去苦毒而成爲一個喜樂、和睦和寬容的人,你若要除去自卑感而成爲一個有自信的人,你必須擁有耶穌基督的愛。耶穌基督的愛對你來說是多麼實在,以致其他東西都變得黯然失色。
換句話說,你不再那麼愛任何別的東西。當你愛別的東西,你對耶穌基督的愛便相對變得太少。因此,你若要性情得着改變、生命得以成長,並且作耶穌的門徒,相對而言你要恨這一切東西,這就是關鍵所在。你要讓耶穌基督成爲你生命中的拉結,讓祂成爲你眼中最美的那一位。」
你必須擁有這一種愛。你必須領受這一種愛。作門徒必須充滿感情。耶穌基督的門徒必須對耶穌基督充滿感情。如果你沒有對耶穌基督充滿感情,你就不是祂的門徒了。耶穌基督說:「你要讓我居首位。你要愛我。」
也許有人會說:「嗯,到底如何能得着這種愛呢?從哪裏得着呢?算了吧!這只是我想象出來的嗎?我該怎樣做?我真的不知道。耶穌對我來說十分抽象。這一切似乎只是一些概念而已。我以爲你會說我們應該花多一點時間去禱告,但是我也不知道禱告是否有用,因爲……」
第四,作耶穌的門徒是關乎地位的改變。經文說我們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耶穌並不是說:「背起我的教訓來跟從我。」祂並不是說:「背起我的榜樣來跟從我。祂並不是說:「背起我的忠告來跟從我。」這樣做只會把你壓碎。如果你試圖帶着耶穌的教訓來跟從祂,你只會被壓碎。」
你嘗試背起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教導來跟從祂吧。你嘗試這樣做吧。你只需行一步便會被壓得粉碎。如果我嘗試背起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教導來跟從祂,我也會被壓得粉碎。聖經告訴我們:「不要嫉妒人。要饒恕人、要虛心。」
耶穌不是這麼說。祂說什麼?祂說:「背起十字架。」這是什麼意思?很多人覺得這聽起來很可怕。事實上,解經家亨利‧斯維特(Henry Sweet)在二十世紀早期寫了一些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註釋,寫得十分出色。他這麼說:「背起十字架只可能有一個解釋,就是把自己當作一個已被定罪的犯人。
你也許會說:「嗯,這聽起來相當負面。」其實一點也不負面。我們說被定罪的犯人是什麼意思呢?你如何把自己當作一個被定罪的犯人?你如何把自己視爲一個被定罪的犯人?主耶穌要說的是:「作門徒的精髓就是你意識到當我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你也死了。你要與我認同。」
保羅在歌羅西書第3章這麼說:「……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爲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你已經死了。聖經再三告訴我們:當你成爲基督徒,更確切地說,就在你相信耶穌基督的那一刻,你已經與耶穌基督一同死在十字架上。聖經說你已經與耶穌基督一同埋葬。
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着如今在神眼中你所有的罪債已經還清了。如果你已相信耶穌,你卻仍然因自己的罪和罪疚感而責打自己,那請你別再這樣做。爲什麼?因爲在神眼中你已經被責打了,你已經被鞭傷了,你已經戴上了荊棘冠冕,你已經被人用槍刺了,你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你已經還清一切罪債了。你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
如今當神看着你,祂看到耶穌所成就的一切。因此,把自己當作一個已被定罪的犯人意味着你每天起來的時候便背起十字架。在路加福音9章23節,耶穌基督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每天當你起來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在基督裏的身分。
你要提醒自己:你已經死了。你要提醒自己:你不必用什麼來證明自己。你要提醒自己:你已經蒙接納。你要提醒自己:耶穌基督爲了成就這一切所付上的代價。你要天天背起十字架。這是什麼意思?你要與十字架如影隨形。你背起十字架。在太陽的光照下,你一路與十字架形影相隨。
