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耶穌教訓中的難解經文(一)」系列——「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這個題目。
今天我們會看路加福音十二章49至53節。耶穌說:
49.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着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
50.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
51.你們以爲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
52.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
53.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
這是神的話語。
這段經文一點也不柔和動聽,但是它蘊含着很多奇妙的道理。有時候你讀到類似這段經文的教導,你彷佛騎在一匹又大又快的馬上,你無法控制這匹馬,只好跟牠疾馳而去。當你讀到耶穌在這裏所說的話,你看到的只有閃電和血,但是這教訓蘊含着人能聽到最美妙的道理:「耶穌使人望而生畏,但祂是美善的。」
我們從這段經文學到耶穌教導的兩個道理。首先,我們學到耶穌所帶來的紛爭。其次,我們學到耶穌所受的痛苦。除非你明白這兩個道理,否則你不認識真正的耶穌。我們學到耶穌因祂那聚焦於自己的教導所引起的紛爭,也學到耶穌因祂那捨己的愛所受的痛苦。
除非你明白這兩個道理,否則你不認識真正的耶穌。這些道理並不受人歡迎。一般人想到耶穌時心中都沒有這種概念。很多人聽到耶穌這麼說可能感到驚訝,但除非你明白耶穌所帶來的紛爭,以及祂勞苦作工時不斷承受的痛苦和沉重壓力,否則你不認識耶穌。
首先,耶穌帶來紛爭。人們在聖誕節常聽到聖經說耶穌給地上帶來平安。但耶穌在這裏告訴我們:「不要以爲我來是叫地上太平。不是,乃是叫人紛爭。人們因我的緣故而彼此相爭,我來是叫人變得兩極化。」爲什麼耶穌這樣說?
你可以從這段經文找到答案,也可以從整本新約找到答案。耶穌聚焦於自己的教導使人變得兩極化、彼此相爭。有人會說:「你說耶穌自我中心,我認爲這說法不公平。」我沒有說耶穌自我中心。我說祂的教導是以自己爲中心。
事實上,這是耶穌的教導中其中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耶穌的教導是自我中心的,因爲祂與世上所有其他宗教的偉大老師不同。兩者有天壤之別。看看其他偉大的老師,他們不會叫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耶穌卻相反。其他宗教老師總是說:「不要注視我、依靠我。我不是真理。」耶穌卻不斷地說:「要仰望我、依靠我。我就是真理。我就是真理。」
看看主耶穌的教導吧。其他偉大的宗教創始者和偉大的先知總是說:「我不是真理。真理在那裏,跟從那真理吧。」耶穌總是說:「你如何看我至關重要。」其他偉大的宗教創始者總是說:「你如何看我並不重要。」事實上,不僅其他宗教的創始者如此,所有宗教(包括基督教)的偉大先知、傳道者和教師都是如此。
喬治‧懷特菲(George Whitefield)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經常提及他。他很喜歡這樣說:「只要基督的名被高舉,讓懷特菲的名字永遠消失吧。」他的意思是:「只要你們把生命交給我的救主,我死後無人紀念也不介意。」所有偉大的老師都是這樣的。他們只會說:「我根本不重要。」耶穌不斷說:「你如何看我至關重要。你整個生命都取決於你對我的看法。」
兩者有強烈的對比。在新約聖經中,每個偉大的老師都說:「只要你相信這真理,你對我的看法一點也不重要。耶穌說:「你如何看我至關重要。」耶穌在山上寶訓的結尾告訴我們:「在末後的日子,有許多人以爲他們已準備好可以進入天國。」如果耶穌基督看着你,說:「我從來不認識你」,你無法進入天國。
耶穌說:「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耶穌不斷問:「你說我是誰?」想一想吧。你經常聽到耶穌的這個教導。無論你是否常到教會,你也聽過這說法,你知道耶穌曾這麼說。我想讓你們知道人的想法多麼可笑。
如果每次當你與一個人坐下來傾談,不到五分鐘,對方便說:「關於你的事已談夠了,來談談我吧。你與這個人之間的友誼或戀情的進展會如何?他說:「來談談我吧。你覺得我怎樣呢?難道你不覺得我很好嗎?你知道的,如果你對我的愛不比世上任何人更多,你的生命就一文不值。」你會說什麼?你說:「啊,我們找天再聚一聚吧。」你會說什麼?