一方面,這意味着你效法主耶穌過着捨己的生活。另一方面,這也意味着你這樣做全是因爲你知道主耶穌爲你所作的一切。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意味着你明白自己在耶穌基督裏的身分和地位,也知道神如何看你,因此能夠活出充滿感情的豐盛生命。
換句話說,作門徒是充滿感情的,因爲它是關乎地位的改變。你明白自己在耶穌基督裏的地位,你已經與耶穌基督同死,與祂聯合,因此你能夠活出充滿感情的豐盛生命。這就是背起十字架的意思。這意味着你要活出這樣的生命。
事實上,我鼓勵你再邁進一步。經文說你還要恨自己的性命,你看到嗎?這是什麼意思?恨自己的性命並不代表憎恨自己。憎恨自己和鄙視自己其實是自我中心的表現。你對自己過於關注,你只顧自己。
你只考慮自己的需要,你只顧自己的成敗得失,只看重人們如何看你。這節經文告訴我們,主耶穌已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我們也要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就是忘掉自己,而不是鄙視自己、憎恨自己、鞭打自己。
經文呼喚我們要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但這是一件喜樂的事,因爲你說:「我不用以什麼來證明自己。我知道自己在耶穌基督裏的身分。我知道主耶穌所作的一切。因此,即使我被人冷落也並不在乎。我不在乎自己能否得到那份工作。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與十字架形影相隨。」
第五,作耶穌的門徒是無條件的。也許有人覺得我所說的一切都只是一般常識而已,但是我認爲我們必須以這一點來結束今天的信息。你要背起你的十字架。作門徒是無條件的。這是終極的。我無法以更加強而有力的方式來說明這一點。你有否留意到以這個象徵死刑的標記來表明基督徒生命的真義是多麼奇怪呢?
試想像一下一個競選公職的候選人這麼說:「來跟隨我。加入我的陣營。坐上那行刑的電椅上吧。來吧。跟隨我。戴上眼罩,吸你最後的一根香菸吧,聽着那準備開槍行刑的聲音吧。」耶穌基督說:「背起你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我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
首先,無論境況如何,作門徒是無條件的。當你看到一個人揹着十字架行走,你知道這是他做的最後一件事。你不會揹着十字架邊走邊說:「這個十字架不管用。我以爲它會使我潔淨,但是這個十字架對我來說真是沒有什麼效用……」
一個揹着十字架的人是一個被捕的人。耶穌基督說你已經被逮捕了。成爲門徒意味着你不再屬於自己。你不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你已經被逮捕了。這段經文有一點十分奇怪,一方面,主耶穌呼召人作門徒的方式與傳統文化完全相違。經文說:「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耶穌在這裏至少要表明:「只要你擁有我,你不需要那些人也可以過活。」
在傳統文化中,長期過着單身的生活絕對是一種禁忌,因爲家庭組織已經成爲了偶像。然而,耶穌基督竟暗示祂認爲單身生活並沒有問題。祂說:「只要你擁有我,你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其實並不重要。」
一方面,這說法與傳統文化完全相違;另一方面,這與西方崇尚個人主義的世俗社會也完全相違。爲什麼?因爲你不僅要恨自己的父母、弟兄、姊妹、妻子和兒女,也要恨自己的性命。西方社會的人說:「別人無權告訴我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生命。」耶穌說:「你已經被逮捕了。現在你無權自己作任何決定。不管我說什麼,你也要跟從我。不管我給你什麼,你也要跟從我。」
十字架意味着我將會遇到麻煩。你知道很多人準備作門徒的時候說什麼嗎。事實上,有些人正在考慮作耶穌的門徒,可是還沒有開始行動。有些人卻開始了。
讓我提醒大家。每當一個人開始作門徒時,他們幾乎都有這種想法:「作門徒意味着我的生活將會事事順利,因爲我將自己交給宇宙萬有的主。祂當然會應允我的禱告,並賜福給我。一切事情都會好轉過來。」
當耶穌呼召你來到十字架前,祂對你說:「我呼召你進入榮耀、偉大無比的生命,但是我並沒有應許你必定過着安逸的生活。我在世的時候也不是過着安逸的生活。」當你看到耶穌基督揹着十字架,你明白到什麼?你知道祂要得着榮耀、偉大無比的生命,而不是一帆風順、安逸的生活。
耶穌說:「無論境況如何,你也要無條件地順服我。不管我說什麼,不管我給你什麼,你也要無條件地順服我。」事實上,如果你不是無條件地順服耶穌,你根本就沒有順服祂。如果你不是無條件地服事祂,你根本就沒有服事祂。如果你說:「只要我所求的事真的發生,我必定對基督信仰堅信不移。如果這些條件都滿足了,我便會順服……」
如果你帶着任何條件來服事耶穌,你根本就不是服事祂。你提出任何條件便證明你還是坐在自己生命的寶座上,你還是當家作主,你是君王,耶穌只是僕人而已。你判斷耶穌所作的哪一件事情對你有用,你決定服事耶穌是否與你有益。這並不是真正的服事。
不要自欺。要麼你完全順服,要麼你根本不順服。要麼你對神說:「我必聽從禰一切的吩咐。不管禰吩咐我作什麼,我必順服禰。不管你給我什麼,我必順服禰。」不然,你根本沒有服事祂。很多人說:「我是個基督徒。我知道我也許不應該這樣做,我知道我真的不應該這樣做。嗯,我跟教會裏大多數人的看法不同,但我仍是一個基督徒。」
你以什麼作爲基礎來作出道德判斷呢?你是根據什麼標準呢?是憑感覺嗎?是以自己的文化作爲基礎嗎?還是以耶穌基督的主權作爲基礎呢?你要麼是根據自己的標準,要麼是根據主耶穌的標準,根本不存在中間路線。你要麼背起十字架,要麼沒有背起十字架。你要麼已經被捕,要麼沒有被捕。你要麼因主耶穌所作的一切而活,要麼你不是爲此而活。沒有中間路線,也沒有雙重標準。
我來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說:「我總不會做這一切事情。我無法做到。」那麼讓我來補充一點。我會簡略地說明這一點。
第六,作耶穌的門徒是漸進的過程。我如何知道呢?聖經常常說:「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要脫去你的舊人,要脫去舊有的行事爲人方式。」這些說法很有意思。你注意到嗎?聖經並不是說:「以電椅處死你的舊人。」聖經並不是說:「把你的舊人吊死。」也不是說:「把你的舊人槍斃。」因爲槍決、絞刑和電刑瞬間便把人處死。你這樣就死了。一分鐘前你還活着,一分鐘後你便死了。
釘十字架卻是一種使人慢慢死去的酷刑。這是一個逐步致死的過程。這是痛苦的死亡過程。耶穌基督並不是說:「你要接受槍決並跟從我。」不是說:「你要接受電刑並跟從我。」也不是說:「你要接受絞刑並跟從我。」主耶穌說:「背起你的十字架。」這意味着祂準備好耐心地等候。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除非你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否則你無法成爲耶穌的門徒。除非你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否則你無法成爲祂的門徒。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們每一位聽眾朋友。今天,有些人聽了禰的話也許覺得扎心。主啊,也許有些人覺得這些道理聽起來一點也不合理,認爲只有宗教狂熱分子纔會相信這些道理。也許有些人感到沮喪,因爲儘管作門徒是在於我們在基督裏的身分,但是有些人仍然不明白這個道理。這些教訓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概念而已,他們被這些教訓重壓着。
有些人聽了禰的話無動於衷,因爲他們甚至難以明白如何與禰建立充滿感情的關係。求禰感動那些心地剛硬的人。求禰光照那些心裏困惑的人。求禰讓那些頑梗的人知罪。求禰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明白何謂作門徒,並體會當中的美和挑戰。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