那位女士回家後會這麼說嗎?「啊,我希望他會再約會我。他把我所有的壓力都除去了。我不再需要跟他談論關於我自己的事。我不用分享任何事情。他時刻都在談論他自己。」耶穌正是這樣子,可是(這是有趣之處)你們仍然讀祂的教導,你們看到祂總是不斷談論自己。耶穌正是這樣子。
你還記得我們在上兩個節目談到那個年青富有的官嗎?他問耶穌:「我當作什麼事纔可以承受永生?」耶穌說了什麼?祂說:「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你還要來跟從我。我應該是最重要的。只要我比你所有的財富更重要,你就可以進入天國了。」
尼哥底母去見耶穌。他想談論一些神學問題。他是一個神學家。耶穌說:「夠了,不要再談論你了。你必須相信我,不然你就會滅亡。」耶穌不斷地說:「倘若你的眼叫你離開我,就去掉它;倘若你的手叫你離開我,就把它砍下來。你不值得因此離開我。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吧。我該是你的食糧。我該是讓你每天早上起來的推動力。你對我有什麼看法呢?」
有一點十分奇怪。歷代以來都有人說過類似的話。但從來沒有人這樣說,你有聽過這樣的話嗎:「你必須相信我,不然你無法上天堂。你必須愛我過於愛任何人。你必須跟從我,而不是你的父母。我要成爲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你如何看我決定你整個人生。」
歷代以來都有人出來說類似的話,嘗試藉此開創新的宗教。但你再沒有聽到他們的講論。爲什麼?因爲除了少數不正常的人外,每個人都嘲笑這樣的人。耶穌也這樣說話,卻沒有人嘲笑祂。我們怎知道沒有人嘲笑耶穌呢?因爲到了今天人們仍然認識祂。這就是證據了!
人們沒有嘲笑耶穌,因爲我們知道妓女和麻瘋病人(今天的艾滋病人就好像當時的麻瘋病人一樣)、孩童和窮人都喜歡到耶穌那裏。耶穌喜歡跟他們在一起,他們也喜歡與耶穌同在。宗教領袖和名人卻不喜歡耶穌。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意識到,如果你爲人虛僞、造作、傲慢,如果你喜歡炫耀、注重形象和拉攏關係,你通常都能夠跟那些有影響力、有名氣的人維持良好關係。
你看,妓女、艾滋病人、心靈破碎的人和窮人一眼就看出虛僞的人。他們與那些虛僞的人不相往來。他們不想與虛僞的人扯上關係,他們卻涌到耶穌那裏去,到祂的跟前!耶穌是完美的輔導者。你如何解釋這矛盾之處呢?因爲當有人好像耶穌那樣不斷談論自己,他們總不是具吸引力的人。他們總不是偉大的輔導者。人們不想接近他們,跟他們談論自己的問題。
耶穌把祂那以自我爲中心的教導與祂純樸、謙卑、憐憫,有道德的品格結合起來。因此,耶穌成爲一個有史以來世上獨一無二的人。其他所有偉大的宗教老師可分爲兩類。要麼他們有偉大的生命卻沒有偉大的宣稱,人們只能夠欣賞他們。我再說一遍,讓你明白當中的道理。有一些老師有偉大的生命卻沒有偉大的宣稱。他們都是品格清高的人,但他們從不談論自己。他們總是說:「我並不重要。你怎樣看我根本無關緊要。」
對於那些擁有偉大的生命卻沒有偉大的宣稱的人,人們只會景仰他們。至於那些有偉大的宣稱卻沒有偉大的生命的人,人們只會嘲笑他們。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宗教老師可分爲兩類人。擁有偉大的生命卻沒有偉大的宣稱的人,人們只會景仰他們。有偉大的宣稱卻沒有偉大的生命的人,人們只會嘲笑他們。但是耶穌把兩者結合起來,因此,你不可以只是景仰祂,也不可以只是嘲笑他。要麼你認定祂就是祂所說的那一位,要麼你討厭祂、懼怕祂。
這就是耶穌之所以使人變得兩極化的原因。對於那些擁有偉大的生命卻沒有偉大的宣稱的人,人們只可以欽佩他們。對於那些有偉大的宣稱卻沒有偉大的生命的人,人們會嘲笑他們。耶穌把兩者結合起來,所以祂在每個遇見祂的人心裏引發火焰般的風暴,因爲他們突然有所領悟,他們說:「噢,我的神啊!祂是我的神。」不然他們說:「耶穌是一個騙子!」這是唯一的選擇。有些人說:「等一下。你怎知道耶穌曾經作出這一切宣稱呢?聖經不是景仰耶穌的人所寫的嗎?」
不是!你可以看看。聖經是由敬拜耶穌的人所寫的,這是重點所在。你沒有做什麼來擺脫這論點。重點是,那些人看到什麼呢?在宇宙中那個細小的角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成千上萬相信只有一個神的猶太人相信耶穌真是神的兒子?事實上,聖經成書就是一個問題。他們憑什麼可以這麼說?
答案就是:對耶穌的偉大宣稱和偉大生命的另一個解釋,比祂自己的解釋(祂是神的兒子,是從天上來的)更牽強。耶穌使人彼此相爭,祂使人變得兩極化。「我來不是叫地上太平。我帶着刀劍而來。」因此,耶穌使人彼此相爭。「人不可能對我採取中立態度。沒有人可以保持中立!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的對待我。沒有人可以這樣做!」
那些採取中立態度或隨隨便便的人還未看到真正的耶穌。你只是迴應一個你想象出來的虛構人物。你只是迴應一個你爲了自身安全而在腦海中虛構出來的人物。你看這段經文把這一切的想法都粉碎了。要麼你討厭耶穌這個人、祂的主張,以及照着祂的教導而創立的宗教,要麼你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祂。
耶穌所受的痛苦。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着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耶穌到底說什麼?如果你明白這一點,你會有機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看到耶穌的內心世界。你可以說你會看到祂「內在的生命」。你會看到一些人們經常忽視的東西。
耶穌看到祂生命中有些東西,祂說:「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迫切」這個詞意味着受攻擊、被圍困,就好像一個城市被大軍包圍一樣、被轟炸,將要被摧毀。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着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意思是:「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我盼望這火已經點燃了,但在此之前,我必須經歷一個洗禮。我只是想到這洗禮,只是遠遠眺望將要來的事,心中便充滿神聖的畏懼,使我被壓得精疲力盡。」
耶穌瞭解生命所面對的壓力嗎?當然。祂在這裏要說什麼呢?祂說祂時刻揹負的痛苦是指什麼呢?讓我來詳細說明。我們必須仔細看看每一個短語。首先,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這是什麼意思?在聖經中,「火」這個字有很多含意,但我相當肯定它意味着舊約中一般的含意,就是「我來是要審判這地。我帶來神的審判,就是神施行審判所發的烈怒,並其潔淨人的火。」
有時「火」這個字也可以指聖靈。使徒行傳第二章提到這一點,在樓房上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當時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但顯然路加福音這段經文所指的不是聖靈(我會給你們說明)。耶穌提到火,接着祂說:「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然後祂談到紛爭。我們談論的不是耶穌差遣聖靈降臨的事。
你不會說:「我要把聖靈帶來,我爲此感到何等痛苦,這將會使人彼此相爭。」這不是耶穌所談論的。在舊約聖經中,火是用來描述審判的日子的。我來給你幾個例子。舉例說,在以賽亞書第六十六章,先知說:「看哪,耶和華必在火中降臨;他的車輦像旋風,以烈怒施行報應,以火焰施行責罰。」
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一章說:「那時,主耶穌同他有能力的天使從天上在火焰中顯現,要報應那不認識神和那不聽從我主耶穌福音的人。他們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和他權能的榮光。」施洗約翰在路加福音第三章發出奇妙的宣告。他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傳統上,許多人都認爲這節經文意味着當你相信耶穌基督,祂便會用聖靈給你施洗。許多人也認爲,「……用火給你們施洗」這句話意味着火代表聖靈。因此,如果你相信耶穌,聖靈就如火一般進入你的生命。我質疑這種說法,許多解經家也認爲這不是施洗約翰要表達的意思,因爲他在緊接着的一節解釋了他的意思。
在路加福音三章16節,施洗約翰說:「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接着他在17節說:「他手裏拿着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在末後的日子,全地至高的審判者必像農夫一樣拿着簸箕。農夫拿着簸箕作什麼?他把簸箕放在麥子裏,把麥子揚起,並搖動那麥子。
麥子中有價值、可食用的部分留在簸箕上。有一部分是糠秕、外殼和其他不可食用的部分落在地上。審判者使人彼此相爭,使人們變得兩極化,然後把糠燒盡。施洗約翰要說的是:「審判的日子將要來到。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祂手裏拿着簸箕。祂來是要使人彼此相爭。察看自己的心吧。看看自己的行爲吧。你要確保自己在審判的日子不是被不滅的火燒盡。」
火有潔淨的作用。聖經將神的審判描述爲火(雖然這似乎很可怕),因爲火能做兩件事。第一,火潔淨耐久長存的東西。舉例說,因爲我們有三個兒子,所以我們吃了一頓飯之後通常都要清潔家中的桌布。我們不會用火來清潔桌布,因爲桌布不是耐久長存的,它不能保存一、二千年。你用火煉淨黃金。你用火煉淨鋼鐵。持久的東西需要用火來潔淨,因爲火是終極的溶劑。火把一切分解。
如果我拿起一塊礦石,我無法分辨哪一部分有價值,哪一部分是沒有價值的渣滓,因爲我不是專家。當我把礦石放在火裏,火顯明哪一部分有價值,哪一部分沒有價值。聖經告訴我們,火臨到地上,把一切潔淨。世界充滿邪惡、痛苦、敗壞和壓迫。將來有一天耶穌再來到世上,用火潔淨宇宙萬物。
當耶穌把一切都潔淨了,只有珍貴的東西留下來。不再有悲傷,不再有邪惡,不再有不公義,不再有死亡和朽壞。我們將活在明亮無瑕的新天新地裏。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祂知道自己談論的是既嚴酷又美好的事。你以嚴酷的方法來煉淨金屬,但你必須以這種方法來潔淨耐久長存的東西。
你不會用火來清潔桌布。你用火來煉淨金屬。宇宙萬物和全人類豈不更需要用火來潔淨嗎?雖然這說法令人畏懼(而耶穌基督是一個極其體貼、溫厚的人),但耶穌說:「倘若已經着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祂的意思是:「哦,我急不及待,希望這火已經點燃了!」耶穌這麼說因爲任何一個會深思的人都渴望審判來臨。
我從雜誌看到一篇關於美國著名演員及導演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的文章。他在訪問中說:「我真的不相信有來生。我也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獄。我甚至不相信正義必定得勝,但是我知道一點:全人類骨子裏都需要一個獎善懲惡的審判。」他說得對。他不是哲學家,但是他要指出一點,當你停下來想一想,如果你不相信邪惡和不公正的事情有一天會糾正過來,你意識到自己無法面對人生。
想一想吧。所有壞人最終都得到報應嗎?所有受害者都洗雪冤情嗎?想一想。犯罪真的不會得到報應嗎?啟示錄第六章記載使徒約翰看到一個異象,經文說:「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爲神的道、併爲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大聲喊着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於是有白衣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
想一想所有無辜之人的血。想一想所有被欺壓的孤兒寡婦。想一想種族屠殺。想一想所有壓迫和不公義的事。科斯特納說得對。如果沒有來世會怎樣?如果沒有更廣大的世界會怎樣?如果沒有永恆會怎樣?如果沒有審判之日會怎樣?這不僅意味着我們永遠無法滅絕不公義的事,我們甚至無法識別何謂不公義,因爲除非有一個永恆的標準去審判每個人,否則誰來判斷是非對錯呢?
如果我爲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使你受損,你憑什麼說這是錯的?我看過英國著名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一段話。他於1963年逝世,他可以說是一個哲學家。他說:「我希望宇宙沒有任何意義。當我探究宇宙是否有意義,到底來世和審判的日子是否存在,我不只是作出一種理性的思考。我希望宇宙沒有任何意義,因爲我希望可以爲所欲爲。唯有斷定宇宙毫無意義纔可以讓我放縱情慾、爭奪權力。」
接着,赫胥黎說:「你得付出代價,因爲如果你不相信有審判,一切都毫無意義,因此可以爲所欲爲,那麼你得活在絕望中。然後我意識到自己對於是非對錯的看法只是突發奇想,這完全是主觀的個人意見。好人早逝、人善被人欺。壞人欺負人直到最後一刻;最終,這一切都不會有報應。」
赫胥黎說:「我得作出選擇,要麼我相信有審判,那麼我一輩子都被罪疚重壓,要麼我不相信有審判,那麼我可以爲所欲爲,但一生都活在絕望中。只有這兩個選擇。我選擇了自由、釋放。」坦白說,這正是問題所在。如果沒有審判,世界有什麼盼望呢?但是如果真的有審判,我又有什麼盼望呢?
讓我再說一遍。如果沒有審判之日,我們就沒有盼望了。世界有什麼盼望呢?爲什麼要伸張正義呢?你怎知道什麼是正義呢?你會被壓碎。最終,沒有人會關注這事,甚至不會記起你。如果沒有審判,世界有什麼盼望呢?但是如果有審判,我們又有什麼盼望呢?因爲我們都知道自己不能達到標準。我們知道我們甚至未能達到人的標準。我們應該到處欺壓然後感到內疚,還是應該自由放任然後感到絕望呢?
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就在這段經文裏。如果耶穌沒有來到世上,如果耶穌沒有帶來這信息,你只有以上兩個選擇。我知道很多人一直在兩者之間徘徊,他們知道只有這兩個選擇。許多人一段時間選擇前者,另一段時間選擇後者,接着又回到前者。
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我來解釋原因。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着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這是什麼洗禮呢?馬可福音第十章記載,雅各和約翰對耶穌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耶穌對他們說:「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這是關鍵所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在客西馬尼園就是因爲這杯而甚是憂傷。耶穌對天父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這是顯而易見的。
在舊約,杯是指神的忿怒、神的火。因此,我們知道火、洗禮和杯都是指同樣的東西。耶穌說:「我有當受的洗。」祂不是指在水裏受洗。施洗約翰已經給耶穌施洗了。耶穌說的是杯,是火。祂的話令人吃驚,祂的意思是:「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但在此之前,這火必須落在我身上。」
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有一篇偉大的講章,名爲《基督的痛苦》(Christ's Agony),論到在客西馬尼園裏天父怎樣來到耶穌面前。當時是耶穌受苦杯的前一晚。在耶穌一生中,祂只是想到神的忿怒、神的火臨到的那一刻,便已經感到極其憂傷;神忿怒的火能潔淨和吞滅,神對罪惡的忿怒要落在耶穌身上,耶穌只是想到那一刻便甚是憂傷。
在客西馬尼園裏,耶穌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如果只是想到將要受的洗已足以令神的兒子驚恐萬分,如果只是想到將要臨到的事已足以叫耶穌跪下求神讓祂離開那杯,如果只是想到將要受的洗已足以使祂血管破裂(醫學界說這是嚴重休克的症狀),那將要臨到的事到底是怎樣的經歷?
愛德華茲在他的講道中說:「耶穌的靈魂所受的憂傷和痛苦,源自一個活現在祂眼前的景象,天父將忿怒的杯給祂……」耶穌感受到先知那鴻所說的話:「祂發忿恨,誰能立得住呢?祂發烈怒,誰能當得起呢?祂的忿怒如火傾倒……。」
「……天父將杯擺在耶穌面前,要祂喝這杯。毫無疑問,當時耶穌口裏所說的,正是祂心裏所充滿的:祂軟弱的本性因那可怕的杯而感到驚恐,這杯比尼布甲尼撒王的火爐可怕得多。耶穌近距離看到那忿怒的火爐,祂將被扔進那火爐裏。」
神說:「我的兒子,杯就在這裏。聞它的氣味吧,看看它吧。如果你喝這杯,你將會被摧毀,但是如果你不喝這杯,世人就會滅亡。你願意喝這杯嗎?你願意進入這火爐嗎?」耶穌大可以說以下的話,這也是自然不過的事:「我比天上眾天使更大,爲什麼我要捨棄自己的榮耀,離開所愛的,爲這些人承受熾烈的痛苦,他們永遠不會報答我;事實上,他們甚至不願意在我最需要的時刻同我儆醒片時?」
相反,耶穌說:「我要喝這杯。我要受火的洗。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現在要成就了。」親愛的聽眾朋友,我們從這段經文學到什麼?我來告訴你吧。我們必須跑到耶穌面前,不是因爲恐懼那火,而是因爲這是你一生中一直在尋找的愛。耶穌愛你,甚至甘願承受神的火。神的火!想一想,神的火幾乎能夠燒掉一切。它卻不能燒掉了耶穌對你的愛。
你看耶穌已經承受了神的火。這意味着這份愛已經擺在你面前。只要你將自己交給耶穌,祂對你的愛永遠長存。你說:「哦,我已經做了這事,又做了這事。」你看看耶穌已經爲你承受了神的火!這就是你一直尋找的愛!婚姻無法給你這份愛。良好關係、事業成就、舉世讚賞也無法給你這份愛。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這一切,所以他們不相信這些東西無法給他們這份愛。
可惜,很多人直到獲得成就,達到高峯時才意識到:「這仍不是我想要的。」不要這樣。不要重蹈覆轍。你不需要這樣!你要跑到救主面前,不是因爲恐懼那火,而是因祂對你的愛而驚歎,祂愛你,甚至願意承受你該受的火。我們可以透過不同方式來說明成爲基督徒的意思。以下是其中一個方式。
仰望神並對祂說:「天父,我的生命這麼糟糕,是因爲我準備憑我自己的名站在審判臺前。現在我明白我無法這樣做。我根本無法承受那能潔淨一切的火,因爲它能顯露我心中一切的動機,我心中充滿不良動機、自私自利的想法。我無法在你的審判臺前站立得住,但是耶穌已經擔當了我的懲罰。因我依靠耶穌,所以在審判的日子,那火只會在我身邊圍繞着我,就好像當日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在尼布甲尼撒王的火窯中被火圍着,卻沒有被焚燒。」
爲什麼?因爲當你有耶穌作你的救主,你所受的審判便落在祂身上。罪債已還清。你不再揹負罪債。這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竟有人如此愛你,願意爲你承受這痛苦,爲了你時刻經歷患難。如果你相信這一切,你將會改變過來,你知道嗎?有些人說:「我知道。我當然相信。我成爲基督徒已經有一段日子。我相信這一點。」
當然,你相信。哪爲什麼你難以饒恕別人呢?我來把原因告訴你。你知道爲什麼我們難以饒恕人嗎?我們相信耶穌是審判者,祂配得成爲審判者,因爲祂是那位承受一切審判的審判者。祂配得把火丟在地上,因爲祂說:「凡相信我的人都可免受那火,因爲我已經爲他們承受了。」
你相信耶穌是審判者嗎?哪你爲什麼心懷苦毒呢?當你心懷苦毒,你坐在那裏說:「哦,我希望那個人終於會遇難、遭殃。」你不相信有審判。如果你能夠將這教義存在心裏並且應用出來,你將得着釋放,能夠饒恕別人。你不再感到憂慮。得罪你的人無法再透過你對他們的忿怒而支配着你的生命。
耶穌不會容讓任何人就此脫罪。要麼耶穌替那個使你生氣的人付清罪債,要麼那個人自己承擔罪債。一切債項都會付清。將有審判的日子。你不用成爲審判者。你根本沒有資格成爲審判者。除非你不再試圖要成爲審判者,否則你在情感上會受盡折磨,混亂不安。
其次,看看你們當中那些自卑的人。你總是在懲罰自己,因自己所做的一切壞事而痛斥自己。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你試圖要成爲審判者。難怪你有這麼多問題。難怪你支離破碎。因爲在理智上你也許相信耶穌是審判者,相信祂爲你擔當一切懲罰,但在情感上和心理上你沒有把這真理存在心裏;不然,你會意識到自己不再有忿怒。那火不會臨到你身上。那火已經臨到耶穌身上,只要你相信耶穌,以祂作你的救主,那火不會臨到你身上。
如果你相信這教義,你不但能夠饒恕別人,可以昂首闊步,而且你可以真正去行善。基督徒從不擔心行善是否實際。當我們努力做正確的事,有可能會有人出來攻擊我們。」
我不是試圖把受苦說得無足輕重,我只想指出基督徒知道最終一切罪債都要結清。啟示錄第六章提到在祭壇底下有被殺之人的靈魂大聲喊着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再過一會兒,一切都會重回正軌。沒有人能逃脫。所有債項都要結清。所有邪惡、不公義的行爲都會糾正過來,含冤昭雪。」
親愛的弟兄姊妹,不用擔心行善是否實際。基督徒年幼時不是理想主義者,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變得疑惑,因爲做正確的事真的要付上很大代價,不是嗎?但這又如何?從永恆的角度來看這並不算得上什麼代價。
另一方面,也許你不知道耶穌是你的救主,因爲你也許抱着如赫胥黎一樣的心態,說:「我要放縱情慾、爭奪權力。我覺得自己有權決定做自己想做的事。」大多數人都不像赫胥黎那樣貫徹始終(我希望你像大多數人一樣)。赫胥黎肯坦白承認,他的生命因此變得毫無意義,甚至無法斷定對錯。這是他要付上的代價。你願意付上這代價嗎?我對此表示懷疑。大多數人都不願意。
你沒有資格成爲審判者,但是耶穌有資格成爲審判者,因爲祂說:「我要喝這杯。」耶穌對天父說:「雖然禰要把我殺掉,但是爲了他們,我願意信靠禰。」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着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
我們的救主爲什麼要這樣做?是爲了你。是爲了你。我們一同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那些相信有最後審判的人,把這教義真正存在心裏,使他們擺脫罪疚、變得勇敢、充滿喜樂;使他們不再疑惑,不再只是事事講求實際效用,而是致力作正確的事,願意饒恕別人,擁有真自由,且充滿愛。
主啊,我爲那些害怕來到禰面前的人禱告,他們把生命交給禰是因爲出於害怕,他們害怕會受懲罰,求禰給他們顯明禰的愛子已經付清一切罪債,他們白白的蒙神接納。求禰讓他們明白,當他們接受禰,他們便得兒子的名分,可以進入神家。禰把他們藏在禰的蔭下,蒙禰接納,蒙禰所愛。
親愛的天父,感謝禰,因爲禰的愛子耶穌基督是那位親自接受審判的審判者。感謝耶穌基督承受那火。我們爲這一切感謝禰。求禰用聖靈的火使這些真理印在我們心裏。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